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贺庆;郑彬;陈岳;詹河涓;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集2017年11月到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4例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67例。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42%(P <0.05)。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患者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2020年04期 v.27;No.254 385-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贺庆;郑彬;陈岳;詹河涓;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集2017年11月到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4例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67例。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42%(P <0.05)。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患者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2020年04期 v.27;No.254 385-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冯石坚;陈贵俦;梁宏伟;
目的探讨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甲状腺球蛋白(Tg)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4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 d的血清CRP、 TNF-α、 Tg和VEGF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美容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 d,两组的血清CRP、 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Tg和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研究组的血清CRP、 TNF-α、 Tg和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对手术美容的满意度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1%(P <0.05)。结论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术后炎性反应轻,Tg和VEGF水平明显降低,美容效果满意。
2020年04期 v.27;No.254 387-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冯石坚;陈贵俦;梁宏伟;
目的探讨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甲状腺球蛋白(Tg)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4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 d的血清CRP、 TNF-α、 Tg和VEGF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美容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 d,两组的血清CRP、 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Tg和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研究组的血清CRP、 TNF-α、 Tg和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对手术美容的满意度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1%(P <0.05)。结论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术后炎性反应轻,Tg和VEGF水平明显降低,美容效果满意。
2020年04期 v.27;No.254 387-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卢万玲;
目的分析数字X线摄影与X线片诊断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数字X线摄影与X线片检查。比较数字X线摄影与X线片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阳性率,以及对不同部位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结果数字X线摄影诊断隐匿性骨折的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片(P <0.05);数字X线摄影对肋骨骨折、脊椎骨折、前臂骨折、肘关节骨折、胫腓骨骨折、跟骨骨折及髋关节骨折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片(P<0.05)。结论数字X线摄影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阳性检出率较高,能够获得质量较佳的图像,确保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度。
2020年04期 v.27;No.254 389-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卢万玲;
目的分析数字X线摄影与X线片诊断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数字X线摄影与X线片检查。比较数字X线摄影与X线片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阳性率,以及对不同部位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结果数字X线摄影诊断隐匿性骨折的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片(P <0.05);数字X线摄影对肋骨骨折、脊椎骨折、前臂骨折、肘关节骨折、胫腓骨骨折、跟骨骨折及髋关节骨折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片(P<0.05)。结论数字X线摄影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阳性检出率较高,能够获得质量较佳的图像,确保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度。
2020年04期 v.27;No.254 389-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丁智;梁宝鹏;蔡植钰;
目的比较超声刀与传统电刀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2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电刀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97%(P <0.05)。结论超声刀应用于开放甲状腺手术中,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04期 v.27;No.254 39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丁智;梁宝鹏;蔡植钰;
目的比较超声刀与传统电刀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2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电刀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97%(P <0.05)。结论超声刀应用于开放甲状腺手术中,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04期 v.27;No.254 39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易婷华;蔡东传;黄春荣;陈红兵;
目的分析高频和低频超声检查在阑尾炎间接超声征象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96例疑似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高频超声和低频超声检查,以手术或者后续治疗确定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高频超声、低频超声、高频+低频超声诊断阑尾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比较高频超声、低频超声对阑尾炎间接征象的检出率。结果高频+低频超声诊断阑尾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独诊断(P <0.05)。高频超声对回盲部水肿、阑尾肿大增粗、阑尾壁增厚等间接征象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低频超声(P <0.05)。结论高频超声对阑尾炎间接超声征象的检出率高于低频超声,两种频率超声联合应用能够显著增加阑尾炎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2020年04期 v.27;No.254 393-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易婷华;蔡东传;黄春荣;陈红兵;
目的分析高频和低频超声检查在阑尾炎间接超声征象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96例疑似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高频超声和低频超声检查,以手术或者后续治疗确定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高频超声、低频超声、高频+低频超声诊断阑尾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比较高频超声、低频超声对阑尾炎间接征象的检出率。结果高频+低频超声诊断阑尾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独诊断(P <0.05)。高频超声对回盲部水肿、阑尾肿大增粗、阑尾壁增厚等间接征象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低频超声(P <0.05)。结论高频超声对阑尾炎间接超声征象的检出率高于低频超声,两种频率超声联合应用能够显著增加阑尾炎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2020年04期 v.27;No.254 393-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郭大立;
目的探讨增强MRI检查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疑似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增强MRI以及CT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增强MRI以及CT在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80例疑似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中,关节镜检查确诊32例为早期股骨头坏死,其中Ⅰ期13例,ⅡA期9例,ⅡB期7例,ⅡC期2例,Ⅲ期1例。增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准确性为86.25%、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89.58%、阳性预测值为83.87%、阴性预测值为87.75%,均显著高于CT的60.00%、 53.13%、 64.58%、 50.00%、 67.39%(P <0.05)。结论增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可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2020年04期 v.27;No.254 395-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大立;
目的探讨增强MRI检查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疑似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增强MRI以及CT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增强MRI以及CT在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80例疑似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中,关节镜检查确诊32例为早期股骨头坏死,其中Ⅰ期13例,ⅡA期9例,ⅡB期7例,ⅡC期2例,Ⅲ期1例。增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准确性为86.25%、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89.58%、阳性预测值为83.87%、阴性预测值为87.75%,均显著高于CT的60.00%、 53.13%、 64.58%、 50.00%、 67.39%(P <0.05)。结论增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可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2020年04期 v.27;No.254 395-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嵘;
目的比较宫腔镜术后口服避孕药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术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两组均采用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短期避孕药口服,观察组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术后3、 6、 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情况、血红蛋白水平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术后3、 6、 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PBCA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的PBCA评分、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有效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改善月经情况,提高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复发率。
2020年04期 v.27;No.254 397-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嵘;
目的比较宫腔镜术后口服避孕药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术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两组均采用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短期避孕药口服,观察组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术后3、 6、 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情况、血红蛋白水平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术后3、 6、 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PBCA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的PBCA评分、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有效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改善月经情况,提高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复发率。
