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工程

Clinical Medicine & Engineering

论著_临床工程

  • 乳腺癌X线钙化与肿瘤生物学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杨鹏;马捷;臧达;贾桂静;赵乐勇;朱进;刘晓景;

    目的探讨乳腺癌X线钙化与ER、PR、C-erbB-2等肿瘤生物学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2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前乳腺X线钙化形态、分布与ER、PR、C-erbB-2等肿瘤生物学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X线钙化形态的ER、PR、C-erbB-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分布与ER、PR表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erbB-2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66,P=0.007)。结论乳腺癌钙化形态、分布与ER、PR、C-erbB-2等肿瘤生物学标志物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定型模糊钙化可能预示肿瘤恶性程度较低,内分泌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29-1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X线钙化与肿瘤生物学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杨鹏;马捷;臧达;贾桂静;赵乐勇;朱进;刘晓景;

    目的探讨乳腺癌X线钙化与ER、PR、C-erbB-2等肿瘤生物学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2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前乳腺X线钙化形态、分布与ER、PR、C-erbB-2等肿瘤生物学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X线钙化形态的ER、PR、C-erbB-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分布与ER、PR表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erbB-2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66,P=0.007)。结论乳腺癌钙化形态、分布与ER、PR、C-erbB-2等肿瘤生物学标志物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定型模糊钙化可能预示肿瘤恶性程度较低,内分泌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29-1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疗效分析

    孙辉;臧学慧;高立华;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Outerbridge分型Ⅲ~Ⅳ级软骨缺损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关节镜下证实为Outerbridge分型Ⅲ~Ⅳ级,符合微骨折适应症42例膝关节全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根据Tegner运动评级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手术后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随访14.6个月。Tegner平均评分由1.6±1.2提高到4.2±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ysholm平均评分由41.2±12.4提高到86.1±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是一种较为实用的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技术,它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可靠,器械价格低廉,且保留了再次手术治疗的机会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31-1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疗效分析

    孙辉;臧学慧;高立华;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Outerbridge分型Ⅲ~Ⅳ级软骨缺损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关节镜下证实为Outerbridge分型Ⅲ~Ⅳ级,符合微骨折适应症42例膝关节全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根据Tegner运动评级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手术后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随访14.6个月。Tegner平均评分由1.6±1.2提高到4.2±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ysholm平均评分由41.2±12.4提高到86.1±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是一种较为实用的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技术,它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可靠,器械价格低廉,且保留了再次手术治疗的机会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31-1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简便活动静脉输液穿刺车的研制与应用

    邓雪娇;石碧兰;石秋连;

    目的设计一种在临床上实用性强的静脉输液穿刺车。方法自行设计了一种集治疗、穿刺、成人及小儿输液、污物放置于一车,并可随意移动的静脉输液穿刺车。结果临床使用后效果满意。不但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而且减轻了护士工作时间及体力,预防慢性腰肌劳损;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医护人员的职业损伤及对环境的污染。结论只有设计一种在临床上实用性强的静脉输液穿刺车,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33-1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简便活动静脉输液穿刺车的研制与应用

    邓雪娇;石碧兰;石秋连;

    目的设计一种在临床上实用性强的静脉输液穿刺车。方法自行设计了一种集治疗、穿刺、成人及小儿输液、污物放置于一车,并可随意移动的静脉输液穿刺车。结果临床使用后效果满意。不但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而且减轻了护士工作时间及体力,预防慢性腰肌劳损;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医护人员的职业损伤及对环境的污染。结论只有设计一种在临床上实用性强的静脉输液穿刺车,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33-1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刘红艳;赵起;杨栋梁;雷苑麟;

    目的探讨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CH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50例,所有患者均在1月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评价64层MSCT诊断冠脉狭窄≥50%的诊断价值以及斑块与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50例共计683个冠脉节段可用于评价;64层MSCT诊断冠脉节段≥50%狭窄与CAG符合率为84.0%(63/75),诊断冠脉节段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4.0%、97.9%、96.5%;不同斑块性质对冠脉狭窄程度影响不同,单纯钙化斑块所致的狭窄程度常较轻,混合斑块所致的狭窄程度较重,而非钙化斑块所致的狭窄程度分布无一定特异性,常与CAG表现一致;钙化与非钙化斑块、钙化与混合斑块在狭窄程度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对于CHD的筛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35-1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刘红艳;赵起;杨栋梁;雷苑麟;

    目的探讨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CH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50例,所有患者均在1月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评价64层MSCT诊断冠脉狭窄≥50%的诊断价值以及斑块与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50例共计683个冠脉节段可用于评价;64层MSCT诊断冠脉节段≥50%狭窄与CAG符合率为84.0%(63/75),诊断冠脉节段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4.0%、97.9%、96.5%;不同斑块性质对冠脉狭窄程度影响不同,单纯钙化斑块所致的狭窄程度常较轻,混合斑块所致的狭窄程度较重,而非钙化斑块所致的狭窄程度分布无一定特异性,常与CAG表现一致;钙化与非钙化斑块、钙化与混合斑块在狭窄程度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对于CHD的筛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35-1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植入式脑神经刺激器的设计

    温志浩;陈海军;

    脑神经刺激能对运动障碍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进行有效的控制,具有可调及可逆等独特的优势,能缓解、改善甚至消除相应病症,使病人能较好地维持日常生活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本文对植入式脑神经刺激器的结构、功能和性能要求等做了研究和探讨,提供了解决方案,浅析了需要关注的问题。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38-1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植入式脑神经刺激器的设计

    温志浩;陈海军;

    脑神经刺激能对运动障碍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进行有效的控制,具有可调及可逆等独特的优势,能缓解、改善甚至消除相应病症,使病人能较好地维持日常生活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本文对植入式脑神经刺激器的结构、功能和性能要求等做了研究和探讨,提供了解决方案,浅析了需要关注的问题。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38-1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多功能电动轮椅的研究和CAD设计

    甘新平;伍学明;许小强;

    为了解决现在电动轮椅的各种问题以及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更贴心的功能,设计出一种新型多功能的电动轮椅,使老年人等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的方便与灵活。设计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可卧立的电动轮椅的总体初步设计方案,并依次给出了助行模块、卧立模块以及多功能模块的设计。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40-1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多功能电动轮椅的研究和CAD设计

    甘新平;伍学明;许小强;

    为了解决现在电动轮椅的各种问题以及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更贴心的功能,设计出一种新型多功能的电动轮椅,使老年人等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的方便与灵活。设计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可卧立的电动轮椅的总体初步设计方案,并依次给出了助行模块、卧立模块以及多功能模块的设计。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40-1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毛细血管血糖和静脉血糖的检测对比分析

    高传虎;

    目的探讨毛细血管血血糖测试和静脉血血糖测试结果的差异。方法 118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糖尿病患者,使用韩国2208型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血糖,与常规静脉血GOD-POD法测定血糖(血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毛细血管血血糖仪测定结果与常规静脉血糖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快速血糖仪可用于门诊糖尿病的筛选、普查,为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可行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42-1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毛细血管血糖和静脉血糖的检测对比分析

    高传虎;

    目的探讨毛细血管血血糖测试和静脉血血糖测试结果的差异。方法 118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糖尿病患者,使用韩国2208型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血糖,与常规静脉血GOD-POD法测定血糖(血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毛细血管血血糖仪测定结果与常规静脉血糖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快速血糖仪可用于门诊糖尿病的筛选、普查,为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可行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42-1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鼻内镜不同进路下腺样体切除手术的疗效比较分析

    黄桂球;曾薇;冯志谦;傅敏仪;陈美珍;宋颖;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经鼻进路和经口进路显像行腺样体切除术两种术式的疗效。方法将78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0°鼻内镜经鼻显像行腺样体切除术组(经鼻组)37例,70°鼻内镜经口显像行腺样体切除术组(经口组)41例,就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经鼻组(10.14±4.56)min,经口组(7.90±3.9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经鼻组(53.24±30.24)mL,经口组(48.73±31.56)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经鼻组治愈率为89.2%,经口组治愈率为9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经鼻组出现了3例鼻粘膜损伤,1例鼻腔粘连,2例悬雍垂或软腭损伤;经口组则无出现上述并发症。结论用70°鼻内镜经口进路显像行腺样体切除术手术时间更少,术后并发症更少,因而更为优胜。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44-1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鼻内镜不同进路下腺样体切除手术的疗效比较分析

    黄桂球;曾薇;冯志谦;傅敏仪;陈美珍;宋颖;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经鼻进路和经口进路显像行腺样体切除术两种术式的疗效。方法将78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0°鼻内镜经鼻显像行腺样体切除术组(经鼻组)37例,70°鼻内镜经口显像行腺样体切除术组(经口组)41例,就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经鼻组(10.14±4.56)min,经口组(7.90±3.9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经鼻组(53.24±30.24)mL,经口组(48.73±31.56)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经鼻组治愈率为89.2%,经口组治愈率为9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经鼻组出现了3例鼻粘膜损伤,1例鼻腔粘连,2例悬雍垂或软腭损伤;经口组则无出现上述并发症。结论用70°鼻内镜经口进路显像行腺样体切除术手术时间更少,术后并发症更少,因而更为优胜。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44-1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产前超声诊断用于检测胎儿胆囊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海玉;

    目的分析并评价早期常规超声检查配合使用高频探头对孕妇实施动态监测的方法对检出胎儿胆囊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产前检查孕妇5400例,采用常规超声检查配合使用高频探头实施动态监测胎儿的胆囊状况。结果经早期常规超声检查,全部5400例孕妇中共查出8例胎儿胆囊异常者,再使用高频探头对其实施动态监测,其中5例胆囊未显示,2例为胆囊内强回声,1例为双胆囊。5例胆囊未显示者中有4例通过产前复查以及产后证实胆囊无异常,余者1例通过产前复查均未见胆囊,通过产后证实为先天胆囊缺如;2例胆囊强回声者通过产前复查及产后证实为胆囊结石,但在胎儿出生后半年内结石均消失;1例双胆囊者通过产后复查证实为先天胆总管囊状扩张疾病。结论采用超声检查可以较好地检查胎儿胆囊异常,再使用高频探头对其实施动态监测,可以对胎儿胆囊异常做出进一步的明确诊断。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46-1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产前超声诊断用于检测胎儿胆囊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海玉;

    目的分析并评价早期常规超声检查配合使用高频探头对孕妇实施动态监测的方法对检出胎儿胆囊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产前检查孕妇5400例,采用常规超声检查配合使用高频探头实施动态监测胎儿的胆囊状况。结果经早期常规超声检查,全部5400例孕妇中共查出8例胎儿胆囊异常者,再使用高频探头对其实施动态监测,其中5例胆囊未显示,2例为胆囊内强回声,1例为双胆囊。5例胆囊未显示者中有4例通过产前复查以及产后证实胆囊无异常,余者1例通过产前复查均未见胆囊,通过产后证实为先天胆囊缺如;2例胆囊强回声者通过产前复查及产后证实为胆囊结石,但在胎儿出生后半年内结石均消失;1例双胆囊者通过产后复查证实为先天胆总管囊状扩张疾病。结论采用超声检查可以较好地检查胎儿胆囊异常,再使用高频探头对其实施动态监测,可以对胎儿胆囊异常做出进一步的明确诊断。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46-1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白细胞的探讨

    洪展桐;文海军;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临床用于检测尿液白细胞的价值。方法采用罗氏Urisys 1800尿液分析仪、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显微镜,随机对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的200例门诊患者尿样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方法检验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显微镜镜检白细胞阳性率24%,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阳性率30%,二者联合检验出尿样阳性者52例;显微镜镜检与罗氏Urisys 1800尿液分析仪联合阳性率30.1%,二者联合检验出尿样阳性者54例;罗氏Urisys 1800尿液分析仪与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二者联合检验出尿样阳性者35例;罗氏Urisys 1800尿液分析仪、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显微镜三者联合检测尿液白细胞阳性尿样仅19例。结论罗氏Urisys 1800尿液分析仪和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液白细胞虽然具有检测轻松、快捷等优点,但临床上并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48-1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白细胞的探讨

