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工程

Clinical Medicine & Engineering

论著_临床工程

  • 乳腺导管原位癌X线征象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曹乐;黎庶;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通过影像学方法指导临床治疗及术后评估。方法对114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术前乳腺钼靶X线片进行形态学分析,并对术后标本行病理学分级,观察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114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中,钙化、单纯团块型、钙化并片影型在各级别DCIS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8.39、25.82、8.74,P值均<0.05)。DCIS的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分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DCIS的典型X线征象是恶性钙化,恶性程度越高的DCIS,出现恶性钙化的几率越高,预后越差。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65-1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乳腺导管原位癌X线征象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曹乐;黎庶;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通过影像学方法指导临床治疗及术后评估。方法对114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术前乳腺钼靶X线片进行形态学分析,并对术后标本行病理学分级,观察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114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中,钙化、单纯团块型、钙化并片影型在各级别DCIS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8.39、25.82、8.74,P值均<0.05)。DCIS的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分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DCIS的典型X线征象是恶性钙化,恶性程度越高的DCIS,出现恶性钙化的几率越高,预后越差。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65-1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84例临床分析

    左超海;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1年在我院施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84例(腹腔镜组)与同期施行传统开腹手术96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开腹组,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开腹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胆漏发生率、残石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少等优势,可代替大部分传统开腹手术。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67-1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84例临床分析

    左超海;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1年在我院施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84例(腹腔镜组)与同期施行传统开腹手术96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开腹组,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开腹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胆漏发生率、残石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少等优势,可代替大部分传统开腹手术。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67-1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黄兆贤;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手术两种手术治疗急性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把2008年4月到2010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急性胆囊炎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74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了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止痛药使用、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中转开腹率极低,虽然术后对周围器官损伤增大,但在其它许多不良反应如切口疝、术后出血、感染、胆漏等情况的发生方面明显减少,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在急性胆囊炎发生72h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69-1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黄兆贤;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手术两种手术治疗急性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把2008年4月到2010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急性胆囊炎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74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了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止痛药使用、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中转开腹率极低,虽然术后对周围器官损伤增大,但在其它许多不良反应如切口疝、术后出血、感染、胆漏等情况的发生方面明显减少,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在急性胆囊炎发生72h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69-1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研究

    刘海林;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胆石症患者8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以及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腹泻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胆石症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71-1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研究

    刘海林;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胆石症患者8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以及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腹泻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胆石症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71-1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食道堵塞型通气管(EOA)法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贺定辉;张少波;郑佩娜;杨玉英;

    目的探讨食道堵塞型通气管(EOA)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2~70岁,随机均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食道堵塞型通气管组(E组)。观察患者入室后10min(T1)、插管前(T2)、插管后1min(T3)、5min(T4)、气腹前(T5)、气腹后15min(T6)、30min(T7)和拔管即刻(T8)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aw),在插管后和手术中进行胃张力评分,记录气腹时间和麻醉时间及拔管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T组较E组插管时循环系统波动大(P<0.01),胃张力评分高(P<0.01)且拔管时呛咳发生率高(P<0.01),麻醉诱导及清醒拔管时间长(P<0.01)和术后咽痛发生率高(P<0.05);E组较T组PetCO2、Paw高(P<0.01),但其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食道堵塞型通气管(EOA)法全麻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73-1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食道堵塞型通气管(EOA)法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贺定辉;张少波;郑佩娜;杨玉英;

    目的探讨食道堵塞型通气管(EOA)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2~70岁,随机均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食道堵塞型通气管组(E组)。观察患者入室后10min(T1)、插管前(T2)、插管后1min(T3)、5min(T4)、气腹前(T5)、气腹后15min(T6)、30min(T7)和拔管即刻(T8)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aw),在插管后和手术中进行胃张力评分,记录气腹时间和麻醉时间及拔管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T组较E组插管时循环系统波动大(P<0.01),胃张力评分高(P<0.01)且拔管时呛咳发生率高(P<0.01),麻醉诱导及清醒拔管时间长(P<0.01)和术后咽痛发生率高(P<0.05);E组较T组PetCO2、Paw高(P<0.01),但其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食道堵塞型通气管(EOA)法全麻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73-1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小切口手术效果分析

    姜锐光;姜杨;刘小环;

