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工程

Clinical Medicine & Engineering

论著_临床工程

  • 一种针灸辅助刺激仪的研制

    王学建;

    目的设计并制作一种可以按照中医得气经络循环机制作用的针灸辅助刺激仪。方法运用中医经络循环理论制作的针灸辅助刺激仪,包括安装于各个针灸针上的针灸辅助刺激单元和显示控制设备。针灸辅助刺激单元分别与显示控制设备信号连接。针灸辅助刺激单元包括有单片机、电压调节部分以及与针灸针连接的接头装置。接头装置经电压调节部分与单片机信号连接,单片机与无线信号传出及接收装置部分连接,从而接收显示控制设备的控制信息。制作并初步将其运用于临床验证其效果。结果该针灸辅助刺激仪实验结果显示其治疗效果可靠,灵敏准确,使用方便。结论设计的针灸辅助刺激仪利用经络循环理论,有利于中医针灸得气治疗,使用安全方便,具有实用价值。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37-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针灸辅助刺激仪的研制

    王学建;

    目的设计并制作一种可以按照中医得气经络循环机制作用的针灸辅助刺激仪。方法运用中医经络循环理论制作的针灸辅助刺激仪,包括安装于各个针灸针上的针灸辅助刺激单元和显示控制设备。针灸辅助刺激单元分别与显示控制设备信号连接。针灸辅助刺激单元包括有单片机、电压调节部分以及与针灸针连接的接头装置。接头装置经电压调节部分与单片机信号连接,单片机与无线信号传出及接收装置部分连接,从而接收显示控制设备的控制信息。制作并初步将其运用于临床验证其效果。结果该针灸辅助刺激仪实验结果显示其治疗效果可靠,灵敏准确,使用方便。结论设计的针灸辅助刺激仪利用经络循环理论,有利于中医针灸得气治疗,使用安全方便,具有实用价值。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37-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儿童脉络膜裂囊肿的临床表现及CT、MRI特征

    李晓明;彭成法;黄文雅;李殊明;金科;

    目的探讨儿童脉络膜裂囊肿的临床表现、CT与MRI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脉络膜裂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CT及MRI表现特点,其中男50例,女39例。结果 89例脉络膜裂囊肿中,右侧69例,左侧20例;囊肿呈边界清楚的梭形或类圆形脑脊液样信号或密度灶。囊肿最大径线为4~29 mm,平均为(9.4±3.6)mm;囊肿大小与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膜裂囊肿好发于右侧脉络膜裂区,其部位及形态在CT、MRI上较具特征性。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39-1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儿童脉络膜裂囊肿的临床表现及CT、MRI特征

    李晓明;彭成法;黄文雅;李殊明;金科;

    目的探讨儿童脉络膜裂囊肿的临床表现、CT与MRI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脉络膜裂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CT及MRI表现特点,其中男50例,女39例。结果 89例脉络膜裂囊肿中,右侧69例,左侧20例;囊肿呈边界清楚的梭形或类圆形脑脊液样信号或密度灶。囊肿最大径线为4~29 mm,平均为(9.4±3.6)mm;囊肿大小与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膜裂囊肿好发于右侧脉络膜裂区,其部位及形态在CT、MRI上较具特征性。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39-1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在乙状结肠造瘘术中的应用

    刘龙清;李玉清;

    目的探讨腹腔镜乙状结肠造瘘术在治疗晚期直肠癌、直肠损伤或穿孔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晚期直肠癌、直肠损伤或穿孔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乙状结肠造瘘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外科开腹乙状结肠造瘘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综合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34例腹腔镜乙状结肠造瘘术中,3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轻度造瘘口周围炎、1例轻度造瘘口回缩。经对症处理后,并发症基本消失,预后良好。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进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乙状结肠造瘘术的创伤性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及预后良好,具有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41-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在乙状结肠造瘘术中的应用

    刘龙清;李玉清;

    目的探讨腹腔镜乙状结肠造瘘术在治疗晚期直肠癌、直肠损伤或穿孔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晚期直肠癌、直肠损伤或穿孔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乙状结肠造瘘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外科开腹乙状结肠造瘘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综合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34例腹腔镜乙状结肠造瘘术中,3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轻度造瘘口周围炎、1例轻度造瘘口回缩。经对症处理后,并发症基本消失,预后良好。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进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乙状结肠造瘘术的创伤性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及预后良好,具有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41-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鼻腔喷雾器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谢骏;陈飞翔;王敏;吴雄辉;黄敏;赵斯君;彭湘粤;唐艳英;

    目的观察和分析小儿过敏性鼻炎采取鼻腔喷雾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8例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264例,对照组接受生理性盐水滴鼻液治疗,观察组接受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过敏性鼻炎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5%(252/2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187/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的治疗,采取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更显著,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43-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鼻腔喷雾器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谢骏;陈飞翔;王敏;吴雄辉;黄敏;赵斯君;彭湘粤;唐艳英;

    目的观察和分析小儿过敏性鼻炎采取鼻腔喷雾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8例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264例,对照组接受生理性盐水滴鼻液治疗,观察组接受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过敏性鼻炎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5%(252/2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187/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的治疗,采取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更显著,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43-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治疗巨大甲状腺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

    袁强辉;陈英娇;魏林平;

    目的探讨超声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在巨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并发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超声刀巨大甲状腺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胶原蛋白海绵。采用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手术有效性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24 h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应用于巨大甲状腺手术中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45-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治疗巨大甲状腺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

    袁强辉;陈英娇;魏林平;

    目的探讨超声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在巨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并发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超声刀巨大甲状腺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胶原蛋白海绵。采用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手术有效性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24 h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刀联合胶原蛋白海绵应用于巨大甲状腺手术中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45-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比较

    冯树开;关丽清;徐托;王军;林运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以及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并分析腹腔镜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而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量等手术指标,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优于对照组,而手术耗费时间则明显长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1/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7/3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行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而言,采用腹腔镜方案尽管需要耗费更多手术时间,但是却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同时并不会对淋巴结清扫造成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47-1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比较

    冯树开;关丽清;徐托;王军;林运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以及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并分析腹腔镜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而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量等手术指标,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优于对照组,而手术耗费时间则明显长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1/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7/3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行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而言,采用腹腔镜方案尽管需要耗费更多手术时间,但是却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同时并不会对淋巴结清扫造成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47-1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冲吸钝性解剖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陈子彪;吴培信;陈聪;赖秀萍;

    目的探讨在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冲吸钝性解剖术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冲吸钝性解剖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所需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观察两组中途转行开腹手术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所需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中途转行开腹手术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下冲吸钝性解剖术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49-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冲吸钝性解剖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陈子彪;吴培信;陈聪;赖秀萍;

    目的探讨在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冲吸钝性解剖术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冲吸钝性解剖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所需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观察两组中途转行开腹手术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所需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中途转行开腹手术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下冲吸钝性解剖术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49-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64层螺旋CT在胸痛三联征低剂量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阮卫锋;

    目的探讨对胸痛三联征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108例随机分成三组,均行胸痛三联征CT扫描。其中,低管电压组(25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管电压采用100 kV;心电门控组(29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管电压采用120 kV;联合组(54例)行100 kV低管电压联合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管电流均由四维智能在线剂量调控技术调控。以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作为质控指标。结果三组的冠状动脉分段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心电门控组图像质量最高(P>0.05)。联合组受线剂量为(2.9±0.6)m Sv,明显低于低管电压组的(10.1±1.5)m Sv及心电门控组的(8.9±1.2)m Sv(P<0.05)。而心电门控组受线剂量略低于低管电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低管电压联合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既可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又降低辐射剂量,值得普及。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51-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64层螺旋CT在胸痛三联征低剂量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阮卫锋;