    洪展桐;文海军;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临床用于检测尿液白细胞的价值。方法采用罗氏Urisys 1800尿液分析仪、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显微镜,随机对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的200例门诊患者尿样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方法检验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显微镜镜检白细胞阳性率24%,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阳性率30%,二者联合检验出尿样阳性者52例;显微镜镜检与罗氏Urisys 1800尿液分析仪联合阳性率30.1%,二者联合检验出尿样阳性者54例;罗氏Urisys 1800尿液分析仪与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二者联合检验出尿样阳性者35例;罗氏Urisys 1800尿液分析仪、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显微镜三者联合检测尿液白细胞阳性尿样仅19例。结论罗氏Urisys 1800尿液分析仪和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液白细胞虽然具有检测轻松、快捷等优点,但临床上并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48-1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不同高频功率与术后早期尿失禁关系的临床探讨

    欧阳波;武明瑞;

    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不同高频功率与术后早期尿失禁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66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出现术后早期尿失禁,嘱患者练习提肛运动后尿失禁症状消失,无真性尿失禁。电切高功率组18例恢复时间平均(26±5)天,电切低功率组9例恢复时间平均(8±2)天。术中电切高功率组术后尿失禁发生频率及恢复时间明显高于电切低功率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不同高频功率与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频率及恢复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术中电切高功率导致尿道外括约肌的损伤是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的重要原因,靠近前列腺包膜和尖部时,应改用低功率电切,减少术后尿失禁。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50-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不同高频功率与术后早期尿失禁关系的临床探讨

    欧阳波;武明瑞;

    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不同高频功率与术后早期尿失禁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66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出现术后早期尿失禁,嘱患者练习提肛运动后尿失禁症状消失,无真性尿失禁。电切高功率组18例恢复时间平均(26±5)天,电切低功率组9例恢复时间平均(8±2)天。术中电切高功率组术后尿失禁发生频率及恢复时间明显高于电切低功率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不同高频功率与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频率及恢复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术中电切高功率导致尿道外括约肌的损伤是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的重要原因,靠近前列腺包膜和尖部时,应改用低功率电切,减少术后尿失禁。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50-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筛查上肢骨折术前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

    陈君洁;梁峭嵘;刘照宏;涂滨;何秀珍;梁彤;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筛查上肢骨折术前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29例上肢骨折患者术前上肢血管CDFI检查资料,统计分析并发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静脉血栓13例,阳性率0.36%,均为术前发现;急性血栓10例,慢性血栓3例;肱静脉血栓5例,锁骨下静脉至肱静脉血栓2例,腋静脉至肱静脉血栓3例,腋静脉血栓3例;完全栓塞9例,不完全栓塞4例。结论上肢骨折术前静脉血栓发生率虽然不高,为避免发生致命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危险,术前常规CDFI筛查静脉血栓是非常必要的,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52-1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筛查上肢骨折术前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

    陈君洁;梁峭嵘;刘照宏;涂滨;何秀珍;梁彤;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筛查上肢骨折术前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29例上肢骨折患者术前上肢血管CDFI检查资料,统计分析并发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静脉血栓13例,阳性率0.36%,均为术前发现;急性血栓10例,慢性血栓3例;肱静脉血栓5例,锁骨下静脉至肱静脉血栓2例,腋静脉至肱静脉血栓3例,腋静脉血栓3例;完全栓塞9例,不完全栓塞4例。结论上肢骨折术前静脉血栓发生率虽然不高,为避免发生致命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危险,术前常规CDFI筛查静脉血栓是非常必要的,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52-1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Siemens-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排除

    钟珊珊;李俭标;陈明;祁增凌;叶佩琨;李俊杰;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现代检验医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我院现配备Siemens-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两台。本文总结了生化分析仪的常规保养内容和常见故障排查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54-1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Siemens-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排除

    钟珊珊;李俭标;陈明;祁增凌;叶佩琨;李俊杰;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现代检验医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我院现配备Siemens-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两台。本文总结了生化分析仪的常规保养内容和常见故障排查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54-1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实验研究

  • 人肝癌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中热休克蛋白90α对20S蛋白酶体功能的影响

    陈雪梅;戴沛娟;段丹萍;王晓捷;尹强兵;马晓姣;邹飞;

    目的观察人肝癌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中细胞内Hsp90α和20S蛋白酶体的表达的变化以及Hsp90α表达下调后对20S蛋白酶体功能的影响;明确热休克蛋白90α对20s蛋白酶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以500μMH2O2建立氧化应激HepG2细胞模型;通过ROS探针法观察细胞在不同氧化应激条件下ROS的分布和含量,通过MTT比色法观察氧化应激对细胞存活的影响;以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氧化应激对细胞内Hsp90α及20S蛋白酶体的合成的影响;以pSilencer2.1-U6neo载体,用电穿孔法建立稳定的Hsp90α抑制表达细胞株,通过检测糜蛋白酶活性观察氧化应激和降低Hsp90α表达对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结果氧化应激后细胞内ROS的含量增多,且分布从胞浆向胞核转移;随着作用时间延长,H2O2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增强;氧化应激导致胞内Hsp90α表达量先增加后降低,20S蛋白酶体表达量明显降低;siRNA干扰组蛋白酶体活性显著下降。结论氧化应激可影响细胞内Hsp90α和20S蛋白酶体的表达并改变其细胞内分布;氧化应激及降低Hsp90α的表达均可影响蛋白酶体的活性;Hsp90α对蛋白酶体功能维持起保护性的作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56-1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人肝癌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中热休克蛋白90α对20S蛋白酶体功能的影响

    陈雪梅;戴沛娟;段丹萍;王晓捷;尹强兵;马晓姣;邹飞;

    目的观察人肝癌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中细胞内Hsp90α和20S蛋白酶体的表达的变化以及Hsp90α表达下调后对20S蛋白酶体功能的影响;明确热休克蛋白90α对20s蛋白酶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以500μMH2O2建立氧化应激HepG2细胞模型;通过ROS探针法观察细胞在不同氧化应激条件下ROS的分布和含量,通过MTT比色法观察氧化应激对细胞存活的影响;以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氧化应激对细胞内Hsp90α及20S蛋白酶体的合成的影响;以pSilencer2.1-U6neo载体,用电穿孔法建立稳定的Hsp90α抑制表达细胞株,通过检测糜蛋白酶活性观察氧化应激和降低Hsp90α表达对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结果氧化应激后细胞内ROS的含量增多,且分布从胞浆向胞核转移;随着作用时间延长,H2O2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增强;氧化应激导致胞内Hsp90α表达量先增加后降低,20S蛋白酶体表达量明显降低;siRNA干扰组蛋白酶体活性显著下降。结论氧化应激可影响细胞内Hsp90α和20S蛋白酶体的表达并改变其细胞内分布;氧化应激及降低Hsp90α的表达均可影响蛋白酶体的活性;Hsp90α对蛋白酶体功能维持起保护性的作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56-1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经肝动脉应用胞必佳治疗兔VX2肝肿瘤的实验研究

    刘锦召;张冰;周波;杨建勇;陈伟;李鹤平;

    目的观察胞必佳联合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灌注对兔VX2肝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24只兔VX2肝肿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组和对照组,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至肝动脉分别灌注胞必佳(10μg/Kg)+适量超液碘化油、丝裂霉素(0.2mg/Kg)+适量超液碘化油以及生理盐水。结果术后实验组兔在生存率上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血清肝功能指标及病理检查显示肝功能损害轻。结论经肝动脉灌注胞必佳联合碘化油乳剂对兔VX2肝肿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59-1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经肝动脉应用胞必佳治疗兔VX2肝肿瘤的实验研究

    刘锦召;张冰;周波;杨建勇;陈伟;李鹤平;

    目的观察胞必佳联合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灌注对兔VX2肝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24只兔VX2肝肿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组和对照组,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至肝动脉分别灌注胞必佳(10μg/Kg)+适量超液碘化油、丝裂霉素(0.2mg/Kg)+适量超液碘化油以及生理盐水。结果术后实验组兔在生存率上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血清肝功能指标及病理检查显示肝功能损害轻。结论经肝动脉灌注胞必佳联合碘化油乳剂对兔VX2肝肿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59-1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沙利度胺联合顺铂对A549肺腺癌细胞株的体外实验

    汤晓梅;熊建萍;张凌;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与顺铂(DDP)联合应用对A549人肺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沙利度胺对肺腺癌A549细胞VEGF、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PI单染法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沙利度胺处理后肺腺癌A549细胞VEGF、BF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沙利度胺联合DDP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沙利度胺(7.5mg/L)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后,处理组的VEGF、BFGF蛋白表达与未加药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沙利度胺DDP联合,可增加A549人肺腺癌细胞的凋亡率;沙利度胺可抑制A549人肺腺癌细胞VEGF、BFGF的蛋白表达。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61-1062+1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沙利度胺联合顺铂对A549肺腺癌细胞株的体外实验

    汤晓梅;熊建萍;张凌;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与顺铂(DDP)联合应用对A549人肺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沙利度胺对肺腺癌A549细胞VEGF、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PI单染法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沙利度胺处理后肺腺癌A549细胞VEGF、BF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沙利度胺联合DDP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沙利度胺(7.5mg/L)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后,处理组的VEGF、BFGF蛋白表达与未加药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沙利度胺DDP联合,可增加A549人肺腺癌细胞的凋亡率;沙利度胺可抑制A549人肺腺癌细胞VEGF、BFGF的蛋白表达。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61-1062+1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海带对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王亚男;于竹芹;李晓丹;符鹏飞;段德麟;

    目的探讨海带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昆明小鼠50只,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高血糖动物模型,海带粉饲料喂养干预治疗。自动血糖仪测小鼠空腹血糖(FBG),硫代巴比妥酸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和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海带治疗组和二甲双胍组动物血清FBG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动物血清MDA和NO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而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海带能通过抗氧化作用降低小鼠空腹血糖水平。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63-1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海带对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王亚男;于竹芹;李晓丹;符鹏飞;段德麟;

    目的探讨海带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昆明小鼠50只,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高血糖动物模型,海带粉饲料喂养干预治疗。自动血糖仪测小鼠空腹血糖(FBG),硫代巴比妥酸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和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海带治疗组和二甲双胍组动物血清FBG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动物血清MDA和NO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而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海带能通过抗氧化作用降低小鼠空腹血糖水平。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63-1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论著_临床研究

  • 老年认知功能量表对老年患者POCD的评价

    吴文春;董敏;曹雅军;

    目的探讨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cale of elderly congitive fuction,SECF)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评价效应。方法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92例,分别于手术前1d、术后1d、3d以及7d利用SECF量表行认知功能测定。结果共88名患者完成神经心理测试,POCD发生率在术后1d、3d以及7d分别为32.95%,26.14%以及19.32%;除定向和长记忆外,其余各项认知能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SECF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改变,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仍有待于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66-1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认知功能量表对老年患者POCD的评价

    吴文春;董敏;曹雅军;

    目的探讨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cale of elderly congitive fuction,SECF)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评价效应。方法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92例,分别于手术前1d、术后1d、3d以及7d利用SECF量表行认知功能测定。结果共88名患者完成神经心理测试,POCD发生率在术后1d、3d以及7d分别为32.95%,26.14%以及19.32%;除定向和长记忆外,其余各项认知能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SECF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改变,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仍有待于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66-1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脑电双频指数在老年患者静脉全身麻醉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刘文养;覃勇华;黄春忠;李迎春;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老年患者静脉全身麻醉用药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需静脉全身麻醉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BIS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双通道靶控输注。记录术中麻醉药用量、呼之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随意运动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Ⅰ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Ⅱ组(P<0.05),而且其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随意运动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Ⅱ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 BIS监测可减少老年患者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用量并改善麻醉苏醒质量。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68-1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电双频指数在老年患者静脉全身麻醉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刘文养;覃勇华;黄春忠;李迎春;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老年患者静脉全身麻醉用药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需静脉全身麻醉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BIS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双通道靶控输注。记录术中麻醉药用量、呼之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随意运动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Ⅰ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Ⅱ组(P<0.05),而且其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随意运动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Ⅱ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 BIS监测可减少老年患者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用量并改善麻醉苏醒质量。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68-1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麻醉方式对高龄患者下肢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黄建辉;谢长春;付建强;钟启钊;钟琳;蔡瑞卿;