    目的比较硬核白内障采取超声乳化手术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1年01月我科行Ⅳ、Ⅴ级核白内障手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20例143眼,根据所行术式将其分为两组,A组(超乳组):68例,76眼;B组(小切口组):52例,67眼,比较两组术后视力、角膜散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B两组术后1周及1个月视力、角膜散光程度无差别;超乳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于小切口组。结论对于硬核白内障,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较好。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75-1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小切口手术效果分析

    姜锐光;姜杨;刘小环;

    目的比较硬核白内障采取超声乳化手术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1年01月我科行Ⅳ、Ⅴ级核白内障手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20例143眼,根据所行术式将其分为两组,A组(超乳组):68例,76眼;B组(小切口组):52例,67眼,比较两组术后视力、角膜散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B两组术后1周及1个月视力、角膜散光程度无差别;超乳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于小切口组。结论对于硬核白内障,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较好。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75-1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杨梅花;钟美容;王莲;凌霞辉;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以及20例良性葡萄胎患者和10例正常育龄期妇女的子宫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各自的子宫CDFI特征进行比较分析,记录病灶区以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同时辅以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检测。结果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子宫动脉RI值较低,子宫壁血流异常丰富,子宫肌层病灶内血管阻力指数RI<0.4。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早期诊断,对评价治疗的效果和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77-1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杨梅花;钟美容;王莲;凌霞辉;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以及20例良性葡萄胎患者和10例正常育龄期妇女的子宫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各自的子宫CDFI特征进行比较分析,记录病灶区以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同时辅以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检测。结果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子宫动脉RI值较低,子宫壁血流异常丰富,子宫肌层病灶内血管阻力指数RI<0.4。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早期诊断,对评价治疗的效果和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77-1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产前胎盘植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及漏诊分析

    王琦;张红薇;李蕊;董淑琳;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产前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的胎盘植入患者14例,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的特点。结果 14例胎盘植入患者,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例,诊断符合率21.43%,漏诊11例,漏诊率78.57%。结论提高对产前胎盘植入声像图特点的认识并结合临床,能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盘植入的诊断符合率。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79-1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产前胎盘植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及漏诊分析

    王琦;张红薇;李蕊;董淑琳;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产前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的胎盘植入患者14例,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的特点。结果 14例胎盘植入患者,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例,诊断符合率21.43%,漏诊11例,漏诊率78.57%。结论提高对产前胎盘植入声像图特点的认识并结合临床,能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盘植入的诊断符合率。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79-1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4212例子宫输卵管造影不良反应分析

    姜洪;李玉泽;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11年7月我院碘过敏试验阴性行HSG检查的4212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55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性或非药物性不良反应。其中药物性不良反应211例,主要为下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咽喉部不适、呛咳、气短及面部潮红、打喷嚏、皮肤瘙痒、皮疹的症状;非药物性不良反应341例,主要表现为下腹部胀痛、面色苍白、出虚汗、血压下降、心跳加快、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结论即使碘过敏试验阴性,在造影过程中仍有少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性或非药物性不良反应,应针对不同情况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顺利进行。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81-1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4212例子宫输卵管造影不良反应分析

    姜洪;李玉泽;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11年7月我院碘过敏试验阴性行HSG检查的4212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55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性或非药物性不良反应。其中药物性不良反应211例,主要为下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咽喉部不适、呛咳、气短及面部潮红、打喷嚏、皮肤瘙痒、皮疹的症状;非药物性不良反应341例,主要表现为下腹部胀痛、面色苍白、出虚汗、血压下降、心跳加快、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结论即使碘过敏试验阴性,在造影过程中仍有少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性或非药物性不良反应,应针对不同情况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顺利进行。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81-1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30例肾脏肿瘤患者超声诊断研究

    曾艾;周经建;

    目的对肾脏肿瘤患者超声诊断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术前超声检查的肾脏肿瘤30例。结果 30例患者中,定位符合率为93.33%,良恶性定位符合率9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准确率高,费用低廉,是首选的诊断方法。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83-1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30例肾脏肿瘤患者超声诊断研究

    曾艾;周经建;

