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志敏;方芳;李丹萍;
目的评估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在乳腺微钙化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接受乳腺超声及X线检查与病理证实为乳腺微钙化的58例(88个病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与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下患者乳腺微钙化灶的检出情况。结果 58例患者88个病灶中,超声萤火虫成像乳腺微钙化灶检出率为70.45%,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测的44.32%;40例恶性肿瘤患者65个病灶中,超声萤火虫成像检出率为89.23%,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测的52.31%;超声萤火虫成像在良性肿瘤患者(18例,23个病灶)中乳腺微钙化灶检出率为34.78%,显著低于恶性肿瘤患者的89.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微钙化灶的检测中采用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优势显著,且操作简单,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389-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志敏;方芳;李丹萍;
目的评估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在乳腺微钙化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接受乳腺超声及X线检查与病理证实为乳腺微钙化的58例(88个病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与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下患者乳腺微钙化灶的检出情况。结果 58例患者88个病灶中,超声萤火虫成像乳腺微钙化灶检出率为70.45%,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测的44.32%;40例恶性肿瘤患者65个病灶中,超声萤火虫成像检出率为89.23%,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测的52.31%;超声萤火虫成像在良性肿瘤患者(18例,23个病灶)中乳腺微钙化灶检出率为34.78%,显著低于恶性肿瘤患者的89.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微钙化灶的检测中采用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优势显著,且操作简单,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389-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卫锋;
目的探析BiPAP呼吸机治疗重叠综合征患者对其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重叠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实验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实施BiPAP无创呼吸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心功能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钠肽水平、左心室Tei指数、右心室Tei指数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血管内皮素-1、一氧化氮、凝血酶-Ⅲ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叠综合征患者,对纠正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情况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391-392+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卫锋;
目的探析BiPAP呼吸机治疗重叠综合征患者对其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重叠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实验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实施BiPAP无创呼吸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心功能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钠肽水平、左心室Tei指数、右心室Tei指数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血管内皮素-1、一氧化氮、凝血酶-Ⅲ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叠综合征患者,对纠正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情况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391-392+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梁耀园;马小燕;饶腾子;黄苑铭;梁耀佳;
目的分析7~13周正常胎儿羊水体积及其头臀径的关系。方法选取孕7~13周头臀径为10~65mm的正常胎儿281例,利用二维超声测量其羊水体积和头臀径(CRL),并对头臀径与羊水体积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胎儿羊水体积与头臀径呈正相关(r=0.913,P<0.001),回归方程为:羊水体积(cm3)=-12.41+1.25×头臀径(mm)。281例胎儿头臀径平均测值为(35.42±15.74)mm,中位数为32.00mm;羊水体积的平均体积为(31.692±21.458)cm3,中位数为29.029 cm3;中位数预测值从头臀径为10mm时的0.188 cm3(范围0.140~0.278 cm3)增加至头臀径为65mm时的65.236 cm3(范围58.660~74.723cm3)。结论孕7~13周正常胎儿羊水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正常测量数据可为临床早期评价胎儿的预后提供重要的依据。
2015年04期 v.22;No.194 393-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耀园;马小燕;饶腾子;黄苑铭;梁耀佳;
目的分析7~13周正常胎儿羊水体积及其头臀径的关系。方法选取孕7~13周头臀径为10~65mm的正常胎儿281例,利用二维超声测量其羊水体积和头臀径(CRL),并对头臀径与羊水体积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胎儿羊水体积与头臀径呈正相关(r=0.913,P<0.001),回归方程为:羊水体积(cm3)=-12.41+1.25×头臀径(mm)。281例胎儿头臀径平均测值为(35.42±15.74)mm,中位数为32.00mm;羊水体积的平均体积为(31.692±21.458)cm3,中位数为29.029 cm3;中位数预测值从头臀径为10mm时的0.188 cm3(范围0.140~0.278 cm3)增加至头臀径为65mm时的65.236 cm3(范围58.660~74.723cm3)。结论孕7~13周正常胎儿羊水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正常测量数据可为临床早期评价胎儿的预后提供重要的依据。
2015年04期 v.22;No.194 393-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褚天;江伟航;
目的研究无痛肠镜检查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的麻醉效应。方法60例择期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按使用Dex剂量的不同,分为D1组(0.25μg·kg-1)、D2组(0.5μg·kg-1)和D3组(0.75μg·kg-1)各20例。检查前三组分别静脉泵注不同剂量Dex后,再静脉注射丙泊酚1~1.5mg·kg-1,检查过程中Dex以0.5μg·kg-1·h-1的速率持续输注至检查完毕。观察三组患者麻醉前(T0)、给药后5min(T1)、开始进镜时(T2)、进镜后5min(T3)、术毕时(T4)及苏醒时(T5)MAP、HR、SpO2的情况,记录患者丙泊酚总用量、可唤醒时间、离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D1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高于D2、D3组,可唤醒时间明显长于D2、D3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离院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T0时比较,给药后D1、D2组各时点MAP均下降,D3组MAP呈现先升高(T1时增高)后降低的双相变化;与T0时比较,给药后三组各时点HR均下降,且D3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D1、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时点SpO2均无显著差异(P>0.05)。D3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D1、D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呼吸暂停、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1后以0.5μg·kg-1·h-1速率维持,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396-397+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褚天;江伟航;
目的研究无痛肠镜检查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的麻醉效应。方法60例择期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按使用Dex剂量的不同,分为D1组(0.25μg·kg-1)、D2组(0.5μg·kg-1)和D3组(0.75μg·kg-1)各20例。检查前三组分别静脉泵注不同剂量Dex后,再静脉注射丙泊酚1~1.5mg·kg-1,检查过程中Dex以0.5μg·kg-1·h-1的速率持续输注至检查完毕。观察三组患者麻醉前(T0)、给药后5min(T1)、开始进镜时(T2)、进镜后5min(T3)、术毕时(T4)及苏醒时(T5)MAP、HR、SpO2的情况,记录患者丙泊酚总用量、可唤醒时间、离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D1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高于D2、D3组,可唤醒时间明显长于D2、D3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离院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T0时比较,给药后D1、D2组各时点MAP均下降,D3组MAP呈现先升高(T1时增高)后降低的双相变化;与T0时比较,给药后三组各时点HR均下降,且D3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D1、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时点SpO2均无显著差异(P>0.05)。D3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D1、D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呼吸暂停、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1后以0.5μg·kg-1·h-1速率维持,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396-397+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文澡;
目的观察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研究组给予HHFNC治疗,对照组给予CPAP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氧暴露时间、上机持续时间、开奶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结局。结果两组患儿氧暴露时间和上机持续时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研究组患儿开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重新插管、腹胀、鼻损伤、头部塑形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6%、2.86%、0.00%和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28.57%、17.14%和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与CPAP均能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通气功能,促进氧合,但HHFNC对患儿的损伤更小,且更容易被接受,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398-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朱文澡;
目的观察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研究组给予HHFNC治疗,对照组给予CPAP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氧暴露时间、上机持续时间、开奶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结局。结果两组患儿氧暴露时间和上机持续时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研究组患儿开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重新插管、腹胀、鼻损伤、头部塑形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6%、2.86%、0.00%和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28.57%、17.14%和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与CPAP均能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通气功能,促进氧合,但HHFNC对患儿的损伤更小,且更容易被接受,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398-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楚华;邓江波;林元沛;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治疗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4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VATS检查,其中117例患者同时接受胸膜剥离手术。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84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中170例获得了明确诊断,诊断率为92.4%,其中恶性胸腔积液109例(64.1%),结核性胸膜炎40例(23.5%),肺炎旁组织积液10例(5.9%),非特异性炎症11例(6.5%)。接受胸膜剥离手术的患者术后胸痛及发热比例高于单纯接受VATS检查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咳嗽、胸闷、2个月内死亡率及其它并发症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中具有诊断阳性率高的特点,胸膜剥离手术是治疗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有效手段,与仅进行胸腔镜检查比较,不会明显增加术后咳嗽、胸闷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率。
2015年04期 v.22;No.194 401-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楚华;邓江波;林元沛;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治疗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4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VATS检查,其中117例患者同时接受胸膜剥离手术。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84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中170例获得了明确诊断,诊断率为92.4%,其中恶性胸腔积液109例(64.1%),结核性胸膜炎40例(23.5%),肺炎旁组织积液10例(5.9%),非特异性炎症11例(6.5%)。接受胸膜剥离手术的患者术后胸痛及发热比例高于单纯接受VATS检查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咳嗽、胸闷、2个月内死亡率及其它并发症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中具有诊断阳性率高的特点,胸膜剥离手术是治疗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有效手段,与仅进行胸腔镜检查比较,不会明显增加术后咳嗽、胸闷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率。
2015年04期 v.22;No.194 401-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运超;徐明;李小强;
目的探析血液灌流联合机械通气在氯氮平重度中毒患者临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氯氮平重度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取综合治疗及机械通气进行抢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流灌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药物水平、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恢复清醒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氯氮平浓度及血浆N-去甲基氯氮平浓度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恢复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和60.0%,与对照组的5.3%和57.9%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氮平重度中毒患者采取血液灌流联合机械通气进行抢救可有效清除体内毒素,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恢复清醒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2015年04期 v.22;No.194 403-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运超;徐明;李小强;
