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和利;肖林榕;林栋;王礼彬;马善美;郑卫;
目的探讨单味中药生姜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Hp阳性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生姜治疗,两组均在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6.7%,对照组Hp根除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生姜治疗Hp感染性胃病,能提高Hp试验转阴率。其疗效明显,且经济、方便,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12-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蔡和利;肖林榕;林栋;王礼彬;马善美;郑卫;
目的探讨单味中药生姜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Hp阳性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生姜治疗,两组均在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6.7%,对照组Hp根除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生姜治疗Hp感染性胃病,能提高Hp试验转阴率。其疗效明显,且经济、方便,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12-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陈小萍;黄荣杰;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替米沙坦片联合降压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变化及血压达标对后两者的影响。方法 68例高血压病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替米沙坦片联合降压治疗24周前后,测定血压、空腹血糖(FB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肝功能、血清IGF-1(酶联免疫吸附法)及baPWV。结果 1高血压3级患者的IGF-1水平与baPWV较高血压1级明显增高(P<0.05);2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1水平与baPWV呈正相关(治疗前rs=0.506,治疗后rs=0.492,均P<0.05);3联合降压治疗24周后血清IGF-1及baPWV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血压控制达标患者的IGF-1与baPWV的水平较未达标者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降压治疗能显著下调高血压病患者的IGF-1水平并降低baPWV,且降压治疗达标者的IGF-1及baPWV降低更显著。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14-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小萍;黄荣杰;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替米沙坦片联合降压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变化及血压达标对后两者的影响。方法 68例高血压病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替米沙坦片联合降压治疗24周前后,测定血压、空腹血糖(FB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肝功能、血清IGF-1(酶联免疫吸附法)及baPWV。结果 1高血压3级患者的IGF-1水平与baPWV较高血压1级明显增高(P<0.05);2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1水平与baPWV呈正相关(治疗前rs=0.506,治疗后rs=0.492,均P<0.05);3联合降压治疗24周后血清IGF-1及baPWV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血压控制达标患者的IGF-1与baPWV的水平较未达标者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降压治疗能显著下调高血压病患者的IGF-1水平并降低baPWV,且降压治疗达标者的IGF-1及baPWV降低更显著。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14-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远航;朱冬林;陈晨;
目的评估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FPG、HbA1c及联合指标诊断T2DM的最佳切点。方法采用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423例研究对象分为T2DM组(n=60)和非T2DM组(n=363),所有受试者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测定其FPG及HbA1c,绘制FPG和HbA1c诊断糖尿病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结果 1HbA1c诊断T2DM的切点为6.1%,此时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78.5%,曲线下面积0.910(95%CI,0.873~0.946),阳性预测值(+PV)为41.4%,阴性预测值(-PV)为98.3%,Youden指数为0.702,正确率为80.4%,Kappa值为0.465。HbA1c≥6.5%时,灵敏度为61.7%,特异度为93.7%,+PV为61.7%、-PV为93.7%,Youden指数为0.553,正确率为89.1%,Kappa值为0.553。2FPG诊断T2DM的切点为6.09 mmol/L,此时灵敏度83.3%,特异度89.3%,曲线下面积0.898(95%CI,0.885~0.957),+PV 50.5%,-PV 96.9%,Youden指数0.726,正确率86.1%,Kappa值0.549。当FPG≥7.00 mmol/L时,灵敏度33.3%,特异度99.2%,+PV 87.0%、-PV 90.0%、Youden指数0.325、正确率89.8%、Kappa值0.438。3HbA1c≥6.1%和FPG≥6.09 mmol/L联合指标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且优于单个指标,此时的灵敏度83.3%,特异度93.7%,+PV 68.5%,-PV 97.1%,Youden指数0.770,正确率92.2%,Kappa值0.706。结论 HbA1c≥6.1%和FPG≥6.09mmol/L联合指标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Youden指数、正确率、Kappa值都高于其他指标,与OGTT有很好的一致性,对T2DM的诊断有较好应用价值。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17-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朱远航;朱冬林;陈晨;
目的评估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FPG、HbA1c及联合指标诊断T2DM的最佳切点。方法采用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423例研究对象分为T2DM组(n=60)和非T2DM组(n=363),所有受试者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测定其FPG及HbA1c,绘制FPG和HbA1c诊断糖尿病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结果 1HbA1c诊断T2DM的切点为6.1%,此时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78.5%,曲线下面积0.910(95%CI,0.873~0.946),阳性预测值(+PV)为41.4%,阴性预测值(-PV)为98.3%,Youden指数为0.702,正确率为80.4%,Kappa值为0.465。HbA1c≥6.5%时,灵敏度为61.7%,特异度为93.7%,+PV为61.7%、-PV为93.7%,Youden指数为0.553,正确率为89.1%,Kappa值为0.553。2FPG诊断T2DM的切点为6.09 mmol/L,此时灵敏度83.3%,特异度89.3%,曲线下面积0.898(95%CI,0.885~0.957),+PV 50.5%,-PV 96.9%,Youden指数0.726,正确率86.1%,Kappa值0.549。当FPG≥7.00 mmol/L时,灵敏度33.3%,特异度99.2%,+PV 87.0%、-PV 90.0%、Youden指数0.325、正确率89.8%、Kappa值0.438。3HbA1c≥6.1%和FPG≥6.09 mmol/L联合指标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且优于单个指标,此时的灵敏度83.3%,特异度93.7%,+PV 68.5%,-PV 97.1%,Youden指数0.770,正确率92.2%,Kappa值0.706。结论 HbA1c≥6.1%和FPG≥6.09mmol/L联合指标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Youden指数、正确率、Kappa值都高于其他指标,与OGTT有很好的一致性,对T2DM的诊断有较好应用价值。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17-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郭明明;邹德志;刘江辉;蔡锐彬;
目的探讨分析颅痛定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32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增加颅痛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SOD显著高于对照组,MDA、TXB2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第1天观察组NO显著高于对照组,第2天和第3天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第1天观察组CO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痛定可以有效改善心肺复苏术后患者意识,降低记忆力及智力减退损害,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21-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明明;邹德志;刘江辉;蔡锐彬;
目的探讨分析颅痛定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32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增加颅痛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SOD显著高于对照组,MDA、TXB2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第1天观察组NO显著高于对照组,第2天和第3天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第1天观察组CO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痛定可以有效改善心肺复苏术后患者意识,降低记忆力及智力减退损害,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21-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常龙;刘春新;陈昕;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3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死亡与否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338例患者中,病死率为9.2%(31/338)。死亡组在年龄>65岁、入院时收缩压<100 mm Hg、心率>100次/min、Killip分级>Ⅱ级、肾功能不全、前壁心肌梗死、新发心房颤动、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指标与存活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Killip分级>Ⅱ级、新发心房颤动、恶性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是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Killip分级>Ⅱ级、新发心房颤动、恶性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是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23-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郑常龙;刘春新;陈昕;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3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死亡与否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338例患者中,病死率为9.2%(31/338)。