    目的对肾脏肿瘤患者超声诊断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术前超声检查的肾脏肿瘤30例。结果 30例患者中,定位符合率为93.33%,良恶性定位符合率9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准确率高,费用低廉,是首选的诊断方法。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83-1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神经外科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江倩华;左六二;陈德珠;周柱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神经外科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9年8月~2010年8月38例因神经外科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y bronchofibroscopy,BAL)检查,灌洗液送细菌培养。结果 38例患者BAL细菌培养均为阳性,阳性率100%,BAL检查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对于神经外科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有较高价值,为临床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85-1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神经外科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江倩华;左六二;陈德珠;周柱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神经外科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9年8月~2010年8月38例因神经外科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y bronchofibroscopy,BAL)检查,灌洗液送细菌培养。结果 38例患者BAL细菌培养均为阳性,阳性率100%,BAL检查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对于神经外科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有较高价值,为临床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85-1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轴节类器械上油方法的探讨

    李少英;万转仙;李碧坚;

    目的探索一种能降低轴节类器械关节锈蚀,减少器械损耗,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保养上油方法。方法将清洗合格的600件轴节类器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件。对照组选用机器上油保养法,实验组选用机器上油+器械关节缝隙处手工局部喷雾上油法。结果实验组器械关节锈蚀率1.66%、器械损耗率0.6%;对照组器械关节锈蚀率15%、器械损耗率4%。结论轴节类器械采用机器上油+关节处手工喷雾上油保养法可降低器械关节锈蚀的发生和减少器械的损耗,同时可增强器械关节的灵活度,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降低医院运行成本。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86-1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轴节类器械上油方法的探讨

    李少英;万转仙;李碧坚;

    目的探索一种能降低轴节类器械关节锈蚀,减少器械损耗,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保养上油方法。方法将清洗合格的600件轴节类器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件。对照组选用机器上油保养法,实验组选用机器上油+器械关节缝隙处手工局部喷雾上油法。结果实验组器械关节锈蚀率1.66%、器械损耗率0.6%;对照组器械关节锈蚀率15%、器械损耗率4%。结论轴节类器械采用机器上油+关节处手工喷雾上油保养法可降低器械关节锈蚀的发生和减少器械的损耗,同时可增强器械关节的灵活度,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降低医院运行成本。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86-1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Indico 100系列高频高压发生器结构原理与维修

    王恒桓;于良军;

    基于Indico 100系列高频高压发生器多年的使用和维修经验,本文介绍了该发生器的结构和原理,并总结分析了故障的维修过程,为医院技术人员自行维修和排除故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88-1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Indico 100系列高频高压发生器结构原理与维修

    王恒桓;于良军;

    基于Indico 100系列高频高压发生器多年的使用和维修经验,本文介绍了该发生器的结构和原理,并总结分析了故障的维修过程,为医院技术人员自行维修和排除故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88-1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医用高压注射器维修体会

    肖彦彬;李蔚;

    随着医院医疗设备的飞速发展,大型医疗设备的重要程度有目共睹,认真做好维修保养是保证临床使用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高压注射器的典型故障,探讨高压注射器基本的维修思路和体会。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医用高压注射器维修体会

    肖彦彬;李蔚;

    随着医院医疗设备的飞速发展,大型医疗设备的重要程度有目共睹,认真做好维修保养是保证临床使用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高压注射器的典型故障,探讨高压注射器基本的维修思路和体会。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呼吸机的分类特点及选型分析

    李羽翠;

    通过对呼吸机关键部件性能、新技术、新特点的阐述,对呼吸机进行了分类,并且以医院购置呼吸机的实例分析了呼吸机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92-1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呼吸机的分类特点及选型分析

    李羽翠;

    通过对呼吸机关键部件性能、新技术、新特点的阐述,对呼吸机进行了分类,并且以医院购置呼吸机的实例分析了呼吸机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92-1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实验研究

  • 两种药物对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药敏作用的实验性研究

    陈建洪;李玲;王萍;唐倩;黄南楠;

    目的比较两种药物对饥饿期粪肠球菌24h生物膜的作用效果。方法培养饥饿期粪肠球菌24h生物膜,试液A、试液B以及对照组2.5%次氯酸钠分别作用生物膜3min、9min、30min,活菌菌落计数法计算药物作用前后生物膜中活菌菌落数,观察药物作用效果。结果试液A在各作用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液B除了在3min与30min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2.5%次氯酸钠在3min与9min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9min与30min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时间点,试液A与2.5%次氯酸钠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试液B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及对照组药物都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其杀菌效果:试液A与2.5%次氯酸钠效果相当,均明显优于试液B,但在作用时间内均不能完全杀灭生物膜中的粪肠球菌。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94-1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两种药物对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药敏作用的实验性研究

    陈建洪;李玲;王萍;唐倩;黄南楠;