目的探析血液灌流联合机械通气在氯氮平重度中毒患者临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氯氮平重度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取综合治疗及机械通气进行抢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流灌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药物水平、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恢复清醒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氯氮平浓度及血浆N-去甲基氯氮平浓度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恢复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和60.0%,与对照组的5.3%和57.9%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氮平重度中毒患者采取血液灌流联合机械通气进行抢救可有效清除体内毒素,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恢复清醒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2015年04期 v.22;No.194 403-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洁松;郑娟璇;郑娟如;
目的探究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头颅CT检查等检查方式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行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以及头颅CT检查,对比分析三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以鉴别三种检查方式的优劣。结果脑脊液检查异常率为90.67%,显著高于脑电图检查的78.67%和颅脑CT检查的1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检查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4.00%和6.67%,均显著低于脑电图检查的12.00%和16.00%以及颅脑CT检查的37.33%和5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采用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以及头颅CT检查各有其优缺点,临床确诊时应选择多种方式联合检查以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2015年04期 v.22;No.194 405-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洁松;郑娟璇;郑娟如;
目的探究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头颅CT检查等检查方式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行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以及头颅CT检查,对比分析三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以鉴别三种检查方式的优劣。结果脑脊液检查异常率为90.67%,显著高于脑电图检查的78.67%和颅脑CT检查的1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检查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4.00%和6.67%,均显著低于脑电图检查的12.00%和16.00%以及颅脑CT检查的37.33%和5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采用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以及头颅CT检查各有其优缺点,临床确诊时应选择多种方式联合检查以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2015年04期 v.22;No.194 405-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辉;邓予;罗云藩;钟洪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07-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曹辉;邓予;罗云藩;钟洪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07-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龙松良;赵斯君;李赟;
目的探讨CT仿真支气管镜对复杂可疑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2例疑似呼吸道异物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和仿真支气管镜检查,并最终通过硬支气管镜检查明确有无支气管异物,对比仿真支气管镜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评估肺部仿真支气管镜对呼吸道异物的术前诊断作用。结果 702例患儿最终经过支气管镜确诊有628例为呼吸道异物,仿真支气管镜检出601例,检出阳性率为95.70%,X线检查检出556例,检出阳性率为88.54%,仿真支气管镜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可疑气管异物患者实行CT仿真支气管镜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年04期 v.22;No.194 409-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龙松良;赵斯君;李赟;
目的探讨CT仿真支气管镜对复杂可疑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2例疑似呼吸道异物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和仿真支气管镜检查,并最终通过硬支气管镜检查明确有无支气管异物,对比仿真支气管镜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评估肺部仿真支气管镜对呼吸道异物的术前诊断作用。结果 702例患儿最终经过支气管镜确诊有628例为呼吸道异物,仿真支气管镜检出601例,检出阳性率为95.70%,X线检查检出556例,检出阳性率为88.54%,仿真支气管镜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可疑气管异物患者实行CT仿真支气管镜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年04期 v.22;No.194 409-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辉;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0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变化不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cTNI水平和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MACE事件发生率为1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减少超敏C反应蛋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11-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辉;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0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变化不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cTNI水平和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MACE事件发生率为1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减少超敏C反应蛋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11-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永辉;谭力学;陈翠华;张东常;罗文静;莫文婵;
目的观察内镜介入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内镜介入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比较其止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 h止血率为75.6%,1 d后止血率为86.7%,2 d后止血率为9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 h止血率51.1%、1 d后止血率55.6%和2 d后止血率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内镜介入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疗效显著,止血率高,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13-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永辉;谭力学;陈翠华;张东常;罗文静;莫文婵;
目的观察内镜介入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内镜介入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比较其止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 h止血率为75.6%,1 d后止血率为86.7%,2 d后止血率为9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 h止血率51.1%、1 d后止血率55.6%和2 d后止血率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内镜介入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疗效显著,止血率高,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13-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剑;劳国荣;孙多成;
目的评估128层螺旋CT在小儿肺不张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肺不张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128层螺旋CT扫查和纤支镜检查,分析患儿肺不张的范围、特征及结构,探讨其致病机制,分析其支气管狭窄、梗阻的原因。结果 80例疑似肺不张患儿中,手术病理确诊77例,阳性率为96.3%。病因包括支气管内膜结核及炎症(24.7%)、支气管异物(20.8%)、支气管粘液栓(28.6%)、心血管(5.2%)与支气管畸形(7.8%)、支气管肉芽肿(7.8%)与肿瘤压迫(5.2%)等,且128层螺旋CT检查与纤支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符合度均为100.0%。77例肺不张患儿中,右侧肺不张58例,左侧肺不张19例;全叶不张9例,上叶不张30例,中叶不张14例,下叶不张24例。结论在小儿肺不张的临床诊断中,应用128层螺旋CT扫描技术,操作简单,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可多角度、多层次、多切面显示病变部位细节特征,诊断符合率高,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15-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剑;劳国荣;孙多成;
目的评估128层螺旋CT在小儿肺不张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肺不张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128层螺旋CT扫查和纤支镜检查,分析患儿肺不张的范围、特征及结构,探讨其致病机制,分析其支气管狭窄、梗阻的原因。结果 80例疑似肺不张患儿中,手术病理确诊77例,阳性率为96.3%。病因包括支气管内膜结核及炎症(24.7%)、支气管异物(20.8%)、支气管粘液栓(28.6%)、心血管(5.2%)与支气管畸形(7.8%)、支气管肉芽肿(7.8%)与肿瘤压迫(5.2%)等,且128层螺旋CT检查与纤支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符合度均为100.0%。77例肺不张患儿中,右侧肺不张58例,左侧肺不张19例;全叶不张9例,上叶不张30例,中叶不张14例,下叶不张24例。结论在小儿肺不张的临床诊断中,应用128层螺旋CT扫描技术,操作简单,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可多角度、多层次、多切面显示病变部位细节特征,诊断符合率高,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15-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洪智峰;刘凤霞;
目的探讨改良呼吸机相关肺炎集束化治疗对ICU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2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10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改良呼吸机相关肺炎集束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0.7±2.1)d、(12.5±4.6)d和(6.45±1.98)万元,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3.4±3.2)d、(16.8±5.3)d和(8.50±2.12)万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发生VAP 9例,发病率为8.82%,其中病死5例,病死率为55.56%;对照组患者发生VAP 29例,发病率为29.00%,其中病死21例,病死率为72.14%;治疗组VAP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VAP病死率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集束化治疗ICU患者能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说明集束化治疗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及缩短上机时间、降低再次住院率、减少医疗费用等有明确临床价值。
2015年04期 v.22;No.194 417-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洪智峰;刘凤霞;
目的探讨改良呼吸机相关肺炎集束化治疗对ICU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2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10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改良呼吸机相关肺炎集束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0.7±2.1)d、(12.5±4.6)d和(6.45±1.98)万元,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3.4±3.2)d、(16.8±5.3)d和(8.50±2.12)万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发生VAP 9例,发病率为8.82%,其中病死5例,病死率为55.56%;对照组患者发生VAP 29例,发病率为29.00%,其中病死21例,病死率为72.14%;治疗组VAP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VAP病死率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集束化治疗ICU患者能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说明集束化治疗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及缩短上机时间、降低再次住院率、减少医疗费用等有明确临床价值。
2015年04期 v.22;No.194 417-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彭殿松;王选东;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58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常规三孔VATS组(58例)、单孔VATS组(45例)及传统开胸组(TH组,55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常规VATS组和单孔VAT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传统开胸组患者,且单孔VATS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疼痛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常规VATS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患者伤口感染率、肺部感染率和持续性肺漏气发生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46个月,传统开胸组无复发,常规VATS组复发2例,单孔VATS组复发1例。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疗效可靠,具有微创、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单孔操作法与三孔操作法比较,在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疼痛的同时,可较好地完成肺大疱切除术及胸膜粘连分离术,是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理想手术方式。