2020年04期 v.27;No.254 397-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凤玲;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气腹、体位改变及高碳酸血症对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气管插管全麻及术中机械通气,分别在麻醉后15 min、 T位后15 min、平卧气腹后15min、过度通气后15 min、过度通气后30 min检测患者的MAP、 HR、 pH、 PETCO2、 PaCO2、 Pa-ETCO2。结果 MAP、 HR与PaCO2在平卧气腹后15 min时较麻醉后15 min提高,过度通气后15 min与30 min较平卧气腹后15 min降低(P <0.05); pH在T位后15 min与平卧气腹后15 min较麻醉后15 min降低,在过度通气后15 min、 30 min较平卧气腹后15 min提高(P <0.05);PETCO2、 Pa-ETCO2在平卧气腹后15 min较麻醉后15 min提高,过度通气后15 min、 30 min较平卧气腹后15 min降低(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术中构建气腹、体位改变及高碳酸血症均会对循环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需加强术中监测并科学调整呼吸机参数,以改善患者循环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2020年04期 v.27;No.254 399-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凤玲;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气腹、体位改变及高碳酸血症对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气管插管全麻及术中机械通气,分别在麻醉后15 min、 T位后15 min、平卧气腹后15min、过度通气后15 min、过度通气后30 min检测患者的MAP、 HR、 pH、 PETCO2、 PaCO2、 Pa-ETCO2。结果 MAP、 HR与PaCO2在平卧气腹后15 min时较麻醉后15 min提高,过度通气后15 min与30 min较平卧气腹后15 min降低(P <0.05); pH在T位后15 min与平卧气腹后15 min较麻醉后15 min降低,在过度通气后15 min、 30 min较平卧气腹后15 min提高(P <0.05);PETCO2、 Pa-ETCO2在平卧气腹后15 min较麻醉后15 min提高,过度通气后15 min、 30 min较平卧气腹后15 min降低(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术中构建气腹、体位改变及高碳酸血症均会对循环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需加强术中监测并科学调整呼吸机参数,以改善患者循环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2020年04期 v.27;No.254 399-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贵超;
目的探讨股骨疲劳性骨折的CT、 MRI影像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股骨疲劳性骨折的4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以及CT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手段对股骨疲劳性骨折的诊断价值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42例疑似股骨疲劳性骨折患者中,关节镜检查确诊20例为股骨疲劳性骨折,其中0级为8例,1级为7例,2级为3例,3级为1例,4级为1例。MRI诊断股骨疲劳性骨折的准确性为88.10%,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86.36%,阳性预测值为85.71%,阴性预测值为90.48%,均显著高于CT的50.00%、 55.00%、 45.45%、 47.83%、 52.63%(P <0.05)。结论 CT与MRI在股骨疲劳性骨折的诊断中均有一定的价值,MRI诊断效能较为显著,必要时可联合两种方法进行诊断。
2020年04期 v.27;No.254 401-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贵超;
目的探讨股骨疲劳性骨折的CT、 MRI影像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股骨疲劳性骨折的4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以及CT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手段对股骨疲劳性骨折的诊断价值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42例疑似股骨疲劳性骨折患者中,关节镜检查确诊20例为股骨疲劳性骨折,其中0级为8例,1级为7例,2级为3例,3级为1例,4级为1例。MRI诊断股骨疲劳性骨折的准确性为88.10%,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86.36%,阳性预测值为85.71%,阴性预测值为90.48%,均显著高于CT的50.00%、 55.00%、 45.45%、 47.83%、 52.63%(P <0.05)。结论 CT与MRI在股骨疲劳性骨折的诊断中均有一定的价值,MRI诊断效能较为显著,必要时可联合两种方法进行诊断。
2020年04期 v.27;No.254 401-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春艳;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行单独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 <0.05)。治疗后,两组的收缩期肺动脉压(SPAP)显著下降,体循环收缩压(SBP)显著升高(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PAP显著低于对照组,SBP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 <0.05)。结论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压指标。
2020年04期 v.27;No.254 403-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春艳;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行单独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 <0.05)。治疗后,两组的收缩期肺动脉压(SPAP)显著下降,体循环收缩压(SBP)显著升高(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PAP显著低于对照组,SBP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 <0.05)。结论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压指标。
2020年04期 v.27;No.254 403-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于海明;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康复及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康复指标,术后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5 d,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P <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0年04期 v.27;No.254 405-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于海明;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康复及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康复指标,术后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5 d,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P <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0年04期 v.27;No.254 405-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孙毅敏;何灵生;赖少锋;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和经皮肾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A组予以经皮肾镜治疗,B组予以输尿管软镜治疗。比较两组的结石清除情况、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以及手术前后的IL-4、 IL-6、 IL-10水平。结果 A组术后3 d、术后3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均显著高于B组(P <0.05)。A组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B组,术后VAS评分显著高于B组(P <0.05)。两组术前的IL-4、 IL-6、 IL-10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 d,两组的IL-4、 IL-6、 IL-10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A组显著高于B组(P <0.05)。结论与经皮肾镜相比,输尿管软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结石清除率较低,但对患者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2020年04期 v.27;No.254 407-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毅敏;何灵生;赖少锋;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和经皮肾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A组予以经皮肾镜治疗,B组予以输尿管软镜治疗。比较两组的结石清除情况、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以及手术前后的IL-4、 IL-6、 IL-10水平。结果 A组术后3 d、术后3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均显著高于B组(P <0.05)。A组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B组,术后VAS评分显著高于B组(P <0.05)。两组术前的IL-4、 IL-6、 IL-10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 d,两组的IL-4、 IL-6、 IL-10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A组显著高于B组(P <0.05)。结论与经皮肾镜相比,输尿管软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结石清除率较低,但对患者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2020年04期 v.27;No.254 407-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琦;黄萍;罗翠松;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肿瘤经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与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实施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P <0.05)。结论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0年04期 v.27;No.254 409-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刘琦;黄萍;罗翠松;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肿瘤经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与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实施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P <0.05)。结论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0年04期 v.27;No.254 409-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杜超龙;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B超检查与MRI检查的女性患者39例,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B超检查与MRI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 MRI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均高于B超(P <0.05)。MRI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能够准确显示病灶,诊断准确性较高,有助于临床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
2020年04期 v.27;No.254 411-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杜超龙;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B超检查与MRI检查的女性患者39例,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B超检查与MRI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 MRI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均高于B超(P <0.05)。MRI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能够准确显示病灶,诊断准确性较高,有助于临床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
2020年04期 v.27;No.254 411-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云杰;徐勋;冯权尧;关礼贤;
目的分析完全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手术适应症,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93例,其中完全无管化PCNL (无管化组) 46例,标准PCNL (标准组) 47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以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肌酐变化。结果无管化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标准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组(P <0.05)。两组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以及血红蛋白、血肌酐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于3 cm的肾结石、术中出血少、无需二次取石的患者,完全无管化PCNL具有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2020年04期 v.27;No.254 413-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云杰;徐勋;冯权尧;关礼贤;
目的分析完全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手术适应症,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93例,其中完全无管化PCNL (无管化组) 46例,标准PCNL (标准组) 47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以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肌酐变化。结果无管化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标准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组(P <0.05)。两组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以及血红蛋白、血肌酐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于3 cm的肾结石、术中出血少、无需二次取石的患者,完全无管化PCNL具有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2020年04期 v.27;No.254 413-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陈亚丽;