    目的比较轻比重腰-硬联合阻滞、硬膜外阻滞及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对行下肢手术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80~95岁择期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SE组)、连续硬膜外阻滞(E组)、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G组),监测心率(HR)、血压(MAP),并利用胸腔生物电阻抗技术监测患者每搏指数(SVI)、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全身外周血管阻力(SV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时点为: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15min(T2)、30min(T3)、60min(T4)及术毕(T5)。结果与T0比,MAP、SVI、CO、CI及SVR各指标G组在T1和T2、E组在T2~T5各时点均有明显下降(P<0.05和0.01);SE组MAP、CO及CI在各时点仅有轻微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阻滞范围小,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70-1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麻醉方式对高龄患者下肢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黄建辉;谢长春;付建强;钟启钊;钟琳;蔡瑞卿;

    目的比较轻比重腰-硬联合阻滞、硬膜外阻滞及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对行下肢手术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80~95岁择期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SE组)、连续硬膜外阻滞(E组)、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G组),监测心率(HR)、血压(MAP),并利用胸腔生物电阻抗技术监测患者每搏指数(SVI)、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全身外周血管阻力(SV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时点为: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15min(T2)、30min(T3)、60min(T4)及术毕(T5)。结果与T0比,MAP、SVI、CO、CI及SVR各指标G组在T1和T2、E组在T2~T5各时点均有明显下降(P<0.05和0.01);SE组MAP、CO及CI在各时点仅有轻微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阻滞范围小,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70-1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梁兴东;容亓;韦廷安;

    目的通过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不同变化,分析相应的乙型肝炎临床诊治的手段。方法将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分为急性组和慢性组,测量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含量。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中的IgG、IgA、IgM等含量明显升高。结论血清IgG、IgA、IgM的水平变化,可作为反映肝组织炎症损害程度的较为灵敏的指标,可用于判断乙型肝炎病情变化。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72-1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梁兴东;容亓;韦廷安;

    目的通过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不同变化,分析相应的乙型肝炎临床诊治的手段。方法将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分为急性组和慢性组,测量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含量。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中的IgG、IgA、IgM等含量明显升高。结论血清IgG、IgA、IgM的水平变化,可作为反映肝组织炎症损害程度的较为灵敏的指标,可用于判断乙型肝炎病情变化。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72-1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布地奈德、利多卡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林两楷;谢海双;周荣才;崔钰春;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利多卡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基础治疗,以吸氧、抗炎,舒张支气管扩张等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利多卡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6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3.3%;而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7例、好转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2.3553,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利多卡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疗效佳,而且安全性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74-1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布地奈德、利多卡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林两楷;谢海双;周荣才;崔钰春;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利多卡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基础治疗,以吸氧、抗炎,舒张支气管扩张等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利多卡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6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3.3%;而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7例、好转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2.3553,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利多卡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疗效佳,而且安全性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74-1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微通道经皮肾取石术与传统经皮肾取石术的比较

    何朝辉;曾国华;陈文忠;吴文起;钟文;袁坚;单炽昌;李逊;

    目的微通道或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一种改良的经皮肾镜取石术,理论上通道的减小降低了传统(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创伤性、使用纤细的镜体能到达肾内集合系统更多区域提高了结石的取净率,但MPCNL是否具有优越性尚存在争议。我们对MPCNL与文献报道的PCNL作一比较论述。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行MPCNL治疗的患者资料并与传统PCNL的文献数据行比较研究。结果 3610例患者行4760次MPCNL,其中单通道取石2790例,多通道取石820例。平均手术时间78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6.8d。术后第2天及1个月后复查无石率分别为89%及91%。31例(0.67%)并发严重并发症,其中严重出血13例,胸膜损伤7例,尿源性脓毒症9例,肾周脓肿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与传统PCNL的文献相比,MPCNL在大出血、输血率、脓毒症和周围器官损伤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PCNL。结论 MPCNL是处理各种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与传统PCNL相比,MPCNL减少了重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结石清除率。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76-1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微通道经皮肾取石术与传统经皮肾取石术的比较

    何朝辉;曾国华;陈文忠;吴文起;钟文;袁坚;单炽昌;李逊;

    目的微通道或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一种改良的经皮肾镜取石术,理论上通道的减小降低了传统(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创伤性、使用纤细的镜体能到达肾内集合系统更多区域提高了结石的取净率,但MPCNL是否具有优越性尚存在争议。我们对MPCNL与文献报道的PCNL作一比较论述。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行MPCNL治疗的患者资料并与传统PCNL的文献数据行比较研究。结果 3610例患者行4760次MPCNL,其中单通道取石2790例,多通道取石820例。平均手术时间78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6.8d。术后第2天及1个月后复查无石率分别为89%及91%。31例(0.67%)并发严重并发症,其中严重出血13例,胸膜损伤7例,尿源性脓毒症9例,肾周脓肿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与传统PCNL的文献相比,MPCNL在大出血、输血率、脓毒症和周围器官损伤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PCNL。结论 MPCNL是处理各种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与传统PCNL相比,MPCNL减少了重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结石清除率。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76-1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抗病毒治疗对HBVDNA阳性原发性肝癌术后临床转归的影响

    方亮;周艳;王轶;厉新妍;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HBVDNA阳性原发性肝癌(PHC)术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将56例HBVDNA阳性PHC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在肝癌切除术后应用拉米夫定(100mg/d)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切除;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HBVDNA定量、AFP、Child-Pugh评分、无瘤生存率等。结果在术后3个月时,治疗组血清HBVDNA水平明显下降(P<0.05);在术后6个月时,治疗组血清HBVDNA水平显著下降(P<0.0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显著下降,ALB显著升高,Child-Pugh评分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术前术后HBVDN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ALT、AST、TBIL、ALB及Child-Pugh评分等指标虽有改善,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无瘤生存率1~,2~,3~年分别为76.82%、53.49%、36.11%和89.05%、70.04%、64.6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根治术后抗HBV治疗能降低肿瘤复发率,延长无瘤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对术前HBV-DNA阳性(HBVDAN≥1.0×103copies/mL)肝癌患者,宜尽早联合抗病毒治疗。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79-1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抗病毒治疗对HBVDNA阳性原发性肝癌术后临床转归的影响

    方亮;周艳;王轶;厉新妍;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HBVDNA阳性原发性肝癌(PHC)术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将56例HBVDNA阳性PHC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在肝癌切除术后应用拉米夫定(100mg/d)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切除;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HBVDNA定量、AFP、Child-Pugh评分、无瘤生存率等。结果在术后3个月时,治疗组血清HBVDNA水平明显下降(P<0.05);在术后6个月时,治疗组血清HBVDNA水平显著下降(P<0.0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显著下降,ALB显著升高,Child-Pugh评分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术前术后HBVDN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ALT、AST、TBIL、ALB及Child-Pugh评分等指标虽有改善,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无瘤生存率1~,2~,3~年分别为76.82%、53.49%、36.11%和89.05%、70.04%、64.6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根治术后抗HBV治疗能降低肿瘤复发率,延长无瘤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对术前HBV-DNA阳性(HBVDAN≥1.0×103copies/mL)肝癌患者,宜尽早联合抗病毒治疗。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79-1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的病理诊断及预后评价

    罗丽花;张婉仪;阮君;

    目的探讨伴有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侵袭行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清远市人民医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的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13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预后。结果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临床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影像学发现肺部占位现象;组织学观察肿瘤组织中均可见比例不等的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细胞簇,与肺泡壁连接或分离,瘤细胞可形成环样(ring-like)腺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癌细胞上皮膜抗原(EMA)、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β-连接蛋白(β-catenin)、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7(CK7)均为阳性,核增殖指数(Ki-67)高表达。预后:手术后平均随访16.2个月,其中4例患者术后生存至今,未发现肿瘤(4/13,30.8%);8例患者死于肿瘤(8/13,46.2%);3例患者带瘤生存(3/13,23.1%)。结论肺腺癌中微乳头结构成分提示肿瘤高侵袭转移行为,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该病理形态的出现应在报告中列出,并注明百分比,提醒临床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并密切随访。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82-1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的病理诊断及预后评价

    罗丽花;张婉仪;阮君;

    目的探讨伴有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侵袭行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清远市人民医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的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13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预后。结果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临床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影像学发现肺部占位现象;组织学观察肿瘤组织中均可见比例不等的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细胞簇,与肺泡壁连接或分离,瘤细胞可形成环样(ring-like)腺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癌细胞上皮膜抗原(EMA)、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β-连接蛋白(β-catenin)、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7(CK7)均为阳性,核增殖指数(Ki-67)高表达。预后:手术后平均随访16.2个月,其中4例患者术后生存至今,未发现肿瘤(4/13,30.8%);8例患者死于肿瘤(8/13,46.2%);3例患者带瘤生存(3/13,23.1%)。结论肺腺癌中微乳头结构成分提示肿瘤高侵袭转移行为,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该病理形态的出现应在报告中列出,并注明百分比,提醒临床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并密切随访。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82-1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Ⅱ、Ⅲ型Pilon骨折不同手术疗效分析

    陈宗文;徐磊;裴立家;

    目的探讨Pilon骨折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46例Pi-lon骨折(Ruedi-Allgower分型:Ⅱ型28例、Ⅲ型18例)患者,根据骨折类型以及软组织条件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35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11例患者行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结果根据Mazure评分标准,优16、良24、可5、差1。结论 Pilon骨折类型及踝部周围软组织情况对愈后影响最大;根据骨折具体情况、软组织条件、是否开放性骨折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Pilon骨折成功的关键。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85-1086+1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Ⅱ、Ⅲ型Pilon骨折不同手术疗效分析

    陈宗文;徐磊;裴立家;

    目的探讨Pilon骨折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46例Pi-lon骨折(Ruedi-Allgower分型:Ⅱ型28例、Ⅲ型18例)患者,根据骨折类型以及软组织条件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35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11例患者行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结果根据Mazure评分标准,优16、良24、可5、差1。结论 Pilon骨折类型及踝部周围软组织情况对愈后影响最大;根据骨折具体情况、软组织条件、是否开放性骨折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Pilon骨折成功的关键。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85-1086+1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低分子肝素预处理对髋关节置换中骨水泥填充后凝血指标改变的影响

    尹俊萍;乔国勇;李民强;苗海敏;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填充骨水泥时用低分子肝素预处理对患者的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未预先用药;实验组股骨颈骨折在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12小时皮下给予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注射。观察两组在填充骨水泥前后PT、APTT、FIB、TT及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在填充骨水泥前后PT缩短,FIB和D-二聚体在注入骨水泥后增多,APTT及TT在骨水泥注入前后变化不明显。实验组中在填充骨水泥前后PT、APTT、TT及FIB变化不明显,D-二聚体增多。结论骨水泥充填前用低分子肝素预处理,可以明显减少凝血指标的波动,减少血管内凝血发生的机会,对早期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预防作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87-1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低分子肝素预处理对髋关节置换中骨水泥填充后凝血指标改变的影响

    尹俊萍;乔国勇;李民强;苗海敏;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填充骨水泥时用低分子肝素预处理对患者的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未预先用药;实验组股骨颈骨折在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12小时皮下给予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注射。观察两组在填充骨水泥前后PT、APTT、FIB、TT及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在填充骨水泥前后PT缩短,FIB和D-二聚体在注入骨水泥后增多,APTT及TT在骨水泥注入前后变化不明显。实验组中在填充骨水泥前后PT、APTT、TT及FIB变化不明显,D-二聚体增多。结论骨水泥充填前用低分子肝素预处理,可以明显减少凝血指标的波动,减少血管内凝血发生的机会,对早期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预防作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87-1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鼻翼基底细胞癌手术Ⅰ期修复的探讨

    范绍翀;蔡谦;潘永;叶浩昕;钟晓声;黄桢;