2015年04期 v.22;No.194 419-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彭殿松;王选东;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58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常规三孔VATS组(58例)、单孔VATS组(45例)及传统开胸组(TH组,55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常规VATS组和单孔VAT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传统开胸组患者,且单孔VATS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疼痛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常规VATS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患者伤口感染率、肺部感染率和持续性肺漏气发生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46个月,传统开胸组无复发,常规VATS组复发2例,单孔VATS组复发1例。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疗效可靠,具有微创、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单孔操作法与三孔操作法比较,在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疼痛的同时,可较好地完成肺大疱切除术及胸膜粘连分离术,是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理想手术方式。
2015年04期 v.22;No.194 419-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方建华;陈莞春;郑汉能;
目的研究组织多普勒技术对单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力及其分级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40例,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使用心导管术测量其肺动脉压力。观察组患者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肺动脉血流频谱的时间间期参数、瓣膜返流速度和心内分流速度,估测患者肺动脉压力。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右心房平均压、平均肺动脉压和肺动脉收缩压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肺动脉高压患者所占比例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技术在对单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力及其分级的判断上有很良好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22-423+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方建华;陈莞春;郑汉能;
目的研究组织多普勒技术对单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力及其分级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40例,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使用心导管术测量其肺动脉压力。观察组患者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肺动脉血流频谱的时间间期参数、瓣膜返流速度和心内分流速度,估测患者肺动脉压力。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右心房平均压、平均肺动脉压和肺动脉收缩压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肺动脉高压患者所占比例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技术在对单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力及其分级的判断上有很良好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22-423+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潘煜成;何树发;唐雄修;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及观察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复能剂治疗、长托宁治疗及呼吸机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第3 d及治疗第5 d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BP)、C反应蛋白(CRP)、胆碱酯酶(Ch E)、同工酶(CK-MB)水平以及血气相关指标(HCO3-、Pa O2、Pa CO2、p H值),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第3 d及治疗第5 d时,两组患者HR、MABP、CRP、Ch E及CK-MB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HR、CRP和CK-M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MABP和Ch E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 d及治疗第5 d时,两组患者血气相关指标(HCO3-、Pa O2、Pa CO2、p H值)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HCO3-、Pa O2和Pa CO2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有效减轻肺损伤,提升肺氧合状况,改善血气指标,缩短住院时间。
2015年04期 v.22;No.194 427-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潘煜成;何树发;唐雄修;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及观察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复能剂治疗、长托宁治疗及呼吸机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第3 d及治疗第5 d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BP)、C反应蛋白(CRP)、胆碱酯酶(Ch E)、同工酶(CK-MB)水平以及血气相关指标(HCO3-、Pa O2、Pa CO2、p H值),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第3 d及治疗第5 d时,两组患者HR、MABP、CRP、Ch E及CK-MB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HR、CRP和CK-M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MABP和Ch E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 d及治疗第5 d时,两组患者血气相关指标(HCO3-、Pa O2、Pa CO2、p H值)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HCO3-、Pa O2和Pa CO2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有效减轻肺损伤,提升肺氧合状况,改善血气指标,缩短住院时间。
2015年04期 v.22;No.194 427-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荣平;吴涓涓;杨崇选;宋海锋;黄绮嫦;
目的探讨恙虫病器官损害与血浆降钙素原(PCT)之间的临床联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的恙虫病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对两组血浆PCT水平进行检测。根据血浆PCT水平将恙虫病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A组(PCT<0.5ng/mL,正常范围)、B组(0.5ng/mL≤PCT<2.0ng/mL,轻度升高)、C组(2.0ng/mL≤PCT<10.0ng/mL,中度升高)、D组(PCT≥10.0ng/mL,重度升高),观察4组患者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个数以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PCT水平为(1.1±0.7)ng/mL,高于对照组(0.2±0.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浆PCT正常、轻度升高、中度升高、重度升高的比例分别为14.0%、58.0%、20.0%、8.0%,对照组血浆PCT均处于正常范围。D组患者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个数为(4.06±0.81)个,明显高于A组(1.05±0.09)个、B组(2.12±0.21)个、C组(3.26±0.50)个,临床治愈率25.0%低于A组100.0%、B组96.6%和C组70.0%,死亡率75.0%高于A组0.0%、B组3.4%和C组3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PCT水平对于临床确诊恙虫病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恙虫病器官损害与血浆PCT水平密切相关,血浆PCT水平越高,往往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2015年04期 v.22;No.194 430-431+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荣平;吴涓涓;杨崇选;宋海锋;黄绮嫦;
目的探讨恙虫病器官损害与血浆降钙素原(PCT)之间的临床联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的恙虫病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对两组血浆PCT水平进行检测。根据血浆PCT水平将恙虫病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A组(PCT<0.5ng/mL,正常范围)、B组(0.5ng/mL≤PCT<2.0ng/mL,轻度升高)、C组(2.0ng/mL≤PCT<10.0ng/mL,中度升高)、D组(PCT≥10.0ng/mL,重度升高),观察4组患者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个数以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PCT水平为(1.1±0.7)ng/mL,高于对照组(0.2±0.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浆PCT正常、轻度升高、中度升高、重度升高的比例分别为14.0%、58.0%、20.0%、8.0%,对照组血浆PCT均处于正常范围。D组患者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个数为(4.06±0.81)个,明显高于A组(1.05±0.09)个、B组(2.12±0.21)个、C组(3.26±0.50)个,临床治愈率25.0%低于A组100.0%、B组96.6%和C组70.0%,死亡率75.0%高于A组0.0%、B组3.4%和C组3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PCT水平对于临床确诊恙虫病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恙虫病器官损害与血浆PCT水平密切相关,血浆PCT水平越高,往往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2015年04期 v.22;No.194 430-431+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百光;黄红;孙红华;
目的探讨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07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扶他林片、外擦双氯芬酸钠凝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配合中药(骨洗方)熏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活动范围、主动伸展受限、步行能力、日常活动及关节水肿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和步行能力得分、日常活动得分、主动伸展受限得分和关节水肿得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得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疼痛和步行能力、日常活动以及主动伸展受限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持久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3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百光;黄红;孙红华;
目的探讨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07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扶他林片、外擦双氯芬酸钠凝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配合中药(骨洗方)熏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活动范围、主动伸展受限、步行能力、日常活动及关节水肿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和步行能力得分、日常活动得分、主动伸展受限得分和关节水肿得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得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疼痛和步行能力、日常活动以及主动伸展受限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持久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3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钟金城;林泳婷;
目的分析浅部真菌病种类和致病菌种分布特征。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初步诊断为浅部真菌病的患者987例作为研究对象,取临床标本进行镜检、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结果 987份送检标本中,镜检阳性标本280例(28.37%),培养阳性标本190例(19.25%),镜检结合培养阳性标本316例(32.02%),镜检结合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镜检阳性率和培养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检测阳性的316例患者中甲癣147例(46.52%),手足癣72例(22.78%),体癣64例(20.25%),股癣29例(9.18%),头癣4例(1.27%);其中甲癣和手足癣多发于女性人群,股癣和体癣多发于男性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分离出的12种致病菌中红色毛癣菌103株(32.59%),念珠菌属78株(24.68%),须癣毛癣菌67株(21.20%),曲霉菌属14株(4.43%),暗色真菌属13株(4.11%),红酵母菌11株(3.48%),毛霉菌7株(2.22%),青霉菌属6株(1.90%),犬小孢子菌4株(1.27%),毛孢子菌属2株(0.63%),浅白隐球菌1株(0.32%),混合感染10株(3.16%)。结论培养结合镜检法的阳性率高于单一检查法,浅部真菌病以甲癣、手足癣较为多见,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和念珠菌属为主。
2015年04期 v.22;No.194 435-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钟金城;林泳婷;
目的分析浅部真菌病种类和致病菌种分布特征。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初步诊断为浅部真菌病的患者987例作为研究对象,取临床标本进行镜检、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结果 987份送检标本中,镜检阳性标本280例(28.37%),培养阳性标本190例(19.25%),镜检结合培养阳性标本316例(32.02%),镜检结合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镜检阳性率和培养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检测阳性的316例患者中甲癣147例(46.52%),手足癣72例(22.78%),体癣64例(20.25%),股癣29例(9.18%),头癣4例(1.27%);其中甲癣和手足癣多发于女性人群,股癣和体癣多发于男性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分离出的12种致病菌中红色毛癣菌103株(32.59%),念珠菌属78株(24.68%),须癣毛癣菌67株(21.20%),曲霉菌属14株(4.43%),暗色真菌属13株(4.11%),红酵母菌11株(3.48%),毛霉菌7株(2.22%),青霉菌属6株(1.90%),犬小孢子菌4株(1.27%),毛孢子菌属2株(0.63%),浅白隐球菌1株(0.32%),混合感染10株(3.16%)。结论培养结合镜检法的阳性率高于单一检查法,浅部真菌病以甲癣、手足癣较为多见,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和念珠菌属为主。
2015年04期 v.22;No.194 435-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武敬;彭雁忠;
目的探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其ALT、HBVDNA载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周、48周时的ALT复常率、不良事件发生率、HBVDNA载量下降幅度与HBVDNA阴转率。结果观察组患者24周以及48周的ALT复常率分别为66.7%和87.9%,高于对照组的40.7%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周以及48周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1%和9.1%,均低于对照组的25.9%和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周与48周时,患者HBVDNA载量下降幅度超过3lg拷贝/mL分别占75.8%和8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1%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周与48周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6.7%和7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0%和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HBV病毒的复制,减少HBVDNA载量并降低ALT水平,持续发挥抗炎效果,应用价值大,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38-439+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敬;彭雁忠;