死亡组在年龄>65岁、入院时收缩压<100 mm Hg、心率>100次/min、Killip分级>Ⅱ级、肾功能不全、前壁心肌梗死、新发心房颤动、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指标与存活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Killip分级>Ⅱ级、新发心房颤动、恶性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是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Killip分级>Ⅱ级、新发心房颤动、恶性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是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23-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余炼红;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磷酸铝凝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25-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余炼红;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磷酸铝凝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25-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欣慰;於建鹏;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结合应用B-Lynch缝线法和子宫环形缝扎治疗瘢痕子宫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行剖宫产术术中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瘢痕子宫产妇,在常规治疗无效时,立即采取B-Lynch缝线法和子宫环形缝扎结合,处理子宫,分析手术疗效。结果瘢痕子宫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产妇既往的剖宫产次数呈正相关;术后产妇产后出血缓解有效率100%;所有产妇产后3个月内复查,月经复潮均无异常,B超检查未见子宫及附件异常,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B-Lynch缝线法结合子宫环形缝扎处理宫缩乏力的瘢痕子宫,压迫止血效果好,是一种处理瘢痕子宫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保留子宫的安全有效手术方法。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27-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欣慰;於建鹏;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结合应用B-Lynch缝线法和子宫环形缝扎治疗瘢痕子宫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行剖宫产术术中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瘢痕子宫产妇,在常规治疗无效时,立即采取B-Lynch缝线法和子宫环形缝扎结合,处理子宫,分析手术疗效。结果瘢痕子宫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产妇既往的剖宫产次数呈正相关;术后产妇产后出血缓解有效率100%;所有产妇产后3个月内复查,月经复潮均无异常,B超检查未见子宫及附件异常,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B-Lynch缝线法结合子宫环形缝扎处理宫缩乏力的瘢痕子宫,压迫止血效果好,是一种处理瘢痕子宫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保留子宫的安全有效手术方法。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27-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凌莎;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78例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数值。结果 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38/39),对照组为79.5%(31/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超声心动图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声心动图LVEDD、LVESD显著低于治疗前、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卡维地洛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可有效改善左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29-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凌莎;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78例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数值。结果 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38/39),对照组为79.5%(31/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超声心动图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声心动图LVEDD、LVESD显著低于治疗前、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卡维地洛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可有效改善左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29-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玉环;
目的分析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72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蓝科肤宁冷湿敷于患处,并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1次/d,1疗程为1个月。研究组应用强脉冲光治疗,参数选择从20~25 J/cm2的低能量开始,每3周治疗1次,1疗程为5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评分(3.57±1.83)明显优于对照组(8.78±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31-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玉环;
目的分析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72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蓝科肤宁冷湿敷于患处,并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1次/d,1疗程为1个月。研究组应用强脉冲光治疗,参数选择从20~25 J/cm2的低能量开始,每3周治疗1次,1疗程为5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评分(3.57±1.83)明显优于对照组(8.78±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31-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段广军;刘劲戈;罗昊;
目的研究膀胱结石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恢复的影响。方法筛选71例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55例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前者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者同时进行结石清除术,对比分析临床资料。比较术后IPSS评分改善,依据结石的大小、形状将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分为小、大结石组。统计分析各组术前膀胱出口梗阻程度(BOO)及残余尿量的差异。结果单纯前列腺增生组IPSS评分改善率为33.80%(24/71),而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组IPSS评分改善的比率为56.36%(31/55),P<0.05;两组间BOO和残余尿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中大结石组BOO小于小结石组(P<0.05),而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膀胱结石进行治疗后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3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广军;刘劲戈;罗昊;
目的研究膀胱结石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恢复的影响。方法筛选71例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55例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前者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者同时进行结石清除术,对比分析临床资料。比较术后IPSS评分改善,依据结石的大小、形状将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分为小、大结石组。统计分析各组术前膀胱出口梗阻程度(BOO)及残余尿量的差异。结果单纯前列腺增生组IPSS评分改善率为33.80%(24/71),而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组IPSS评分改善的比率为56.36%(31/55),P<0.05;两组间BOO和残余尿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中大结石组BOO小于小结石组(P<0.05),而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膀胱结石进行治疗后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3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忠厦;徐有望;代传宙;肖跃华;崔鑫鹏;夏刚;邓作生;
目的针对重症肌无力的患者采用胸骨部分劈开行胸腺扩大切除术与经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46例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胸骨部分劈开行胸腺扩大切除术,试验组患者采用经胸腔镜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病情总缓解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胸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肌无力的患者采用经胸腔镜行胸腺扩大切除具有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35-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忠厦;徐有望;代传宙;肖跃华;崔鑫鹏;夏刚;邓作生;
目的针对重症肌无力的患者采用胸骨部分劈开行胸腺扩大切除术与经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46例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胸骨部分劈开行胸腺扩大切除术,试验组患者采用经胸腔镜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病情总缓解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胸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肌无力的患者采用经胸腔镜行胸腺扩大切除具有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35-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潘曙光;左朝晖;欧阳永忠;汤明;唐卫;权虎;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胃癌患者5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D2+淋巴清扫术后淋巴漏发生率为5.74%(12/209),明显高于D2淋巴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2.14%(7/326)。胃癌术后病理越晚术后淋巴漏发生率越高。术后淋巴漏经非手术治疗可痊愈。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发生与淋巴清扫范围和胃癌术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非手术治疗是术后淋巴漏的主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37-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潘曙光;左朝晖;欧阳永忠;汤明;唐卫;权虎;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胃癌患者5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D2+淋巴清扫术后淋巴漏发生率为5.74%(12/209),明显高于D2淋巴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2.14%(7/326)。胃癌术后病理越晚术后淋巴漏发生率越高。术后淋巴漏经非手术治疗可痊愈。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发生与淋巴清扫范围和胃癌术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非手术治疗是术后淋巴漏的主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37-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邹碧姬;符月春;梁允文;陈忠城;