    目的探讨对胸痛三联征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108例随机分成三组,均行胸痛三联征CT扫描。其中,低管电压组(25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管电压采用100 kV;心电门控组(29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管电压采用120 kV;联合组(54例)行100 kV低管电压联合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管电流均由四维智能在线剂量调控技术调控。以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作为质控指标。结果三组的冠状动脉分段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心电门控组图像质量最高(P>0.05)。联合组受线剂量为(2.9±0.6)m Sv,明显低于低管电压组的(10.1±1.5)m Sv及心电门控组的(8.9±1.2)m Sv(P<0.05)。而心电门控组受线剂量略低于低管电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低管电压联合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既可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又降低辐射剂量,值得普及。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51-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MRI和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价值比较

    陈敬佩;肖华;

    目的探讨MRI和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并对二者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16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检查,然后进行MRI检查。观察和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检出准确率。结果 MRI检出准确率为96.25%,显著高于CT检出准确率(8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和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都具有较高的检出准确率,二者各有优缺点,建议二者结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53-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MRI和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价值比较

    陈敬佩;肖华;

    目的探讨MRI和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并对二者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16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检查,然后进行MRI检查。观察和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检出准确率。结果 MRI检出准确率为96.25%,显著高于CT检出准确率(8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和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都具有较高的检出准确率,二者各有优缺点,建议二者结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53-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胸痛及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夏欣;李明慧;

    目的分析胸痛及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至2015年的冠脉造影病例120例,按照胸痛及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68例),并对两组患者进行15导联心电图检查,同时加做V_3R、V_4R、V_5R导联及冠脉造影,比较两组患者的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冠脉造影及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胸痛患者的灵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其典型胸痛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典型胸痛联合心肌缺血心电图的灵敏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非典型胸痛联合心肌缺血心电图(P<0.05)。结论典型胸痛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而心肌缺血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有着较高敏感性,故临床中诊断冠心病可依据典型胸痛联合心肌缺血心电图的检查结果。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5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胸痛及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夏欣;李明慧;

    目的分析胸痛及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至2015年的冠脉造影病例120例,按照胸痛及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68例),并对两组患者进行15导联心电图检查,同时加做V_3R、V_4R、V_5R导联及冠脉造影,比较两组患者的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冠脉造影及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胸痛患者的灵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其典型胸痛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典型胸痛联合心肌缺血心电图的灵敏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非典型胸痛联合心肌缺血心电图(P<0.05)。结论典型胸痛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而心肌缺血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有着较高敏感性,故临床中诊断冠心病可依据典型胸痛联合心肌缺血心电图的检查结果。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5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张瑶;张莹;

    目的观察与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188个结节)实施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检查,且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相比,以了解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效果。结果常规超声显示有109个为良性结节,18个为恶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显示有良性结节151个,恶性结节28个。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甲状腺结节疾病的灵敏性、特异性以及诊断准确度等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疾病的诊断上,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价值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值得大力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57-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张瑶;张莹;

    目的观察与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188个结节)实施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检查,且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相比,以了解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效果。结果常规超声显示有109个为良性结节,18个为恶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显示有良性结节151个,恶性结节28个。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甲状腺结节疾病的灵敏性、特异性以及诊断准确度等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疾病的诊断上,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价值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值得大力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57-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实验研究

  • 新型氧化铁微粒(MIRB)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MRI体外显影研究

    梁治平;张金丽;钟敏之;曾旭文;梁佩红;刘斯润;

    目的采用能被荧光显微镜检测的新型氧化铁纳米颗粒(MIRB)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研究其标记效率和对BMSC增殖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标记BMSC体外MRI的可行性,为移植干细胞活体MRI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成功培养和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后,采用铁浓度为25μg/m L、50μg/m L的MIRB标记BMSC。应用MTS法比较两浓度组标记BMSC和未标记BMSC增殖活性;通过观察标记细胞内荧光显影和普鲁士蓝染色评价两浓度组的标记效率,应用1.5T MR对不同数量级细胞分别T_2WI和T_2~*WI序列扫描。结果两组标记细胞内均可见明显荧光显影,普鲁士兰染色显示两个不同铁浓度MIRB标记细胞的标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S检测提示两个标记细胞组和未标记细胞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不同数量级的MIRB标记BMSC行MR扫描,T_2WI和T_2~*WI能检测到的最小细胞数量级为1×10~5。结论25μg Fe/m L和50μg Fe/m L的MIRB均能有效标记BMSC,但对BMSC的增殖活性有影响且随浓度增加而加重,因此25μg Fe/mL是适合的标记浓度。1.5T MR可在体外检测到标记细胞信号改变,最小细胞数量级为1×10~5。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59-1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型氧化铁微粒(MIRB)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MRI体外显影研究

    梁治平;张金丽;钟敏之;曾旭文;梁佩红;刘斯润;

    目的采用能被荧光显微镜检测的新型氧化铁纳米颗粒(MIRB)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研究其标记效率和对BMSC增殖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标记BMSC体外MRI的可行性,为移植干细胞活体MRI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成功培养和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后,采用铁浓度为25μg/m L、50μg/m L的MIRB标记BMSC。应用MTS法比较两浓度组标记BMSC和未标记BMSC增殖活性;通过观察标记细胞内荧光显影和普鲁士蓝染色评价两浓度组的标记效率,应用1.5T MR对不同数量级细胞分别T_2WI和T_2~*WI序列扫描。结果两组标记细胞内均可见明显荧光显影,普鲁士兰染色显示两个不同铁浓度MIRB标记细胞的标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S检测提示两个标记细胞组和未标记细胞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不同数量级的MIRB标记BMSC行MR扫描,T_2WI和T_2~*WI能检测到的最小细胞数量级为1×10~5。结论25μg Fe/m L和50μg Fe/m L的MIRB均能有效标记BMSC,但对BMSC的增殖活性有影响且随浓度增加而加重,因此25μg Fe/mL是适合的标记浓度。1.5T MR可在体外检测到标记细胞信号改变,最小细胞数量级为1×10~5。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59-1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力竭运动对大鼠心肌自由基代谢及eNOS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周永伟;吴伟;徐涛;聂黎虹;李光华;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对大鼠心肌组织eNOS mRNA表达水平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对照组(CN)、有氧运动组(EE)、力竭运动组(EX)。运动组每周运动5天,持续6周。于末次称量大鼠体重,取大鼠心肌组织并检测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eNOS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力竭运动组心肌中MDA含量明显升高,而SOD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力竭运动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心肌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含量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eNOS mRNA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力竭运动组(P<0.05),有氧运动组eNOS mRNA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力竭运动组(P<0.05)。结论力竭运动可能通过增加机体自由基的产生、降低抗氧化酶活力来降低心肌eNOS mRNA表达水平,从而影响心血管功能。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62-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力竭运动对大鼠心肌自由基代谢及eNOS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周永伟;吴伟;徐涛;聂黎虹;李光华;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对大鼠心肌组织eNOS mRNA表达水平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对照组(CN)、有氧运动组(EE)、力竭运动组(EX)。运动组每周运动5天,持续6周。于末次称量大鼠体重,取大鼠心肌组织并检测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eNOS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力竭运动组心肌中MDA含量明显升高,而SOD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力竭运动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心肌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含量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eNOS mRNA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力竭运动组(P<0.05),有氧运动组eNOS mRNA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力竭运动组(P<0.05)。结论力竭运动可能通过增加机体自由基的产生、降低抗氧化酶活力来降低心肌eNOS mRNA表达水平,从而影响心血管功能。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62-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电动牙刷对楔状缺损充填体的影响

    李杰;陈曦;郑辉;

    目的研究使用电动牙刷刷牙对楔状缺损充填修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60例,分为电动牙刷组和传统牙刷组,每组30例,每位患者选择4颗符合条件的患牙为实验牙。所有患者实验开始前全口超声洁治,Dyract复合体充填治疗楔状缺损患牙。电动牙刷组使用声波震动型电动牙刷刷牙,传统牙刷组使用普通牙刷刷牙。坚持使用1年后复诊,观察并记录实验牙楔状缺损充填体情况。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电动牙刷组与传统牙刷组修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的患牙,使用电动牙刷刷牙与手动刷牙是同样安全的。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65-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电动牙刷对楔状缺损充填体的影响