    目的比较两种药物对饥饿期粪肠球菌24h生物膜的作用效果。方法培养饥饿期粪肠球菌24h生物膜,试液A、试液B以及对照组2.5%次氯酸钠分别作用生物膜3min、9min、30min,活菌菌落计数法计算药物作用前后生物膜中活菌菌落数,观察药物作用效果。结果试液A在各作用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液B除了在3min与30min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2.5%次氯酸钠在3min与9min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9min与30min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时间点,试液A与2.5%次氯酸钠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试液B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及对照组药物都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其杀菌效果:试液A与2.5%次氯酸钠效果相当,均明显优于试液B,但在作用时间内均不能完全杀灭生物膜中的粪肠球菌。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94-1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灯盏花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HUVEC生长的影响

    彭乙华;曾恒礼;蒋红;蔡燕;陈敏;陈玉华;康后生;严宗逊;

    目的通过观察灯盏花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HUVEC增殖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0μg/ml、3.125μg/ml、6.25μg/ml、12.5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的灯盏花素处理HUVEC细胞,分别于24小时、48小时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并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灯盏花素对HUVEC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促进作用增加,与对照组(0μ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促进HUVEC细胞增殖可能是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的机制之一。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97-1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灯盏花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HUVEC生长的影响

    彭乙华;曾恒礼;蒋红;蔡燕;陈敏;陈玉华;康后生;严宗逊;

    目的通过观察灯盏花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HUVEC增殖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0μg/ml、3.125μg/ml、6.25μg/ml、12.5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的灯盏花素处理HUVEC细胞,分别于24小时、48小时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并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灯盏花素对HUVEC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促进作用增加,与对照组(0μ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促进HUVEC细胞增殖可能是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的机制之一。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97-1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扶正化瘀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

    任公平;张忠敏;孙琳林;那辉;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揭示扶正化瘀方治疗肝癌前病变的机制及其效果。方法将8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单纯致癌组、扶正化瘀方组、苦参素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以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应用扶正化瘀方、苦参素对其诱癌过程实施全程干预,共17周。各组大鼠在饲养l8周后取材,利用免疫组化对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扶正化瘀方组、苦参素组大鼠肝脏病变均明显轻于单纯致癌组,与空白组相比,单纯致癌组大鼠肝组织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扶正化瘀方组、苦参素组CyclinD1、CDK4蛋白表达较单纯致癌组均明显减少(P<0.05);扶正化瘀方组与苦参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扶正化瘀方可有效阻断大鼠肝癌前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有关。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99-1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扶正化瘀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

    任公平;张忠敏;孙琳林;那辉;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揭示扶正化瘀方治疗肝癌前病变的机制及其效果。方法将8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单纯致癌组、扶正化瘀方组、苦参素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以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应用扶正化瘀方、苦参素对其诱癌过程实施全程干预,共17周。各组大鼠在饲养l8周后取材,利用免疫组化对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扶正化瘀方组、苦参素组大鼠肝脏病变均明显轻于单纯致癌组,与空白组相比,单纯致癌组大鼠肝组织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扶正化瘀方组、苦参素组CyclinD1、CDK4蛋白表达较单纯致癌组均明显减少(P<0.05);扶正化瘀方组与苦参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扶正化瘀方可有效阻断大鼠肝癌前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有关。

    2011年11期 v.18;No.153 1699-1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MAPK信号转导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中的作用

    陈旭丹;王坤;沈耀;王平江;党胜春;

    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SAP中的作用及其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胰腺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胰腺炎组(P)及SB203580干预组(T)。各组于制模型后2及6小时分为2组,每组8只,用于抽取血样及胰腺组织学观察。P组采用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法制作模型,开腹后自胰尾至胰头方向被膜下均匀注射5%牛磺胆酸钠(4ml/kg),C组进行同样操作,仅胰腺被膜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T组术前灌胃给予SB203580(10mg/kg)。结果胰腺评分见C组胰腺病理正常,T组胰腺病理损害程度较P组明显减轻(P<0.05)。SAP大鼠模型诱导成功后,P组各时间点血清TNF-α浓度较C组明显升高(P<0.01),T组血清TNF-α浓度较P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P组各时间点胰腺p38MAPK表达较C组明显,T组各时间点胰腺p38MAPK表达较P组下降。结论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SAP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胰腺的保护作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01-1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MAPK信号转导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中的作用

