- 李惠;曹永春;于拥军;胡文江;
目的 探讨Ⅲ型纤连蛋白组件包含蛋白5 (FNDC5/Irisin)、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9 (NEDD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的预后。方法 分别采集100份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良性肿瘤组织,检测NEDD9及FNDC5/Irisin阳性表达率,分析与病理的关系。针对胰腺癌给予治疗,观察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胰腺癌组织FNDC5/Irisin、 NEDD9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良性肿瘤组织(P <0.05)。不同TNM分期及分化程度胰腺癌组织中NEDD9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胰腺癌患者FNDC5/Irisin、 NEDD9阳性率分别下降至12.0%、 15.0%,治疗总有效率为62.0%,但需加强用药不良反应监测。结论 FNDC5/Irisin、 NEDD9在胰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病理特征相关;联合用药能降低胰腺癌患者FNDC5/Irisin、 NEDD9表达,改善预后。
2022年11期 v.29;No.285 1493-1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惠;曹永春;于拥军;胡文江;
目的 探讨Ⅲ型纤连蛋白组件包含蛋白5 (FNDC5/Irisin)、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9 (NEDD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的预后。方法 分别采集100份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良性肿瘤组织,检测NEDD9及FNDC5/Irisin阳性表达率,分析与病理的关系。针对胰腺癌给予治疗,观察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胰腺癌组织FNDC5/Irisin、 NEDD9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良性肿瘤组织(P <0.05)。不同TNM分期及分化程度胰腺癌组织中NEDD9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胰腺癌患者FNDC5/Irisin、 NEDD9阳性率分别下降至12.0%、 15.0%,治疗总有效率为62.0%,但需加强用药不良反应监测。结论 FNDC5/Irisin、 NEDD9在胰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病理特征相关;联合用药能降低胰腺癌患者FNDC5/Irisin、 NEDD9表达,改善预后。
2022年11期 v.29;No.285 1493-1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燕鸣;高子轩;梁锐根;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氧化应激分子及炎性因子表达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EMs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4例子宫内膜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氧化应激分子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GSH-Px、 PON-1水平低于对照组,8-iso-PGF2α、 ROS、TNF-α、 IL-6、 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Ⅲ、Ⅳ期PON-1、 GSH-Px水平低于Ⅰ、Ⅱ期,ROS、 8-isoPGF2α、 IL-6、 TNF-α、 IL-8水平高于Ⅰ、Ⅱ期(P <0.05)。结论 EMs患者氧化应激分子及炎性因子表达与子宫内膜正常者存在显著差异,分期越高则差异越明显。
2022年11期 v.29;No.285 1495-1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燕鸣;高子轩;梁锐根;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氧化应激分子及炎性因子表达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EMs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4例子宫内膜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氧化应激分子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GSH-Px、 PON-1水平低于对照组,8-iso-PGF2α、 ROS、TNF-α、 IL-6、 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Ⅲ、Ⅳ期PON-1、 GSH-Px水平低于Ⅰ、Ⅱ期,ROS、 8-isoPGF2α、 IL-6、 TNF-α、 IL-8水平高于Ⅰ、Ⅱ期(P <0.05)。结论 EMs患者氧化应激分子及炎性因子表达与子宫内膜正常者存在显著差异,分期越高则差异越明显。
2022年11期 v.29;No.285 1495-1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陶培;张媛媛;赵燕霞;
目的 探讨丁香油联合米诺环素对急性可复性牙髓炎患者疼痛程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可复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米诺环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丁香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炎性因子[白介素-1β (IL-1β)、 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三烯B4 (LTB4)]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及IL-1β、 CRP、LTB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VAS评分及IL-1β、 CRP、 LTB4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丁香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急性可复性牙髓炎患者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程度,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
2022年11期 v.29;No.285 1497-1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陶培;张媛媛;赵燕霞;
目的 探讨丁香油联合米诺环素对急性可复性牙髓炎患者疼痛程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可复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米诺环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丁香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炎性因子[白介素-1β (IL-1β)、 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三烯B4 (LTB4)]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及IL-1β、 CRP、LTB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VAS评分及IL-1β、 CRP、 LTB4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丁香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急性可复性牙髓炎患者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程度,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
2022年11期 v.29;No.285 1497-1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旭东;吕明磊;刘玉玲;王丽;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免疫功能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4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CD4~+、 CD8~+、 CD4~+/CD8~+)及CTGF、 TGF-β1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CD4~+、 CD4~+/CD8~+均升高,CD8~+下降(P <0.05);观察组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CTGF、 TGF-β1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的CTGF、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CHB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CTGF、 TGF-β1水平。
2022年11期 v.29;No.285 1499-1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旭东;吕明磊;刘玉玲;王丽;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免疫功能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4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CD4~+、 CD8~+、 CD4~+/CD8~+)及CTGF、 TGF-β1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CD4~+、 CD4~+/CD8~+均升高,CD8~+下降(P <0.05);观察组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CTGF、 TGF-β1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的CTGF、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CHB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CTGF、 TGF-β1水平。
2022年11期 v.29;No.285 1499-1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婧;武喜明;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2HRZE/4HR抗结核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抗结核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涂片阴转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 <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 4个月、 6个月的痰涂片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胃部不适、乏力、肝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2HRZE/4HR抗结核方案治疗肺结核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痰涂片阴转率,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01-1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徐婧;武喜明;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2HRZE/4HR抗结核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抗结核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涂片阴转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 <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 4个月、 6个月的痰涂片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胃部不适、乏力、肝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2HRZE/4HR抗结核方案治疗肺结核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痰涂片阴转率,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01-1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黑红燕;高恒;
目的 探讨清脑益元汤辅助治疗对缺血性中风(CIS)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2例C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脑益元汤辅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清Hcy、 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P <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Hcy、 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清Hcy、 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清脑益元汤辅助治疗可明显提升CIS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其血清Hcy、 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03-1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黑红燕;高恒;