目的探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其ALT、HBVDNA载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周、48周时的ALT复常率、不良事件发生率、HBVDNA载量下降幅度与HBVDNA阴转率。结果观察组患者24周以及48周的ALT复常率分别为66.7%和87.9%,高于对照组的40.7%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周以及48周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1%和9.1%,均低于对照组的25.9%和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周与48周时,患者HBVDNA载量下降幅度超过3lg拷贝/mL分别占75.8%和8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1%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周与48周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6.7%和7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0%和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HBV病毒的复制,减少HBVDNA载量并降低ALT水平,持续发挥抗炎效果,应用价值大,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38-439+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煜峰;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水平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的水平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采用放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脑钠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Gensini评分方法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结果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脑钠肽、CK-MB水平和Gensini积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冠脉受累支数患者血清脑钠肽、CK-MB水平和Gensini积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三支以上冠脉受累患者>双支冠脉受累患者>单支冠脉受累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50 U/L组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明显高于CK-MB≤50 U/L组,Gensini积分>35分组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Gensini积分≤35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脑钠肽水平是反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冠脉病情、冠脉受累程度和支数以及心肌坏死程度的敏感指标,对反映患者预后和疗效均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2015年04期 v.22;No.194 440-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煜峰;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水平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的水平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采用放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脑钠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Gensini评分方法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结果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脑钠肽、CK-MB水平和Gensini积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冠脉受累支数患者血清脑钠肽、CK-MB水平和Gensini积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三支以上冠脉受累患者>双支冠脉受累患者>单支冠脉受累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50 U/L组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明显高于CK-MB≤50 U/L组,Gensini积分>35分组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Gensini积分≤35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脑钠肽水平是反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冠脉病情、冠脉受累程度和支数以及心肌坏死程度的敏感指标,对反映患者预后和疗效均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2015年04期 v.22;No.194 440-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娟;
目的探讨Ⅰ型糖尿病患儿血脂异常的特征及其血糖与血脂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入住我院的46例Ⅰ型糖尿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有酮症酸中毒(DKA),将患儿分为DKA组(18例)和非DKA组(28例),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差异。再根据血脂水平将患儿分为血脂正常组(17例)和血脂异常组(29例),比较两组FBG及Hb A1c水平差异。结果 DKA组患儿TG、LDL以及FBG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K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TC、HDL及Hb A1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有15例(51.7%)合并DKA,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组的3例(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FBG和Hb A1c水平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脂异常的Ⅰ型糖尿病患儿更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2015年04期 v.22;No.194 44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娟;
目的探讨Ⅰ型糖尿病患儿血脂异常的特征及其血糖与血脂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入住我院的46例Ⅰ型糖尿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有酮症酸中毒(DKA),将患儿分为DKA组(18例)和非DKA组(28例),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差异。再根据血脂水平将患儿分为血脂正常组(17例)和血脂异常组(29例),比较两组FBG及Hb A1c水平差异。结果 DKA组患儿TG、LDL以及FBG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K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TC、HDL及Hb A1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有15例(51.7%)合并DKA,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组的3例(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FBG和Hb A1c水平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脂异常的Ⅰ型糖尿病患儿更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2015年04期 v.22;No.194 44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智;万新和;
目的探析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及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为(10.11±2.02)分和(9.24±1.72)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1.41±4.32)分和(23.33±4.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反酸、烧心和上腹痛的发生率分别为3.45%、1.72%以及3.45%,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44.83%、36.21%和6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4.4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6/58),随访半年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大,值得大力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45-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智;万新和;
目的探析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及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为(10.11±2.02)分和(9.24±1.72)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1.41±4.32)分和(23.33±4.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反酸、烧心和上腹痛的发生率分别为3.45%、1.72%以及3.45%,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44.83%、36.21%和6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4.4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6/58),随访半年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大,值得大力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45-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雷昆;
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手术后针对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行早期颅骨修补术(3个月内),对照组患者行晚期颅骨修补术(3个月后)。按GOS评分标准评估患者预后,并观察术后2个月患者的KPS得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KPS评分为(82.06±13.8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6±13.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预后优良率分别为36.00%和2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0%和14.00%;观察组重度残疾和植物生存发生率分别为34.00%和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00%和9.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感染,2例脑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出现4例感染,6例分流管堵塞和2例脑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术可较为明显地改善颅骨缺损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意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发症较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47-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雷昆;
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手术后针对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行早期颅骨修补术(3个月内),对照组患者行晚期颅骨修补术(3个月后)。按GOS评分标准评估患者预后,并观察术后2个月患者的KPS得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KPS评分为(82.06±13.8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6±13.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预后优良率分别为36.00%和2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0%和14.00%;观察组重度残疾和植物生存发生率分别为34.00%和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00%和9.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感染,2例脑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出现4例感染,6例分流管堵塞和2例脑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术可较为明显地改善颅骨缺损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意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发症较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47-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康峰光;肖南海;钟玉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S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符合条件的无症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6分钟步行试验(6MWT)的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LVEF、LVESD、LVEDD等指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D和LVE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 BNP和6MWT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NT-pro BNP显著低于对照组,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vs 6.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改善预后,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2015年04期 v.22;No.194 449-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康峰光;肖南海;钟玉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S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符合条件的无症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6分钟步行试验(6MWT)的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LVEF、LVESD、LVEDD等指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D和LVE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 BNP和6MWT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NT-pro BNP显著低于对照组,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vs 6.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改善预后,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2015年04期 v.22;No.194 449-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露娜;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中晚期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盘引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是否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剖宫取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为(298.71±31.52)m 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587.18±40.62)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有效降低中晚期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引产结局。
2015年04期 v.22;No.194 451-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露娜;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中晚期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盘引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是否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剖宫取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为(298.71±31.52)m 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587.18±40.62)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有效降低中晚期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引产结局。