目的探讨CA125、CA199与HE4联合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联合检测3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43例盆腔良性包块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对照者血清CA125、CA199和HE4水平。结果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CA199和HE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妇女组(P<0.05);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CA125和HE4水平高于盆腔良性包块组(P<0.05),但两组血清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良性包块患者血清CA125和CA199水平高于健康妇女组(P<0.05),但两组血清HE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A125、CA199与HE4显著提高卵巢恶性肿瘤检出率,对卵巢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39-1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邹碧姬;符月春;梁允文;陈忠城;
目的探讨CA125、CA199与HE4联合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联合检测3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43例盆腔良性包块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对照者血清CA125、CA199和HE4水平。结果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CA199和HE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妇女组(P<0.05);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CA125和HE4水平高于盆腔良性包块组(P<0.05),但两组血清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良性包块患者血清CA125和CA199水平高于健康妇女组(P<0.05),但两组血清HE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A125、CA199与HE4显著提高卵巢恶性肿瘤检出率,对卵巢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39-1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陆慧汇;
目的探讨Cys-C和Hcy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单纯糖尿病患者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分为DM和DN两组,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的Cys-C、Hcy、Scr、Urea、UMA水平。结果 DN组Cys-C、Hcy、UMA指标均明显高于DM组和健康体检组(P<0.05)。肾功能Ⅰ级和Ⅱ级DN患者Scr、Urea与DM组和健康体检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和Ⅳ级DN患者Scr、Urea指标明显高于DM组和健康体检组(P<0.05)。肾功能Ⅰ级和Ⅱ级患者Cys-C、Hcy、UMA、Cys-C联合Hcy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Scr、Urea的异常检出率。肾功能Ⅲ级和Ⅳ级患者的Cys-C、Hcy、UMA、Cys-C联合Hcy的异常检出率与Scr、Urea的异常检出率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Hcy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应推广应用。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41-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陆慧汇;
目的探讨Cys-C和Hcy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单纯糖尿病患者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分为DM和DN两组,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的Cys-C、Hcy、Scr、Urea、UMA水平。结果 DN组Cys-C、Hcy、UMA指标均明显高于DM组和健康体检组(P<0.05)。肾功能Ⅰ级和Ⅱ级DN患者Scr、Urea与DM组和健康体检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和Ⅳ级DN患者Scr、Urea指标明显高于DM组和健康体检组(P<0.05)。肾功能Ⅰ级和Ⅱ级患者Cys-C、Hcy、UMA、Cys-C联合Hcy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Scr、Urea的异常检出率。肾功能Ⅲ级和Ⅳ级患者的Cys-C、Hcy、UMA、Cys-C联合Hcy的异常检出率与Scr、Urea的异常检出率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Hcy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应推广应用。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41-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栾伟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其中A组给予100 mg/d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B组给予300 mg/d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B组总有效率93.3%(42/45)显著高于A组的73.3%(33/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较好,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43-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栾伟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其中A组给予100 mg/d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B组给予300 mg/d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B组总有效率93.3%(42/45)显著高于A组的73.3%(33/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较好,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43-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月华;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5例,应用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共7 d;B组45例,应用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共7 d;治疗1周后,A组和B组分别继续单服埃索美拉唑20mg或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继续治疗3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均进行胃镜和Hp检查,评估疗效。结果埃索美拉唑组与奥美拉唑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5.56%和93.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分别为91.11%和75.5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可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一线疗法。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45-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月华;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5例,应用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共7 d;B组45例,应用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共7 d;治疗1周后,A组和B组分别继续单服埃索美拉唑20mg或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继续治疗3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均进行胃镜和Hp检查,评估疗效。结果埃索美拉唑组与奥美拉唑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5.56%和93.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分别为91.11%和75.5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可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一线疗法。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45-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宏;
目的探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抽取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为0,观察组分别为84%、72%。结论使用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进行联合检验,能够有效提高对糖尿病的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提高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47-1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金宏;
目的探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抽取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为0,观察组分别为84%、72%。结论使用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进行联合检验,能够有效提高对糖尿病的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提高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47-1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李新才;晏平先;邓凤君;肖凌;曾碧映;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前后血脂改善情况,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HDL-C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前三项出现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为85.00%,对照组为61.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肝肾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4例轻微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对照组3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49-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新才;晏平先;邓凤君;肖凌;曾碧映;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前后血脂改善情况,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HDL-C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前三项出现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为85.00%,对照组为61.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肝肾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4例轻微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对照组3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49-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谷造华;贺尧;李海泉;
目的比较分别采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疗效更显著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恢复情况为优秀和良好的患者数多于对照组,组间优良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手术时间较长外,观察组术中出血总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远端解剖钢板用于患者的治疗时,患者骨折愈合所需时间短,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51-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谷造华;贺尧;李海泉;