    李杰;陈曦;郑辉;

    目的研究使用电动牙刷刷牙对楔状缺损充填修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60例,分为电动牙刷组和传统牙刷组,每组30例,每位患者选择4颗符合条件的患牙为实验牙。所有患者实验开始前全口超声洁治,Dyract复合体充填治疗楔状缺损患牙。电动牙刷组使用声波震动型电动牙刷刷牙,传统牙刷组使用普通牙刷刷牙。坚持使用1年后复诊,观察并记录实验牙楔状缺损充填体情况。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电动牙刷组与传统牙刷组修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的患牙,使用电动牙刷刷牙与手动刷牙是同样安全的。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65-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论著_临床研究

  • 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VEGFR-2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丁颖;秦鑫添;王希成;彭苗;莫凯岚;林丽珠;

    目的探讨VEGFR-2表达差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将38例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多西他赛加顺铂方案化疗的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按VEGFR-2表达高低分成两组,观察其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差异。结果 VEGFR-2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总缓解率(ORR)分别为42.1%vs 36.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3.7%vs 68.4%,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5.7个月vs 6.3个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体毒副反应耐受性良好。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VEGFR-2表达差异尚不能作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的疗效预测指标。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67-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VEGFR-2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丁颖;秦鑫添;王希成;彭苗;莫凯岚;林丽珠;

    目的探讨VEGFR-2表达差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将38例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多西他赛加顺铂方案化疗的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按VEGFR-2表达高低分成两组,观察其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差异。结果 VEGFR-2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总缓解率(ORR)分别为42.1%vs 36.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3.7%vs 68.4%,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5.7个月vs 6.3个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体毒副反应耐受性良好。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VEGFR-2表达差异尚不能作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的疗效预测指标。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67-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ET-1、TNF-α及IL-6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表达及超滤对肺功能的干预效果

    龚建平;刘玉妍;冷冰花;梁秀生;黄志明;李恒;

    目的探讨超滤技术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促炎性因子、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影响及改良超滤联合零平衡超滤技术对CPB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3例,随机分成常规超滤组(D1)、改良超滤联合零平衡超滤组(D2)和对照组(C)。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1)、CPB超滤前(T2)、超滤毕即刻(T3)、术后2 h(T4)、8 h(T5)时间点采集动脉血测定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浓度,测定结果用Hct值校正,计算各时点肺泡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肺顺应性(Cstat)。结果 CPB开始后ET-1、TNF-α和IL-6的浓度均开始上升,但在T4、T5时点D2组明显低于D1组、C组(P<0.05)。三组患者的肺泡OI在CPB后比麻醉诱导时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D2组Cstat明显高于D1、C组。结论复合超滤较单一超滤方法能较好降低体内EF-1及炎性介质因子浓度,可改善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肺功能。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70-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ET-1、TNF-α及IL-6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表达及超滤对肺功能的干预效果

    龚建平;刘玉妍;冷冰花;梁秀生;黄志明;李恒;

    目的探讨超滤技术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促炎性因子、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影响及改良超滤联合零平衡超滤技术对CPB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3例,随机分成常规超滤组(D1)、改良超滤联合零平衡超滤组(D2)和对照组(C)。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1)、CPB超滤前(T2)、超滤毕即刻(T3)、术后2 h(T4)、8 h(T5)时间点采集动脉血测定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浓度,测定结果用Hct值校正,计算各时点肺泡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肺顺应性(Cstat)。结果 CPB开始后ET-1、TNF-α和IL-6的浓度均开始上升,但在T4、T5时点D2组明显低于D1组、C组(P<0.05)。三组患者的肺泡OI在CPB后比麻醉诱导时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D2组Cstat明显高于D1、C组。结论复合超滤较单一超滤方法能较好降低体内EF-1及炎性介质因子浓度,可改善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肺功能。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70-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骨生化标志物的动态检测在预测下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意义

    黄志明;李松军;赵俊延;方存迅;王国寿;

    目的探讨骨生化标志物的动态检测在预测下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的下肢长骨骨折手术治疗病例6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延迟组为延迟愈合,愈合组为正常愈合,分别于伤后24小时内、术后1周及术后第4、8、12周检测静脉血BAP、OC、CTX及尿液DPD含量。结果 1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受伤机制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第8、12周,延迟组OC含量(ng/m L)分别为25.15±4.10、28.33±3.92,高于同时期愈合组的22.20±4.06、23.73±4.2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组CTX含量(ng/m L)分别为0.74±0.16、0.42±0.14,高于同时期愈合组的0.66±0.14、0.27±0.1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第12周,延迟组BAP、OC、CTX及DPD比值均高于愈合组(P<0.05)。结论骨折术后骨生化标志物均有增加,延迟组第12周OC及CTX明显增加,术后12周OC及CTX的检测可初步预测骨折延迟愈合是否发生。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73-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骨生化标志物的动态检测在预测下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意义

    黄志明;李松军;赵俊延;方存迅;王国寿;

    目的探讨骨生化标志物的动态检测在预测下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的下肢长骨骨折手术治疗病例6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延迟组为延迟愈合,愈合组为正常愈合,分别于伤后24小时内、术后1周及术后第4、8、12周检测静脉血BAP、OC、CTX及尿液DPD含量。结果 1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受伤机制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第8、12周,延迟组OC含量(ng/m L)分别为25.15±4.10、28.33±3.92,高于同时期愈合组的22.20±4.06、23.73±4.2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组CTX含量(ng/m L)分别为0.74±0.16、0.42±0.14,高于同时期愈合组的0.66±0.14、0.27±0.1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第12周,延迟组BAP、OC、CTX及DPD比值均高于愈合组(P<0.05)。结论骨折术后骨生化标志物均有增加,延迟组第12周OC及CTX明显增加,术后12周OC及CTX的检测可初步预测骨折延迟愈合是否发生。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73-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卡介菌多糖核酸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评价

    袁文华;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在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平均分成两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为单日就诊,对照组为双日就诊。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CD3~+、CD4~+、CD4~+/CD8~+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的CD3~+、CD4~+、CD4~+/CD8~+指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76-1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卡介菌多糖核酸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评价

    袁文华;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在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平均分成两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为单日就诊,对照组为双日就诊。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CD3~+、CD4~+、CD4~+/CD8~+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的CD3~+、CD4~+、CD4~+/CD8~+指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76-1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苏淑军;熊茜;张添松;古健;

    目的分析临床上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三种方法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43例,根据其治疗方法 ,将其中41例分为三组:介入组(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27例)、药物组(药物治疗后清宫术,8例)、手术组(阴式瘢痕病灶清除术,6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三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介入组的住院时间最短,费用最高;药物组的住院时间最长,费用最低。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需根据医院及科室的实际情况、患者的意愿及依从性等进行选择。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78-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苏淑军;熊茜;张添松;古健;

    目的分析临床上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三种方法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43例,根据其治疗方法 ,将其中41例分为三组:介入组(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27例)、药物组(药物治疗后清宫术,8例)、手术组(阴式瘢痕病灶清除术,6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三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介入组的住院时间最短,费用最高;药物组的住院时间最长,费用最低。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需根据医院及科室的实际情况、患者的意愿及依从性等进行选择。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78-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FloTrac/Vigileo~(TM)监测剖宫产预注血管活性药对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的影响

    蒋润年;詹如富;蔡三英;

    目的分析采用FloTrac/Vigileo~(TM)监测剖宫产中预注血管活性药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后产妇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在CSEA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0例,随机分成三组各30例,分别为麻黄碱组(M组)、间羟胺组(J组)和对照组(S组)。M组给予泵注麻黄碱10 mg/min,J组给予泵注间羟胺0.3 mg/min,S组给予泵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对三组产妇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的MAP、HR、CO、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状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组、J组产妇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S组(P<0.05),且MAP在麻醉后比较稳定。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p 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麻黄碱、间羟胺用于CSEA下剖宫产使产妇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可以有效预防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Flo Trac/Vigileo系统可用于产妇剖宫产术中持续有效地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值得关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81-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FloTrac/Vigileo~(TM)监测剖宫产预注血管活性药对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的影响