2015年04期 v.22;No.194 451-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志强;钟继生;陈翔;林小兵;
目的分析围产期孕妇GBS感染状况及其药敏特点,评估GBS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围产保健的7 0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应用荧光定量PCR进行GBS检测,并对分离出的GBS进行药敏实验,分析GBS感染阳性与阴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GBS阳性孕妇药敏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7 000例围产期孕妇GBS阳性率为10.4%(728/7 000)。GBS阳性孕妇胎膜早破和宫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5.0%、14.7%,均高于GBS阴性孕妇的21.0%和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BS阳性孕妇早产和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略低于GBS阴性孕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8例围产期孕妇GBS感染阳性者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0%,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是44.7%、34.6%、58.6%、70.0%。结论对围产期孕妇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GBS具有重要意义。掌握GBS感染阳性的药敏特点有利于积极预防和治疗GBS感染,并能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2015年04期 v.22;No.194 453-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志强;钟继生;陈翔;林小兵;
目的分析围产期孕妇GBS感染状况及其药敏特点,评估GBS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围产保健的7 0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应用荧光定量PCR进行GBS检测,并对分离出的GBS进行药敏实验,分析GBS感染阳性与阴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GBS阳性孕妇药敏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7 000例围产期孕妇GBS阳性率为10.4%(728/7 000)。GBS阳性孕妇胎膜早破和宫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5.0%、14.7%,均高于GBS阴性孕妇的21.0%和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BS阳性孕妇早产和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略低于GBS阴性孕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8例围产期孕妇GBS感染阳性者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0%,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是44.7%、34.6%、58.6%、70.0%。结论对围产期孕妇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GBS具有重要意义。掌握GBS感染阳性的药敏特点有利于积极预防和治疗GBS感染,并能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2015年04期 v.22;No.194 453-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郭峰;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患儿与单纯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用药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患儿45例为观察组,单纯性脓性脑膜炎患儿41例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血常规检查结果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头痛、腹痛及皮肤症状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发热、呕吐及意识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头孢曲松、青霉素等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血塞通、醒脑静注射液使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患儿病理机制及治疗更为复杂,临床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及患儿临床表现综合确诊,并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2015年04期 v.22;No.194 45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峰;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患儿与单纯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用药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患儿45例为观察组,单纯性脓性脑膜炎患儿41例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血常规检查结果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头痛、腹痛及皮肤症状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发热、呕吐及意识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头孢曲松、青霉素等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血塞通、醒脑静注射液使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患儿病理机制及治疗更为复杂,临床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及患儿临床表现综合确诊,并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2015年04期 v.22;No.194 45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锋尤;杨普云;吴全忠;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cTnI)、降钙素原(PCT)对心脏术后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是否合并感染性休克将我院重症监护室的106例心脏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并感染性休克,50例)和对照组(未合并感染性休克,56例)。采用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cTnI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PCT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cTnI和PCT水平。结果观察组cTnI和PCT水平分别为(5.64±1.05)μg/L和(1.95±0.31)ng/L,高于对照组的(0.72±3.12)μg/L和(0.28±0.15)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始发病时的cTnI和PCT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12h和治疗24h时,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TnI和PCT水平也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和降钙素原对心脏术后感染性休克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对不同病情程度的感染性休克具有预测作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57-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余锋尤;杨普云;吴全忠;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cTnI)、降钙素原(PCT)对心脏术后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是否合并感染性休克将我院重症监护室的106例心脏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并感染性休克,50例)和对照组(未合并感染性休克,56例)。采用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cTnI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PCT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cTnI和PCT水平。结果观察组cTnI和PCT水平分别为(5.64±1.05)μg/L和(1.95±0.31)ng/L,高于对照组的(0.72±3.12)μg/L和(0.28±0.15)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始发病时的cTnI和PCT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12h和治疗24h时,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TnI和PCT水平也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和降钙素原对心脏术后感染性休克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对不同病情程度的感染性休克具有预测作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57-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光辉;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两组均保留原有抗高血压药物,均停用AT1受体拮抗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8 mg/d)进行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运用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肾动脉阻力指数(RI)、血清肌酐(Cr)、尿微量白蛋白(m Al 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变化,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PSV、EDV、RI、m ALB、β2-MG、Cr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V和EDV升高,血压、RI、m ALB、β2-MG、Cr等显著降低;对照组患者血压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坎地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59-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光辉;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两组均保留原有抗高血压药物,均停用AT1受体拮抗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8 mg/d)进行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运用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肾动脉阻力指数(RI)、血清肌酐(Cr)、尿微量白蛋白(m Al 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变化,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PSV、EDV、RI、m ALB、β2-MG、Cr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V和EDV升高,血压、RI、m ALB、β2-MG、Cr等显著降低;对照组患者血压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坎地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59-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强海燕;
目的对比研究西吡氯铵与聚维酮碘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4例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聚维酮碘含漱液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口腔红斑、粘膜萎缩以及疼痛症状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红斑、粘膜萎缩以及口腔疼痛等症状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78.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的2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吡氯铵用于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疗效优于聚维酮碘,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61-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强海燕;
目的对比研究西吡氯铵与聚维酮碘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4例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聚维酮碘含漱液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口腔红斑、粘膜萎缩以及疼痛症状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红斑、粘膜萎缩以及口腔疼痛等症状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78.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的2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吡氯铵用于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疗效优于聚维酮碘,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61-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方翠蓉;易薇;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丙酸睾酮联合应用在终止10~14周妊娠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拟终止妊娠的婚育年龄期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及米索前列醇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丙酸睾酮。比较两组的排胎成功率、排胎时间与阴道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完全排胎58例,不全排胎与排胎失败各1例,排胎成功率为96.7%;对照组完全排胎44例,不全排胎13例,排胎失败3例,排胎成功率为73.3%;两组排胎成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服药至排胎时间为(5.41±2.01)h,腹痛至排胎时间为(3.15±1.21)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63±2.91)h、(5.24±2.0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为(48.63±12.84)m 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5.73±15.62)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丙酸睾酮联合终止10~14周妊娠,可以提高排胎成功率,加快引产时间,缩短出血时间而减少出血量。
2015年04期 v.22;No.194 463-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方翠蓉;易薇;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丙酸睾酮联合应用在终止10~14周妊娠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拟终止妊娠的婚育年龄期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及米索前列醇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丙酸睾酮。比较两组的排胎成功率、排胎时间与阴道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完全排胎58例,不全排胎与排胎失败各1例,排胎成功率为96.7%;对照组完全排胎44例,不全排胎13例,排胎失败3例,排胎成功率为73.3%;两组排胎成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服药至排胎时间为(5.41±2.01)h,腹痛至排胎时间为(3.15±1.21)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63±2.91)h、(5.24±2.0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为(48.63±12.84)m 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5.73±15.62)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丙酸睾酮联合终止10~14周妊娠,可以提高排胎成功率,加快引产时间,缩短出血时间而减少出血量。