目的比较分别采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疗效更显著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恢复情况为优秀和良好的患者数多于对照组,组间优良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手术时间较长外,观察组术中出血总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远端解剖钢板用于患者的治疗时,患者骨折愈合所需时间短,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51-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战晨光;赵炜;郝洁;
目的探讨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鼻息肉患者318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15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根治性手术治疗,159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1%)明显高于对照组(88.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复发率(0.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3%、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微创手术是治疗鼻息肉的有效方法,可有效清除病灶,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53-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战晨光;赵炜;郝洁;
目的探讨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鼻息肉患者318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15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根治性手术治疗,159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1%)明显高于对照组(88.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复发率(0.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3%、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微创手术是治疗鼻息肉的有效方法,可有效清除病灶,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53-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玉保;曾劲松;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20例为对照组,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患者2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手背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消除肿胀,缩短恢复时间,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5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玉保;曾劲松;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20例为对照组,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患者2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手背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消除肿胀,缩短恢复时间,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5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郑伟;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并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实验组采用疏血通联合次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水平较治疗前均出现改善,但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其总有效率(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不良反应发生率(9.38%)明显低于对照组(28.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57-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郑伟;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并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实验组采用疏血通联合次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水平较治疗前均出现改善,但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其总有效率(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不良反应发生率(9.38%)明显低于对照组(28.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57-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刘涛;黄彬;廖建玲;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产后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产后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及甲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后子宫内膜炎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3%明显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产后子宫内膜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建议临床推广。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59-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涛;黄彬;廖建玲;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产后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产后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及甲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后子宫内膜炎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3%明显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产后子宫内膜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建议临床推广。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59-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邹前锋;朱俏欣;
目的探析感染EV71重症手足口病细胞因子水平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EV71感染的手足口神经系统受累期患儿104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入A组(重症急性期患儿)、B组(普通组),每组52例,应用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IL-6、IL-10、TNF-α、TGF-β血清浓度,比较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水平、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 A组的IgA、IgG、IgM等指标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A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呈高浓度状态,T细胞亚群指标呈现低浓度状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更准确地早期识别重症病例。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61-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邹前锋;朱俏欣;
目的探析感染EV71重症手足口病细胞因子水平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EV71感染的手足口神经系统受累期患儿104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入A组(重症急性期患儿)、B组(普通组),每组52例,应用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IL-6、IL-10、TNF-α、TGF-β血清浓度,比较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水平、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 A组的IgA、IgG、IgM等指标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A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呈高浓度状态,T细胞亚群指标呈现低浓度状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更准确地早期识别重症病例。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61-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李楠;
目的研究与分析阿司匹林、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钙三药联用治疗颈动脉硬化患者的不稳定斑块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间126例颈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PAS组与AS组各63例,AS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日和阿托伐他汀钙20 mg/日,PAS组在AS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500 mg/次,2次/日,在治疗后6个月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与分析颈动脉斑块的面积和性质的变化。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不稳定斑块面积均有减小,PAS组不稳定斑块的面积减小程度大于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组不稳定斑块数目减少程度大于AS组。结论 PAS疗法对消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显著作用,普罗布考在降血脂及抗血小板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减轻和消退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此疗法具有显著优势,在临床更具应用价值。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63-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楠;
目的研究与分析阿司匹林、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钙三药联用治疗颈动脉硬化患者的不稳定斑块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间126例颈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PAS组与AS组各63例,AS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日和阿托伐他汀钙20 mg/日,PAS组在AS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500 mg/次,2次/日,在治疗后6个月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与分析颈动脉斑块的面积和性质的变化。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不稳定斑块面积均有减小,PAS组不稳定斑块的面积减小程度大于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组不稳定斑块数目减少程度大于AS组。结论 PAS疗法对消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显著作用,普罗布考在降血脂及抗血小板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减轻和消退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此疗法具有显著优势,在临床更具应用价值。