目的 探讨清脑益元汤辅助治疗对缺血性中风(CIS)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2例C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脑益元汤辅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清Hcy、 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P <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Hcy、 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清Hcy、 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清脑益元汤辅助治疗可明显提升CIS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其血清Hcy、 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03-1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华玲;胡仁标;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鼾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TNF-α、 IL-6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 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TNF-α、 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鼾症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其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05-1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林华玲;胡仁标;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鼾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TNF-α、 IL-6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 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TNF-α、 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鼾症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其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05-1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袁旭;张磊;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 <0.05)。治疗后,两组的LVEF高于治疗前,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6MWT距离长于治疗前(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LVEF较高,NT-proBNP水平较低,6MWT距离较长(P <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07-1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袁旭;张磊;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 <0.05)。治疗后,两组的LVEF高于治疗前,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6MWT距离长于治疗前(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LVEF较高,NT-proBNP水平较低,6MWT距离较长(P <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07-1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永萍;莫锐婷;黄丽芳;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片对先兆流产患者激素水平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4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地屈孕酮治疗,研究组采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激素水平、新生儿结局、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E2、 P、 HC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E2、 P、 HCG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腹痛、腰部酸痛缓解时间及P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可有效促进先兆流产患者激素水平的恢复,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新生儿结局,安全可靠。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09-1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永萍;莫锐婷;黄丽芳;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片对先兆流产患者激素水平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4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地屈孕酮治疗,研究组采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激素水平、新生儿结局、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E2、 P、 HC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E2、 P、 HCG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腹痛、腰部酸痛缓解时间及P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可有效促进先兆流产患者激素水平的恢复,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新生儿结局,安全可靠。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09-1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冰芳;姚映卿;
目的 探讨核酸检测(NAT)联合ELISA检测技术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本地区采集的19 845份无偿献血标本,对所有标本均使用两种不同ELISA试剂进行检测,对至少一种试剂结果为阴性的标本进行NAT检测,分别使用浩源检测系统或诺华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分析NAT检测结果。结果 19 845份无偿献血标本经NAT检测,一级反应池共检测了4 205个,其中出现85个反应性一级反应池,反应率为2.02%(85/4 205);拆分后进行单检或再鉴别检测,共有44份标本出现反应性,总反应率为0.22%(44/19 845)。诺华操作系统共检测1 970份标本,出现8个反应性,反应率为0.41%(8/1 970);然后再进行鉴别检测,共4份标本出现反应性,反应率为0.20%(4/1 970)。浩源操作系统共检测17875份标本,出现77个反应性一级混样池,反应率为0.43%(77/17 875);拆分后进行单检,共40份标本出现反应性,反应率为0.22%(40/17 875);两种操作系统反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献血者血液筛查中ELISA检测联合NAT检测可起到补充作用,提高输血安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11-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冰芳;姚映卿;
目的 探讨核酸检测(NAT)联合ELISA检测技术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本地区采集的19 845份无偿献血标本,对所有标本均使用两种不同ELISA试剂进行检测,对至少一种试剂结果为阴性的标本进行NAT检测,分别使用浩源检测系统或诺华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分析NAT检测结果。结果 19 845份无偿献血标本经NAT检测,一级反应池共检测了4 205个,其中出现85个反应性一级反应池,反应率为2.02%(85/4 205);拆分后进行单检或再鉴别检测,共有44份标本出现反应性,总反应率为0.22%(44/19 845)。诺华操作系统共检测1 970份标本,出现8个反应性,反应率为0.41%(8/1 970);然后再进行鉴别检测,共4份标本出现反应性,反应率为0.20%(4/1 970)。浩源操作系统共检测17875份标本,出现77个反应性一级混样池,反应率为0.43%(77/17 875);拆分后进行单检,共40份标本出现反应性,反应率为0.22%(40/17 875);两种操作系统反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献血者血液筛查中ELISA检测联合NAT检测可起到补充作用,提高输血安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11-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任晓璐;李志卫;狄华;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钠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的D-二聚体(D-D)水平及下肢DVT发生率。结果 治疗4 d,两组的D-D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D-D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钠可调节剖宫产产妇血浆内的D-D水平,预防术后下肢DVT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13-1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任晓璐;李志卫;狄华;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钠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的D-二聚体(D-D)水平及下肢DVT发生率。结果 治疗4 d,两组的D-D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D-D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钠可调节剖宫产产妇血浆内的D-D水平,预防术后下肢DVT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13-1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志明;张华;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IL-8、 TNF-α水平和SAS、 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P <0.05)。治疗后,两组的IL-8、 TNF-α水平及SAS、 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IL-8、 TNF-水平及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Hp相关慢性胃炎效果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15-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叶志明;张华;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IL-8、 TNF-α水平和SAS、 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P <0.05)。治疗后,两组的IL-8、 TNF-α水平及SAS、 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IL-8、 TNF-水平及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Hp相关慢性胃炎效果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15-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禄荣;冼成恩;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创伤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采用CT脑灌注检查记录缺损侧和缺损对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 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缺损侧MCA血流速度和缺损对侧MCA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P <0.05)。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可有效改善颅脑创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改善其预后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17-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禄荣;冼成恩;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创伤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采用CT脑灌注检查记录缺损侧和缺损对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 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缺损侧MCA血流速度和缺损对侧MCA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P <0.05)。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可有效改善颅脑创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改善其预后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17-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色娟;刘小六;
目的 分析酶联免疫法(ELISA)筛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在艾滋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疑似艾滋病患者137例,晨起空腹采集研究对象6 m L肘正中静脉血并进行离心处理,分别应用ELISA及胶体金法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137例疑似艾滋病患者中,最终确诊阳性121例,阴性16例,阳性检出率为88.32%。ELISA阳性检出率为85.40%(117/137),明显高于胶体金法的68.61%(94/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LISA的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5.04%、 85.40%,明显高于胶体金法的73.55%、 68.61%(P <0.05)。ELISA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胶体金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LISA筛查HIV抗体在艾滋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19-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色娟;刘小六;
目的 分析酶联免疫法(ELISA)筛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在艾滋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疑似艾滋病患者137例,晨起空腹采集研究对象6 m L肘正中静脉血并进行离心处理,分别应用ELISA及胶体金法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137例疑似艾滋病患者中,最终确诊阳性121例,阴性16例,阳性检出率为88.32%。ELISA阳性检出率为85.40%(117/137),明显高于胶体金法的68.61%(94/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LISA的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5.04%、 85.40%,明显高于胶体金法的73.55%、 68.61%(P <0.05)。ELISA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胶体金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LISA筛查HIV抗体在艾滋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19-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焦臣泽;陈俊斌;李兴民;
目的 分析血尿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98例ACI患者,根据尿酸水平不同分为高尿酸组(>420μmol/L, 31例)、中尿酸组(360~420μmol/L, 35例)和低尿酸组(<360μmol/L, 32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入院时及溶栓后7 d、 21 d时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结果 低尿酸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高尿酸组的67.74%、中尿酸组的74.29%(P <0.05)。入院时、溶栓后7 d、溶栓后21 d时,NIHSS评分:高尿酸组>中尿酸>低尿酸组(P <0.05); MMSE评分:高尿酸组<中尿酸组<低尿酸组(P <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异常会对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和溶栓后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恢复产生一定影响;血尿酸水平越低,溶栓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恢复越好。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21-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焦臣泽;陈俊斌;李兴民;