目的探讨晚孕期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胎儿脑损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护理和分娩的200例晚孕期(孕28周及以上)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脑损伤组(n=56)与正常组(n=144)。比较两组的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末速率和舒张末速率之比(S/D)、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脑损伤组胎儿的S/D、 PI和RI数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D、 PI和RI是胎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晚孕期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胎儿脑损伤风险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胎儿脑损伤的早期预测与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020年04期 v.27;No.254 415-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亚丽;
目的探讨晚孕期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胎儿脑损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护理和分娩的200例晚孕期(孕28周及以上)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脑损伤组(n=56)与正常组(n=144)。比较两组的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末速率和舒张末速率之比(S/D)、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脑损伤组胎儿的S/D、 PI和RI数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D、 PI和RI是胎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晚孕期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胎儿脑损伤风险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胎儿脑损伤的早期预测与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020年04期 v.27;No.254 415-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邱金玉;
目的探讨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A、 B组各43例。A组给予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植入治疗,B组给予心房被动加心室主动单螺旋电极植入治疗。比较两组的电极植入情况、手术指标、术后指标。结果两组的心室、心房电极一次成功植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2例在缝合固定心房电极时出现脱落,需要重新植入。两组患者的X线暴露时间、总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B组(P <0.05)。两组的术后随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应用于双腔起搏器植入术中,心室、心房电极脱位率低,并且不增加手术时间、 X线暴露时间,还能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
2020年04期 v.27;No.254 417-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邱金玉;
目的探讨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A、 B组各43例。A组给予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植入治疗,B组给予心房被动加心室主动单螺旋电极植入治疗。比较两组的电极植入情况、手术指标、术后指标。结果两组的心室、心房电极一次成功植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2例在缝合固定心房电极时出现脱落,需要重新植入。两组患者的X线暴露时间、总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B组(P <0.05)。两组的术后随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应用于双腔起搏器植入术中,心室、心房电极脱位率低,并且不增加手术时间、 X线暴露时间,还能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
2020年04期 v.27;No.254 417-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吴健波;朱敏华;郑雨中;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早期效果。方法 8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1年的腕关节活动范围、 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及腕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以及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促进关节面恢复。
2020年04期 v.27;No.254 419-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健波;朱敏华;郑雨中;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早期效果。方法 8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1年的腕关节活动范围、 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及腕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以及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促进关节面恢复。
2020年04期 v.27;No.254 419-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胡亚会;杨国强;刘旭华;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血清Hcy、 IL-10和IL-18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7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应用免疫分析法及酶联法检测血清Hcy、 IL-10、 IL-18水平,并与75名健康人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清Hcy、 IL-10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 <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cy水平与血清IL-10、 IL-18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 <0.01)。结论在血液透析前后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清Hcy、 IL-10以及IL-18水平,对病情认知、疗效观察和疾病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2020年04期 v.27;No.254 42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亚会;杨国强;刘旭华;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血清Hcy、 IL-10和IL-18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7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应用免疫分析法及酶联法检测血清Hcy、 IL-10、 IL-18水平,并与75名健康人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清Hcy、 IL-10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 <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cy水平与血清IL-10、 IL-18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 <0.01)。结论在血液透析前后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清Hcy、 IL-10以及IL-18水平,对病情认知、疗效观察和疾病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2020年04期 v.27;No.254 42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立堂;陈勇平;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Sp1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活性改变与腹膜粘连形成关系。方法选取直肠癌手术患者108例,分为正常腹膜组(开腹后第一时间将腹膜组织从切口左侧2.0 cm处锐性切取)和创伤腹膜组(手术后将腹膜组织从切口右侧2.0 cm处锐性切取),每组各54例。比较两组腹膜组织中Sp1活性,观察Sp1抑制性竞争实验、腹膜组织的胶原纤维变化。结果创伤腹膜组手术后30 min、 1 h、 2 h、 3 h、 4 h的Sp1活性逐渐升高(P <0.05),均显著高于正常腹膜组(P <0.05)。50倍未标记特异寡核苷酸完全抑制第3泳道,无条带;50倍未标记变异寡核苷酸未抑制第4泳道,较第1泳道、第2泳道有结合的特异性。结论核转录因子Sp1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活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腹膜粘连形成。
2020年04期 v.27;No.254 423-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立堂;陈勇平;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Sp1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活性改变与腹膜粘连形成关系。方法选取直肠癌手术患者108例,分为正常腹膜组(开腹后第一时间将腹膜组织从切口左侧2.0 cm处锐性切取)和创伤腹膜组(手术后将腹膜组织从切口右侧2.0 cm处锐性切取),每组各54例。比较两组腹膜组织中Sp1活性,观察Sp1抑制性竞争实验、腹膜组织的胶原纤维变化。结果创伤腹膜组手术后30 min、 1 h、 2 h、 3 h、 4 h的Sp1活性逐渐升高(P <0.05),均显著高于正常腹膜组(P <0.05)。50倍未标记特异寡核苷酸完全抑制第3泳道,无条带;50倍未标记变异寡核苷酸未抑制第4泳道,较第1泳道、第2泳道有结合的特异性。结论核转录因子Sp1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活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腹膜粘连形成。
2020年04期 v.27;No.254 423-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武;林鸿;林燕波;陈泳钗;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块状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A组、 B组、 C组、 D组四组,各20例。A组术后不注射尿激酶,B组术后给予尿激酶2万U+生理盐水5 mL灌注,C组术后给予尿激酶5万U+生理盐水5 m L灌注,D组术后给予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5 mL灌注。随访观察1个月,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四组患者治疗48 h的血肿清除效果、住院时间、颅内感染率及血肿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C、 D组的达到基本清除所需给药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块状血肿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幅提高血肿吸收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尿激酶5万U+生理盐水5 mL灌注方案在疗效显著的同时,给药次数最少,住院时间最短,颅内感染率及血肿复发率均最低,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04期 v.27;No.254 425-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程武;林鸿;林燕波;陈泳钗;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块状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A组、 B组、 C组、 D组四组,各20例。A组术后不注射尿激酶,B组术后给予尿激酶2万U+生理盐水5 mL灌注,C组术后给予尿激酶5万U+生理盐水5 m L灌注,D组术后给予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5 mL灌注。随访观察1个月,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四组患者治疗48 h的血肿清除效果、住院时间、颅内感染率及血肿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C、 D组的达到基本清除所需给药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块状血肿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幅提高血肿吸收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尿激酶5万U+生理盐水5 mL灌注方案在疗效显著的同时,给药次数最少,住院时间最短,颅内感染率及血肿复发率均最低,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04期 v.27;No.254 425-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竞;廖尚;刘丽芳;邢志敏;
目的研究叶酸联合降血压药物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降血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叶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心脑血管意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意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叶酸联合降血压药物可有效控制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心脑血管意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0年04期 v.27;No.254 427-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杨竞;廖尚;刘丽芳;邢志敏;
目的研究叶酸联合降血压药物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降血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叶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心脑血管意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意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叶酸联合降血压药物可有效控制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心脑血管意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0年04期 v.27;No.254 427-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祖权;何振文;侯小梅;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两组均治疗5 d,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56%vs. 93.33%, 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CRP、 PCT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9%vs. 13.33%, P>0.05)。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阿奇霉素可更迅速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2020年04期 v.27;No.254 429-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祖权;何振文;侯小梅;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两组均治疗5 d,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56%vs. 93.33%, 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CRP、 PCT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9%vs. 13.33%, P>0.05)。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阿奇霉素可更迅速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2020年04期 v.27;No.254 429-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许曼;折瑞莲;唐婕;