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63-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玉芳;周静;戴星;胡鸣;韩小妮;刘美珍;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血清孕酮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早孕妇女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孕酮浓度值将120例患者分为A组(>25μg/L)、B组(15~25μg/L)和C组(<15μg/L),观察不同血清孕酮浓度值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流产率由低到高依次为A组、B组、C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异位妊娠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但A组和B组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妇女血清孕酮水平越低其异常妊娠发生率越高,临床可根据患者孕7~9周时血清孕酮浓度值对妊娠结局做出初步判断。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65-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玉芳;周静;戴星;胡鸣;韩小妮;刘美珍;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血清孕酮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早孕妇女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孕酮浓度值将120例患者分为A组(>25μg/L)、B组(15~25μg/L)和C组(<15μg/L),观察不同血清孕酮浓度值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流产率由低到高依次为A组、B组、C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异位妊娠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但A组和B组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妇女血清孕酮水平越低其异常妊娠发生率越高,临床可根据患者孕7~9周时血清孕酮浓度值对妊娠结局做出初步判断。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65-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颢予;徐晓红;蒋成鹏;王宝林;
目的评价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92例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4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未给予任何抗病毒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重组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4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效果显著,患儿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67-1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颢予;徐晓红;蒋成鹏;王宝林;
目的评价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92例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4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未给予任何抗病毒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重组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4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效果显著,患儿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67-1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彬;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通过静脉滴注化疗和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DSA影像指导下进行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经化疗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为87.00%,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16.00%,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0.00%,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00%和5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损坏发生情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采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具有明显的缓解肿瘤作用,静脉滴注尽管简便易行,但药物毒副反应大,而动脉治疗虽较为复杂,但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69-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彬;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通过静脉滴注化疗和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DSA影像指导下进行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经化疗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为87.00%,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16.00%,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0.00%,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00%和5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损坏发生情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采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具有明显的缓解肿瘤作用,静脉滴注尽管简便易行,但药物毒副反应大,而动脉治疗虽较为复杂,但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69-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如春;张瑞云;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实际效果,从而为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四肢创伤合并皮肤组织缺失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和常规换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前后创面面积(cm2)、感染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d)和住院费用(元)。结果 1实施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45,P=0.000);2在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上,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实践过程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可靠选择。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71-1172+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如春;张瑞云;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实际效果,从而为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四肢创伤合并皮肤组织缺失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和常规换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前后创面面积(cm2)、感染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d)和住院费用(元)。结果 1实施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45,P=0.000);2在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上,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实践过程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可靠选择。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71-1172+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蔡高荣;曹宝华;肖芳信;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甲状腺素(T4)、铜蓝蛋白(C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87病例分成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同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T4、Cp、AFU和P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病例组AFU、PT和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AFU明显低于其他两个病例组(P<0.01);各病例组PT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T4高于其他病例组(P<0.05);重型肝炎组Cp低于正常对照组及其他病例组(P<0.05),但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Cp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T4,Cp,ALT和PT对病毒性肝炎的早期和鉴别诊断、病情判断以及疗效和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73-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蔡高荣;曹宝华;肖芳信;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甲状腺素(T4)、铜蓝蛋白(C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87病例分成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同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T4、Cp、AFU和P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病例组AFU、PT和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AFU明显低于其他两个病例组(P<0.01);各病例组PT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T4高于其他病例组(P<0.05);重型肝炎组Cp低于正常对照组及其他病例组(P<0.05),但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Cp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T4,Cp,ALT和PT对病毒性肝炎的早期和鉴别诊断、病情判断以及疗效和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73-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曾宪杰;孙光裕;曾培灿;林玉芳;
目的探讨改良的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早期危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160例TIA住院患者,分别用ABCD2评分量表和改良的ABCD2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和危险分组,记录各个危险组发病7天内的脑梗死例数,对比两个量表中高危组的脑梗死率。结果经过1周的住院治疗后,160例病人中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一共为17例。ABCD2评分量表筛选出高危组例数为72例,进展为脑梗死10例,脑梗死率13.89%,而改良的ABCD2评分量表筛选出高危组例数为49例,进展为脑梗死14例,脑梗死率28.57%,从两者的高危组脑梗死率比较,改良ABCD2评分量表显著高于ABCD2评分量表,P<0.05。结论改良的ABCD2评分量表在TIA进展为脑梗死的早期危险评估中,与ABCD2评分相比,提高了准确性,可以推广应用。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76-1177+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曾宪杰;孙光裕;曾培灿;林玉芳;
目的探讨改良的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早期危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160例TIA住院患者,分别用ABCD2评分量表和改良的ABCD2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和危险分组,记录各个危险组发病7天内的脑梗死例数,对比两个量表中高危组的脑梗死率。结果经过1周的住院治疗后,160例病人中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一共为17例。ABCD2评分量表筛选出高危组例数为72例,进展为脑梗死10例,脑梗死率13.89%,而改良的ABCD2评分量表筛选出高危组例数为49例,进展为脑梗死14例,脑梗死率28.57%,从两者的高危组脑梗死率比较,改良ABCD2评分量表显著高于ABCD2评分量表,P<0.05。结论改良的ABCD2评分量表在TIA进展为脑梗死的早期危险评估中,与ABCD2评分相比,提高了准确性,可以推广应用。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76-1177+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芳;贾静;朱伯军;