    目的探讨侵犯鼻翼软骨的鼻翼基底细胞癌手术Ⅰ期修复的合适方式。方法根据鼻翼缺损的范围、浸润深度对19例鼻翼基底细胞癌采用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瓣和耳廓复合组织瓣联合鼻唇沟皮瓣两种方法进行Ⅰ期修复,并进行随访,分析两种修复方法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优缺点。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无皮瓣整体坏死出现。联合修复的12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移植物皮肤颜色改变和水疱形成的情况。有1例术后6个月时出现鼻孔边缘粘连导致狭窄,经再次手术恢复正常;1例鼻孔稍外翻。单纯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的7例患者中有1例部分组织瓣皮肤有缺血。结论对缺损面积较大(1×1.5cm2~2.0×2.5cm2)、侵犯鼻前庭皮肤的病例可以采用耳廓复合组织瓣联合邻近转移皮瓣进行鼻翼全层修复,而对缺损面积小于1×1.5cm2的病例可以单纯采用耳廓复合组织瓣进行修复。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90-1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鼻翼基底细胞癌手术Ⅰ期修复的探讨

    范绍翀;蔡谦;潘永;叶浩昕;钟晓声;黄桢;

    目的探讨侵犯鼻翼软骨的鼻翼基底细胞癌手术Ⅰ期修复的合适方式。方法根据鼻翼缺损的范围、浸润深度对19例鼻翼基底细胞癌采用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瓣和耳廓复合组织瓣联合鼻唇沟皮瓣两种方法进行Ⅰ期修复,并进行随访,分析两种修复方法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优缺点。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无皮瓣整体坏死出现。联合修复的12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移植物皮肤颜色改变和水疱形成的情况。有1例术后6个月时出现鼻孔边缘粘连导致狭窄,经再次手术恢复正常;1例鼻孔稍外翻。单纯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的7例患者中有1例部分组织瓣皮肤有缺血。结论对缺损面积较大(1×1.5cm2~2.0×2.5cm2)、侵犯鼻前庭皮肤的病例可以采用耳廓复合组织瓣联合邻近转移皮瓣进行鼻翼全层修复,而对缺损面积小于1×1.5cm2的病例可以单纯采用耳廓复合组织瓣进行修复。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90-1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治疗分析

    王斌;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20例患者均得到满意治疗,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早期下床行走。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92-1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治疗分析

    王斌;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20例患者均得到满意治疗,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早期下床行走。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92-1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右美托咪啶对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

    张建华;卢先卿;王展麟;何慧娇;梁健群;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肺癌根治术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三组(n=30),Ⅰ组于关胸前3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mL,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进行PCIA(背景输注速率0.015μg·kg-1·h-1,PCA量0.025μg/kg,锁定时间10min);Ⅱ组于关胸前3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μg/kg,术后PCIA同Ⅰ组;Ⅲ组术后采用舒芬太尼混合右美托咪啶进行PCIA(舒芬太尼背景输注速率0.015μg·kg-·1h-1,右美托咪啶背景输注速率0.05μg·kg-·1h-1,舒芬太尼PCA量0.025μg/kg,右美托咪啶PCA量0.08μg/kg,锁定时间10min)。记录麻醉前和输注右美托咪啶1h痛阈和耐痛阈;记录术后24h、48h内舒芬太尼用量、PCA总按压次数;记录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瘙痒、心动过缓、低血压、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Ⅰ组比较,Ⅲ组术后24h、48h舒芬太尼用量、PCA总按压次数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和瘙痒发生率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术后24h、48h舒芬太尼用量、PCA总按压次数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和瘙痒发生率降低(P<0.05);三组均未发生心动过缓、低血压、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结论右美托咪啶混合舒芬太尼用于肺癌根治术后PCIA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94-1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右美托咪啶对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

    张建华;卢先卿;王展麟;何慧娇;梁健群;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肺癌根治术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三组(n=30),Ⅰ组于关胸前3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mL,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进行PCIA(背景输注速率0.015μg·kg-1·h-1,PCA量0.025μg/kg,锁定时间10min);Ⅱ组于关胸前3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μg/kg,术后PCIA同Ⅰ组;Ⅲ组术后采用舒芬太尼混合右美托咪啶进行PCIA(舒芬太尼背景输注速率0.015μg·kg-·1h-1,右美托咪啶背景输注速率0.05μg·kg-·1h-1,舒芬太尼PCA量0.025μg/kg,右美托咪啶PCA量0.08μg/kg,锁定时间10min)。记录麻醉前和输注右美托咪啶1h痛阈和耐痛阈;记录术后24h、48h内舒芬太尼用量、PCA总按压次数;记录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瘙痒、心动过缓、低血压、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Ⅰ组比较,Ⅲ组术后24h、48h舒芬太尼用量、PCA总按压次数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和瘙痒发生率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术后24h、48h舒芬太尼用量、PCA总按压次数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和瘙痒发生率降低(P<0.05);三组均未发生心动过缓、低血压、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结论右美托咪啶混合舒芬太尼用于肺癌根治术后PCIA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94-1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迟发性痤疮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周春红;宋珊;康旻;

    目的探讨女性迟发性痤疮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和30例正常女性进行血清性激素六项的检测。结果女性迟发性痤疮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前者血清睾酮水平和睾酮/雌二醇均较后者高(P<0.05),而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及催乳素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性痤疮迟发可能与血清雄激素增多有关。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96-1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迟发性痤疮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周春红;宋珊;康旻;

    目的探讨女性迟发性痤疮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和30例正常女性进行血清性激素六项的检测。结果女性迟发性痤疮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前者血清睾酮水平和睾酮/雌二醇均较后者高(P<0.05),而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及催乳素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性痤疮迟发可能与血清雄激素增多有关。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96-1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氨酚羟考酮的不同给药剂量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洪英财;王正;杨林;

    目的探讨氨酚羟考酮的不同给药剂量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B组以及C组,对三组患者分别采用10mg、20mg以及30mg的氨酚羟考酮进行镇痛。结果 B组以及C组患者在VAS评分、BCS评分以及Ramsay评分比较中均优于A组,而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10mg的氨酚羟考酮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再增加氨酚羟考酮的剂量不能明显改善镇痛效果。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98-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氨酚羟考酮的不同给药剂量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洪英财;王正;杨林;

    目的探讨氨酚羟考酮的不同给药剂量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B组以及C组,对三组患者分别采用10mg、20mg以及30mg的氨酚羟考酮进行镇痛。结果 B组以及C组患者在VAS评分、BCS评分以及Ramsay评分比较中均优于A组,而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10mg的氨酚羟考酮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再增加氨酚羟考酮的剂量不能明显改善镇痛效果。

    2012年07期 v.19;No.161 1098-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何永滔;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预后。方法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的30例股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评价该法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获得随访28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个月,经治疗后28例患者6个月骨折面全部骨性愈合,均未出现髋内翻畸形,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无内固定物折断及髋内翻、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出现。结论使用股骨近端锁定支持钢板进行坚强固定效果满意,尤其适合于内侧结构不稳定或大转子碎裂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以及转子下骨折,较好地恢复了关节的功能。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00-1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何永滔;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预后。方法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的30例股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评价该法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获得随访28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个月,经治疗后28例患者6个月骨折面全部骨性愈合,均未出现髋内翻畸形,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无内固定物折断及髋内翻、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出现。结论使用股骨近端锁定支持钢板进行坚强固定效果满意,尤其适合于内侧结构不稳定或大转子碎裂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以及转子下骨折,较好地恢复了关节的功能。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00-1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留置导尿新方法在男性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

    相俊;罗华荣;廖国强;

    目的探索提高急性尿潴留导尿困难患者导尿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常规导尿术失败的男性急性尿潴留患者62例,通过适当的局麻和充分的润滑后采用内置输尿管导管的Foleys导尿管进行再次导尿,成功52例;失败10例中7例借助带半鞘的尿道镜直视下留置尿管成功。结果除3例患者留置尿管导尿失败后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外,其余59例通过新方法再次导尿均获成功,并且无明显血尿及尿道疼痛,成功率达95.16%。结论应用新方法导尿置管有助于提高男性尿潴留患者留置尿管的成功率。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02-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留置导尿新方法在男性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

    相俊;罗华荣;廖国强;

    目的探索提高急性尿潴留导尿困难患者导尿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常规导尿术失败的男性急性尿潴留患者62例,通过适当的局麻和充分的润滑后采用内置输尿管导管的Foleys导尿管进行再次导尿,成功52例;失败10例中7例借助带半鞘的尿道镜直视下留置尿管成功。结果除3例患者留置尿管导尿失败后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外,其余59例通过新方法再次导尿均获成功,并且无明显血尿及尿道疼痛,成功率达95.16%。结论应用新方法导尿置管有助于提高男性尿潴留患者留置尿管的成功率。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02-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垂体后叶素与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赖永威;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与奥曲肽联合治疗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8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常规止血治疗加用垂体后叶素与奥曲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显效时间与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时间为(5.64±1.34)小时、止血时间为(10.85±2.29)小时,对照组显效时间为(9.34±1.98)小时、止血时间为(14.61±2.75)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与奥曲肽联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好、显效快、不良反应少。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04-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垂体后叶素与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赖永威;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与奥曲肽联合治疗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8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常规止血治疗加用垂体后叶素与奥曲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显效时间与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时间为(5.64±1.34)小时、止血时间为(10.85±2.29)小时,对照组显效时间为(9.34±1.98)小时、止血时间为(14.61±2.75)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与奥曲肽联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好、显效快、不良反应少。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04-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分析

    林新山;

    目的观察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的手术治疗时机及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5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延期手术组32例和早期手术组1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延期手术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6例,并发症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1.3%;早期手术组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9例,并发症6例,无死亡案例,总有效率50%;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的把握,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各种辅助检查进行合理选择,对手术治疗患者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06-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分析

    林新山;

    目的观察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的手术治疗时机及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5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延期手术组32例和早期手术组1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延期手术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6例,并发症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1.3%;早期手术组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9例,并发症6例,无死亡案例,总有效率50%;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的把握,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各种辅助检查进行合理选择,对手术治疗患者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06-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曾春明;沈月华;廖菊英;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的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68例常规胃镜检查下疑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其中38例予以色素内镜检查,30例予以单纯活检作为对照组,并与手术切除灶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黏膜染色后活检有31例病理结果为胃癌,诊断的阳性率为81.6%(31/38),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有28例为早期胃癌,诊断的阳性率为73.7%(28/38);对照组诊断胃癌以及早期胃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3.3%(13/30)和23.3%(7/30),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色素内镜诊断黏膜结构更清晰,对病变的定位以及目的性活检有利,可显著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具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08-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曾春明;沈月华;廖菊英;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的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68例常规胃镜检查下疑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其中38例予以色素内镜检查,30例予以单纯活检作为对照组,并与手术切除灶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黏膜染色后活检有31例病理结果为胃癌,诊断的阳性率为81.6%(31/38),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有28例为早期胃癌,诊断的阳性率为73.7%(28/38);对照组诊断胃癌以及早期胃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3.3%(13/30)和23.3%(7/30),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色素内镜诊断黏膜结构更清晰,对病变的定位以及目的性活检有利,可显著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具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08-1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40例临床疗效分析

    陈观伟;付华;陈小燕;吴家友;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致病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总结40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资料,对致病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诱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主要因素为:感染性疾病47.5%(19/40)和溶血性疾病32.5%(13/40);观察组对患儿进行换血治疗、给予蓝光照射、丙种球蛋白等综合治疗后,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的38例患儿进行比较,治疗后的NBNA评分改善情况,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和溶血性疾病是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最危险因素,换血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NBNA评分,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10-1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40例临床疗效分析

    陈观伟;付华;陈小燕;吴家友;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致病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总结40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资料,对致病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诱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主要因素为:感染性疾病47.5%(19/40)和溶血性疾病32.5%(13/40);观察组对患儿进行换血治疗、给予蓝光照射、丙种球蛋白等综合治疗后,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的38例患儿进行比较,治疗后的NBNA评分改善情况,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和溶血性疾病是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最危险因素,换血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NBNA评分,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10-1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纳洛酮、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中风52例临床治疗分析

    张中兴;

    目的分析纳洛酮、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中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间收治的104例非创伤性治疗的昏迷脑中风患者进行平均随机分组,实验组52例,采用常规疗法配合纳洛酮及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2例,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护理。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与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最短清醒时间为23h,约为1d,最长清醒时间为169h,约为7d;对照组最短清醒时间为49h,约为2d,最长清醒时间为335h,约为14d。实验组平均清醒时间约为5d,对照组约为7d,实验组平均清醒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中风昏迷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配合纳洛酮、复方麝香注射液静脉注射,能有效缩短其昏迷时间,避免脑部严重损伤,是临床治疗脑中风的可靠药物。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12-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纳洛酮、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中风52例临床治疗分析