    蒋润年;詹如富;蔡三英;

    目的分析采用FloTrac/Vigileo~(TM)监测剖宫产中预注血管活性药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后产妇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在CSEA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0例,随机分成三组各30例,分别为麻黄碱组(M组)、间羟胺组(J组)和对照组(S组)。M组给予泵注麻黄碱10 mg/min,J组给予泵注间羟胺0.3 mg/min,S组给予泵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对三组产妇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的MAP、HR、CO、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状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组、J组产妇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S组(P<0.05),且MAP在麻醉后比较稳定。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p 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麻黄碱、间羟胺用于CSEA下剖宫产使产妇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可以有效预防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Flo Trac/Vigileo系统可用于产妇剖宫产术中持续有效地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值得关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81-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对风湿病患者感染结核分支杆菌的诊断价值

    邱可为;郭欣;黄启当;郑少玲;邓伟明;曾昭球;

    目的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T-SPOT.TB)对风湿病患者感染结核分支杆菌的诊断价值及分析风湿病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风湿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为实验组,并随机抽取未有结核感染的风湿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T-SPOT.TB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分别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一步对本院收治的371例风湿病患者和371例体检健康的志愿者行T-SPOT.TB和TST检测,分析风湿病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状况。结果实验组T-SPOT.TB检测阳性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χ~2=29.70,P<0.01)。T-SPOT.TB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90.0%,明显高于TST的46.7%和53.3%(P<0.05)。T-SPOT.TB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均明显高于TST(均P<0.05)。另外,371例风湿病患者T-SPOT.TB检测的阳性率为18.9%,显著高于健康体检志愿者的6.2%(χ~2=27.16,P<0.01)。结论 T-SPOT.TB对风湿病患者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风湿病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状况不容乐观。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84-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对风湿病患者感染结核分支杆菌的诊断价值

    邱可为;郭欣;黄启当;郑少玲;邓伟明;曾昭球;

    目的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T-SPOT.TB)对风湿病患者感染结核分支杆菌的诊断价值及分析风湿病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风湿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为实验组,并随机抽取未有结核感染的风湿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T-SPOT.TB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分别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一步对本院收治的371例风湿病患者和371例体检健康的志愿者行T-SPOT.TB和TST检测,分析风湿病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状况。结果实验组T-SPOT.TB检测阳性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χ~2=29.70,P<0.01)。T-SPOT.TB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90.0%,明显高于TST的46.7%和53.3%(P<0.05)。T-SPOT.TB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均明显高于TST(均P<0.05)。另外,371例风湿病患者T-SPOT.TB检测的阳性率为18.9%,显著高于健康体检志愿者的6.2%(χ~2=27.16,P<0.01)。结论 T-SPOT.TB对风湿病患者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风湿病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状况不容乐观。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84-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李红;

    目的观察分析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乳房美观优良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及保乳手术对乳腺癌均具有不错的临床效果,但保乳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易被患者接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87-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李红;

    目的观察分析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乳房美观优良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及保乳手术对乳腺癌均具有不错的临床效果,但保乳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易被患者接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87-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镶嵌式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陈毅夫;祖建成;田稳;刘宇;

    目的探讨镶嵌式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接受治疗的尿道下裂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形成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镶嵌式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段尿道下裂治疗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后段尿道下裂治疗成功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尿道狭窄及尿瘘的总发生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35%(P<0.05)。结论采用镶嵌式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临床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后段尿道下裂患者,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尿道狭窄及尿瘘发生率低。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89-1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镶嵌式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陈毅夫;祖建成;田稳;刘宇;

    目的探讨镶嵌式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接受治疗的尿道下裂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形成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镶嵌式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段尿道下裂治疗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后段尿道下裂治疗成功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尿道狭窄及尿瘘的总发生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35%(P<0.05)。结论采用镶嵌式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临床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后段尿道下裂患者,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尿道狭窄及尿瘘发生率低。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89-1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依那普利联合人胰岛素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黄碧;

    目的分析运用人胰岛素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5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降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胰岛素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各项观察指标。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FBG、Hb Alc、24 h UPro以及P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BG、Hb Alc、24 h UPro以及PBG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人胰岛素和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进行联合治疗,能够延缓肾功能恶化,获得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91-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依那普利联合人胰岛素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黄碧;

    目的分析运用人胰岛素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5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降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胰岛素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各项观察指标。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FBG、Hb Alc、24 h UPro以及P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BG、Hb Alc、24 h UPro以及PBG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人胰岛素和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进行联合治疗,能够延缓肾功能恶化,获得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91-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韦建;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与复方丹参滴丸序贯疗法对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临床期DN患者45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治疗组(22例)和序贯治疗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蛋白定量(U-TP)、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序贯治疗组的U-TP、m ALB、尿蛋白排泄量分别为(0.94±0.21)g/24 h、(107.5±18.5)mg/L、(0.60±0.18)g/24 h,显著优于前列地尔治疗组的(1.16±0.35)g/24 h、(144.5±21.5)mg/L、(1.00±0.25)g/24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序贯疗法对于老年临床期DN的临床疗效更佳,安全性高,增强了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93-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韦建;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与复方丹参滴丸序贯疗法对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临床期DN患者45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治疗组(22例)和序贯治疗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蛋白定量(U-TP)、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序贯治疗组的U-TP、m ALB、尿蛋白排泄量分别为(0.94±0.21)g/24 h、(107.5±18.5)mg/L、(0.60±0.18)g/24 h,显著优于前列地尔治疗组的(1.16±0.35)g/24 h、(144.5±21.5)mg/L、(1.00±0.25)g/24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序贯疗法对于老年临床期DN的临床疗效更佳,安全性高,增强了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93-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生酮饮食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与依从性分析

    郭峰;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D)医治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及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难治性癫痫患儿,对其采用KD方案实行医治,记录其实行KD治疗前和治疗三个月期间患儿的丙戊酸血浓度、体质量及服药剂量,观察控制患儿癫痫发作情况。结果通过三个月的随访,30例患儿中有20例完成观察。其中3例能彻底控制发作,4例发作次数减少≥50%,5例发作情况没有显著变化,其总体有效率是75.00%。患儿的丙戊酸血浓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酮饮食治疗保留率为93.33%。结论生酮饮食(KD)治疗患儿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提升了患儿及其家属的依从性,改善了治疗效果。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95-1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生酮饮食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与依从性分析

    郭峰;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D)医治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及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难治性癫痫患儿,对其采用KD方案实行医治,记录其实行KD治疗前和治疗三个月期间患儿的丙戊酸血浓度、体质量及服药剂量,观察控制患儿癫痫发作情况。结果通过三个月的随访,30例患儿中有20例完成观察。其中3例能彻底控制发作,4例发作次数减少≥50%,5例发作情况没有显著变化,其总体有效率是75.00%。患儿的丙戊酸血浓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酮饮食治疗保留率为93.33%。结论生酮饮食(KD)治疗患儿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提升了患儿及其家属的依从性,改善了治疗效果。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95-1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观察

    李碧芳;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功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期间诊治的60例老年哮喘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祛痰止咳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6、IL-8、IL-17等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采用常规治疗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诊治方案能显著降低患者的IL-6、IL-8、IL-17等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97-1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观察

    李碧芳;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功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期间诊治的60例老年哮喘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祛痰止咳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6、IL-8、IL-17等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采用常规治疗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诊治方案能显著降低患者的IL-6、IL-8、IL-17等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97-1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庞晓东;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研究组给予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苏醒质量、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拔管后苏醒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2.50%(P<0.05);研究组围手术期HR、SBP、DBP波动较常规组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高,更适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99-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庞晓东;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研究组给予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苏醒质量、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拔管后苏醒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2.50%(P<0.05);研究组围手术期HR、SBP、DBP波动较常规组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高,更适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199-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多列肌间隙与传统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谢增军;赵亮;王彬;