目的探讨2013年援藏期间,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对受援单位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以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工作进行对比,通过护理风险的识别及采取对策,保证管理的效果。结果当地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增强,护理质量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值得推广的,但在西藏地区开展护理工作应因地制宜,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促进民族团结。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78-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芳;贾静;朱伯军;
目的探讨2013年援藏期间,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对受援单位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以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工作进行对比,通过护理风险的识别及采取对策,保证管理的效果。结果当地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增强,护理质量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值得推广的,但在西藏地区开展护理工作应因地制宜,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促进民族团结。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78-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彬容;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降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科室收治的102例行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5 d内膀胱痉挛发生情况(痉挛发生率、痉挛时间)、膀胱冲洗液转清时间,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后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痉挛时间、痉挛发生率、引流液转清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由于多种原因引发患者的膀胱痉挛,给予正确的临床护理路径后,缩短了患者痉挛时间及发生率,减少了患者的入院时间及治疗费用,避免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81-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彬容;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降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科室收治的102例行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5 d内膀胱痉挛发生情况(痉挛发生率、痉挛时间)、膀胱冲洗液转清时间,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后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痉挛时间、痉挛发生率、引流液转清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由于多种原因引发患者的膀胱痉挛,给予正确的临床护理路径后,缩短了患者痉挛时间及发生率,减少了患者的入院时间及治疗费用,避免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81-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菱;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骨科患者的心理疏导需求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6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6例患者中不同年龄段者的汉密尔顿评量表及自评心理疏导需求程度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年龄≥75岁及≤20岁者汉密尔顿评量表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而年龄≥60岁及≤20岁者的自我评估心理疏导需求程度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不同年龄段骨科患者心理状态差异较大,患者的心理疏导需求程度之间的差异也较明显。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83-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菱;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骨科患者的心理疏导需求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6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6例患者中不同年龄段者的汉密尔顿评量表及自评心理疏导需求程度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年龄≥75岁及≤20岁者汉密尔顿评量表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而年龄≥60岁及≤20岁者的自我评估心理疏导需求程度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不同年龄段骨科患者心理状态差异较大,患者的心理疏导需求程度之间的差异也较明显。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83-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文秀;刘汉菊;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临床综合实际效果,为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病例均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并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共计132例,将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 1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得分水平显著地优于对照组患者(P=0.000);2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得分水平显著地优于对照组患者(P=0.000);3总满意度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水平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0 5)。结论在临床针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的实践过程中,与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相比较,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的综合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的可靠选择。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85-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朱文秀;刘汉菊;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临床综合实际效果,为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病例均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并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共计132例,将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 1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得分水平显著地优于对照组患者(P=0.000);2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得分水平显著地优于对照组患者(P=0.000);3总满意度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水平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0 5)。结论在临床针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的实践过程中,与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相比较,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的综合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的可靠选择。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85-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洪蕾;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局部压迫时间的长短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以期找到合适的压迫时间。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7月期间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0例,其中60例采用三角肌皮下注射,30例采用腹壁注射。将每例患者的14次皮下注射根据局部压迫时间的长短每2次记为1组,每组压迫时间分别为:1、2、3、4、5、6、7 min。12 h后统计记录注射局部的皮下出血情况。结果压迫时间与出血率的关系比较:随着压迫时间的延长,两组的皮下出血率均降低;压迫时间为4 min组和5 min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相邻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压迫时间与出血面积的关系比较:压迫时间为3 min组和4 min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相邻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局部压迫5 min,可以显著降低皮下出血和大出血的发生率。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87-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洪蕾;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局部压迫时间的长短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以期找到合适的压迫时间。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7月期间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0例,其中60例采用三角肌皮下注射,30例采用腹壁注射。将每例患者的14次皮下注射根据局部压迫时间的长短每2次记为1组,每组压迫时间分别为:1、2、3、4、5、6、7 min。12 h后统计记录注射局部的皮下出血情况。结果压迫时间与出血率的关系比较:随着压迫时间的延长,两组的皮下出血率均降低;压迫时间为4 min组和5 min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相邻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压迫时间与出血面积的关系比较:压迫时间为3 min组和4 min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相邻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局部压迫5 min,可以显著降低皮下出血和大出血的发生率。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87-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秋景;
目的探讨药物的管道标识在小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以我科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的1 08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双管输液,其中一管使用常用特殊药物,观察组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1月的1 41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1 410例里都使用标识,比较两组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率为0.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药物管道标识使护士在护理操作中按规范执行,有效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便于交接班,明确患儿病情药物疗效观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89-1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秋景;