目的研究促酰化蛋白(ASP)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1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体质量均分为LGA组、 AGA组、 FGR组,比较三组的脐血ASP及血脂水平,分析脐血ASP与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脐血ASP水平、游离脂肪酸水平、甘油三脂水平LGA组>AGA组>FGR组。②脐血ASP水平与LGA新生儿出生体质量、 SF4均呈正相关,与AGA新生儿SF4呈正相关,与FGR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腹围、 SF4均呈正相关。结论 ASP可能通过脂代谢影响胎儿的体脂分布,脐血ASP可成为评价FGR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有效指标。
2020年04期 v.27;No.254 431-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曼;折瑞莲;唐婕;
目的研究促酰化蛋白(ASP)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1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体质量均分为LGA组、 AGA组、 FGR组,比较三组的脐血ASP及血脂水平,分析脐血ASP与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脐血ASP水平、游离脂肪酸水平、甘油三脂水平LGA组>AGA组>FGR组。②脐血ASP水平与LGA新生儿出生体质量、 SF4均呈正相关,与AGA新生儿SF4呈正相关,与FGR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腹围、 SF4均呈正相关。结论 ASP可能通过脂代谢影响胎儿的体脂分布,脐血ASP可成为评价FGR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有效指标。
2020年04期 v.27;No.254 431-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立华;罗顺琼;曾淼;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对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经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小板同种抗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人类血小板抗体(HPA)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并分析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输血次数、输入血液成分的关系。结果输血次数为2~3次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4~5次患者与>5次患者(P <0.05)。输注机采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输注悬浮红细胞患者与输注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患者(P <0.05)。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同种HLA抗体阳性率为46.15%,同种HPA抗体阳性率为25.38%,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率为13.85%。结论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中,同种HLA抗体最多,其次为HPA抗体,最少的是血小板自身抗体;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随输血次数的增加而升高,且与输入血液成分密切相关。
2020年04期 v.27;No.254 433-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胡立华;罗顺琼;曾淼;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对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经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小板同种抗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人类血小板抗体(HPA)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并分析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输血次数、输入血液成分的关系。结果输血次数为2~3次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4~5次患者与>5次患者(P <0.05)。输注机采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输注悬浮红细胞患者与输注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患者(P <0.05)。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同种HLA抗体阳性率为46.15%,同种HPA抗体阳性率为25.38%,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率为13.85%。结论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中,同种HLA抗体最多,其次为HPA抗体,最少的是血小板自身抗体;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随输血次数的增加而升高,且与输入血液成分密切相关。
2020年04期 v.27;No.254 433-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洪波;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组织损伤及早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试验组行直接前入路手术,对照组行后外侧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治疗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与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后外侧入路、直接前入路具有相似的治疗安全性,但后者对软组织的损伤较小,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更佳。
2020年04期 v.27;No.254 435-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洪波;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组织损伤及早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试验组行直接前入路手术,对照组行后外侧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治疗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与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后外侧入路、直接前入路具有相似的治疗安全性,但后者对软组织的损伤较小,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更佳。
2020年04期 v.27;No.254 435-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昆洋;郑阳;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产妇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单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以及新生儿出生12个月后乙肝标志物阳性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HBV-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2个月后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产妇血清中HBV DNA的承载量,降低新生儿乙肝标志物阳性率,提高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
2020年04期 v.27;No.254 437-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昆洋;郑阳;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产妇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单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以及新生儿出生12个月后乙肝标志物阳性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HBV-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2个月后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产妇血清中HBV DNA的承载量,降低新生儿乙肝标志物阳性率,提高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
2020年04期 v.27;No.254 437-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丽娥;王炜;林家乐;
目的探讨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干扰素α-2b治疗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0例上皮型HSK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力,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以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治疗2周与4周后,两组的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的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复发率分别为2.86%、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 11.43%(P <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上皮型HSK的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视力,且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复发率均较低。
2020年04期 v.27;No.254 439-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丽娥;王炜;林家乐;
目的探讨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干扰素α-2b治疗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0例上皮型HSK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力,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以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治疗2周与4周后,两组的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的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复发率分别为2.86%、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 11.43%(P <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上皮型HSK的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视力,且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复发率均较低。
2020年04期 v.27;No.254 439-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营湘;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康复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估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吞咽困难改善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门齿距均较治疗前增加,且实验组的增加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系统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
2020年04期 v.27;No.254 441-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营湘;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康复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估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吞咽困难改善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门齿距均较治疗前增加,且实验组的增加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系统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
2020年04期 v.27;No.254 441-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林琪;刘芸;樊斯;
目的探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对错颌畸形患者牙周细胞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试验组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口外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的矫治完成时间、牙周细胞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矫治完成时间为(14.01±2.05)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9.98±2.45)个月(P <0.05)。矫治后,试验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矫治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错颌畸形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矫治时间,改善牙周炎性微环境,促进牙周组织修复。
2020年04期 v.27;No.254 44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林琪;刘芸;樊斯;
目的探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对错颌畸形患者牙周细胞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试验组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口外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的矫治完成时间、牙周细胞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矫治完成时间为(14.01±2.05)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9.98±2.45)个月(P <0.05)。矫治后,试验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矫治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错颌畸形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矫治时间,改善牙周炎性微环境,促进牙周组织修复。