    目的探讨多列肌间隙与传统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择腰椎后路正中切口,观察组选择多列肌间隙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腰背痛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ODI评分、VAS评分、腰背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列肌间隙手术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手术操作安全、简单,术后腰背痛明显缓解,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01-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列肌间隙与传统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谢增军;赵亮;王彬;

    目的探讨多列肌间隙与传统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择腰椎后路正中切口,观察组选择多列肌间隙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腰背痛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ODI评分、VAS评分、腰背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列肌间隙手术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手术操作安全、简单,术后腰背痛明显缓解,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01-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与保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比较

    郑伟杰;林思薪;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分组方法,将277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分为手术组(102例)和保守组(175例),手术组给予施行切开复位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保守组给予施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腕关节活动范围、疼痛、临床疗效评分、影像学评分等指标。结果手术组患者在腕关节活动范围(除了桡偏)、主观评价、临床疗效评分、影像学评分方面均优于保守组(P<0.05)。结论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比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的疗效更好。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03-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与保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比较

    郑伟杰;林思薪;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分组方法,将277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分为手术组(102例)和保守组(175例),手术组给予施行切开复位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保守组给予施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腕关节活动范围、疼痛、临床疗效评分、影像学评分等指标。结果手术组患者在腕关节活动范围(除了桡偏)、主观评价、临床疗效评分、影像学评分方面均优于保守组(P<0.05)。结论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比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的疗效更好。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03-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分娩的影响分析

    张文君;张杭;江丽萍;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26例产妇分为两组,各163例。其中实验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分娩镇痛,对照组未采用分娩镇痛技术,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产程、分娩方式、产后24 h出血量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阴道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器械助产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第一产程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产后24 h出血量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镇痛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分娩镇痛技术。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05-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分娩的影响分析

    张文君;张杭;江丽萍;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26例产妇分为两组,各163例。其中实验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分娩镇痛,对照组未采用分娩镇痛技术,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产程、分娩方式、产后24 h出血量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阴道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器械助产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第一产程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产后24 h出血量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镇痛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分娩镇痛技术。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05-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RP、ESR等指标的影响

    王文林;

    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CRP(C反应蛋白)、ESR(血沉)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的102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使用美沙拉嗪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培菲康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CRP(C反应蛋白)、ESR(血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CRP、ESR指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07-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RP、ESR等指标的影响

    王文林;

    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CRP(C反应蛋白)、ESR(血沉)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的102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使用美沙拉嗪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培菲康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CRP(C反应蛋白)、ESR(血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CRP、ESR指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07-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单通道经皮肾镜下多种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

    吴志强;韩金利;蓝弼文;凌云;

    目的探讨单通道经皮肾镜下多种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给予观察组单通道经皮肾镜下多种碎石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结石清除率95.1%,高于对照组的70.7%;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87.8%,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论结石直径是大或小,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单通道经皮肾镜下多种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09-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单通道经皮肾镜下多种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

    吴志强;韩金利;蓝弼文;凌云;

    目的探讨单通道经皮肾镜下多种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给予观察组单通道经皮肾镜下多种碎石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结石清除率95.1%,高于对照组的70.7%;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87.8%,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论结石直径是大或小,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单通道经皮肾镜下多种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09-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

    王青青;白小艺;侯红瑛;

    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单胎初产妇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应用指征、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规律产检并有引产指征的初孕妇共316例,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使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对照组直接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催产。对比分析放置Cook球囊前后宫颈Bishop评分的变化、进入产程的时间、产程中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最终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妊娠结局。结果 1实验组132例经阴道分娩,顺产率为83.54%;对照组92例经阴道分娩,顺产率为58.23%,实验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孕妇进入产程所需要的平均时间为8.5 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7 h(P<0.05);3放置球囊后,实验组有132例孕妇宫颈Bishop评分改善≥3分,23例改善1~2分,3例改善<1分;4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可以明显改善孕妇宫颈成熟度,缩短产程,增加阴道分娩率,其用于促宫颈成熟和妊娠晚期引产是安全且有效的。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11-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

    王青青;白小艺;侯红瑛;

    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单胎初产妇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应用指征、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规律产检并有引产指征的初孕妇共316例,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使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对照组直接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催产。对比分析放置Cook球囊前后宫颈Bishop评分的变化、进入产程的时间、产程中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最终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妊娠结局。结果 1实验组132例经阴道分娩,顺产率为83.54%;对照组92例经阴道分娩,顺产率为58.23%,实验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孕妇进入产程所需要的平均时间为8.5 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7 h(P<0.05);3放置球囊后,实验组有132例孕妇宫颈Bishop评分改善≥3分,23例改善1~2分,3例改善<1分;4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可以明显改善孕妇宫颈成熟度,缩短产程,增加阴道分娩率,其用于促宫颈成熟和妊娠晚期引产是安全且有效的。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11-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李亚县;张凯忠;梁育梅;周立;吴富广;朱金光;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82例,均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57.46±8.50)min,术中出血量为(90.20±14.64)m L,术后住院时间为(5.70±1.21)d,结石清除率为97.5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13-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李亚县;张凯忠;梁育梅;周立;吴富广;朱金光;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82例,均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57.46±8.50)min,术中出血量为(90.20±14.64)m L,术后住院时间为(5.70±1.21)d,结石清除率为97.5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13-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干预研究

    林春元;李玉梅;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在系统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均给予针对性的系统性干预。系统性干预治疗12周后,观察与比较患者干预治疗前与干预治疗后的自尊量表(SE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系统性干预治疗12周后,患者的PANSS评分显著降低,而SES评分和GSES评分均显著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状况均较差,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实施针对性的系统性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自尊及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15-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干预研究

    林春元;李玉梅;

    目的探讨系统性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在系统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均给予针对性的系统性干预。系统性干预治疗12周后,观察与比较患者干预治疗前与干预治疗后的自尊量表(SE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系统性干预治疗12周后,患者的PANSS评分显著降低,而SES评分和GSES评分均显著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状况均较差,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实施针对性的系统性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自尊及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15-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康复疗效评价

    李启金;李健;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17-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康复疗效评价

    李启金;李健;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17-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雾化治疗对咽喉疾病75例的效果观察

    吴创奇;杨培新;谢飞虎;林海;甄小莉;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治疗对咽喉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诊治的咽喉疾病患者150例,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西药雾化治疗,观察组则结合中药进行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4/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3%(1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咽喉疾病的治疗中结合中药雾化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19-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雾化治疗对咽喉疾病75例的效果观察

    吴创奇;杨培新;谢飞虎;林海;甄小莉;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治疗对咽喉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诊治的咽喉疾病患者150例,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西药雾化治疗,观察组则结合中药进行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4/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3%(1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咽喉疾病的治疗中结合中药雾化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19-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探讨

    郑金财;

    目的探讨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18.1±7.1)min、出血量为(485.1±32.2)m L、24 h引流量为(116.6±24.7)m 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20.1±3.4)min、出血量为(490.5±17.6)m L、24 h引流量为(118.3±23.3)m 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两组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第9个月,两组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均较少,并且术后早期均有确切的疗效,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21-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探讨

    郑金财;

    目的探讨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18.1±7.1)min、出血量为(485.1±32.2)m L、24 h引流量为(116.6±24.7)m 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20.1±3.4)min、出血量为(490.5±17.6)m L、24 h引流量为(118.3±23.3)m 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两组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第9个月,两组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均较少,并且术后早期均有确切的疗效,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21-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时期缺血性肠炎的临床诊治对比分析

    许秋霞;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缺血性肠炎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肠炎患者96例,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前期组为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后期组为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确诊率、确诊方式以及治疗情况。结果后期组的确诊率为91.67%,明显高于前期组的72.92%(P<0.05)。后期组的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前期组的83.33%(P<0.05)。后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前期组的16.67%(P<0.05)。结论电子肠镜结合组织学病理检查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肠炎的诊断率,血塞通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23-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时期缺血性肠炎的临床诊治对比分析