    陈旭丹;王坤;沈耀;王平江;党胜春;

    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SAP中的作用及其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胰腺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胰腺炎组(P)及SB203580干预组(T)。各组于制模型后2及6小时分为2组,每组8只,用于抽取血样及胰腺组织学观察。P组采用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法制作模型,开腹后自胰尾至胰头方向被膜下均匀注射5%牛磺胆酸钠(4ml/kg),C组进行同样操作,仅胰腺被膜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T组术前灌胃给予SB203580(10mg/kg)。结果胰腺评分见C组胰腺病理正常,T组胰腺病理损害程度较P组明显减轻(P<0.05)。SAP大鼠模型诱导成功后,P组各时间点血清TNF-α浓度较C组明显升高(P<0.01),T组血清TNF-α浓度较P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P组各时间点胰腺p38MAPK表达较C组明显,T组各时间点胰腺p38MAPK表达较P组下降。结论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SAP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胰腺的保护作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01-1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甲磺酸帕珠沙星凝胶制备及经皮吸收研究

    余楚钦;方玉婵;陈剑勇;

    目的制备甲磺酸帕珠沙星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透皮吸收的效果。方法以卡波姆2020为基质,以离体小鼠皮肤作为透皮屏障,用改良Franz扩散池,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凝胶为白色半透明细腻胶状,甲磺酸帕珠沙星在3μg/ml~1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4%(n=9)。药物8h的累积透过量为130μg/cm2。结论工艺方法简单可行,制剂具有体外透皮吸收效果。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03-1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甲磺酸帕珠沙星凝胶制备及经皮吸收研究

    余楚钦;方玉婵;陈剑勇;

    目的制备甲磺酸帕珠沙星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透皮吸收的效果。方法以卡波姆2020为基质,以离体小鼠皮肤作为透皮屏障,用改良Franz扩散池,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凝胶为白色半透明细腻胶状,甲磺酸帕珠沙星在3μg/ml~1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4%(n=9)。药物8h的累积透过量为130μg/cm2。结论工艺方法简单可行,制剂具有体外透皮吸收效果。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03-1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金香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临床研究

    李政海;苏作林;廖展苇;陈立怀;林寒梅;石玲;

    目的评价金香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差异性检验的设计方法。本试验的样本量为220例,其中试验组110例,口服金香胶囊,4粒/次,3次/日;对照组110例,口服金香胶囊模拟剂(安慰剂),4粒/次,3次/日。疗程均为12周。用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中医证候疗效、主要单项症状疗效等评定有效性,一般体格检查、不良事件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后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的临床疗效,试验组临床痊愈率为14.02%,显效率50.47%,有效率30.84%,无效率4.67%;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0.00%,显效率5.77%,有效率34.62%,无效率59.62%;经CMH卡方检验,两组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的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金香胶囊是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的有效药物,同时也是安全的药物。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05-1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金香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临床研究

    李政海;苏作林;廖展苇;陈立怀;林寒梅;石玲;

    目的评价金香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差异性检验的设计方法。本试验的样本量为220例,其中试验组110例,口服金香胶囊,4粒/次,3次/日;对照组110例,口服金香胶囊模拟剂(安慰剂),4粒/次,3次/日。疗程均为12周。用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中医证候疗效、主要单项症状疗效等评定有效性,一般体格检查、不良事件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后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的临床疗效,试验组临床痊愈率为14.02%,显效率50.47%,有效率30.84%,无效率4.67%;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0.00%,显效率5.77%,有效率34.62%,无效率59.62%;经CMH卡方检验,两组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的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金香胶囊是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的有效药物,同时也是安全的药物。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05-1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论著_临床研究