2020年04期 v.27;No.254 44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扶平;
目的探讨盐酸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止血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观察组的心率、中心静脉压、止血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出血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2020年04期 v.27;No.254 445-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扶平;
目的探讨盐酸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止血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观察组的心率、中心静脉压、止血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出血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2020年04期 v.27;No.254 445-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郝军舰;冯智明;谢铭;才新;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效果。方法 3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实验组施行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对照组施行常规外科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确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效果显著,可控制患者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2020年04期 v.27;No.254 447-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郝军舰;冯智明;谢铭;才新;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效果。方法 3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实验组施行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对照组施行常规外科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确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效果显著,可控制患者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2020年04期 v.27;No.254 447-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朝庚;郭木恭;蔡若琳;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和LVES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与对照组的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安全性高。
2020年04期 v.27;No.254 449-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蔡朝庚;郭木恭;蔡若琳;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和LVES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与对照组的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安全性高。
2020年04期 v.27;No.254 449-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伟清;余柏林;汤策杨;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11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制动持续用时与骨折愈合用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锁定接骨板可有效减轻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2020年04期 v.27;No.254 451-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伟清;余柏林;汤策杨;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11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制动持续用时与骨折愈合用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锁定接骨板可有效减轻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2020年04期 v.27;No.254 451-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含瑞;陈俊名;张俊涛;温阳阳;范亚楠;刘又文;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老年髋臼骨折患者出血量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髂腹股沟入路的患者为对照组,33例改良Stoppa入路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髋臼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耗时短,利于提升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且未增加并发症。
2020年04期 v.27;No.254 453-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含瑞;陈俊名;张俊涛;温阳阳;范亚楠;刘又文;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老年髋臼骨折患者出血量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髂腹股沟入路的患者为对照组,33例改良Stoppa入路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髋臼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耗时短,利于提升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且未增加并发症。
2020年04期 v.27;No.254 453-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维;李奕标;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者42例为观察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者3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而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用时相对较长,对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有较高要求。根据患者不同的手术需求,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2020年04期 v.27;No.254 45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维;李奕标;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者42例为观察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者3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而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用时相对较长,对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有较高要求。根据患者不同的手术需求,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2020年04期 v.27;No.254 45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军辉;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置管吸引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结果术后,两组的血清IL-6、 TNF-α、 hs-CRP水平以及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微创置管吸引术治疗老年脑出血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2020年04期 v.27;No.254 457-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军辉;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置管吸引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结果术后,两组的血清IL-6、 TNF-α、 hs-CRP水平以及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微创置管吸引术治疗老年脑出血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2020年04期 v.27;No.254 457-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月星;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在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中的价值。方法选取AILD患者6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77例以及正常健康者65例,检测并比较三组的血清自身免疫抗体和肝功能指标。结果 AILD组的血清自身免疫抗体ANA、 AMA-M2、 LKM-1、 SP100、 SLA阳性率以及总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 <0.05)。AILD组的肝功能指标(ALT、 AST、 GGT、 ALP)含量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 <0.05)。结论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对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早期诊断,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2020年04期 v.27;No.254 459-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杨月星;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在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中的价值。方法选取AILD患者6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77例以及正常健康者65例,检测并比较三组的血清自身免疫抗体和肝功能指标。结果 AILD组的血清自身免疫抗体ANA、 AMA-M2、 LKM-1、 SP100、 SLA阳性率以及总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 <0.05)。AILD组的肝功能指标(ALT、 AST、 GGT、 ALP)含量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 <0.05)。结论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对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早期诊断,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2020年04期 v.27;No.254 459-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朱其祥;陈德忠;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拉莫三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7%(P <0.01)。治疗后,观察组的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瞬时记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能够有效降低癫痫发作次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2020年04期 v.27;No.254 461-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朱其祥;陈德忠;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拉莫三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7%(P <0.01)。治疗后,观察组的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瞬时记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能够有效降低癫痫发作次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2020年04期 v.27;No.254 461-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袁珊;郑雪;钞雪鹏;
目的探讨生化免疫检验法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肾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免疫检验,观察组采取生化免疫检验,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另选取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比较三组的生化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尿蛋白、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组,肌酐、尿素、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化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免疫检验法可提高肾脏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准确反映患者的肾脏损伤程度及免疫情况,为肾脏疾病诊疗提供依据。
2020年04期 v.27;No.254 463-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袁珊;郑雪;钞雪鹏;
目的探讨生化免疫检验法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肾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免疫检验,观察组采取生化免疫检验,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另选取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比较三组的生化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尿蛋白、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组,肌酐、尿素、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化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免疫检验法可提高肾脏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准确反映患者的肾脏损伤程度及免疫情况,为肾脏疾病诊疗提供依据。
2020年04期 v.27;No.254 463-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詹锦遂;李健宁;罗淑贞;