目的 分析血尿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98例ACI患者,根据尿酸水平不同分为高尿酸组(>420μmol/L, 31例)、中尿酸组(360~420μmol/L, 35例)和低尿酸组(<360μmol/L, 32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入院时及溶栓后7 d、 21 d时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结果 低尿酸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高尿酸组的67.74%、中尿酸组的74.29%(P <0.05)。入院时、溶栓后7 d、溶栓后21 d时,NIHSS评分:高尿酸组>中尿酸>低尿酸组(P <0.05); MMSE评分:高尿酸组<中尿酸组<低尿酸组(P <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异常会对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和溶栓后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恢复产生一定影响;血尿酸水平越低,溶栓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恢复越好。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21-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震;徐向坤;张瑞桐;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实施及对输液质量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PIVAS的95张处方纳入对照组,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PIVAS的95张处方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实施PIVAS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科室人员专业技能评分、 PIVAS差错事件发生率、不合理处方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后,PIVAS科室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技术评分的优秀程度均高于实施前(P <0.05)。观察组PIVAS差错事件发生率为2.1%,低于对照组的11.6%(P <0.05)。观察组不合理处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1%、 4.2%,低于对照组的13.7%、 14.7%(P <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PIVAS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输液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23-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震;徐向坤;张瑞桐;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实施及对输液质量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PIVAS的95张处方纳入对照组,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PIVAS的95张处方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实施PIVAS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科室人员专业技能评分、 PIVAS差错事件发生率、不合理处方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后,PIVAS科室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技术评分的优秀程度均高于实施前(P <0.05)。观察组PIVAS差错事件发生率为2.1%,低于对照组的11.6%(P <0.05)。观察组不合理处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1%、 4.2%,低于对照组的13.7%、 14.7%(P <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PIVAS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输液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23-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高万举;刘安祥;
目的 探讨凝血酶与奥美拉唑、垂体后叶素三联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凝血酶与奥美拉唑二联治疗,观察组应用凝血酶与奥美拉唑、垂体后叶素三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相关临床指标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8.33%(P <0.05)。观察组每日补液量低于对照组,便血持续时间与止血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酶与奥美拉唑、垂体后叶素三联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25-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万举;刘安祥;
目的 探讨凝血酶与奥美拉唑、垂体后叶素三联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凝血酶与奥美拉唑二联治疗,观察组应用凝血酶与奥美拉唑、垂体后叶素三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相关临床指标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8.33%(P <0.05)。观察组每日补液量低于对照组,便血持续时间与止血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酶与奥美拉唑、垂体后叶素三联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25-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晓欣;宋红林;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CA199)、糖类抗原(CA125)、甲胎蛋白(AFP)在卵巢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卵巢肿瘤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纳入对照组,检测其血清CA199、 CA125、 AFP表达水平。参考病理检查结果将100例卵巢肿瘤患者分为恶性肿瘤组42例,良性肿瘤组58例,比较其血清CA199、 CA125、 AFP表达水平,并分析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CA199、 CA125及AF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恶性肿瘤组CA199、 CA125及AFP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肿瘤组(P <0.05)。CA199、 CA125、 AFP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性高于单独检测(P <0.05)。结论 CA199、 CA125、 AFP的表达水平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卵巢肿瘤,为卵巢肿瘤早期治疗提供实验室指标参考。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27-1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晓欣;宋红林;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CA199)、糖类抗原(CA125)、甲胎蛋白(AFP)在卵巢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卵巢肿瘤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纳入对照组,检测其血清CA199、 CA125、 AFP表达水平。参考病理检查结果将100例卵巢肿瘤患者分为恶性肿瘤组42例,良性肿瘤组58例,比较其血清CA199、 CA125、 AFP表达水平,并分析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CA199、 CA125及AF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恶性肿瘤组CA199、 CA125及AFP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肿瘤组(P <0.05)。CA199、 CA125、 AFP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性高于单独检测(P <0.05)。结论 CA199、 CA125、 AFP的表达水平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卵巢肿瘤,为卵巢肿瘤早期治疗提供实验室指标参考。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27-1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冰霜;魏满霞;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宫外孕Ⅱ号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β-HCG转阴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与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6%,低于对照组的40.00%(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可明显提升临床效果,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29-1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冰霜;魏满霞;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宫外孕Ⅱ号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β-HCG转阴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与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6%,低于对照组的40.00%(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可明显提升临床效果,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29-1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雅菲;刘巧香;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硫酸镁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凝血指标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 <0.05)。治疗后,两组的PT、APTT均延长,D-D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PT、 APTT长于对照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早产、剖宫产、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孕妇的凝血功能,减少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31-1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雅菲;刘巧香;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硫酸镁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凝血指标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 <0.05)。治疗后,两组的PT、APTT均延长,D-D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PT、 APTT长于对照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早产、剖宫产、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孕妇的凝血功能,减少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31-1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聂影;亢杰;
目的 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PHC患者(PHC组)、同期100例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 100名健康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PIVKA-Ⅱ、 γ-GT、 AFP水平,分析其诊断PHC的价值。结果 PHC组PIVKA-Ⅱ、 γ-GT、 AFP水平高于良性肝病组、对照组(P <0.05);良性肝病组PIVKA-Ⅱ、 γ-GT、 AFP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PIVKA-Ⅱ、 γ-GT、 AFP及联合检测诊断PHC的AUC分别为0.830、 0.774、 0.860、 0.933,联合检测诊断PHC的AUC高于PIVKA-Ⅱ、 γ-GT、 AFP (P <0.05)。结论 PIVKA-Ⅱ、 γ-GT、 AFP在PHC患者中表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PHC的早期诊断。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33-1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聂影;亢杰;
目的 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PHC患者(PHC组)、同期100例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 100名健康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PIVKA-Ⅱ、 γ-GT、 AFP水平,分析其诊断PHC的价值。结果 PHC组PIVKA-Ⅱ、 γ-GT、 AFP水平高于良性肝病组、对照组(P <0.05);良性肝病组PIVKA-Ⅱ、 γ-GT、 AFP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PIVKA-Ⅱ、 γ-GT、 AFP及联合检测诊断PHC的AUC分别为0.830、 0.774、 0.860、 0.933,联合检测诊断PHC的AUC高于PIVKA-Ⅱ、 γ-GT、 AFP (P <0.05)。结论 PIVKA-Ⅱ、 γ-GT、 AFP在PHC患者中表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PHC的早期诊断。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33-1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司晓燕;李凯;李娜;
目的 探讨天麻素联合双抗治疗缺血性脑梗死(ICI)的效果及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ICI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双抗治疗,观察组采用天麻素联合双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运动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治疗后,观察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 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HCT)和红细胞聚集指数(EAI)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天麻素联合双抗治疗ICI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认知及运动功能,调节机体血流变学指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35-1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司晓燕;李凯;李娜;