  • 地塞米松防治中耳胆脂瘤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李永奇;李鹏;曾祥丽;杨钦泰;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溶液局部滴耳对防治中耳胆脂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中耳胆脂瘤患者,施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1月,非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15例,局部应用地塞米松溶液和氧氟沙星滴耳液的混合溶液,每日2~3次,连续使用6~12月,对照组15例局部不使用任何滴耳液,仅门诊定期清理外耳道分泌物;所有患者定期门诊随诊至术后2年,根据症状及耳内镜检查结果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2例和13例按要求完成定期随访,依据症状和耳内镜检查结果,两组中耳乳突胆脂瘤局部复发的例数为分别为2例和5例,治疗组胆脂瘤的复发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5%。结论局部应用地塞米松溶液对防治中耳胆脂瘤术后病变复发有较好的效果。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08-1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塞米松防治中耳胆脂瘤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李永奇;李鹏;曾祥丽;杨钦泰;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溶液局部滴耳对防治中耳胆脂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中耳胆脂瘤患者,施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1月,非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15例,局部应用地塞米松溶液和氧氟沙星滴耳液的混合溶液,每日2~3次,连续使用6~12月,对照组15例局部不使用任何滴耳液,仅门诊定期清理外耳道分泌物;所有患者定期门诊随诊至术后2年,根据症状及耳内镜检查结果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2例和13例按要求完成定期随访,依据症状和耳内镜检查结果,两组中耳乳突胆脂瘤局部复发的例数为分别为2例和5例,治疗组胆脂瘤的复发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5%。结论局部应用地塞米松溶液对防治中耳胆脂瘤术后病变复发有较好的效果。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08-1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NT-proBNP与AECOPD患者肺动脉压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徐春明;陈丽秀;钱文霞;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肺动脉收缩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研究纳入因COPD急性加重而入院的患者65例。其中轻中度患者31例,重度及以上患者34例。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检测血浆中的NT-proBNP水平。多普勒超声仪测肺动脉收缩压。结果①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及肺动脉收缩压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NT-proBNP与肺动脉收缩压之间呈正相关(r=0.852,P<0.01)。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也随之升高,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浆NT-proBNP水平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10-1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NT-proBNP与AECOPD患者肺动脉压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徐春明;陈丽秀;钱文霞;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肺动脉收缩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研究纳入因COPD急性加重而入院的患者65例。其中轻中度患者31例,重度及以上患者34例。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检测血浆中的NT-proBNP水平。多普勒超声仪测肺动脉收缩压。结果①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及肺动脉收缩压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NT-proBNP与肺动脉收缩压之间呈正相关(r=0.852,P<0.01)。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也随之升高,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浆NT-proBNP水平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10-1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儿童OSAHS伴心律失常患者行腺样体切除+扁桃体切除后心率、心律变化

    邹月娥;王富森;

    目的探讨儿童OSAHS伴心率失常患者行腺样体切除+扁桃体切除后心率变化。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9年4月间63例轻中度OSAHS伴心率失常患者行腺样体切除+一侧扁桃体切除后,对比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6月PSG(AHI、SaO2)、24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轻度患儿OSAHS治愈率达100%,中度患儿OSAHS治愈率达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在清醒状态,治疗前后的最快、最慢及平均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在睡眠状态,治疗前后的最快、最慢心率比较,治疗后的最快心率及平均心率慢于治疗前,最慢心率快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快速性心率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腺样体切除+一侧扁桃体切除可明显改善OSAHS患儿呼吸睡眠参数(AHI、mSaO2),能有效降低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SAHS可能为儿童心率、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腺样体切除+一侧扁桃体切除为儿童OSAHS伴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12-1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儿童OSAHS伴心律失常患者行腺样体切除+扁桃体切除后心率、心律变化

    邹月娥;王富森;

    目的探讨儿童OSAHS伴心率失常患者行腺样体切除+扁桃体切除后心率变化。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9年4月间63例轻中度OSAHS伴心率失常患者行腺样体切除+一侧扁桃体切除后,对比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6月PSG(AHI、SaO2)、24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轻度患儿OSAHS治愈率达100%,中度患儿OSAHS治愈率达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在清醒状态,治疗前后的最快、最慢及平均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在睡眠状态,治疗前后的最快、最慢心率比较,治疗后的最快心率及平均心率慢于治疗前,最慢心率快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快速性心率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腺样体切除+一侧扁桃体切除可明显改善OSAHS患儿呼吸睡眠参数(AHI、mSaO2),能有效降低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SAHS可能为儿童心率、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腺样体切除+一侧扁桃体切除为儿童OSAHS伴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12-1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微创拔牙技术在残冠残根拔除中的应用

    何启超;

    目的分析微创拔牙术在拔除残冠残根中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微创拔牙术拔除217颗残冠残根,分析断根率、患者畏惧率、术中疼痛、拔牙窝完整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指标,评价疗效和满意度。结果 217颗残冠残根,总断根率为3.5%,拔牙窝不完整占3.7%。术中轻度疼痛的发生率为11.3%,术后为9.2%,无重度疼痛发生。拔牙过程中轻度畏惧的发生率为12.1%(20/164),无重度畏惧者。组织肿胀总发生率为6.7%;11例轻度张口受限,未见干槽症发生。结论微创拔牙技术临床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14-1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微创拔牙技术在残冠残根拔除中的应用