目的探讨高位结扎隐股静脉交接处(SFJ)联合腔内激光消融术(EVLA)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方法 9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高位结扎SFJ联合EVLA治疗,对照组给予高位结扎SFJ联合超声引导泡沫硬化技术(UGFS)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AVVSS、 CIVIQ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AVV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CIVI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位结扎SFJ联合EVLA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静脉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2020年04期 v.27;No.254 465-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詹锦遂;李健宁;罗淑贞;
目的探讨高位结扎隐股静脉交接处(SFJ)联合腔内激光消融术(EVLA)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方法 9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高位结扎SFJ联合EVLA治疗,对照组给予高位结扎SFJ联合超声引导泡沫硬化技术(UGFS)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AVVSS、 CIVIQ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AVV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CIVI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位结扎SFJ联合EVLA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静脉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2020年04期 v.27;No.254 465-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褚宇强;刘昕媛;
目的探讨GnRHa长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 120例IVF-ET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根据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GnRHa组行GnRHa长方案进行促排卵,GnRHant组行GnRHant方案进行促排卵,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及移植结局。结果两组的AFC个数、 bFSH水平、 AMH水平、胚胎着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a组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GnRHant组,妊娠率显著高于GnRHant组(P <0.05)。结论 IVF-ET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采用GnRHa长方案进行促排卵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2020年04期 v.27;No.254 467-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褚宇强;刘昕媛;
目的探讨GnRHa长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 120例IVF-ET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根据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GnRHa组行GnRHa长方案进行促排卵,GnRHant组行GnRHant方案进行促排卵,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及移植结局。结果两组的AFC个数、 bFSH水平、 AMH水平、胚胎着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a组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GnRHant组,妊娠率显著高于GnRHant组(P <0.05)。结论 IVF-ET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采用GnRHa长方案进行促排卵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2020年04期 v.27;No.254 467-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雪黎;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液高凝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及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T、 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FIB、 DD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可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少不良妊娠结局,从而保障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2020年04期 v.27;No.254 469-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雪黎;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液高凝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及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T、 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FIB、 DD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可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少不良妊娠结局,从而保障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2020年04期 v.27;No.254 469-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朱凤节;朱永翠;崔淑霞;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正颌治疗对骨性Ⅲ类错颌畸形伴偏颌患者咬合功能及外貌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骨性Ⅲ类错颌畸形伴偏颌患者,均行正畸联合正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咬合功能及外貌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咬肌(右侧)募集电位、二腹肌(两侧)募集电位、两侧上唇及下唇偏斜量Q值均较治疗前降低,颞肌、咬肌及二腹肌不对称指数以及两侧下颌偏斜量Q值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颞肌、咬肌、二腹肌募集电位(两侧)及两侧下颌偏斜量Q值均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提高,颞肌、咬肌、二腹肌不对称指数以及两侧上唇及下唇偏斜量Q值均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降低(P均<0.05)。结论正畸联合正颌治疗可有效改善骨性Ⅲ类错颌畸形伴偏颌患者的咬合功能及外貌。
2020年04期 v.27;No.254 471-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1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朱凤节;朱永翠;崔淑霞;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正颌治疗对骨性Ⅲ类错颌畸形伴偏颌患者咬合功能及外貌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骨性Ⅲ类错颌畸形伴偏颌患者,均行正畸联合正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咬合功能及外貌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咬肌(右侧)募集电位、二腹肌(两侧)募集电位、两侧上唇及下唇偏斜量Q值均较治疗前降低,颞肌、咬肌及二腹肌不对称指数以及两侧下颌偏斜量Q值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颞肌、咬肌、二腹肌募集电位(两侧)及两侧下颌偏斜量Q值均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提高,颞肌、咬肌、二腹肌不对称指数以及两侧上唇及下唇偏斜量Q值均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降低(P均<0.05)。结论正畸联合正颌治疗可有效改善骨性Ⅲ类错颌畸形伴偏颌患者的咬合功能及外貌。
2020年04期 v.27;No.254 471-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1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关春辉;周占锋;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合植骨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更换髓内钉植骨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HSS评分)、骨折愈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9个月,观察组的HSS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骨折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合植骨可促进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的骨折愈合,且关节功能恢复好。
2020年04期 v.27;No.254 473-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关春辉;周占锋;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合植骨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更换髓内钉植骨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HSS评分)、骨折愈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9个月,观察组的HSS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骨折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合植骨可促进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的骨折愈合,且关节功能恢复好。
2020年04期 v.27;No.254 473-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詹晓龙;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改善效果。方法 1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厄贝沙坦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7%(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O显著高于对照组,ET-1、 CRP、 IL-6、 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厄贝沙坦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有助于进一步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因子释放。
2020年04期 v.27;No.254 475-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詹晓龙;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改善效果。方法 1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厄贝沙坦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7%(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O显著高于对照组,ET-1、 CRP、 IL-6、 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厄贝沙坦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有助于进一步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因子释放。
2020年04期 v.27;No.254 475-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曾建;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 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2020年04期 v.27;No.254 47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曾建;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 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2020年04期 v.27;No.254 47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蒲艳;刘霄;
目的探讨血脂、血糖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和非脑梗死患者53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脑梗死组的Hcy、 FPG、 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P <0.05),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的Hcy、 FPG、 TC、 HDL-C、 LDL-C均显著高于青年脑梗死患者(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 FPG、 LDL-C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脂、血糖及Hcy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为临床诊治脑梗死提供重要的依据。
2020年04期 v.27;No.254 479-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蒲艳;刘霄;
目的探讨血脂、血糖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和非脑梗死患者53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脑梗死组的Hcy、 FPG、 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P <0.05),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的Hcy、 FPG、 TC、 HDL-C、 LDL-C均显著高于青年脑梗死患者(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 FPG、 LDL-C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脂、血糖及Hcy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为临床诊治脑梗死提供重要的依据。
2020年04期 v.27;No.254 479-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邹丹;刘彩霞;李瑞苑;
目的探讨母乳库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68例早产儿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配方乳喂养,研究组采用母乳库母乳喂养,比较两组的生长发育及喂养情况、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生长发育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喂养耐受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母乳库母乳喂养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0年04期 v.27;No.254 481-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邹丹;刘彩霞;李瑞苑;