    张中兴;

    目的分析纳洛酮、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中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间收治的104例非创伤性治疗的昏迷脑中风患者进行平均随机分组,实验组52例,采用常规疗法配合纳洛酮及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2例,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护理。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与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最短清醒时间为23h,约为1d,最长清醒时间为169h,约为7d;对照组最短清醒时间为49h,约为2d,最长清醒时间为335h,约为14d。实验组平均清醒时间约为5d,对照组约为7d,实验组平均清醒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中风昏迷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配合纳洛酮、复方麝香注射液静脉注射,能有效缩短其昏迷时间,避免脑部严重损伤,是临床治疗脑中风的可靠药物。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12-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病毒性脑炎患儿S-100B蛋白的动态检测及临床意义

    陈小慈;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液和脑脊液S-100B蛋白浓度和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观察组,25例年龄、性别与观察组相匹配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ABC-ELISA)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血液和脑脊液S-100B蛋白浓度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和脑脊液S-100B蛋白浓度的变化反映了神经胶质细胞的受损程度,可作为脑组织损伤的标志物,对监测小儿病毒性脑炎病情变化和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14-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病毒性脑炎患儿S-100B蛋白的动态检测及临床意义

    陈小慈;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液和脑脊液S-100B蛋白浓度和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观察组,25例年龄、性别与观察组相匹配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ABC-ELISA)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血液和脑脊液S-100B蛋白浓度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和脑脊液S-100B蛋白浓度的变化反映了神经胶质细胞的受损程度,可作为脑组织损伤的标志物,对监测小儿病毒性脑炎病情变化和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14-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血清胱抑素C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预测作用的研究

    陈海高;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价值。方法将8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隐性糖尿病肾病组和显性糖尿病肾病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ysC、尿素氮(BUN)、肌酐(SCr)及尿微量白蛋白(MA),按MDRD公式计算GF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隐性糖尿病肾病组和显性糖尿病肾病组CysC、MA值均增高(P<0.05),且显性糖尿病肾病组CysC、MA值较隐性糖尿病肾病组更高(P<0.05)。三组中CysC异常率最高。CysC与MA在隐性糖尿病肾病组中呈正相关,在显性糖尿病肾病组中无相关性。结论血清CysC能较好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16-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血清胱抑素C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预测作用的研究

    陈海高;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价值。方法将8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隐性糖尿病肾病组和显性糖尿病肾病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ysC、尿素氮(BUN)、肌酐(SCr)及尿微量白蛋白(MA),按MDRD公式计算GF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隐性糖尿病肾病组和显性糖尿病肾病组CysC、MA值均增高(P<0.05),且显性糖尿病肾病组CysC、MA值较隐性糖尿病肾病组更高(P<0.05)。三组中CysC异常率最高。CysC与MA在隐性糖尿病肾病组中呈正相关,在显性糖尿病肾病组中无相关性。结论血清CysC能较好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16-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抗生素治疗预防穿孔性阑尾炎术后腹腔脓肿的研究

    张贵经;罗友志;俞秀玉;张永炳;

    目的探讨长时间(>5天)使用抗生素能否减少穿孔性阑尾炎术后腹腔脓肿的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穿孔性阑尾炎术后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长短分为观察组(>5天)和对照组(≤5天),比较两组术后腹腔脓肿的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脓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腹腔脓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9.8%vs9.2%,P=0.84),回归性分析显示<3000mL生理盐水腹腔冲洗是术后腹腔脓肿形成的危险因素(OR=4.568,P=0.038)。结论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并不能减少穿孔性阑尾炎术后腹腔脓肿的机率,术中大量生理盐水(>3000mL)冲洗腹腔可减少术后腹腔脓肿的发生率。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18-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抗生素治疗预防穿孔性阑尾炎术后腹腔脓肿的研究

    张贵经;罗友志;俞秀玉;张永炳;

    目的探讨长时间(>5天)使用抗生素能否减少穿孔性阑尾炎术后腹腔脓肿的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穿孔性阑尾炎术后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长短分为观察组(>5天)和对照组(≤5天),比较两组术后腹腔脓肿的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脓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腹腔脓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9.8%vs9.2%,P=0.84),回归性分析显示<3000mL生理盐水腹腔冲洗是术后腹腔脓肿形成的危险因素(OR=4.568,P=0.038)。结论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并不能减少穿孔性阑尾炎术后腹腔脓肿的机率,术中大量生理盐水(>3000mL)冲洗腹腔可减少术后腹腔脓肿的发生率。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18-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钠血症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陈国永;陈学华;冯伟文;塔拉;吴润华;

    目的分析并探讨高钠血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及处理对策。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伴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78例患者按血清钠水平分为高血钠组及高血钠组。结果全部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继发高钠血症者37例,发生高钠血症组的GCS评分为3~5分者30例,GCS评分为6~8分者7例,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高钠血症患者有27例死亡,10例生存,两组的病死率相比,差异亦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高钠血症的病情程度和GCS分值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对于高钠血症,临床工作中必须充分提高预防意识,重视其严重后果尽早采取纠正高钠血症措施,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始血液净化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20-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钠血症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陈国永;陈学华;冯伟文;塔拉;吴润华;

    目的分析并探讨高钠血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及处理对策。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伴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78例患者按血清钠水平分为高血钠组及高血钠组。结果全部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继发高钠血症者37例,发生高钠血症组的GCS评分为3~5分者30例,GCS评分为6~8分者7例,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高钠血症患者有27例死亡,10例生存,两组的病死率相比,差异亦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高钠血症的病情程度和GCS分值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对于高钠血症,临床工作中必须充分提高预防意识,重视其严重后果尽早采取纠正高钠血症措施,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始血液净化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20-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心室率控制水平心房颤动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

    邱文;张绍深;杨明华;

    目的通过检测房颤及不同心室率控制水平的房颤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左心房(LA)直径,评价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对于降低血清hsCRP,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97人,依据静息心室率控制情况分为三组:房颤1组(静息心室率60次/分~79次/分);房颤2组(静息心室率80次/分~109次/分);房颤3组(静息心室率大于等于110次/分)。选取同期窦性心律的健康体检人群38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四组人群血清hsCRP和LA直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hsCRP和LA直径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房颤3组hsCRP及LA直径较房颤1组、房颤2组升高(P值分别为0.027,0.046,0.035,0.041),房颤1组与房颤2组两组间hsCRP及LA直径无统计学差异。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CRP与LA直径、心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9、0.350,P值分别为0.026、0.022)。结论血清hsCRP及左心房直径在房颤及心室率控制欠佳的房颤患者中明显增高,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能减轻心肌重构、降低hsCRP水平。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2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心室率控制水平心房颤动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

    邱文;张绍深;杨明华;

    目的通过检测房颤及不同心室率控制水平的房颤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左心房(LA)直径,评价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对于降低血清hsCRP,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97人,依据静息心室率控制情况分为三组:房颤1组(静息心室率60次/分~79次/分);房颤2组(静息心室率80次/分~109次/分);房颤3组(静息心室率大于等于110次/分)。选取同期窦性心律的健康体检人群38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四组人群血清hsCRP和LA直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hsCRP和LA直径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房颤3组hsCRP及LA直径较房颤1组、房颤2组升高(P值分别为0.027,0.046,0.035,0.041),房颤1组与房颤2组两组间hsCRP及LA直径无统计学差异。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CRP与LA直径、心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9、0.350,P值分别为0.026、0.022)。结论血清hsCRP及左心房直径在房颤及心室率控制欠佳的房颤患者中明显增高,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能减轻心肌重构、降低hsCRP水平。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2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麻醉方法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黄剑波;黄强;

    目的通过分析与科学研究,在不同的麻醉方法下,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80例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研究通过麻醉前后不同麻醉方法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比较血液流变的变化。在80例患者中,有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非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硬膜外阻滞麻醉组,糖尿病全身麻醉组,非糖尿病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和非糖尿病全身麻醉组。结果经过麻醉以后,糖尿病患者通过硬膜外阻滞组麻醉全血低切和高切粘度、低切和高切还原粘度较麻醉前降低;全身麻醉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麻醉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硬膜外阻滞麻醉组的全血高切粘度比全身麻醉组低。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使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滞性降低,有益于患者脏器的血流灌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24-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麻醉方法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黄剑波;黄强;

    目的通过分析与科学研究,在不同的麻醉方法下,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80例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研究通过麻醉前后不同麻醉方法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比较血液流变的变化。在80例患者中,有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非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硬膜外阻滞麻醉组,糖尿病全身麻醉组,非糖尿病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和非糖尿病全身麻醉组。结果经过麻醉以后,糖尿病患者通过硬膜外阻滞组麻醉全血低切和高切粘度、低切和高切还原粘度较麻醉前降低;全身麻醉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麻醉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硬膜外阻滞麻醉组的全血高切粘度比全身麻醉组低。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使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滞性降低,有益于患者脏器的血流灌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24-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抗结核药物致高危人群肝损害临床分析

    岑文昌;肖芃;吴睿彦;陈惠玉;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主要因素,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74例抗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出现肝损伤的例数,总结患者分析导致肝损伤的高危因素,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结核病的类型、抗结核药物疗程、并发症,结果使用SPSS18.0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越大、有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其肝损害更容易发生,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时间长、合并肝炎患者容易发生肝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发生肝损伤与年龄、并发症、治疗疗程和抗结核类型均有关系,针对此类患者需要医生积极给予保肝护肝药物。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26-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抗结核药物致高危人群肝损害临床分析

    岑文昌;肖芃;吴睿彦;陈惠玉;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主要因素,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74例抗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出现肝损伤的例数,总结患者分析导致肝损伤的高危因素,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结核病的类型、抗结核药物疗程、并发症,结果使用SPSS18.0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越大、有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其肝损害更容易发生,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时间长、合并肝炎患者容易发生肝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发生肝损伤与年龄、并发症、治疗疗程和抗结核类型均有关系,针对此类患者需要医生积极给予保肝护肝药物。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26-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改良清除联合腹腔加热灌注化疗疗效观察

    韩康潮;李金女;李木轩;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改良清除联合应用腹腔加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施行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改良清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于术后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于术后使用腹腔加热灌注化疗,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随访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1.9%和43.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复发率分别为8.7%和42.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联合腹腔加热灌注化疗是预防术后腹腔内复发以及提高患者生存率的简单、可行的理想方法。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28-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改良清除联合腹腔加热灌注化疗疗效观察

    韩康潮;李金女;李木轩;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改良清除联合应用腹腔加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施行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改良清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于术后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于术后使用腹腔加热灌注化疗,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随访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1.9%和43.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复发率分别为8.7%和42.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联合腹腔加热灌注化疗是预防术后腹腔内复发以及提高患者生存率的简单、可行的理想方法。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28-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氢化可的松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廖保南;许中超;詹文林;

    目的探讨氢化可的松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儿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合并抗休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氢化可的松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联合山莨菪碱可显著改善感染性休克患儿的临床状况,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30-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氢化可的松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廖保南;许中超;詹文林;

    目的探讨氢化可的松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儿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合并抗休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氢化可的松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联合山莨菪碱可显著改善感染性休克患儿的临床状况,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30-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吕磊;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紧急PCI术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等常规的临床治疗,替罗非班组患者在以上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替罗非班组患者在梗死后心绞痛及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P<0.05),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紧急PCI术中使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联合治疗,能降低复合终点的发生率,且出血事件发生率没有增加。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32-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吕磊;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紧急PCI术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等常规的临床治疗,替罗非班组患者在以上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替罗非班组患者在梗死后心绞痛及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P<0.05),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紧急PCI术中使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联合治疗,能降低复合终点的发生率,且出血事件发生率没有增加。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32-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美宝(MEBO)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小儿深Ⅱ°烧伤创面的应用

    陈剑平;温世和;李钟;