目的 探讨天麻素联合双抗治疗缺血性脑梗死(ICI)的效果及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ICI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双抗治疗,观察组采用天麻素联合双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运动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治疗后,观察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 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HCT)和红细胞聚集指数(EAI)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天麻素联合双抗治疗ICI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认知及运动功能,调节机体血流变学指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35-1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晓玉;陈敬杰;
目的 比较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与全主动脉弓置换结合支架象鼻置入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AAD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50例)和B组(48例)。A组接受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B组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结合支架象鼻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术后状态、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开胸率。结果 A组手术时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用血量少于B组(P <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清醒时间、清醒后VAS评分、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开胸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全主动脉弓置换结合支架象鼻置入术相比,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AAD患者创伤较小,但两者在近期手术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37-1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晓玉;陈敬杰;
目的 比较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与全主动脉弓置换结合支架象鼻置入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AAD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50例)和B组(48例)。A组接受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B组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结合支架象鼻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术后状态、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开胸率。结果 A组手术时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用血量少于B组(P <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清醒时间、清醒后VAS评分、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开胸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全主动脉弓置换结合支架象鼻置入术相比,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AAD患者创伤较小,但两者在近期手术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37-1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润笑;梁少霞;陈珏莹;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IM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免疫指标(CD4~+、 CD8~+、 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发热消退时间、咽峡炎好转时间、肝肿大恢复时间、脾肿大恢复时间、淋巴结肿大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 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vs.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可有效缩短IM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促进患儿免疫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39-1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润笑;梁少霞;陈珏莹;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IM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免疫指标(CD4~+、 CD8~+、 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发热消退时间、咽峡炎好转时间、肝肿大恢复时间、脾肿大恢复时间、淋巴结肿大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 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vs.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可有效缩短IM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促进患儿免疫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39-1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会美;赵文利;李湘;刘航;曹广劭;余净净;邢孟艳;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在梗阻性黄疸(OJ)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OJ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及情绪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ESCA各项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ESCA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的HAMA、 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HAMA、 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自我管理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可提高OJ介入治疗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缓解其焦虑、抑郁等情绪。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41-1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会美;赵文利;李湘;刘航;曹广劭;余净净;邢孟艳;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在梗阻性黄疸(OJ)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OJ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及情绪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ESCA各项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ESCA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的HAMA、 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HAMA、 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自我管理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可提高OJ介入治疗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缓解其焦虑、抑郁等情绪。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41-1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志娟;黄佳男;颜裕丰;
目的 探讨感染预警机制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我院肿瘤科2 69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 347)与对照组(n=1 34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感染预警机制。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49%,低于对照组的18.63%(P <0.05)。观察组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感染监控、无菌操作、基础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感染预警机制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43-1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志娟;黄佳男;颜裕丰;
目的 探讨感染预警机制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我院肿瘤科2 69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 347)与对照组(n=1 34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感染预警机制。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49%,低于对照组的18.63%(P <0.05)。观察组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感染监控、无菌操作、基础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感染预警机制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43-1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太阳;柴敬霞;郝丽媛;
目的 探讨以照护者为中心的延续性护理对COPD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COPD缓解期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常规随访)与延续性护理组(49例,常规随访+以照护者为中心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照护者负担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3个月后,延续性护理组的SGRQ各维度(症状、活动、疾病影响)、 ZBI各维度(个人负担、责任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以照护者为中心的延续性护理可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照护者负担,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45-1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太阳;柴敬霞;郝丽媛;
目的 探讨以照护者为中心的延续性护理对COPD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COPD缓解期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常规随访)与延续性护理组(49例,常规随访+以照护者为中心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照护者负担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3个月后,延续性护理组的SGRQ各维度(症状、活动、疾病影响)、 ZBI各维度(个人负担、责任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以照护者为中心的延续性护理可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照护者负担,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45-1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苏梦;王书华;韩超亚;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卧床患者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下肢DVT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PT、 TT短于护理前,FIB水平低于护理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T、 TT较短,FIB水平较低(P <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17.50%,低于对照组的40.00%(P <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可更有效改善卧床患者血流高凝状态,降低其下肢DVT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47-1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苏梦;王书华;韩超亚;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卧床患者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下肢DVT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PT、 TT短于护理前,FIB水平低于护理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T、 TT较短,FIB水平较低(P <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17.50%,低于对照组的40.00%(P <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可更有效改善卧床患者血流高凝状态,降低其下肢DVT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47-1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郜瑞娟;曹倩;