目的探讨母乳库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68例早产儿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配方乳喂养,研究组采用母乳库母乳喂养,比较两组的生长发育及喂养情况、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生长发育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喂养耐受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母乳库母乳喂养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0年04期 v.27;No.254 481-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丽华;邓和丽;蔡羽中;刘秀坚;张建梅;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下应用艾灸预防手术室全麻患者低体温和寒战的作用。方法选取全麻手术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六西格玛管理法下艾灸。比较两组术前(T_1)、进入麻醉恢复室(T_2)、复温30 min (T_3)、出麻醉恢复室时(T_4)的核心体温,以及寒战、躁动和低体温发生率。结果两组T_1和T_2时的核心体温无统计学差异(P>0.05); T_3和T_4时,观察组的核心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寒战、躁动和低体温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下应用艾灸可有效预防手术室全麻患者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
2020年04期 v.27;No.254 483-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丽华;邓和丽;蔡羽中;刘秀坚;张建梅;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下应用艾灸预防手术室全麻患者低体温和寒战的作用。方法选取全麻手术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六西格玛管理法下艾灸。比较两组术前(T_1)、进入麻醉恢复室(T_2)、复温30 min (T_3)、出麻醉恢复室时(T_4)的核心体温,以及寒战、躁动和低体温发生率。结果两组T_1和T_2时的核心体温无统计学差异(P>0.05); T_3和T_4时,观察组的核心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寒战、躁动和低体温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下应用艾灸可有效预防手术室全麻患者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
2020年04期 v.27;No.254 483-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梁慧;覃小慧;程春虹;
目的研究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模式对COPD患者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 6MWD、急性发作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活动受限评分、疾病症状评分、疾病影响评分、 SGRQ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增强运动耐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04期 v.27;No.254 485-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梁慧;覃小慧;程春虹;
目的研究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模式对COPD患者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 6MWD、急性发作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活动受限评分、疾病症状评分、疾病影响评分、 SGRQ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增强运动耐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04期 v.27;No.254 485-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婷;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头位异常产妇分娩知识认知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头位异常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的分娩知识认知、分娩方式、母婴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分娩知识认知评分、阴道分娩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子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利于提高头位异常产妇的分娩知识认知,改善母婴预后。
2020年04期 v.27;No.254 487-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婷;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头位异常产妇分娩知识认知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头位异常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的分娩知识认知、分娩方式、母婴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分娩知识认知评分、阴道分娩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子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利于提高头位异常产妇的分娩知识认知,改善母婴预后。
2020年04期 v.27;No.254 487-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玉彦;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施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术前,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15 min、术后,观察组的MAP、 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白内障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有明显的效果,可缓解术中不良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0年04期 v.27;No.254 489-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玉彦;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施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术前,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15 min、术后,观察组的MAP、 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白内障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有明显的效果,可缓解术中不良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0年04期 v.27;No.254 489-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李秀云;孔秋燕;陆小花;张冬玲;谢君军;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心肌再灌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抢救效果。
2020年04期 v.27;No.254 491-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秀云;孔秋燕;陆小花;张冬玲;谢君军;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心肌再灌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抢救效果。
2020年04期 v.27;No.254 491-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秀霞;胡洁云;黄小玲;魏伟华;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子宫实体瘤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实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2020年04期 v.27;No.254 493-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秀霞;胡洁云;黄小玲;魏伟华;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子宫实体瘤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实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2020年04期 v.27;No.254 493-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段金岩;
目的探讨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对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132例产妇依据护理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66例)与观察组(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模式,66例),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及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喂养姿势、含接姿势、托乳姿势及挤奶手段评分,以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及自我效能。
2020年04期 v.27;No.254 495-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段金岩;
目的探讨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对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132例产妇依据护理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66例)与观察组(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模式,66例),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及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喂养姿势、含接姿势、托乳姿势及挤奶手段评分,以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及自我效能。
2020年04期 v.27;No.254 495-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田玲;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11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评分为(40.14±3.8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68±3.52)分(P <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妇的产后抑郁状态,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
2020年04期 v.27;No.254 497-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田玲;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11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评分为(40.14±3.8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68±3.52)分(P <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妇的产后抑郁状态,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
2020年04期 v.27;No.254 497-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齐芳;
目的探讨居家自我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哮喘患儿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居家自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哮喘复发率、急诊入院率、住院率,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哮喘复发率、急诊入院率、住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的呼气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居家自我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儿哮喘复发率,改善肺功能。
2020年04期 v.27;No.254 499-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齐芳;
目的探讨居家自我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哮喘患儿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居家自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哮喘复发率、急诊入院率、住院率,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哮喘复发率、急诊入院率、住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的呼气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居家自我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儿哮喘复发率,改善肺功能。