    目的探讨美宝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小儿深Ⅱ°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135例因热开水烫伤四肢皮肤致深Ⅱ°烧伤的小儿患者,按创面处理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66例)采用美宝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B组(69例)单独采用美宝进行治疗。对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及愈合后瘢痕形成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平均愈合时间(14.8±2.7)天,愈后瘢痕少;B组平均愈合时间(16.2±2.7)天,愈后瘢痕少。两组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应用美宝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小儿深Ⅱ°烧伤创面,可加速创面愈合,愈后瘢痕形成无明显差异。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34-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美宝(MEBO)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小儿深Ⅱ°烧伤创面的应用

    陈剑平;温世和;李钟;

    目的探讨美宝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小儿深Ⅱ°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135例因热开水烫伤四肢皮肤致深Ⅱ°烧伤的小儿患者,按创面处理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66例)采用美宝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B组(69例)单独采用美宝进行治疗。对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及愈合后瘢痕形成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平均愈合时间(14.8±2.7)天,愈后瘢痕少;B组平均愈合时间(16.2±2.7)天,愈后瘢痕少。两组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应用美宝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小儿深Ⅱ°烧伤创面,可加速创面愈合,愈后瘢痕形成无明显差异。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34-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内脏脂肪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黄水庆;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糖尿病非血管病变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每组各20例,并设立健康对照组;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内脏脂肪素的浓度。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内脏脂肪素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之间,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组血清中内脏脂肪素的水平显著高于非血管病变组(P<0.05),而大血管病变组和微血管病变组两者之间内脏脂肪素的水平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脏脂肪素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可以作为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的预测监控因子。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36-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内脏脂肪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黄水庆;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糖尿病非血管病变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每组各20例,并设立健康对照组;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内脏脂肪素的浓度。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内脏脂肪素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之间,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组血清中内脏脂肪素的水平显著高于非血管病变组(P<0.05),而大血管病变组和微血管病变组两者之间内脏脂肪素的水平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脏脂肪素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可以作为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的预测监控因子。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36-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硝苯地平舌下含服和乌拉地尔静脉注射治疗高血压急症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吴倩;

    目的对比硝苯地平舌下含服和乌拉地尔静脉注射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方法将117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58例和B组59例,分别给予硝苯地平组和乌拉地尔静脉注射治疗。观察患者注射前和注射后5、30、60、120、180min血压及心率变化。结果 A组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5min后血压开始下降(P<0.05),30min达到高峰(P<0.05),3h时有上升趋势,血压下降同时心率有所增加(P<0.05);B组患者静脉注射乌拉地尔5min后血压开始下降(P<0.05),30min达到高峰并维持稳定,心率无明显改变(P>0.05);A组患者降压疗效总有效率77.6%显著低于B组93.6%(P<0.05);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均较轻微,无患者终止治疗。结论静脉注射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具有起效快、降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不增加心率等优点,疗效好于硝苯地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38-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硝苯地平舌下含服和乌拉地尔静脉注射治疗高血压急症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吴倩;

    目的对比硝苯地平舌下含服和乌拉地尔静脉注射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方法将117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58例和B组59例,分别给予硝苯地平组和乌拉地尔静脉注射治疗。观察患者注射前和注射后5、30、60、120、180min血压及心率变化。结果 A组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5min后血压开始下降(P<0.05),30min达到高峰(P<0.05),3h时有上升趋势,血压下降同时心率有所增加(P<0.05);B组患者静脉注射乌拉地尔5min后血压开始下降(P<0.05),30min达到高峰并维持稳定,心率无明显改变(P>0.05);A组患者降压疗效总有效率77.6%显著低于B组93.6%(P<0.05);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均较轻微,无患者终止治疗。结论静脉注射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具有起效快、降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不增加心率等优点,疗效好于硝苯地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38-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乳腺癌根治术的比较

    夏根玉;王翠兰;蔡昌龙;邓宏德;尹振华;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根治术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其中根治术是25例,改良根治术是27例。结果乳腺癌术后均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随访3~60个月后,改良根治术存活25例,2例死亡,乳腺癌根治术1人死亡。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仍是基层医院主要的治疗手段。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40-1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乳腺癌根治术的比较

    夏根玉;王翠兰;蔡昌龙;邓宏德;尹振华;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根治术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其中根治术是25例,改良根治术是27例。结果乳腺癌术后均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随访3~60个月后,改良根治术存活25例,2例死亡,乳腺癌根治术1人死亡。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仍是基层医院主要的治疗手段。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40-1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敏辉;麦观保;李全荣;

    目的分析比较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并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30例为观察组,以及同期行传统手术切除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间患者在吻合口瘘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以及局部复发率方面得到显著改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较之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具更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42-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敏辉;麦观保;李全荣;

    目的分析比较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并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30例为观察组,以及同期行传统手术切除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间患者在吻合口瘘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以及局部复发率方面得到显著改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较之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具更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42-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形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

    李茂章;陈庆生;廖锦先;麦惠洪;叶向阳;

    目的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9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其中,31例(79.49%)为阴茎体型,5例(12.82%)为阴茎阴囊型,3例(7.69%)为阴囊型。所有患者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形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39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进行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形术的手术时间为75~100min,平均手术时间85min。37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4.87%,1例(2.56%)患者出现尿瘘,行修补术后患者痊愈。1例(2.56%)患者出现尿道狭窄,定期进行尿道扩张后患者痊愈。所有患者对手术后阴茎外观表示满意,满意度为100%。结论尿道板纵切卷板尿道成形术方法简单,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阴茎外形恢复正常,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4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形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

    李茂章;陈庆生;廖锦先;麦惠洪;叶向阳;

    目的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9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其中,31例(79.49%)为阴茎体型,5例(12.82%)为阴茎阴囊型,3例(7.69%)为阴囊型。所有患者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形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39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进行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形术的手术时间为75~100min,平均手术时间85min。37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4.87%,1例(2.56%)患者出现尿瘘,行修补术后患者痊愈。1例(2.56%)患者出现尿道狭窄,定期进行尿道扩张后患者痊愈。所有患者对手术后阴茎外观表示满意,满意度为100%。结论尿道板纵切卷板尿道成形术方法简单,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阴茎外形恢复正常,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4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福辛普利对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周晓亮;李勤;陈彩姬;许左航;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福辛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的机制,分析房颤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相关性。方法将确诊的1~2级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福辛普利组(A组)80~160mg/d;胺碘酮+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组(B组)5~10mg/d。观察服药12月后各组房颤复发率;测定每组患者服药前与服药后3月、12月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AngⅡ;再分析房颤复发与AngⅡ的相关性。结果①两组患者服药后3月血压达标,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与服药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服药后3月与服药前相比AngⅡ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服药后12月AngⅡA组、B组均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复发率:A、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的房颤复发与AngⅡ明显相关(P<0.001)。结论福辛普利对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有效。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46-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福辛普利对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周晓亮;李勤;陈彩姬;许左航;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福辛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的机制,分析房颤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相关性。方法将确诊的1~2级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福辛普利组(A组)80~160mg/d;胺碘酮+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组(B组)5~10mg/d。观察服药12月后各组房颤复发率;测定每组患者服药前与服药后3月、12月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AngⅡ;再分析房颤复发与AngⅡ的相关性。结果①两组患者服药后3月血压达标,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与服药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服药后3月与服药前相比AngⅡ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服药后12月AngⅡA组、B组均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复发率:A、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的房颤复发与AngⅡ明显相关(P<0.001)。结论福辛普利对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有效。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46-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妇科腹腔镜手术泌尿系损伤的临床分析

    陈颖;汪星星;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泌尿系损伤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61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6例泌尿系损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 6例损伤中:膀胱损伤4例(3例发生于分离时,术中及时修补术后愈合好),1例术中未发现,术后1周形成膀胱底壁阴道瘘需开放手术修复;输尿管损伤2例:1例术中及时发现铲形缝合创口后痊愈;1例术中未发现,术后2周表现为输尿管梗阻。结论泌尿系损伤能否早期诊治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术中发现损伤并作相应的处理可避免严重不良后果。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48-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妇科腹腔镜手术泌尿系损伤的临床分析

    陈颖;汪星星;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泌尿系损伤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61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6例泌尿系损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 6例损伤中:膀胱损伤4例(3例发生于分离时,术中及时修补术后愈合好),1例术中未发现,术后1周形成膀胱底壁阴道瘘需开放手术修复;输尿管损伤2例:1例术中及时发现铲形缝合创口后痊愈;1例术中未发现,术后2周表现为输尿管梗阻。结论泌尿系损伤能否早期诊治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术中发现损伤并作相应的处理可避免严重不良后果。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48-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硬膜外吗啡复合液和静脉布托啡诺用于产科术后镇痛的回顾分析

    蓝晓文;廖永强;李荣胜;韩琪;黄韵枝;毛丽君;蔡友娟;

    目的比较硬膜外吗啡复合局麻药和静脉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产科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行剖宫产、术后以硬膜外吗啡复合液(E组)或静脉布托啡诺(I组)镇痛的产妇共503例。记录镇痛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E组95.9%和I组97.4%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优良(P>0.05),E组恶心呕吐、瘙痒、下肢麻木等发生率显著高于I组(P<0.01或P<0.05),但I组头晕嗜睡者比E组多(P>0.05)。结论静脉布托啡诺可为剖宫产术后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与硬膜外吗啡复合局麻药相比,恶心呕吐及瘙痒等不良反应较少,但头晕嗜睡者较多。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50-1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硬膜外吗啡复合液和静脉布托啡诺用于产科术后镇痛的回顾分析

    蓝晓文;廖永强;李荣胜;韩琪;黄韵枝;毛丽君;蔡友娟;

    目的比较硬膜外吗啡复合局麻药和静脉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产科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行剖宫产、术后以硬膜外吗啡复合液(E组)或静脉布托啡诺(I组)镇痛的产妇共503例。记录镇痛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E组95.9%和I组97.4%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优良(P>0.05),E组恶心呕吐、瘙痒、下肢麻木等发生率显著高于I组(P<0.01或P<0.05),但I组头晕嗜睡者比E组多(P>0.05)。结论静脉布托啡诺可为剖宫产术后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与硬膜外吗啡复合局麻药相比,恶心呕吐及瘙痒等不良反应较少,但头晕嗜睡者较多。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50-1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苯巴比妥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80例临床疗效观察

    雷芝芳;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2003年3月至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符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标准的80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苯巴比妥联合高压氧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神经系统症状改善状况及脑CT治疗前后变化。结果神经系统症状改善上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脑CT示脑病变有所改善,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对照组6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苯巴比妥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较快减轻患儿神经系统症状体征,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52-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苯巴比妥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80例临床疗效观察

    雷芝芳;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2003年3月至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符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标准的80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苯巴比妥联合高压氧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神经系统症状改善状况及脑CT治疗前后变化。结果神经系统症状改善上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脑CT示脑病变有所改善,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对照组6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苯巴比妥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较快减轻患儿神经系统症状体征,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52-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血浆FIB水平调整降纤酶剂量方案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疗效

    李妙嫦;黄燕;

    目的探讨基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调整降纤酶剂量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降纤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基础治疗。降纤酶组除接受基础治疗外,还加用基于血浆FIB水平调整降纤酶剂量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评价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降纤酶组血浆PT、APTT明显延长(P<0.05),FIB显著下降(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降纤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下降(P<0.05);④治疗后降纤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⑤两组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于血浆FIB水平调整降纤酶方案可快速平稳降低患者FIB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急性脑梗死治疗有效率。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54-1155+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血浆FIB水平调整降纤酶剂量方案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疗效

    李妙嫦;黄燕;

    目的探讨基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调整降纤酶剂量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降纤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基础治疗。降纤酶组除接受基础治疗外,还加用基于血浆FIB水平调整降纤酶剂量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评价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降纤酶组血浆PT、APTT明显延长(P<0.05),FIB显著下降(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降纤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下降(P<0.05);④治疗后降纤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⑤两组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于血浆FIB水平调整降纤酶方案可快速平稳降低患者FIB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急性脑梗死治疗有效率。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54-1155+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两种不同材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性研究

    胡飞;周磊;刘从华;肖珲;

    目的比较不锈钢和钛合金两种不同材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性。方法将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钉的病例3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不锈钢和钛合金两种不同材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钉,共植入种植支抗钉106个,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材质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性。结果不锈钢自攻型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成功率为90.74%,钛合金自攻型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成功率为88.46%,两种不同材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锈钢自攻型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性能达到传统钛合金种植体支抗钉的水平,因其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优势,可更多地应用于正畸临床。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56-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两种不同材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性研究