    许秋霞;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缺血性肠炎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肠炎患者96例,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前期组为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后期组为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确诊率、确诊方式以及治疗情况。结果后期组的确诊率为91.67%,明显高于前期组的72.92%(P<0.05)。后期组的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前期组的83.33%(P<0.05)。后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前期组的16.67%(P<0.05)。结论电子肠镜结合组织学病理检查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肠炎的诊断率,血塞通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23-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血型鉴定与输血中的应用价值

    郭惠莲;黄东平;郑燕霞;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血型鉴定与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需输血患者的血标本1 400例,所有标本分别通过微柱凝胶法和盐水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通过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进行交叉配血,统计分析所有标本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情况。结果微柱凝胶法和盐水试管法正反定型不符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率明显高于聚凝胺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血型鉴定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操作简便,且可有效检测交叉配血中不合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25-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血型鉴定与输血中的应用价值

    郭惠莲;黄东平;郑燕霞;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血型鉴定与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需输血患者的血标本1 400例,所有标本分别通过微柱凝胶法和盐水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通过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进行交叉配血,统计分析所有标本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情况。结果微柱凝胶法和盐水试管法正反定型不符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率明显高于聚凝胺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血型鉴定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操作简便,且可有效检测交叉配血中不合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25-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梁雁;吴泳;梁汉周;万里飞;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应用脑脊液(CSF)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TBM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CSF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CSF指标及体征、症状恢复时间和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CSF指标(CSF压力、白细胞、糖及氯化物)以及体征和症状(脑膜刺激征、发热、头痛)的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结论 TBM应用CSF置换联合鞘内注射疗法的疗程短,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27-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梁雁;吴泳;梁汉周;万里飞;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应用脑脊液(CSF)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TBM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CSF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CSF指标及体征、症状恢复时间和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CSF指标(CSF压力、白细胞、糖及氯化物)以及体征和症状(脑膜刺激征、发热、头痛)的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结论 TBM应用CSF置换联合鞘内注射疗法的疗程短,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27-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癫痫对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

    杨赛;廖红梅;王平;胡文静;唐静文;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癫痫对于儿童认知功能所带来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癫痫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在两组受试者家属均已经了解研究方案内容后对其认知功能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研究组IQ评分(78.22±8.38)分、MQ评分(69.45±6.85)分、DQ评分(0.38±0.05)分,而同期对照组分别为(124.20±8.40)分、(90.12±6.98)分、(0.08±0.02)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癫痫可给患儿认知功能带来严重损害,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为儿童认知功能提供保障。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29-1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癫痫对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

    杨赛;廖红梅;王平;胡文静;唐静文;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癫痫对于儿童认知功能所带来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癫痫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在两组受试者家属均已经了解研究方案内容后对其认知功能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研究组IQ评分(78.22±8.38)分、MQ评分(69.45±6.85)分、DQ评分(0.38±0.05)分,而同期对照组分别为(124.20±8.40)分、(90.12±6.98)分、(0.08±0.02)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癫痫可给患儿认知功能带来严重损害,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为儿童认知功能提供保障。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29-1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疗效

    马建军;

    目的探讨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药物性肝病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益肝灵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等指标均显著降低,其中研究组的指标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病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31-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疗效

    马建军;

    目的探讨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药物性肝病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益肝灵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等指标均显著降低,其中研究组的指标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病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31-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不同剂量奥曲肽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明志红;晏静;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剂量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禁食、胃肠减压、消化腺分泌抑制、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奥曲肽0.6 mg/d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予以奥曲肽1.2 mg/d静脉滴注,治疗时间均为1周。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相关症状消失时间、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2.00%、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00%、68.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 mg/d剂量的奥曲肽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33-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不同剂量奥曲肽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明志红;晏静;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剂量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禁食、胃肠减压、消化腺分泌抑制、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奥曲肽0.6 mg/d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予以奥曲肽1.2 mg/d静脉滴注,治疗时间均为1周。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相关症状消失时间、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2.00%、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00%、68.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 mg/d剂量的奥曲肽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33-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手术麻醉应用依托咪酯的效果观察

    李秀蒲;

    目的探讨老年手术中采用依托咪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诊的138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两组均给予镇痛药联合肌松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依托咪酯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并观察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地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肺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使用依托咪酯,血流动力学平稳,尤其是对有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35-1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手术麻醉应用依托咪酯的效果观察

    李秀蒲;

    目的探讨老年手术中采用依托咪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诊的138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两组均给予镇痛药联合肌松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依托咪酯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并观察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地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肺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使用依托咪酯,血流动力学平稳,尤其是对有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35-1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研究

    王健;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剂量为10 mg/d的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口服剂量为20 mg/d的阿托伐他汀钙片,24周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和LDL-C均有明显下降,而HDL-C则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和LDL-C均低于对照组,而HDL-C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均有明显减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应作为常规用药,且最佳剂量为20 mg/d,该种用药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血脂,缩小斑块,值得临床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37-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研究

    王健;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剂量为10 mg/d的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口服剂量为20 mg/d的阿托伐他汀钙片,24周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和LDL-C均有明显下降,而HDL-C则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和LDL-C均低于对照组,而HDL-C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均有明显减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应作为常规用药,且最佳剂量为20 mg/d,该种用药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血脂,缩小斑块,值得临床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37-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冯燕红;罗维思;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感染性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43例,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糖治疗和接受糖尿病饮食,并根据血糖水平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两组患者均予以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处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处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次数、抗菌素使用天数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换药(9.1±3.5)次,抗菌素使用(3.6±1.8)天,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2±7.7)次和(8.2±2.7)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39-1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冯燕红;罗维思;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感染性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43例,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糖治疗和接受糖尿病饮食,并根据血糖水平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两组患者均予以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处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处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次数、抗菌素使用天数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换药(9.1±3.5)次,抗菌素使用(3.6±1.8)天,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2±7.7)次和(8.2±2.7)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39-1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的MMP-9和VEGF的表达

    魏馨;刘鹏敏;黄黎;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A组,另选我院既往接受治疗后未复发的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B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在位内膜的MMP-9、VEGF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在位内膜的MMP-9、VEGF表达率显著高于B组与对照组(P<0.05);A组和B组患者在位内膜的MMP-9、VEGF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的MMP-9、VEGF表达存在异常,经有效治疗后可恢复正常,且能延缓复发。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41-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的MMP-9和VEGF的表达

    魏馨;刘鹏敏;黄黎;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A组,另选我院既往接受治疗后未复发的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B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在位内膜的MMP-9、VEGF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在位内膜的MMP-9、VEGF表达率显著高于B组与对照组(P<0.05);A组和B组患者在位内膜的MMP-9、VEGF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的MMP-9、VEGF表达存在异常,经有效治疗后可恢复正常,且能延缓复发。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41-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变应原脱敏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敬云龙;李赟;黄敏;陶礼华;赵斯君;

    目的分析变应原脱敏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00例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变应原脱敏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随访复发率为54.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变应原脱敏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儿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43-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变应原脱敏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敬云龙;李赟;黄敏;陶礼华;赵斯君;

    目的分析变应原脱敏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00例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变应原脱敏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随访复发率为54.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变应原脱敏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儿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43-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胺碘酮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张宇;

    目的探讨胺碘酮片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心动过度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老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心律宁片口服,观察组给予胺碘酮片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口服4周时间。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率(HR)、PR间期、校正的QT间期(QT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3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R、QTc、LVEF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尖端扭转室速为主,其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2/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动过速的患者采用胺碘酮片口服可以有效地控制心率,改善病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45-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胺碘酮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张宇;

    目的探讨胺碘酮片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心动过度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老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心律宁片口服,观察组给予胺碘酮片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口服4周时间。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率(HR)、PR间期、校正的QT间期(QT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3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R、QTc、LVEF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尖端扭转室速为主,其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2/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动过速的患者采用胺碘酮片口服可以有效地控制心率,改善病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45-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论著_护理研究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的效果观察