2015年04期 v.22;No.194 463-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海龙;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长春西汀在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小板活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散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CD62p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PLT)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进展性脑卒中能够起到协同作用,减轻患者脑组织缺血坏死的风险,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显著抑制患者血小板活化,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65-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罗海龙;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长春西汀在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小板活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散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CD62p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PLT)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进展性脑卒中能够起到协同作用,减轻患者脑组织缺血坏死的风险,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显著抑制患者血小板活化,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65-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伟健;吴锐城;李颖;
目的对比血必净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重症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8例重症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为(3.19±0.91)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4.91±1.12)d,喉炎缓解时间为(4.71±0.68)d,心衰纠正时间为(2.31±0.61)d,胸片改善时间(6.32±1.41)d,住院时间为(5.51±2.1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18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5%(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麻疹患者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强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67-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伟健;吴锐城;李颖;
目的对比血必净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重症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8例重症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为(3.19±0.91)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4.91±1.12)d,喉炎缓解时间为(4.71±0.68)d,心衰纠正时间为(2.31±0.61)d,胸片改善时间(6.32±1.41)d,住院时间为(5.51±2.1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18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5%(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麻疹患者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强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67-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戴晓帆;黄淑芬;
目的评估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种类分为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每组各100例。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的PCT和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和CRP水平分别为(4.06±0.67)ng/L、(30.28±6.23)mg/L,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的PCT和CRP阳性率分别为93.0%、72.0%,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的15.0%和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2.0%和93.0%,特异度分别为59.0%和85.0%。结论血清PCT作为感染标志物较CRP更敏感、特异度更高,可用于鉴别诊断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其敏感性和特异度,能为鉴别诊断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提供更可靠指标。
2015年04期 v.22;No.194 469-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戴晓帆;黄淑芬;
目的评估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种类分为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每组各100例。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的PCT和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和CRP水平分别为(4.06±0.67)ng/L、(30.28±6.23)mg/L,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的PCT和CRP阳性率分别为93.0%、72.0%,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的15.0%和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2.0%和93.0%,特异度分别为59.0%和85.0%。结论血清PCT作为感染标志物较CRP更敏感、特异度更高,可用于鉴别诊断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其敏感性和特异度,能为鉴别诊断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提供更可靠指标。
2015年04期 v.22;No.194 469-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冯细文;彭正平;
目的探究间歇性内分泌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性内分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五年生存率。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86%vs 85.71%)和5年生存率(78.57%vs 71.43%)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实验组的显效率(57.14%)显著高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质疏松和性欲降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实验组发热、贫血和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给予其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效果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71-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冯细文;彭正平;
目的探究间歇性内分泌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性内分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五年生存率。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86%vs 85.71%)和5年生存率(78.57%vs 71.43%)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实验组的显效率(57.14%)显著高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质疏松和性欲降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实验组发热、贫血和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给予其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效果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71-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定良;郑波;缪育坤;
目的探析胃食管反流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六周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评估患者食管黏膜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5%vs 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镜检查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7%vs 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12.7%vs 15.9%),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患者实施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73-474+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定良;郑波;缪育坤;
目的探析胃食管反流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六周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评估患者食管黏膜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5%vs 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镜检查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7%vs 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12.7%vs 15.9%),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患者实施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73-474+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坚锋;冯宗权;潘耀成;王戟森;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严重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41例(43膝)严重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18~49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股胫角、膝关节KSS评分以及功能评分。结果术后膝关节KSS评分为(86.8±3.1)分,高于术前(48.6±7.1)分;术后KSS功能评分为(85.3±4.3)分,高于术前(42.6±7.5)分;术后股胫角为(8.3±6.42)°,低于术前(26.4±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未发现膝关节不稳、僵硬、感染和髌骨脱位以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严重膝内翻畸形的一种有效办法,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有效纠正下肢力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75-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坚锋;冯宗权;潘耀成;王戟森;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严重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41例(43膝)严重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18~49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股胫角、膝关节KSS评分以及功能评分。结果术后膝关节KSS评分为(86.8±3.1)分,高于术前(48.6±7.1)分;术后KSS功能评分为(85.3±4.3)分,高于术前(42.6±7.5)分;术后股胫角为(8.3±6.42)°,低于术前(26.4±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未发现膝关节不稳、僵硬、感染和髌骨脱位以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严重膝内翻畸形的一种有效办法,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有效纠正下肢力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75-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兰珍;邱惠仙;叶丽芹;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新生儿严重高碳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68例新生儿严重高碳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间歇组和机械组各84例,间歇组在基础处理的基础上采用NIPPV治疗,机械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两组均给予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 h及12 h的动脉血气指标(p H、Pa CO2、Pa O2),并分析两组患儿的脑血流指标(Vs、Vd、S/D、RI、PI)的情况。结果两组的通气时间、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脑血流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2 h及12 h的动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间歇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9%,显著低于机械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治疗新生儿严重高碳酸血症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15年04期 v.22;No.194 478-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兰珍;邱惠仙;叶丽芹;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新生儿严重高碳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68例新生儿严重高碳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间歇组和机械组各84例,间歇组在基础处理的基础上采用NIPPV治疗,机械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两组均给予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 h及12 h的动脉血气指标(p H、Pa CO2、Pa O2),并分析两组患儿的脑血流指标(Vs、Vd、S/D、RI、PI)的情况。结果两组的通气时间、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脑血流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2 h及12 h的动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间歇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9%,显著低于机械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治疗新生儿严重高碳酸血症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15年04期 v.22;No.194 478-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丽妃;刘洁珍;莫雷;吴红珍;徐向东;
目的探讨关键监测指标在320排CT对急性胸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行CT检查的71例急性胸痛患者按就诊时间段分为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建立以CT检查相关危险因素为核心的关键监测指标,把管理、反馈、干预机制贯穿于关键监测指标实施的全过程。对比两组患者对CT检查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关键监测指标完成达标率以及配合检查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对CT检查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关键监测指标完成达标率以及患者配合检查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键监测指标应用于急性胸痛患者CT检查中,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达到提高图像质量的目的。
2015年04期 v.22;No.194 480-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丽妃;刘洁珍;莫雷;吴红珍;徐向东;