    胡飞;周磊;刘从华;肖珲;

    目的比较不锈钢和钛合金两种不同材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性。方法将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钉的病例3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不锈钢和钛合金两种不同材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钉,共植入种植支抗钉106个,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材质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性。结果不锈钢自攻型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成功率为90.74%,钛合金自攻型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成功率为88.46%,两种不同材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锈钢自攻型种植体支抗钉的临床稳定性能达到传统钛合金种植体支抗钉的水平,因其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优势,可更多地应用于正畸临床。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56-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修补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疗效观察

    钟毓杰;刘忠民;张景芳;

    目的探讨观察腹腔镜下修补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72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采用腹腔镜下修补手术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直接开腹修补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所需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寻找病灶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下床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修补手术在治疗上消化道穿孔方面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59-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修补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疗效观察

    钟毓杰;刘忠民;张景芳;

    目的探讨观察腹腔镜下修补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72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采用腹腔镜下修补手术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直接开腹修补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所需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寻找病灶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下床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修补手术在治疗上消化道穿孔方面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59-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电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血清BDNF浓度的影响

    孙祺章;钟潇琦;黄雄;陈晓东;张敏玲;党亚梅;黄金满;姜南;余国汉;李洁;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的影响。方法将88例单用一种SSRI(选择性5-HT再摄取阻滞剂)类药物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和对照组:电针组在继续使用原SSRI类抗抑郁剂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对照组继续使用原SSRI类抗抑郁剂至疗程结束;疗程8周。入组时及治疗后2、4、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夹心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进行血清BDNF浓度的测定。结果①电针组显效率48.8%,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率24.4%;②电针组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③电针组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1)。结论电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有效,明显提高血清BDNF水平。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61-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电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血清BDNF浓度的影响

    孙祺章;钟潇琦;黄雄;陈晓东;张敏玲;党亚梅;黄金满;姜南;余国汉;李洁;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的影响。方法将88例单用一种SSRI(选择性5-HT再摄取阻滞剂)类药物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和对照组:电针组在继续使用原SSRI类抗抑郁剂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对照组继续使用原SSRI类抗抑郁剂至疗程结束;疗程8周。入组时及治疗后2、4、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夹心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进行血清BDNF浓度的测定。结果①电针组显效率48.8%,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率24.4%;②电针组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③电针组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1)。结论电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有效,明显提高血清BDNF水平。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61-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论著_护理研究

  • 热敏灸防治广泛全宫术后膀胱尿潴留的护理

    萧玉爱;陈燕菊;

    目的探讨热敏灸热敏灸防治广泛性全宫切除术后膀胱尿潴留的护理及效果。方法对60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进行热敏灸干预。结果患者拔除尿管后自主排尿有效率达到96.7%。结论热敏灸治疗广泛性全宫切除术后膀胱尿潴留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63-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热敏灸防治广泛全宫术后膀胱尿潴留的护理

    萧玉爱;陈燕菊;

    目的探讨热敏灸热敏灸防治广泛性全宫切除术后膀胱尿潴留的护理及效果。方法对60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进行热敏灸干预。结果患者拔除尿管后自主排尿有效率达到96.7%。结论热敏灸治疗广泛性全宫切除术后膀胱尿潴留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63-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观察

    黎美娜;许敏;袁炼莲;廖爱莲;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妊娠恶阻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40例,空白组给予静脉补液以补充热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实验组在空白组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在空白组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1双侧内关穴穴位注射,三组疗程均为5天,治疗前后进行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妊娠恶阻有显著疗效,是简便、易行、经济、安全的有效方法。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65-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观察

    黎美娜;许敏;袁炼莲;廖爱莲;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妊娠恶阻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40例,空白组给予静脉补液以补充热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实验组在空白组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在空白组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1双侧内关穴穴位注射,三组疗程均为5天,治疗前后进行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妊娠恶阻有显著疗效,是简便、易行、经济、安全的有效方法。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65-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方法预防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跌倒的研究

    梁淑雯;叶映林;郭玉枝;李银欢;

    目的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实施基于FMEA(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护理干预方法以预防患者跌倒。方法对108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5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对两组发生跌倒的例数、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的跌倒例数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方法对预防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跌倒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67-1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方法预防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跌倒的研究

    梁淑雯;叶映林;郭玉枝;李银欢;

    目的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实施基于FMEA(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护理干预方法以预防患者跌倒。方法对108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5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对两组发生跌倒的例数、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的跌倒例数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方法对预防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跌倒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67-1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治疗失眠的有效护理模式分析

    刘小宁;林伟坚;李湘力;

    目的探讨在中医针灸治疗失眠中护理干预的主要方法,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9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随访半年,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比较评价两组患者半年后的睡眠质量。结果实验组半年后平均睡眠质量为(5.33±1.02)分,低于对照组的(9.02±1.44)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护理干预中,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更值得在临床应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69-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治疗失眠的有效护理模式分析

    刘小宁;林伟坚;李湘力;

    目的探讨在中医针灸治疗失眠中护理干预的主要方法,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9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随访半年,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比较评价两组患者半年后的睡眠质量。结果实验组半年后平均睡眠质量为(5.33±1.02)分,低于对照组的(9.02±1.44)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护理干预中,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更值得在临床应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69-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颅脑损伤患者躁动l59例的安全护理

    莫晓平;苏菊芸;周月梅;李晓玲;

    目的初步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表现、原因及躁动带来的不良后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减少或避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方法对159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的瞳孔、生命体征、躁动的表现、GCS评分与临床CT检查结果进行动态观察,分析躁动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94例为颅内血肿等颅内因素,通过手术、脱水、利尿、镇静及应用激素治疗得到控制,65例为尿潴留等非颅内因素,通过导尿、吸痰等护理措施后躁动消失,因躁动出现输液外渗132例次,拔除氧气管67例,拔除尿管2例,抓伤陪护人员手背皮肤9例,无一例发生坠床及皮肤擦伤。结论密切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分析躁动原因,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71-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颅脑损伤患者躁动l59例的安全护理

    莫晓平;苏菊芸;周月梅;李晓玲;

    目的初步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表现、原因及躁动带来的不良后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减少或避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方法对159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的瞳孔、生命体征、躁动的表现、GCS评分与临床CT检查结果进行动态观察,分析躁动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94例为颅内血肿等颅内因素,通过手术、脱水、利尿、镇静及应用激素治疗得到控制,65例为尿潴留等非颅内因素,通过导尿、吸痰等护理措施后躁动消失,因躁动出现输液外渗132例次,拔除氧气管67例,拔除尿管2例,抓伤陪护人员手背皮肤9例,无一例发生坠床及皮肤擦伤。结论密切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分析躁动原因,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71-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TVT-O术治疗Ⅱ/Ⅲ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刘燕;张江平;徐白生;范大渊;孙华宾;

    目的探讨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O)治疗Ⅱ/Ⅲ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28例Ⅱ/Ⅲ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TVT-O术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后的身心护理及出院指导,进行总结报告。结果所有28例患者出院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尚未发现尿失禁复发、尿瘘、吊带外露、局部感染、阴道和尿道侵蚀现象。结论 TVT-O术对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良好效果,并发症少,同时围手术期护理是患者康复的有力保障。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73-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TVT-O术治疗Ⅱ/Ⅲ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刘燕;张江平;徐白生;范大渊;孙华宾;

    目的探讨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O)治疗Ⅱ/Ⅲ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28例Ⅱ/Ⅲ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TVT-O术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后的身心护理及出院指导,进行总结报告。结果所有28例患者出院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尚未发现尿失禁复发、尿瘘、吊带外露、局部感染、阴道和尿道侵蚀现象。结论 TVT-O术对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良好效果,并发症少,同时围手术期护理是患者康复的有力保障。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73-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疆维吾尔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氧疗依从性调查及护理干预

    宋爱梅;陈良英;葛永春;

    目的探讨影响维吾尔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氧疗依从性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维吾尔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氧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患者氧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知识缺乏和语言沟通不畅,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氧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对维吾尔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氧疗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氧疗依从性。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75-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疆维吾尔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氧疗依从性调查及护理干预

    宋爱梅;陈良英;葛永春;

    目的探讨影响维吾尔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氧疗依从性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维吾尔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氧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患者氧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知识缺乏和语言沟通不畅,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氧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对维吾尔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氧疗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氧疗依从性。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75-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危重症患者在转运途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探讨

    琚金梅;陈兰;王芬;

    目的探讨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方法于2011年开始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随机抽取其中60名(实验组)作调查;并于之前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结果实验组发生护理风险明显降低,接收科室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77-1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危重症患者在转运途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探讨

    琚金梅;陈兰;王芬;

    目的探讨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方法于2011年开始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随机抽取其中60名(实验组)作调查;并于之前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结果实验组发生护理风险明显降低,接收科室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77-1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陆美玲;梁婉玲;邝巧明;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用于肺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工作及要点分析。方法对45例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病人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45名患者均在良好的护理配合工作中完成胸腔镜下的肺叶切除手术,并且患者在手术后状态良好,康复快,无需长期住院观察治疗。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工作对于安全和有效地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减少患者手术的风险,加快术后的康复。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79-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论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陆美玲;梁婉玲;邝巧明;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用于肺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工作及要点分析。方法对45例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病人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45名患者均在良好的护理配合工作中完成胸腔镜下的肺叶切除手术,并且患者在手术后状态良好,康复快,无需长期住院观察治疗。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工作对于安全和有效地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减少患者手术的风险,加快术后的康复。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79-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意义

    朱慧娟;肖群益;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意义。方法糖尿病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专业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中医辨证施护。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维度、心理功能及满意程度等方面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舒适。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81-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意义

    朱慧娟;肖群益;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意义。方法糖尿病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专业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中医辨证施护。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维度、心理功能及满意程度等方面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舒适。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81-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方法

    王碧幸;胡燕怡;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增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和自我保健意识,控制疾病的发展,延缓并发症。方法根据130例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评价遵医行为,及时纠正不健康生活方式,并给予正确指导,为患者提供自我管理的科普教育。结果 130例接受自我管理教育的患者高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对高血压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83-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方法

    王碧幸;胡燕怡;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增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和自我保健意识,控制疾病的发展,延缓并发症。方法根据130例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评价遵医行为,及时纠正不健康生活方式,并给予正确指导,为患者提供自我管理的科普教育。结果 130例接受自我管理教育的患者高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对高血压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83-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的效果观察

    沈永兰;韦田福;吴海斌;韦海林;韦莲;梁丽媛;

    目的通过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活动,对留置胃管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加以纠正,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保证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在本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品管圈QCC,圈名为卫献圈),运用品管工具分析,通过研究留置胃管失败的因素,在本科室两个病区各层次护士统计了253次留置胃管,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0.1%,通过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加强技能培训。结果留置胃管253次,一次成功率达到98%,提高了7.9%。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改善了病人对护士留置胃管技术的满意度。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85-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的效果观察

    沈永兰;韦田福;吴海斌;韦海林;韦莲;梁丽媛;

    目的通过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活动,对留置胃管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加以纠正,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保证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在本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品管圈QCC,圈名为卫献圈),运用品管工具分析,通过研究留置胃管失败的因素,在本科室两个病区各层次护士统计了253次留置胃管,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0.1%,通过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加强技能培训。结果留置胃管253次,一次成功率达到98%,提高了7.9%。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改善了病人对护士留置胃管技术的满意度。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85-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

    刘美芹;朱桂娇;

    目的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康复的效果。方法将84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康复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康复指导基础上,增加家庭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4周、8周时吞咽困难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吞咽功能均有改善,干预组吞咽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显示干预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87-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

    刘美芹;朱桂娇;

    目的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康复的效果。方法将84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康复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康复指导基础上,增加家庭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4周、8周时吞咽困难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吞咽功能均有改善,干预组吞咽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显示干预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87-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实施舒适护理对初产妇第一产程的影响

    章帮秀;黄伟如;谭润娇;孙正芳;黄雪英;