    何启超;

    目的分析微创拔牙术在拔除残冠残根中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微创拔牙术拔除217颗残冠残根,分析断根率、患者畏惧率、术中疼痛、拔牙窝完整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指标,评价疗效和满意度。结果 217颗残冠残根,总断根率为3.5%,拔牙窝不完整占3.7%。术中轻度疼痛的发生率为11.3%,术后为9.2%,无重度疼痛发生。拔牙过程中轻度畏惧的发生率为12.1%(20/164),无重度畏惧者。组织肿胀总发生率为6.7%;11例轻度张口受限,未见干槽症发生。结论微创拔牙技术临床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14-1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王丽云;葛坤元;谢伯欣;王铮;张操;王翔;宗俊杰;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糖尿病患者行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根据DSA检查情况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方式,其中11例行血管内球囊成形治疗,3例行腔内支架植入。分析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特点,评价疗效、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介入治疗组15例患者共18条患肢,介入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缓解,踝肱指数(ABI)明显升高,与传统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血管DSA造影检查可以准确了解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阻塞部位及程度。血管内介入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16-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王丽云;葛坤元;谢伯欣;王铮;张操;王翔;宗俊杰;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糖尿病患者行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根据DSA检查情况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方式,其中11例行血管内球囊成形治疗,3例行腔内支架植入。分析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特点,评价疗效、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介入治疗组15例患者共18条患肢,介入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缓解,踝肱指数(ABI)明显升高,与传统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血管DSA造影检查可以准确了解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阻塞部位及程度。血管内介入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16-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试剂对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

    沈洁琼;

    目的探讨不同凝血活酶试剂对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方法使用正常质控血浆(冻IF品,CPN35001)为样品,购自Human试剂有限公司。试剂R1(购自Dade Behring公司)、R2(购自Maker公司)、R3(购自Human公司),通过A-CL-100自动血凝仪,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与R1相比,R2的PT值明显增加,P<0.05;与R1相比,R3的PT值明显减少,P<0.05;与R2相比,R3的PT值明显减少,P<0.05。结论不同凝血活酶试剂的国际敏感指数不同,同一样品测得的凝血酶原时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18-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试剂对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

    沈洁琼;

    目的探讨不同凝血活酶试剂对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方法使用正常质控血浆(冻IF品,CPN35001)为样品,购自Human试剂有限公司。试剂R1(购自Dade Behring公司)、R2(购自Maker公司)、R3(购自Human公司),通过A-CL-100自动血凝仪,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与R1相比,R2的PT值明显增加,P<0.05;与R1相比,R3的PT值明显减少,P<0.05;与R2相比,R3的PT值明显减少,P<0.05。结论不同凝血活酶试剂的国际敏感指数不同,同一样品测得的凝血酶原时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18-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老年人身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皮褶厚度与高血压关系

    熊锡;廖八根;

    目的调查老年人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各部位皮褶厚度与高血压患病率关系。方法参与国民体质则试的60~69岁老年人,无已知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未报用影响血压药物,共544人(男240人,女300人),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上臂部/肩胛下部/腹部皮褶厚度与血压,并计算BMI、WHR。结果有无高血压患者男性BMI、腰围、臀围、WHR、肩胛下部/腹部皮褶厚度各指标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性组间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腹部皮褶厚与老年男性高血压独立相关(P=0.002)。结论 BMI、腰围、WHR并不是预测老年人高血压独立相关因素。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20-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老年人身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皮褶厚度与高血压关系

    熊锡;廖八根;

    目的调查老年人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各部位皮褶厚度与高血压患病率关系。方法参与国民体质则试的60~69岁老年人,无已知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未报用影响血压药物,共544人(男240人,女300人),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上臂部/肩胛下部/腹部皮褶厚度与血压,并计算BMI、WHR。结果有无高血压患者男性BMI、腰围、臀围、WHR、肩胛下部/腹部皮褶厚度各指标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性组间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腹部皮褶厚与老年男性高血压独立相关(P=0.002)。结论 BMI、腰围、WHR并不是预测老年人高血压独立相关因素。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20-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蔡政友;梁汝;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传统抗结核药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评估两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个月及8个月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个月时观察组X线胸片病变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个月时观察组空洞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治疗副反应产生。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传统抗结核药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疗效明确,副作用少,值得应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22-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蔡政友;梁汝;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传统抗结核药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评估两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个月及8个月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个月时观察组X线胸片病变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个月时观察组空洞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治疗副反应产生。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传统抗结核药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疗效明确,副作用少,值得应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22-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透明质酸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疗效观察(附11例报告)