目的探讨关键监测指标在320排CT对急性胸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行CT检查的71例急性胸痛患者按就诊时间段分为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建立以CT检查相关危险因素为核心的关键监测指标,把管理、反馈、干预机制贯穿于关键监测指标实施的全过程。对比两组患者对CT检查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关键监测指标完成达标率以及配合检查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对CT检查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关键监测指标完成达标率以及患者配合检查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键监测指标应用于急性胸痛患者CT检查中,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达到提高图像质量的目的。
2015年04期 v.22;No.194 480-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春霞;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膝关节功能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情况的优良率为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护理满意度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82-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春霞;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膝关节功能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情况的优良率为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护理满意度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482-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游秀梅;林渭珍;张玉芳;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造瘘术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将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造瘘术常见并发症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维持性透析患者造瘘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84-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游秀梅;林渭珍;张玉芳;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造瘘术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将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造瘘术常见并发症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维持性透析患者造瘘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84-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春桂;高娟玲;樊桂娟;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吸氧装置与传统吸氧装置在人工气道优化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诊治的建立人工气道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吸氧装置进行气道湿化,实验组使用改良吸氧装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率、气道黏膜损坏率、舒适度、满意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率(5.88%)和气道黏膜损坏率(2.9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5%和35.29%,舒适度(85.29%)和满意度(82.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47%和32.35%,治疗总有效率(8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吸氧装置使气道黏膜处于良好的湿化状态,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稀释排除,到达理想的气道净化效果。
2015年04期 v.22;No.194 486-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春桂;高娟玲;樊桂娟;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吸氧装置与传统吸氧装置在人工气道优化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诊治的建立人工气道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吸氧装置进行气道湿化,实验组使用改良吸氧装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率、气道黏膜损坏率、舒适度、满意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率(5.88%)和气道黏膜损坏率(2.9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5%和35.29%,舒适度(85.29%)和满意度(82.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47%和32.35%,治疗总有效率(8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吸氧装置使气道黏膜处于良好的湿化状态,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稀释排除,到达理想的气道净化效果。
2015年04期 v.22;No.194 486-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宝霞;
目的观察全程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对创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创伤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整体护理管理模式。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及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具有显著成效,有效保证了创伤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5年04期 v.22;No.194 48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宝霞;
目的观察全程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对创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创伤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整体护理管理模式。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及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具有显著成效,有效保证了创伤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5年04期 v.22;No.194 48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冯丽碧;刘洁珍;吴志刚;陈玉秀;
目的探讨PDCA循环路径在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NCL)患者社区跟踪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按治疗时间将78例行多通道PNCL患者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PDCA循环路径社区跟踪护理。比较两组的结石和饮食知识的掌握程度、结石复发率、GSE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石和饮食知识评分、GSES得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对多通道PNCL患者实施社区跟踪护理可降低结石复发率,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5年04期 v.22;No.194 490-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冯丽碧;刘洁珍;吴志刚;陈玉秀;
目的探讨PDCA循环路径在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NCL)患者社区跟踪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按治疗时间将78例行多通道PNCL患者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PDCA循环路径社区跟踪护理。比较两组的结石和饮食知识的掌握程度、结石复发率、GSE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石和饮食知识评分、GSES得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对多通道PNCL患者实施社区跟踪护理可降低结石复发率,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5年04期 v.22;No.194 490-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叶秋丽;易静;孙光芹;
目的探讨心理沟通在特需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特需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就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心理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及护理服务(就诊环境、就诊指导、个人隐私保护及康复指导)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需门诊护理中加强心理沟通,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92-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秋丽;易静;孙光芹;
目的探讨心理沟通在特需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特需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就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心理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及护理服务(就诊环境、就诊指导、个人隐私保护及康复指导)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需门诊护理中加强心理沟通,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92-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灵甫;李萍;
目的研究测体重与测腹围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减少的测量效果。方法选取2010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6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0例,分别通过测体重与测腹围的方法预测腹水减少的情况,并与超声检查结果相对比。结果短期测体重对腹水减少情况预测准确率为74.00%,误差较大,显著低于长期测量准确率(98.33%)。短期和长期测腹围对腹水减少情况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5.33%和97.33%,均较高。短期测腹围准确率显著高于测体重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体重与测腹围的方法可对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减少情况进行较准确的预测,操作简单,可作为常规护理监测项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94-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灵甫;李萍;
目的研究测体重与测腹围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减少的测量效果。方法选取2010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6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0例,分别通过测体重与测腹围的方法预测腹水减少的情况,并与超声检查结果相对比。结果短期测体重对腹水减少情况预测准确率为74.00%,误差较大,显著低于长期测量准确率(98.33%)。短期和长期测腹围对腹水减少情况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5.33%和97.33%,均较高。短期测腹围准确率显著高于测体重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体重与测腹围的方法可对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减少情况进行较准确的预测,操作简单,可作为常规护理监测项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94-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波;
目的研究职业安全教育与艾滋病防护知识宣传对护士职业防护能力的影响及干预效果。方法随机将40名护士分为两组各20名,A组护士给予常规健康教育,B组护士在A组基础上行职业安全教育与艾滋病防护知识宣传,对两组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艾滋病态度、职业防护能力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B组护士艾滋病知识和艾滋病态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护士严格按照规章操作、防护用品正确利用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安全教育与艾滋病防护知识宣传能有效提高护士艾滋病知识,增强其职业防护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96-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波;
目的研究职业安全教育与艾滋病防护知识宣传对护士职业防护能力的影响及干预效果。方法随机将40名护士分为两组各20名,A组护士给予常规健康教育,B组护士在A组基础上行职业安全教育与艾滋病防护知识宣传,对两组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艾滋病态度、职业防护能力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B组护士艾滋病知识和艾滋病态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护士严格按照规章操作、防护用品正确利用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安全教育与艾滋病防护知识宣传能有效提高护士艾滋病知识,增强其职业防护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496-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赖兰静;罗莉娜;甘芳芳;黄小嫚;
目的探析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出诊所收治286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45例)和对照组(1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应用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死亡率、急救出错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3.8%、9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和86.5%;观察组的院前、院内死亡率以及急救出错率分别为0.7%、0.7%和2.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6.4%和9.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急救工作效率与患者依从性,为患者抢救与治疗赢得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借鉴。
2015年04期 v.22;No.194 498-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赖兰静;罗莉娜;甘芳芳;黄小嫚;
目的探析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出诊所收治286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45例)和对照组(1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应用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死亡率、急救出错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3.8%、9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和86.5%;观察组的院前、院内死亡率以及急救出错率分别为0.7%、0.7%和2.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6.4%和9.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急救工作效率与患者依从性,为患者抢救与治疗赢得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借鉴。
2015年04期 v.22;No.194 498-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游丽;
目的探讨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将50例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视力提高者18例(7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例(44.00%);观察组视力丧失者3例(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例(36.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外伤后继发青光眼临床表现复杂,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能挽回患者的视力功能,对预防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04期 v.22;No.194 500-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游丽;