目的 探讨依从性曲线理论指导的阶段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依从性曲线理论指导的阶段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SER、 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ER、 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依从性曲线理论指导的阶段护理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49-1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郜瑞娟;曹倩;
目的 探讨依从性曲线理论指导的阶段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依从性曲线理论指导的阶段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SER、 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ER、 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依从性曲线理论指导的阶段护理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49-1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庞志红;张忠晓;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基于FTS理念进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 d、 3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6.67%(P <0.05)。结论 在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FTS理念,可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51-1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庞志红;张忠晓;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基于FTS理念进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 d、 3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6.67%(P <0.05)。结论 在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FTS理念,可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51-1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平萍;余雪瑜;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联合优质护理在急诊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MDT模式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急诊救治效果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接收时间、分诊评估时间、院内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内转运成功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 <0.05)。观察组意外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6.00%(P <0.05)。观察组护理效果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MDT模式联合优质护理可缩短急诊科患者的救治时间,提升急诊救治效果及护理效果。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53-1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平萍;余雪瑜;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联合优质护理在急诊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MDT模式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急诊救治效果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接收时间、分诊评估时间、院内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内转运成功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 <0.05)。观察组意外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6.00%(P <0.05)。观察组护理效果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MDT模式联合优质护理可缩短急诊科患者的救治时间,提升急诊救治效果及护理效果。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53-1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康晓燕;李金凤;
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护理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护理,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比较两组的人体测量值、营养指标及不良反应风险。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BMI、 TSF、 AM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观察组HGB、 Alb、 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有效提高卵巢癌患者人体测量值,改善其机体营养状态,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55-1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康晓燕;李金凤;
目的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护理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护理,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比较两组的人体测量值、营养指标及不良反应风险。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BMI、 TSF、 AM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观察组HGB、 Alb、 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有效提高卵巢癌患者人体测量值,改善其机体营养状态,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55-1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曹倩;郜瑞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骨科下肢大手术的应用效果及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因下肢骨折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结果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P <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单次行走距离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2.50%(P <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P <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57-1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曹倩;郜瑞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骨科下肢大手术的应用效果及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因下肢骨折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结果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P <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单次行走距离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2.50%(P <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P <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57-1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亚男;赵庆贺;
目的 探讨多学科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风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多学科护理。比较两组的放射性皮肤损伤风险、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36.00%(P <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 <0.05)。结论 多学科护理可显著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59-1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亚男;赵庆贺;
目的 探讨多学科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风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多学科护理。比较两组的放射性皮肤损伤风险、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36.00%(P <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 <0.05)。结论 多学科护理可显著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59-1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万素华;郑方方;
目的 探讨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精细化护理在眼科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其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于我院行眼科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术后康复效果、负性情绪(SAS评分、 SD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康复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P <0.05)。护理后,两组的SAS、 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 <0.05)。结论 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精细化护理可提升眼科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改善其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61-1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万素华;郑方方;
目的 探讨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精细化护理在眼科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其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于我院行眼科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术后康复效果、负性情绪(SAS评分、 SD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康复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P <0.05)。护理后,两组的SAS、 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 <0.05)。结论 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精细化护理可提升眼科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改善其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61-1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鑫;陈彦侠;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银屑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自护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总掌握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护理7 d、 14 d后,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 <0.05)。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银屑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护能力。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63-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鑫;陈彦侠;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银屑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自护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总掌握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护理7 d、 14 d后,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 <0.05)。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银屑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护能力。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63-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韩高雷;陈勇霞;胡永杰;
目的 探讨“一站式”救治护理干预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效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将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实施“一站式”救治护理干预的4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急救相关指标及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士预检评估、医生接诊、静脉抽血、 CT检查时间及就诊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均短于对照组,干预后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一站式”救治护理干预能够缩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士预检评估、医生接诊、静脉抽血、 CT检查时间及DNT,提高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65-1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韩高雷;陈勇霞;胡永杰;