    目的研究实施舒适护理对初产妇第一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初产妇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的第一产程的时间、疼痛程度及难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7.2h,较对照组明显较短;难产率15%,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第一产程阵痛比对照组缓和。结论对初产妇的舒适护理有助于缩短其第一产程的时间,缓解阵痛,降低难产率,应予以推广。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89-1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实施舒适护理对初产妇第一产程的影响

    章帮秀;黄伟如;谭润娇;孙正芳;黄雪英;

    目的研究实施舒适护理对初产妇第一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初产妇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的第一产程的时间、疼痛程度及难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7.2h,较对照组明显较短;难产率15%,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第一产程阵痛比对照组缓和。结论对初产妇的舒适护理有助于缩短其第一产程的时间,缓解阵痛,降低难产率,应予以推广。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89-1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论著_调查统计

  • 当代名中医治疗痞满针刺选穴特点的数据挖掘分析

    陈裕;

    目的探索当代名中医针刺治疗痞满的选穴与配穴规律。方法收集当代名中医针刺治疗痞满医案158篇,建立痞满针刺临床文献数据库,在SPSS Clementine统计软件上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关联规则的统计分析,统计筛选出当代名中医针刺治疗痞满常用的经络、腧穴及配穴规律。结果利用关联规则方法得出常用经络、腧穴及配伍之间的对应规律,且根据关联规则挖掘提出的基本配穴规律与中医经络理论相契合。结论对当代名中医针刺治疗痞满文献筛选统计分析发现,采取数据挖掘技术能较好地挖掘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的针刺治疗痞满的用穴特点和配穴规律,因而人机结合整理名中医的经验是可行的。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91-1192+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当代名中医治疗痞满针刺选穴特点的数据挖掘分析

    陈裕;

    目的探索当代名中医针刺治疗痞满的选穴与配穴规律。方法收集当代名中医针刺治疗痞满医案158篇,建立痞满针刺临床文献数据库,在SPSS Clementine统计软件上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关联规则的统计分析,统计筛选出当代名中医针刺治疗痞满常用的经络、腧穴及配穴规律。结果利用关联规则方法得出常用经络、腧穴及配伍之间的对应规律,且根据关联规则挖掘提出的基本配穴规律与中医经络理论相契合。结论对当代名中医针刺治疗痞满文献筛选统计分析发现,采取数据挖掘技术能较好地挖掘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的针刺治疗痞满的用穴特点和配穴规律,因而人机结合整理名中医的经验是可行的。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91-1192+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躯体疾病的现况调查

    林伟成;吴启姣;谭丽芬;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医疗安全。方法对572例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进行时点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合并躯体疾病者397例(69.41%),罹患躯体疾病依次为原发性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乙肝、慢性支气管炎、贫血、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胆石症等。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病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等有关。结论应充分重视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伴发的躯体疾病,根据其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采取适宜的治疗、管理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并降低医疗风险和确保医疗安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93-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躯体疾病的现况调查

    林伟成;吴启姣;谭丽芬;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医疗安全。方法对572例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进行时点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合并躯体疾病者397例(69.41%),罹患躯体疾病依次为原发性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乙肝、慢性支气管炎、贫血、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胆石症等。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病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等有关。结论应充分重视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伴发的躯体疾病,根据其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采取适宜的治疗、管理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并降低医疗风险和确保医疗安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93-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门诊处方3000例的统计分析

    黄玉琼;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处方质量的情况,促进合理用药及提高处方的书写质量。方法随机抽查医院2011年10月至12月门诊西药处方3000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合格处方2796张(93.2%),不合格处方204张(6.8%),其中处方前记错误率为53.5%,处方正文错误率为46.5%。结论本院门诊处方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医师与药师共同努力,强化合理用药概念,保证用药的安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96-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门诊处方3000例的统计分析

    黄玉琼;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处方质量的情况,促进合理用药及提高处方的书写质量。方法随机抽查医院2011年10月至12月门诊西药处方3000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合格处方2796张(93.2%),不合格处方204张(6.8%),其中处方前记错误率为53.5%,处方正文错误率为46.5%。结论本院门诊处方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医师与药师共同努力,强化合理用药概念,保证用药的安全。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96-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惠州市公务员代谢综合征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探讨

    廖锦英;观晓辉;

    目的探讨惠州市公务员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及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方法对4828名公务员的体重指数、腰围、血糖、血脂、血压、生活方式以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公务员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0.5%,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P<0.01),男性高于女性(P<0.01),有不良生活方式者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P<0.01)。结论惠州市公务员MS患病率较高,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需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方式、足够的运动、良好的心态、不酗酒、不抽烟、认真对待自身情况等。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98-1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惠州市公务员代谢综合征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探讨

    廖锦英;观晓辉;

    目的探讨惠州市公务员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及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方法对4828名公务员的体重指数、腰围、血糖、血脂、血压、生活方式以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公务员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0.5%,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P<0.01),男性高于女性(P<0.01),有不良生活方式者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P<0.01)。结论惠州市公务员MS患病率较高,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需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方式、足够的运动、良好的心态、不酗酒、不抽烟、认真对待自身情况等。

    2012年07期 v.19;No.161 1198-1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道

  •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后肺栓塞救治成功1例

    黎利娟;张民杰;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后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报告1例行TURP术后出现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行TURP术后28小时发生肺栓塞,经溶栓治疗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入院第47天患者痊愈出院。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及各项床旁检查结果,及时果断地进行溶栓治疗可提高TURP术后肺栓塞救治的成功率。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00-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后肺栓塞救治成功1例

    黎利娟;张民杰;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后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报告1例行TURP术后出现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行TURP术后28小时发生肺栓塞,经溶栓治疗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入院第47天患者痊愈出院。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及各项床旁检查结果,及时果断地进行溶栓治疗可提高TURP术后肺栓塞救治的成功率。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00-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学研究

  • 衡量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质量的三个基本出发点——基于用户的视角

    耿景海;文民刚;席卫文;张春辉;

    结合长期的考试工作经验和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开发体会,从用户的视角,提出衡量一款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质量好坏要从系统能否满足考试的功能需求、系统易用性和可靠性等三个基本出发点去考察。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02-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衡量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质量的三个基本出发点——基于用户的视角

    耿景海;文民刚;席卫文;张春辉;

    结合长期的考试工作经验和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开发体会,从用户的视角,提出衡量一款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质量好坏要从系统能否满足考试的功能需求、系统易用性和可靠性等三个基本出发点去考察。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02-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课开展PBL教学的应用研究

    方杰;李伟坤;缪萍;叶正茂;范茂华;潘翠环;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课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培养康复治疗学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康复治疗学系学生中随机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人进行分别采取PBL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践课授课,对比理论及实践操作能力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可较好地提高康复治疗专业教学质量,值得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课中推广。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04-1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课开展PBL教学的应用研究

    方杰;李伟坤;缪萍;叶正茂;范茂华;潘翠环;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课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培养康复治疗学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康复治疗学系学生中随机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人进行分别采取PBL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践课授课,对比理论及实践操作能力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可较好地提高康复治疗专业教学质量,值得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课中推广。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04-1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PBL教学也许是解决我国大学生科研思路欠缺的良方

    刘本荣;熊玉娟;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我国大学生缺乏创新和科研思路已成为共识,说教式的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以考试为导向的课程迫使学生死记硬背。科学始于问题,而我国大学生却拙于提出问题,要改善这种现状,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而全球医学院校广泛采用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正是一种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教学模式。因此,加强PBL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将是解决我国大学生科研思路缺乏的良策。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06-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PBL教学也许是解决我国大学生科研思路欠缺的良方

    刘本荣;熊玉娟;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我国大学生缺乏创新和科研思路已成为共识,说教式的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以考试为导向的课程迫使学生死记硬背。科学始于问题,而我国大学生却拙于提出问题,要改善这种现状,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而全球医学院校广泛采用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正是一种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教学模式。因此,加强PBL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将是解决我国大学生科研思路缺乏的良策。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06-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工学结合教学法在医学检验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李笑平;胡婷;

    为探索有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工学结合教学的意义,并通过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模拟临床检验室、改善实训课教学方法、医院或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尝试了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并分析其教学成效,发现新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率,提高了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此外,本文还探讨了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需注意的问题并强调工学结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工学结合课程的设计需缜密,其考核评价宜采用全面发展性的学生评价。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09-1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工学结合教学法在医学检验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李笑平;胡婷;

    为探索有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工学结合教学的意义,并通过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模拟临床检验室、改善实训课教学方法、医院或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尝试了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并分析其教学成效,发现新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率,提高了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此外,本文还探讨了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需注意的问题并强调工学结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工学结合课程的设计需缜密,其考核评价宜采用全面发展性的学生评价。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09-1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甲乳外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质量的探讨

    窦娟;胡薇;秦丽英;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迈向工作岗位的重要起点,也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实践期。甲乳专科护士的成长及培养过程,不仅要教会她们专科的知识、观察及护理方法,更加要注重她们包括社会、心理、伦理方面的人文素质养成。全面发展,方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甲乳专科护士。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12-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甲乳外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质量的探讨

    窦娟;胡薇;秦丽英;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迈向工作岗位的重要起点,也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实践期。甲乳专科护士的成长及培养过程,不仅要教会她们专科的知识、观察及护理方法,更加要注重她们包括社会、心理、伦理方面的人文素质养成。全面发展,方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甲乳专科护士。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12-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乳腺外科临床教学体会

    曹腾飞;章乐虹;

    乳腺外科临床教学是外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具有外科教学的一般特征,更存在与乳腺专科的相关特征。本文针对乳腺外科临床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结合乳腺外科的特殊性,总结临床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14-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乳腺外科临床教学体会

    曹腾飞;章乐虹;

    乳腺外科临床教学是外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具有外科教学的一般特征,更存在与乳腺专科的相关特征。本文针对乳腺外科临床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结合乳腺外科的特殊性,总结临床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14-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双语教学查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初探

    张大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回归自然意识的增强,中医药已经登上国际舞台。中医要想在现代医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中医类高校教育改革,因此,建立一套规范可行的中医双语教学查房机制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对比了国内外双语教学查房的研究现状,然后对中医开展双语教学查房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中医双语查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16-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双语教学查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初探

    张大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回归自然意识的增强,中医药已经登上国际舞台。中医要想在现代医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中医类高校教育改革,因此,建立一套规范可行的中医双语教学查房机制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对比了国内外双语教学查房的研究现状,然后对中医开展双语教学查房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中医双语查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16-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

    谭锦辉;黄志祥;李天旺;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指碳氢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脂肪酸,通常分为n-3PUFA和n-6PUFA两种。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已知遗传、年龄、内分泌、饮食等因素均参与OP的发病,但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了。近年不少研究发现饮食中的PUFA对骨健康存在重要影响,本文特就PUFA在OP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18-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

    谭锦辉;黄志祥;李天旺;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指碳氢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脂肪酸,通常分为n-3PUFA和n-6PUFA两种。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已知遗传、年龄、内分泌、饮食等因素均参与OP的发病,但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了。近年不少研究发现饮食中的PUFA对骨健康存在重要影响,本文特就PUFA在OP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18-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二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本要点

    李晓莹;孙志刚;

    针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审评过程中临床试验的常见问题,对二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基本要点作一简单的阐述,指导研发企业正确地进行临床试验。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21-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二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本要点

    李晓莹;孙志刚;

    针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审评过程中临床试验的常见问题,对二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基本要点作一简单的阐述,指导研发企业正确地进行临床试验。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21-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快速康复外科在结肠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进展

    张畅;洪楚原;郭慧玲;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结肠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及实施FTS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进一步归纳总结近年来报道关于FTS在结肠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结果 FTS通过术前教育、心理护理、体温护理、术后有效镇痛、早期进食及活动等方面有效地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结论 FTS作为一个新兴的外科模式,其在结肠手术中应用效果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及研究。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23-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快速康复外科在结肠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进展

    张畅;洪楚原;郭慧玲;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结肠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及实施FTS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进一步归纳总结近年来报道关于FTS在结肠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结果 FTS通过术前教育、心理护理、体温护理、术后有效镇痛、早期进食及活动等方面有效地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结论 FTS作为一个新兴的外科模式,其在结肠手术中应用效果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及研究。

    2012年07期 v.19;No.161 1223-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