目的探讨药物的管道标识在小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以我科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的1 08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双管输液,其中一管使用常用特殊药物,观察组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1月的1 41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1 410例里都使用标识,比较两组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率为0.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药物管道标识使护士在护理操作中按规范执行,有效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便于交接班,明确患儿病情药物疗效观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89-1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佩;秦芳;官同珍;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之上给予患儿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满意率为80.0%,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它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91-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佩;秦芳;官同珍;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之上给予患儿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满意率为80.0%,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它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91-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礼;陈阳;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预防及综合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116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和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之上,予以保儿宁颗粒和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次数及家属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为79.3%,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6.6%,对照组为82.8%,观察组家属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反复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保儿宁颗粒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并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儿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次数,促使患儿恢复健康。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93-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礼;陈阳;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预防及综合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116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和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之上,予以保儿宁颗粒和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次数及家属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为79.3%,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6.6%,对照组为82.8%,观察组家属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反复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保儿宁颗粒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并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儿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次数,促使患儿恢复健康。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93-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万小红;
目的探究临床针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有效治疗措施和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共计156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后的退热时间(d)、止泻时间(d)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在退热时间和止泻时间等两项指标上,研究组研究对象的指标水平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总有效率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6)。结论在临床针对小儿秋季腹泻患儿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95-1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万小红;
目的探究临床针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有效治疗措施和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共计156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后的退热时间(d)、止泻时间(d)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在退热时间和止泻时间等两项指标上,研究组研究对象的指标水平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总有效率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6)。结论在临床针对小儿秋季腹泻患儿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95-1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肖冬梅;陈爱霞;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诊患儿临床工作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儿80例,随机分成普通组和干预组各40例。普通组的患儿采取常规的接诊诊治和护理方式,干预组在患儿就诊时及时进行综合性护理,并对患儿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情绪波动情况。结果对两组接受护理干预后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干预组中的患儿的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儿SAS、SDS得分进行比较发现干预组患儿得分均少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比较显示干预组的家属非常满意的人数高于普通组,而不满意人数少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影响急诊患儿的情绪,使患儿的情绪得到提高,有助于医患关系和睦,值得推广。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97-1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冬梅;陈爱霞;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诊患儿临床工作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儿80例,随机分成普通组和干预组各40例。普通组的患儿采取常规的接诊诊治和护理方式,干预组在患儿就诊时及时进行综合性护理,并对患儿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情绪波动情况。结果对两组接受护理干预后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干预组中的患儿的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儿SAS、SDS得分进行比较发现干预组患儿得分均少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比较显示干预组的家属非常满意的人数高于普通组,而不满意人数少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影响急诊患儿的情绪,使患儿的情绪得到提高,有助于医患关系和睦,值得推广。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97-1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阮顺秋;李丽;胡晔;杨细丹;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26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GMFCSⅠ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52例患儿可独立行走,占82.5%,对照组有39例,占61.9%(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脑性瘫痪患儿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运动功能改善,提高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99-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阮顺秋;李丽;胡晔;杨细丹;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26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GMFCSⅠ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52例患儿可独立行走,占82.5%,对照组有39例,占61.9%(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脑性瘫痪患儿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运动功能改善,提高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2014年09期 v.21;No.187 1199-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梁玲;段距萍;刘洪碧;何影;张丹;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实际康复作用,从而为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和相关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144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实施干预措施)和对照组(未实施干预措施)各72例。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干预措施后的临床指标情况(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血糖三项指标)和康复时间。结果 1干预组三项指标的正常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干预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的实践过程中,针对患者个体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相关临床指标,有效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效果显著。