目的 探讨“一站式”救治护理干预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效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将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实施“一站式”救治护理干预的4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急救相关指标及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士预检评估、医生接诊、静脉抽血、 CT检查时间及就诊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均短于对照组,干预后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一站式”救治护理干预能够缩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士预检评估、医生接诊、静脉抽血、 CT检查时间及DNT,提高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65-1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石强;徐欣;
目的 探讨基于能级分区护理模式在急诊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能级分区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意外事件、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意外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00%、2.00%,低于对照组的16.00%、 14.00%(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0.00%(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 <0.05)。结论 基于能级分区护理模式可减少急诊AMI患者护理意外事件、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67-1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石强;徐欣;
目的 探讨基于能级分区护理模式在急诊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能级分区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意外事件、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意外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00%、2.00%,低于对照组的16.00%、 14.00%(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0.00%(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 <0.05)。结论 基于能级分区护理模式可减少急诊AMI患者护理意外事件、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67-1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珊;陈保红;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联合线上认知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叙事护理联合线上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SAS、 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叙事护理联合线上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宫颈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69-1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珊;陈保红;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联合线上认知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叙事护理联合线上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SAS、 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叙事护理联合线上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宫颈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69-1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孔祥敏;董庆祝;刘红园;
目的 探讨结局导向的零缺陷护理在急性胰腺炎(AP)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急诊AP患者,根据入组单双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结局导向的零缺陷护理。比较两组的急救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候诊时间、治疗等待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病情判断正确率及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28%,高于对照组的87.93%(P <0.05)。结论 结局导向的零缺陷护理可缩短AP患者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71-1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孔祥敏;董庆祝;刘红园;
目的 探讨结局导向的零缺陷护理在急性胰腺炎(AP)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急诊AP患者,根据入组单双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结局导向的零缺陷护理。比较两组的急救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候诊时间、治疗等待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病情判断正确率及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28%,高于对照组的87.93%(P <0.05)。结论 结局导向的零缺陷护理可缩短AP患者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71-1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侠;刘春芝;沈杏花;
目的 探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CHB患者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及疾病认知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各项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自我管理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的感知益处、接纳、无助感评分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感知益处、接纳、无助感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提高CHB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其疾病认知。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73-1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侠;刘春芝;沈杏花;
目的 探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CHB患者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及疾病认知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各项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自我管理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的感知益处、接纳、无助感评分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感知益处、接纳、无助感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提高CHB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其疾病认知。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73-1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禹航;焦会坊;
目的 探讨基于6 h复苏目标理论的护理模式在重型肺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6 h复苏目标理论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氧合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ScvO_2、 PaO_2、 PaO_2/FiO_2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cvO_2、PaO_2、 PaO_2/Fi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6 h复苏目标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改善重型肺炎患儿的氧合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75-1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禹航;焦会坊;
目的 探讨基于6 h复苏目标理论的护理模式在重型肺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6 h复苏目标理论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氧合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ScvO_2、 PaO_2、 PaO_2/FiO_2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cvO_2、PaO_2、 PaO_2/Fi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6 h复苏目标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改善重型肺炎患儿的氧合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75-1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岳朝换;朱永乐;
目的 探讨患者参与患者安全(PFPS)策略在创伤性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安全管理,观察组采用PFPS策略。比较两组的焦虑情绪及参与态度。结果 出院时,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降低,且观察组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出院时,观察组知情情况、主动告知与询问、自我参与态度、自我保护态度、自我防御态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FPS策略可减轻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其参与治疗及护理的积极态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77-1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岳朝换;朱永乐;
目的 探讨患者参与患者安全(PFPS)策略在创伤性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安全管理,观察组采用PFPS策略。比较两组的焦虑情绪及参与态度。结果 出院时,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降低,且观察组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出院时,观察组知情情况、主动告知与询问、自我参与态度、自我保护态度、自我防御态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FPS策略可减轻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其参与治疗及护理的积极态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77-1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文娟;孔令钰;徐亚辉;
目的 探讨自助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助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睡眠状态及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睡眠潜伏期缩短,总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升高,观察组的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的PSQI、 ES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的PSQI、 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自助认知行为干预可缩短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79-1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文娟;孔令钰;徐亚辉;
目的 探讨自助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助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睡眠状态及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睡眠潜伏期缩短,总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升高,观察组的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的PSQI、 ES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的PSQI、 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自助认知行为干预可缩短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79-1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焕然;武晓聪;马晓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配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36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配合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产后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SAS、 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8%(P <0.05)。结论 循证护理配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81-1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焕然;武晓聪;马晓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配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36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配合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产后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SAS、 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8%(P <0.05)。结论 循证护理配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81-1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林彩英;侯香传;周凯琪;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检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依从性、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检查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后的GC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提高COPD患者肺功能检查依从性和舒适度,提升护理满意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83-1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林彩英;侯香传;周凯琪;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检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依从性、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检查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后的GC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提高COPD患者肺功能检查依从性和舒适度,提升护理满意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83-1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洪珍珍;赖伟珍;张如婷;付金花;傅珍肥;黄惠斌;