    李民喜;卢雪松;郭艳容;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病例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病例,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复苏时间≤5 min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出生1 min时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中新生儿窒息病例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可缩短窒息时间,提高患儿预后。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47-1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的效果观察

    李民喜;卢雪松;郭艳容;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病例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病例,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复苏时间≤5 min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出生1 min时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中新生儿窒息病例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可缩短窒息时间,提高患儿预后。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47-1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人性化护理对强迫症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效果观察

    李玉梅;林春元;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强迫症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在一般护理中结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强迫水平、满意程度、记忆力减退及头痛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Y-BOC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记忆力减退及头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明显降低患者的强迫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满意程度及生活质量。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49-1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人性化护理对强迫症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效果观察

    李玉梅;林春元;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强迫症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在一般护理中结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强迫水平、满意程度、记忆力减退及头痛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Y-BOC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记忆力减退及头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明显降低患者的强迫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满意程度及生活质量。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49-1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分析

    苏关影;孟利婵;邵焕仪;

    目的探讨在硬膜外分娩镇痛过程中采取体位配合同时应用人性化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自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异常胎体位护理的产妇1 0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500例。常规组实施一般产后护理,干预组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的产程时间、产后并发症及镇痛效果。结果干预组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比常规组短(P<0.05),两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8.2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7.00%(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6.60%(P<0.05);干预组的满意度为95.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9.80%(P<0.05)。结论对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的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向初产妇进行分娩相关知识宣教,鼓励其与有生产经验产妇进行良好沟通,可帮助其树立生产信心,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51-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分析

    苏关影;孟利婵;邵焕仪;

    目的探讨在硬膜外分娩镇痛过程中采取体位配合同时应用人性化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自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异常胎体位护理的产妇1 0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500例。常规组实施一般产后护理,干预组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的产程时间、产后并发症及镇痛效果。结果干预组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比常规组短(P<0.05),两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8.2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7.00%(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6.60%(P<0.05);干预组的满意度为95.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9.80%(P<0.05)。结论对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的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向初产妇进行分娩相关知识宣教,鼓励其与有生产经验产妇进行良好沟通,可帮助其树立生产信心,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51-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安抚及触摸护理对小儿眼科手术患儿心理应激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张金梅;杜芬;唐晓荣;龙琦;

    目的探讨安抚及触摸护理对小儿眼科手术患儿心理应激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32例小儿眼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患儿。其中对研究组患儿采取安抚及触摸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应激反应情况和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后,其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家属满意程度和啼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抚及触摸护理能够明显减轻小儿眼科手术患儿的心理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能进一步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53-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安抚及触摸护理对小儿眼科手术患儿心理应激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张金梅;杜芬;唐晓荣;龙琦;

    目的探讨安抚及触摸护理对小儿眼科手术患儿心理应激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32例小儿眼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患儿。其中对研究组患儿采取安抚及触摸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应激反应情况和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后,其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家属满意程度和啼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抚及触摸护理能够明显减轻小儿眼科手术患儿的心理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能进一步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53-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阶段转变模型在全盆底重建术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江淑意;张爱莲;吕晓欣;马文苑;

    目的探讨阶段转变模型在全盆底重建术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8例全盆底重建术患者按照其盆底功能锻炼和疼痛的自我管理阶段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PFIQ-7评分、PFDI-20评分和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1周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ES得分显著高于术后1周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转变模型可提高全盆底重建术患者盆底功能锻炼与疼痛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早日康复。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55-1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阶段转变模型在全盆底重建术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江淑意;张爱莲;吕晓欣;马文苑;

    目的探讨阶段转变模型在全盆底重建术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8例全盆底重建术患者按照其盆底功能锻炼和疼痛的自我管理阶段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PFIQ-7评分、PFDI-20评分和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1周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ES得分显著高于术后1周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转变模型可提高全盆底重建术患者盆底功能锻炼与疼痛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早日康复。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55-1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分层管理模式在提高急诊儿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李汝霞;汤昔康;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在提高急诊儿科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分层护理模式前后共160例患儿资料,分为两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未实施分层护理,干预组实施分层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理质量(包括专科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急救药品及器械、护理记录、病房环境及安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家属满意度(包括危急情况处理、护理技术、护理服务、沟通能力及情感支持)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急诊儿科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57-1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分层管理模式在提高急诊儿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李汝霞;汤昔康;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在提高急诊儿科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分层护理模式前后共160例患儿资料,分为两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未实施分层护理,干预组实施分层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理质量(包括专科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急救药品及器械、护理记录、病房环境及安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家属满意度(包括危急情况处理、护理技术、护理服务、沟通能力及情感支持)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急诊儿科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57-1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儿童静脉穿刺中的临床研究

    彭湘粤;周娟;黎晓静;李雯;

    目的观察在儿童静脉穿刺时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止痛效果,探讨其在静脉穿刺时的最佳显效时间,探索出一种临床上可行的静脉穿刺无痛技术。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100例静脉穿刺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A组(32例)在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45 min后进行静脉穿刺,B组(34例)在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60 min后进行静脉穿刺,C组(34例)直接进行静脉穿刺。观察各组病人疼痛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VAS评分分别为:A组(0.68±0.21)分,B组(0.88±0.15)分,C组(1.36±0.17)分。A组、B组涂药后穿刺时疼痛度均较C组显著减轻,A组减轻疼痛效果显著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静脉穿刺前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减轻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穿刺前45 min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止痛效果优于穿刺前60 min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59-1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儿童静脉穿刺中的临床研究

    彭湘粤;周娟;黎晓静;李雯;

    目的观察在儿童静脉穿刺时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止痛效果,探讨其在静脉穿刺时的最佳显效时间,探索出一种临床上可行的静脉穿刺无痛技术。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100例静脉穿刺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A组(32例)在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45 min后进行静脉穿刺,B组(34例)在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60 min后进行静脉穿刺,C组(34例)直接进行静脉穿刺。观察各组病人疼痛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VAS评分分别为:A组(0.68±0.21)分,B组(0.88±0.15)分,C组(1.36±0.17)分。A组、B组涂药后穿刺时疼痛度均较C组显著减轻,A组减轻疼痛效果显著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静脉穿刺前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减轻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穿刺前45 min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止痛效果优于穿刺前60 min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59-1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对预防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应用价值研究

    娄彦平;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接受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和观察组(66例进行优质护理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波动、血压波动、焦虑情绪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波动、血压波动、焦虑情绪发生率分别为22.73%、19.70%、15.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48%、45.45%、40.91%(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中采用优质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治疗时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61-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对预防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应用价值研究

    娄彦平;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接受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和观察组(66例进行优质护理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波动、血压波动、焦虑情绪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波动、血压波动、焦虑情绪发生率分别为22.73%、19.70%、15.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48%、45.45%、40.91%(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中采用优质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治疗时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61-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

    全小婷;岑卓英;杨君;方丽娜;

    目的对血液肿瘤患者行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置管后并发症、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发生导管阻塞1例,静脉炎1例,68%完全依从,32%部分依从,无完全不依从,护理满意度为99%,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依从性、满意度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63-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

    全小婷;岑卓英;杨君;方丽娜;

    目的对血液肿瘤患者行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置管后并发症、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发生导管阻塞1例,静脉炎1例,68%完全依从,32%部分依从,无完全不依从,护理满意度为99%,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依从性、满意度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63-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重症肺炎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谭妙芬;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的重症肺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患者124例,分析危险因素,探讨抢救治疗成功的护理对策。结果 80例患者被成功抢救,重症肺炎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包括有患COPD、消化道出血、营养不良、高龄和受累器官在3个以上,有以上危险因素患者的病死率显著较高(P<0.05)。经过全面综合的护理后,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较多,造成患者的病死率升高。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综合的护理策略对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降低病死率有积极的作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65-1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重症肺炎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谭妙芬;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的重症肺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患者124例,分析危险因素,探讨抢救治疗成功的护理对策。结果 80例患者被成功抢救,重症肺炎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包括有患COPD、消化道出血、营养不良、高龄和受累器官在3个以上,有以上危险因素患者的病死率显著较高(P<0.05)。经过全面综合的护理后,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较多,造成患者的病死率升高。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综合的护理策略对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降低病死率有积极的作用。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65-1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护理流程对口腔种植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王莉华;