目的探讨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将50例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视力提高者18例(7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例(44.00%);观察组视力丧失者3例(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例(36.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外伤后继发青光眼临床表现复杂,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能挽回患者的视力功能,对预防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04期 v.22;No.194 500-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曾甜甜;龙娟;肖秋英;
目的探讨观察开塞露应用于水合氯醛灌肠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治疗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直接应用水合氯醛进行灌肠镇静,观察组患儿应用水合氯醛进行灌肠镇静前先利用开塞露进行塞肛通便。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镇静灌肠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3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疗显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8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塞露应用于水合氯醛灌肠镇静的临床效果显著,患儿的耐受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502-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曾甜甜;龙娟;肖秋英;
目的探讨观察开塞露应用于水合氯醛灌肠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治疗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直接应用水合氯醛进行灌肠镇静,观察组患儿应用水合氯醛进行灌肠镇静前先利用开塞露进行塞肛通便。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镇静灌肠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3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疗显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8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塞露应用于水合氯醛灌肠镇静的临床效果显著,患儿的耐受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502-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谢秀萍;李柱兰;蓝小玲;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6个月后,研究组上肢和下肢FMA评分为Ⅲ~Ⅳ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家务活动、家庭关系、工作及经济情况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2015年04期 v.22;No.194 504-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谢秀萍;李柱兰;蓝小玲;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6个月后,研究组上肢和下肢FMA评分为Ⅲ~Ⅳ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家务活动、家庭关系、工作及经济情况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2015年04期 v.22;No.194 504-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方建芬;陈春女;
目的观察个体化护理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预后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高龄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0.21±17.12)min、(14.28±2.61)d和(244.11±16.48)m 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个体护理方案,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506-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方建芬;陈春女;
目的观察个体化护理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预后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高龄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0.21±17.12)min、(14.28±2.61)d和(244.11±16.48)m 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个体护理方案,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2;No.194 506-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荣;叶强;邹礼军;
目的探讨家庭成员互动护理对社区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中心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家庭成员互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成员互动护理能较好地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促进其健康恢复并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508-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荣;叶强;邹礼军;
目的探讨家庭成员互动护理对社区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中心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家庭成员互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成员互动护理能较好地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促进其健康恢复并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508-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润惠;马丽颖;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PICC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以及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各40例为研究对象,品管圈活动(2013年1月举办)前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活动后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和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静脉炎、感染、拔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置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降低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PICC局部感染的发生率和拔管率,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护理质量安全。
2015年04期 v.22;No.194 510-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润惠;马丽颖;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PICC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以及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各40例为研究对象,品管圈活动(2013年1月举办)前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活动后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和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静脉炎、感染、拔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置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降低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PICC局部感染的发生率和拔管率,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护理质量安全。
2015年04期 v.22;No.194 510-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刘玉梅;
目的探讨体位性低血压(OH)与体位性高血压(OHT)的临床差异及护理风险防范内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测量两组患者在卧位与立位时3 min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病情均得到改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80岁的患者OH和OHT的患病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80岁的患者OH和OHT的患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以及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对降低OH和OHT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512-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玉梅;
目的探讨体位性低血压(OH)与体位性高血压(OHT)的临床差异及护理风险防范内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测量两组患者在卧位与立位时3 min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病情均得到改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80岁的患者OH和OHT的患病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80岁的患者OH和OHT的患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以及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对降低OH和OHT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512-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肖玲;邝英桂;黎惠意;
目的探讨安全文化培训在代谢综合征患者高危药物静脉输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使用高危药物的代谢综合征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50例和B组48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为期7天的安全文化培训。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安全文化的感知水平以及对用药安全的满意度。结果 B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B组安全文化感知水平得分显著高于A组;B组对用药安全的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用药安全文化培训,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文化的认知水平,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015年04期 v.22;No.194 514-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肖玲;邝英桂;黎惠意;
目的探讨安全文化培训在代谢综合征患者高危药物静脉输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使用高危药物的代谢综合征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50例和B组48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为期7天的安全文化培训。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安全文化的感知水平以及对用药安全的满意度。结果 B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B组安全文化感知水平得分显著高于A组;B组对用药安全的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用药安全文化培训,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文化的认知水平,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015年04期 v.22;No.194 514-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丁波;王春;罗书立;衣芳玲;赵海燕;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0%vs68.0%),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0.3±3.4)vs(27.8±4.9)]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NS患儿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
2015年04期 v.22;No.194 516-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丁波;王春;罗书立;衣芳玲;赵海燕;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0%vs68.0%),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0.3±3.4)vs(27.8±4.9)]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NS患儿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
2015年04期 v.22;No.194 516-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镜开;冯雪珍;
目的确保安普贴治疗压疮效果的前提下,探讨联合使用输液贴与安普贴对压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脑血管病合并压疮(Ⅰ~Ⅲ期)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安普贴处理压疮,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安普贴和输液贴处理压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观察记录两组安普贴的更换时间和次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普贴的换贴时间为(3.17±0.73)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92±0.46)d,非伤口原因导致的换贴次数为5次(16.7%),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6次(28.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贴与安普贴的联合使用方法可以确保安普贴对压疮的治疗效果,也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安普贴更换次数,有益于患者,值得推荐使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518-519+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镜开;冯雪珍;
目的确保安普贴治疗压疮效果的前提下,探讨联合使用输液贴与安普贴对压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脑血管病合并压疮(Ⅰ~Ⅲ期)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安普贴处理压疮,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安普贴和输液贴处理压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观察记录两组安普贴的更换时间和次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普贴的换贴时间为(3.17±0.73)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92±0.46)d,非伤口原因导致的换贴次数为5次(16.7%),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6次(28.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贴与安普贴的联合使用方法可以确保安普贴对压疮的治疗效果,也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安普贴更换次数,有益于患者,值得推荐使用。
2015年04期 v.22;No.194 518-519+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