目的 探讨无针注射技术对糖尿病患者降糖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行无针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照组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注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空腹血糖(FPG)及早、中、晚三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的局部皮肤疼痛、硬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的注射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 <0.05)。结论 无针注射技术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和注射安全性,患者更愿意接受。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85-1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洪珍珍;赖伟珍;张如婷;付金花;傅珍肥;黄惠斌;
目的 探讨无针注射技术对糖尿病患者降糖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行无针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照组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注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空腹血糖(FPG)及早、中、晚三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的局部皮肤疼痛、硬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的注射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 <0.05)。结论 无针注射技术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和注射安全性,患者更愿意接受。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85-1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康书红;蔺红丽;周福有;
目的 探讨激励护理配合体位管理在胸腔镜肺癌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激励护理配合体位管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希望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QL-Index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亲密关系、积极态度、行动态度评分及HHI总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激励护理配合体位管理可缩短肺癌患者的恢复时间,改善其睡眠及生活质量,提高其希望水平。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87-1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康书红;蔺红丽;周福有;
目的 探讨激励护理配合体位管理在胸腔镜肺癌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激励护理配合体位管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希望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QL-Index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亲密关系、积极态度、行动态度评分及HHI总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激励护理配合体位管理可缩短肺癌患者的恢复时间,改善其睡眠及生活质量,提高其希望水平。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87-1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莫珍;林姗姗;蔡怡玲;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联合Kegel运动对无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产科行无痛分娩的102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分娩前予以Kegel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尿潴留发生率及留置导尿管率。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留置导尿管率分别为3.92%、 1.96%,均低于对照组的19.61%、 17.65%(P <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联合Kegel运动可有效缩短无痛分娩产妇的首次排尿时间,降低产妇尿潴留发生率及留置导尿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89-1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莫珍;林姗姗;蔡怡玲;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联合Kegel运动对无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产科行无痛分娩的102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分娩前予以Kegel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尿潴留发生率及留置导尿管率。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留置导尿管率分别为3.92%、 1.96%,均低于对照组的19.61%、 17.65%(P <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联合Kegel运动可有效缩短无痛分娩产妇的首次排尿时间,降低产妇尿潴留发生率及留置导尿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89-1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崔天晓;吴爽;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MM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8.57%(P <0.05)。结论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MM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91-1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崔天晓;吴爽;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MM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8.57%(P <0.05)。结论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MM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91-1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楠;史伟伟;温曼;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指标、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0.00%(P <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93-1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楠;史伟伟;温曼;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指标、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0.00%(P <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93-1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慧;刘丽娟;
目的 探讨基于家属-患者认知互动的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5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88例)与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基于家属-患者认知互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 (GQOL-74)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GSES、 GQOL-74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的GSES、 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8.06%(P <0.05)。结论 基于家属-患者认知互动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95-1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慧;刘丽娟;
目的 探讨基于家属-患者认知互动的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5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88例)与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基于家属-患者认知互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 (GQOL-74)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GSES、 GQOL-74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的GSES、 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8.06%(P <0.05)。结论 基于家属-患者认知互动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95-1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宋瑞霞;李婷婷;马莉冰;
目的 探讨趣味性健康教育在白血病化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儿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趣味性健康教育,干预至患儿出院。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应对方式、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 SCARED、 DSRSC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趣味性健康教育能够促进白血病化疗患儿积极应对方式的养成,改善不良心理状态。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97-1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瑞霞;李婷婷;马莉冰;
目的 探讨趣味性健康教育在白血病化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儿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趣味性健康教育,干预至患儿出院。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应对方式、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 SCARED、 DSRSC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趣味性健康教育能够促进白血病化疗患儿积极应对方式的养成,改善不良心理状态。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97-1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席小兰;罗丽珍;
目的 探讨分析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遵医行为、认知功能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结果 观察组遵医总依从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MSE、 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MMSE、 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脑梗死偏瘫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其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99-1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席小兰;罗丽珍;
目的 探讨分析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遵医行为、认知功能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结果 观察组遵医总依从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MSE、 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MMSE、 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脑梗死偏瘫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其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
2022年11期 v.29;No.285 1599-1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梅;尚丽丽;