2020年04期 v.27;No.254 499-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静婷;魏秀杏;麦思越;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8月间收治的120例伴有癌性疼痛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癌性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的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04期 v.27;No.254 501-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4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蒋静婷;魏秀杏;麦思越;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8月间收治的120例伴有癌性疼痛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癌性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的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04期 v.27;No.254 501-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4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冯琳燕;赵燕;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升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2020年04期 v.27;No.254 503-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冯琳燕;赵燕;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升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2020年04期 v.27;No.254 503-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佳佳;郑元裕;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及居家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6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观察组接受延伸护理及居家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住院护理和社区护理,比较两组的血糖、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以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延伸护理及居家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0年04期 v.27;No.254 505-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陈佳佳;郑元裕;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及居家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6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观察组接受延伸护理及居家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住院护理和社区护理,比较两组的血糖、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以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延伸护理及居家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0年04期 v.27;No.254 505-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涂二蒙;
目的分析系统化专科护理对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系统化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P <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癫痫影响、记忆/注意力、羞耻感、健康观念、躯体功能以及癫痫态度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实施系统化专科护理,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2020年04期 v.27;No.254 507-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涂二蒙;
目的分析系统化专科护理对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系统化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P <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癫痫影响、记忆/注意力、羞耻感、健康观念、躯体功能以及癫痫态度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实施系统化专科护理,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2020年04期 v.27;No.254 507-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辉;张喆;王芳;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干预对卵巢癌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问题导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屈服和回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问题导向干预能有效缓解卵巢癌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加积极应对方式,提升心理弹性,促进患者转归。
2020年04期 v.27;No.254 509-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王辉;张喆;王芳;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干预对卵巢癌患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问题导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屈服和回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问题导向干预能有效缓解卵巢癌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加积极应对方式,提升心理弹性,促进患者转归。
2020年04期 v.27;No.254 509-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韩金桃;常方圆;杨莹莹;
目的研究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8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的CSMS评分及WHOQOL-BREF量表中各维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2周后,观察组的CSMS评分及WHOQOL-BREF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2020年04期 v.27;No.254 51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韩金桃;常方圆;杨莹莹;
目的研究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8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的CSMS评分及WHOQOL-BREF量表中各维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2周后,观察组的CSMS评分及WHOQOL-BREF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2020年04期 v.27;No.254 51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闫琛;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应用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昏迷且建立了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的肺部感染率、痰液性状,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痰液性状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人工气道管理方案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痰液性状,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提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20年04期 v.27;No.254 513-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7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闫琛;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应用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昏迷且建立了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的肺部感染率、痰液性状,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痰液性状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人工气道管理方案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痰液性状,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提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20年04期 v.27;No.254 513-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7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寒梅;周银华;王芹芹;邢国臣;
目的研究喉全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喉全切除术的患者70例,将围术期开展常规护理的35例设为A组,围术期应用ERAS理念护理的35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手术创口愈合等级无显著差异(P>0.05); B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 <0.05)。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喉全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可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2020年04期 v.27;No.254 515-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寒梅;周银华;王芹芹;邢国臣;
目的研究喉全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喉全切除术的患者70例,将围术期开展常规护理的35例设为A组,围术期应用ERAS理念护理的35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手术创口愈合等级无显著差异(P>0.05); B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 <0.05)。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喉全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可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2020年04期 v.27;No.254 515-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瑞玲;
目的探讨连续细致护理对高危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生产的高危初产妇7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连续细致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分娩结局。结果护理前,两组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剖宫产率、难产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细致护理可有效增强高危初产妇的自我效能感,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04期 v.27;No.254 517-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瑞玲;
目的探讨连续细致护理对高危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生产的高危初产妇7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连续细致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分娩结局。结果护理前,两组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剖宫产率、难产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细致护理可有效增强高危初产妇的自我效能感,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04期 v.27;No.254 517-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丹;孙环;王铭铭;
目的探讨延续性4C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4C护理。护理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再入院率。结果护理4个月后,观察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再入院率为5.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延续性4C护理有利于改善出院后的生存质量,减少病情反复发作,降低再入院率。
2020年04期 v.27;No.254 519-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丹;孙环;王铭铭;
目的探讨延续性4C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4C护理。护理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再入院率。结果护理4个月后,观察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再入院率为5.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延续性4C护理有利于改善出院后的生存质量,减少病情反复发作,降低再入院率。
2020年04期 v.27;No.254 519-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潘敏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高暴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对社会和谐与人民身心健康提出重大挑战,医院需要在极短时间内作出应急反应和防控措施。但医院护理人员有限,应急组织体系不完整,需要从其它科室乃至其它区域召集护理人员构建临时应急护理体系。护理队伍临时组建,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层次不齐,难以构建统一的护理布局。同时,由于各部门存在疫情信息获取时间先后不一、掌握消息存在不对等情况,由下而上反馈而来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这些对护理体系指挥者造成极大的信息干扰,无法及时作出科学决策,影响抗击疫情的进度。针对以上问题,健全护理指挥体系,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可以将获得的疫情相关情报以及护理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上传平台,再由相关部门统筹信息,寻求最高需求匹配度,整理汇总出最佳需求方案。
2020年04期 v.27;No.254 52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8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潘敏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高暴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对社会和谐与人民身心健康提出重大挑战,医院需要在极短时间内作出应急反应和防控措施。但医院护理人员有限,应急组织体系不完整,需要从其它科室乃至其它区域召集护理人员构建临时应急护理体系。护理队伍临时组建,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层次不齐,难以构建统一的护理布局。同时,由于各部门存在疫情信息获取时间先后不一、掌握消息存在不对等情况,由下而上反馈而来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这些对护理体系指挥者造成极大的信息干扰,无法及时作出科学决策,影响抗击疫情的进度。针对以上问题,健全护理指挥体系,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可以将获得的疫情相关情报以及护理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上传平台,再由相关部门统筹信息,寻求最高需求匹配度,整理汇总出最佳需求方案。
2020年04期 v.27;No.254 52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8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