2014年09期 v.21;No.187 1201-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梁玲;段距萍;刘洪碧;何影;张丹;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实际康复作用,从而为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和相关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144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实施干预措施)和对照组(未实施干预措施)各72例。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干预措施后的临床指标情况(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血糖三项指标)和康复时间。结果 1干预组三项指标的正常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干预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的实践过程中,针对患者个体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相关临床指标,有效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效果显著。
2014年09期 v.21;No.187 1201-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安照辉;叶琴;陶静;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前两年(2008年至2009年)和后两年(2010年至2011年)的肺炎患儿各10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再次入院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憋喘平均缓解时间、体温平均恢复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再次入院率发现,对照组儿童肺炎再次入院率为9.43%,观察组儿童再次入院率为3.12%(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儿童肺炎的治疗效果,降低儿童肺炎再次入院率,值得推广。
2014年09期 v.21;No.187 1203-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安照辉;叶琴;陶静;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前两年(2008年至2009年)和后两年(2010年至2011年)的肺炎患儿各10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再次入院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憋喘平均缓解时间、体温平均恢复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再次入院率发现,对照组儿童肺炎再次入院率为9.43%,观察组儿童再次入院率为3.12%(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肺炎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儿童肺炎的治疗效果,降低儿童肺炎再次入院率,值得推广。
2014年09期 v.21;No.187 1203-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瑛;彭霞;唐凤娇;李丹;
目的探究JCI核心疼痛理念在小儿术后临床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小儿术后病患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行基于JCI核心疼痛理念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实施不同护理后的疗效以及护士对于疼痛基础知识、疼痛评估以及镇痛方法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72.00%,优良率为98.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00%和8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士在疼痛基础知识、疼痛评估以及镇痛方法得分为89.3±2.5、95.4±1.7、92.5±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7.1、83.5±8.3、85.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JCI核心的疼痛理念,将其应用于小儿术后临床护理服务中,能够有效促进病患进行康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护理推荐。
2014年09期 v.21;No.187 1205-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瑛;彭霞;唐凤娇;李丹;
目的探究JCI核心疼痛理念在小儿术后临床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小儿术后病患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行基于JCI核心疼痛理念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实施不同护理后的疗效以及护士对于疼痛基础知识、疼痛评估以及镇痛方法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72.00%,优良率为98.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00%和8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士在疼痛基础知识、疼痛评估以及镇痛方法得分为89.3±2.5、95.4±1.7、92.5±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7.1、83.5±8.3、85.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JCI核心的疼痛理念,将其应用于小儿术后临床护理服务中,能够有效促进病患进行康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护理推荐。
2014年09期 v.21;No.187 1205-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琴;陶静;李礼;
目的分析总结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综合征患儿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8例患儿痊愈,12例患儿好转,总有效率为9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12例患儿痊愈,16例患儿好转,总有效率为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8%。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结合各项检查,进行良好的肺部护理以预防感染发生,同时,严密监测氧饱和度变化,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以促使患者恢复健康。
2014年09期 v.21;No.187 1207-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叶琴;陶静;李礼;
目的分析总结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综合征患儿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8例患儿痊愈,12例患儿好转,总有效率为9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12例患儿痊愈,16例患儿好转,总有效率为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8%。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结合各项检查,进行良好的肺部护理以预防感染发生,同时,严密监测氧饱和度变化,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以促使患者恢复健康。
2014年09期 v.21;No.187 1207-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曹荣;
目的探索沟通技巧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儿科接受治疗的输液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除了进行常规护理工作外,在输液过程运用了沟通技巧。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在依从性上达到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1,P<0.05)。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2,P<0.05)。研究组满意度得分(99.12±0.3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25±1.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92,P<0.05)。结论在小儿患者的静脉输液过程中加强运用沟通技巧,并有效地结合常规护理工作,有助于护理工作者进行有效的穿刺活动,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2014年09期 v.21;No.187 1209-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曹荣;
目的探索沟通技巧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儿科接受治疗的输液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除了进行常规护理工作外,在输液过程运用了沟通技巧。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在依从性上达到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1,P<0.05)。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2,P<0.05)。研究组满意度得分(99.12±0.3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25±1.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92,P<0.05)。结论在小儿患者的静脉输液过程中加强运用沟通技巧,并有效地结合常规护理工作,有助于护理工作者进行有效的穿刺活动,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2014年09期 v.21;No.187 1209-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巧珊;黄晓君;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预防肩手综合征发生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中重型)为研究对象,在治疗早期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早期干预,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干预可减少肩手综合征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4年09期 v.21;No.187 1211-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巧珊;黄晓君;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预防肩手综合征发生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中重型)为研究对象,在治疗早期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早期干预,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干预可减少肩手综合征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4年09期 v.21;No.187 1211-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林敏;叶小英;宋秀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农合)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接受血液透析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参与新农合的需要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对象接受血液透析的人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的占90.0%,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的占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克服消极心理,增强战胜疾病信心,使患者及家属的生活工作朝积极方向发展,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2014年09期 v.21;No.187 1213-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林敏;叶小英;宋秀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农合)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接受血液透析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参与新农合的需要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对象接受血液透析的人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的占90.0%,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的占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克服消极心理,增强战胜疾病信心,使患者及家属的生活工作朝积极方向发展,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2014年09期 v.21;No.187 1213-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