目的 探讨人文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CHD)手术患儿蛋白水平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74例低体重CH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人文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蛋白水平及舒适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水平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的ALB、 PA、 T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适度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P <0.05)。结论 人文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可明显提升低体重CHD手术患儿的蛋白水平和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01-1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梅;尚丽丽;
目的 探讨人文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CHD)手术患儿蛋白水平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74例低体重CH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人文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蛋白水平及舒适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水平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的ALB、 PA、 T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适度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P <0.05)。结论 人文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可明显提升低体重CHD手术患儿的蛋白水平和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01-1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单豫;陶琳;易银萍;杜晓宁;郑战伟;
目的 探讨桡动脉留置针改良固定对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有创血压监测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CCU收治的经桡动脉留置针行有创血压监测的73例患者,以2021年8月实施留置针改良固定装置时间前后将其分为传统组(留置针传统固定,n=36)和改良组(留置针改良固定,n=37)。比较两组的舒适度(GCQ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改良组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传统组(P <0.05)。改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低于传统组的25.00%(P <0.05)。结论 桡动脉留置针改良固定可明显提升CCU有创血压监测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03-1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单豫;陶琳;易银萍;杜晓宁;郑战伟;
目的 探讨桡动脉留置针改良固定对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有创血压监测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CCU收治的经桡动脉留置针行有创血压监测的73例患者,以2021年8月实施留置针改良固定装置时间前后将其分为传统组(留置针传统固定,n=36)和改良组(留置针改良固定,n=37)。比较两组的舒适度(GCQ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改良组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传统组(P <0.05)。改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低于传统组的25.00%(P <0.05)。结论 桡动脉留置针改良固定可明显提升CCU有创血压监测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03-1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玉霞;黄玉梅;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小组在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营养支持小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血浆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及生存质量各维度(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血浆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及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营养支持小组应用于肺癌患者中可明显改善其营养状况,提升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05-1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玉霞;黄玉梅;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小组在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营养支持小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血浆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及生存质量各维度(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血浆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及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营养支持小组应用于肺癌患者中可明显改善其营养状况,提升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05-1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月莹;成世立;钱勇;
目的 研究过渡期护理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掌握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疾病知识掌握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ESCA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研究组疾病知识掌握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过渡期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疾病知识掌握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07-1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月莹;成世立;钱勇;
目的 研究过渡期护理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掌握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疾病知识掌握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ESCA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研究组疾病知识掌握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过渡期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疾病知识掌握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07-1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崔耀文;王红利;高峰;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亚低温疗法治疗的8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护理。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后的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1%(P <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促进患儿智力与运动功能发育。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09-1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崔耀文;王红利;高峰;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亚低温疗法治疗的8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护理。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后的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1%(P <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促进患儿智力与运动功能发育。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09-1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巧郁;薛水兰;刘丽芬;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急诊外科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急诊外科救治的140例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的救治时间、病情控制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救治时间、病情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5.71%,高于对照组的84.29%(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9%,低于对照组的17.14%(P <0.05)。结论 整体护理应用于急诊外科创伤救治中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和病情控制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11-1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巧郁;薛水兰;刘丽芬;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急诊外科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急诊外科救治的140例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的救治时间、病情控制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救治时间、病情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5.71%,高于对照组的84.29%(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9%,低于对照组的17.14%(P <0.05)。结论 整体护理应用于急诊外科创伤救治中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和病情控制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11-1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建新;范严君;王岭娜;韩芳芳;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2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0%,低于对照组的12.07%(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55%,高于对照组的89.66%(P <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13-1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建新;范严君;王岭娜;韩芳芳;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2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0%,低于对照组的12.07%(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55%,高于对照组的89.66%(P <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13-1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燕;刘娅宁;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全麻患者心理状况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全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降低其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15-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许燕;刘娅宁;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全麻患者心理状况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全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降低其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15-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余丽雯;黄婕;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多发性骨髓瘤(MM)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行化疗治疗的88例M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罗伊适应模式,均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SAS评分、 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P <0.05)。结论 罗伊适应模式在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其化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17-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余丽雯;黄婕;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多发性骨髓瘤(MM)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行化疗治疗的88例M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罗伊适应模式,均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SAS评分、 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P <0.05)。结论 罗伊适应模式在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其化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2022年11期 v.29;No.285 1617-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