    目的观察护理流程对口腔种植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72例,其中研究组(37例)采用口腔种植护理,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种植成功率、护理效率。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对口腔种植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两组的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因配合和器械维护而影响工作的比率分别为2.70%和8.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和31.43%(P<0.05);两组患者的种植效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结论个性化的口腔种植护理流程可提高护理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67-1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护理流程对口腔种植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王莉华;

    目的观察护理流程对口腔种植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72例,其中研究组(37例)采用口腔种植护理,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种植成功率、护理效率。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对口腔种植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两组的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因配合和器械维护而影响工作的比率分别为2.70%和8.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和31.43%(P<0.05);两组患者的种植效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结论个性化的口腔种植护理流程可提高护理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67-1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小儿静脉输液渗出分级护理的制定及应用效果

    麻爱军;郭任;

    目的评价小儿静脉输液渗出分级护理的制定及应用效果,总结儿科门诊输液室输液管理对策。方法我院2015年开始实施静脉输液渗出风险等级管理,识别评估小儿配合能力,划分高渗液风险患儿,根据护士能级安排护理工作,对高风险等级患儿增加护理干预的强度以及丰富干预内容,包括输液前干预和舒适护理,将高风险等级小儿集中安排在高风险护理区域;成立护理小组,建立低危高危药品外渗处理方案,详细分析渗液的原因,采取改进措施继续输液,做好患儿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结果 2015年的延迟输液率、多次穿刺率、护患纠纷率、静脉炎发生率和输液外渗发生率分别为0.3%、5.5%、0.2%、5.1%和0.1%,显著低于2014年的1.3%、10.4%、0.7%、11.9%和0.6%(P<0.05);2015年家属满意度为95.4%,显著高于2014年的86.6%(P<0.05)。结论分级管理以及应急措施建立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质量明显上升,家属满意度提高。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69-1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小儿静脉输液渗出分级护理的制定及应用效果

    麻爱军;郭任;

    目的评价小儿静脉输液渗出分级护理的制定及应用效果,总结儿科门诊输液室输液管理对策。方法我院2015年开始实施静脉输液渗出风险等级管理,识别评估小儿配合能力,划分高渗液风险患儿,根据护士能级安排护理工作,对高风险等级患儿增加护理干预的强度以及丰富干预内容,包括输液前干预和舒适护理,将高风险等级小儿集中安排在高风险护理区域;成立护理小组,建立低危高危药品外渗处理方案,详细分析渗液的原因,采取改进措施继续输液,做好患儿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结果 2015年的延迟输液率、多次穿刺率、护患纠纷率、静脉炎发生率和输液外渗发生率分别为0.3%、5.5%、0.2%、5.1%和0.1%,显著低于2014年的1.3%、10.4%、0.7%、11.9%和0.6%(P<0.05);2015年家属满意度为95.4%,显著高于2014年的86.6%(P<0.05)。结论分级管理以及应急措施建立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质量明显上升,家属满意度提高。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69-1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论著_调查统计

  • 现场急救技术普及培训反馈调查

    刘剑烽;韦建瑞;朱湘容;

    目的了解对广州市内群众进行现场急救技术普及培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接受培训单位群众1 102名,在进行现场急救技术的理论和操作培训后进行问卷调查和操作考试。结果群众现场急救技术培训后总体平均正确率达到81.56%,但解除气道梗阻手法的正确率仅31.22%,对大腿骨折固定方法的正确率仅43.74%,其他培训内容均及格,所有评价项目培训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广州市内群众进行现场急救技术普及培训基本达到培训的目的和要求,但还没达到高质量培训效果,今后可尝试多样化的培训手段。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71-1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现场急救技术普及培训反馈调查

    刘剑烽;韦建瑞;朱湘容;

    目的了解对广州市内群众进行现场急救技术普及培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接受培训单位群众1 102名,在进行现场急救技术的理论和操作培训后进行问卷调查和操作考试。结果群众现场急救技术培训后总体平均正确率达到81.56%,但解除气道梗阻手法的正确率仅31.22%,对大腿骨折固定方法的正确率仅43.74%,其他培训内容均及格,所有评价项目培训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广州市内群众进行现场急救技术普及培训基本达到培训的目的和要求,但还没达到高质量培训效果,今后可尝试多样化的培训手段。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71-1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谢淑平;吴换好;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的180例在我院行留置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分析性别、年龄、留置时间、觉醒状态等因素对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影响。结果 180例患者中,96例(53.3%)发生了尿路感染。女性、年龄>65岁、留置尿管天数>10 d、未应用抗生素及未进行膀胱冲洗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显著增加,是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尿管留置时间、抗生素的应用、膀胱冲洗有一定相关性,缩短留置时间、应用抗生素、进行膀胱冲洗都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74-1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谢淑平;吴换好;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的180例在我院行留置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分析性别、年龄、留置时间、觉醒状态等因素对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影响。结果 180例患者中,96例(53.3%)发生了尿路感染。女性、年龄>65岁、留置尿管天数>10 d、未应用抗生素及未进行膀胱冲洗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显著增加,是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尿管留置时间、抗生素的应用、膀胱冲洗有一定相关性,缩短留置时间、应用抗生素、进行膀胱冲洗都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74-1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影响新生儿听力异常的相关因素研究

    王敏;肖志容;赵斯君;彭湘粤;李赟;

    目的研究影响新生儿听力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做听力筛查的1 000例新生儿,根据是否存在听力异常分为听力正常的对照组(800例)和听力异常的研究组(200例),分析影响新生儿听力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新生儿的性别、日龄、凝血功能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早产、脑炎、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出生时窒息或缺氧、高胆红素血症、胎儿脐带绕颈、新生儿出生后感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早产、出生时窒息或缺氧、高胆红素血症和脑炎为新生儿听力异常的独立风险因素(OR:2.524、2.338、2.437、2.532;OR95%CI:1.878~8.762、1.741~8.468、1.794~8.668、1.795~8.678;P<0.05)。结论影响新生儿听力异常的相关因素包括早产、出生时窒息或缺氧、高胆红素血症和脑炎,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为新生儿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76-1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影响新生儿听力异常的相关因素研究

    王敏;肖志容;赵斯君;彭湘粤;李赟;

    目的研究影响新生儿听力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做听力筛查的1 000例新生儿,根据是否存在听力异常分为听力正常的对照组(800例)和听力异常的研究组(200例),分析影响新生儿听力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新生儿的性别、日龄、凝血功能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早产、脑炎、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出生时窒息或缺氧、高胆红素血症、胎儿脐带绕颈、新生儿出生后感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早产、出生时窒息或缺氧、高胆红素血症和脑炎为新生儿听力异常的独立风险因素(OR:2.524、2.338、2.437、2.532;OR95%CI:1.878~8.762、1.741~8.468、1.794~8.668、1.795~8.678;P<0.05)。结论影响新生儿听力异常的相关因素包括早产、出生时窒息或缺氧、高胆红素血症和脑炎,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为新生儿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76-1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雷诺嗪抗房颤和室颤的机制研究进展

    陶谢鑫;赵明;

    冠心病和心衰有并发房颤和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研究证实,雷诺嗪在治疗浓度下对这些心律失常有强效的抑制作用。本文就雷诺嗪抗颤动作用的机制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78-1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雷诺嗪抗房颤和室颤的机制研究进展

    陶谢鑫;赵明;

    冠心病和心衰有并发房颤和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研究证实,雷诺嗪在治疗浓度下对这些心律失常有强效的抑制作用。本文就雷诺嗪抗颤动作用的机制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2016年09期 v.23;No.211 1278-1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