    程支利;

    目的观察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至2010年收治的11例女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平均年龄38.2岁,平均病程35个月。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实行膀胱镜检加水扩张,术后第2~3天给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根据患者术前与术后12个月的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和问题评分(ICPI)、每日排尿次数及最大膀胱容量作为疗效评判标准,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11例患者均按疗程完成治疗并得到随访。ICSI治疗前为(14.9±3.5)分,术后12个月后降为(9.9±2.6)分(P<0.01);ICPI治疗前为(10.5±2.7)分,术后12个月后降为(6.9±1.9)分(P<0.01);治疗前患者平均排尿次数为(25.6±5.5)次/d,治疗后排尿次数减少至(13.8±4.7)次/d(P<0.01);膀胱最大容量治疗前为(101±26)mL,治疗后为(217±39)mL(P<0.01)。结论透明质酸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短期内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24-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透明质酸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疗效观察(附11例报告)

    程支利;

    目的观察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至2010年收治的11例女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平均年龄38.2岁,平均病程35个月。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实行膀胱镜检加水扩张,术后第2~3天给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根据患者术前与术后12个月的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和问题评分(ICPI)、每日排尿次数及最大膀胱容量作为疗效评判标准,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11例患者均按疗程完成治疗并得到随访。ICSI治疗前为(14.9±3.5)分,术后12个月后降为(9.9±2.6)分(P<0.01);ICPI治疗前为(10.5±2.7)分,术后12个月后降为(6.9±1.9)分(P<0.01);治疗前患者平均排尿次数为(25.6±5.5)次/d,治疗后排尿次数减少至(13.8±4.7)次/d(P<0.01);膀胱最大容量治疗前为(101±26)mL,治疗后为(217±39)mL(P<0.01)。结论透明质酸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短期内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24-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急性胆囊炎预后的影响

    王铁军;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至2011年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8例分为早期手术组(Ⅰ组,n=75)和延期手术组(Ⅱ组,n=53),回顾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治疗结果、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住院天数等。结果和延期手术组相比,早期手术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两组在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等方面无显著差别。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能显著缩短总住院天数,改善患者预后。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26-1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急性胆囊炎预后的影响

    王铁军;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至2011年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8例分为早期手术组(Ⅰ组,n=75)和延期手术组(Ⅱ组,n=53),回顾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治疗结果、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住院天数等。结果和延期手术组相比,早期手术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两组在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等方面无显著差别。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能显著缩短总住院天数,改善患者预后。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26-1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ERCP术中的临床观察

    张奕文;何忠承;张伟山;邢祖民;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ERCP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进行ERCP患者8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诱导后MAR、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ERCP术中麻醉效果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28-1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ERCP术中的临床观察

    张奕文;何忠承;张伟山;邢祖民;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ERCP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进行ERCP患者8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诱导后MAR、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ERCP术中麻醉效果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28-1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和RB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徐庆;张立红;吴国荣;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147例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RBP以及BUN、SCr的含量。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血清CysC、R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BUN、SC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CysC和RBP联合应用的测出率高达53.06%。结论血清CysC和RBP可作为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30-1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和RB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徐庆;张立红;吴国荣;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147例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RBP以及BUN、SCr的含量。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血清CysC、R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BUN、SC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CysC和RBP联合应用的测出率高达53.06%。结论血清CysC和RBP可作为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30-1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性激素六项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陈忠城;黄建华;赵海彬;

    目的比较月经周期正常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及治疗前、后血清睾酮(TSTO)、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垂体泌乳素(PRL)、孕酮(PRGE)、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6III)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收集40例月经周期正常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未用药的检查结果,用药1月后测定结果及健康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PRL、E26III、PRGE组与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TO、FSH、LH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治疗前后比较,FSH、PRL、PRGE、E26III组与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TO、LH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血清PRL、PRGE、E26III含量检测对于女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疗效评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32-1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性激素六项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陈忠城;黄建华;赵海彬;

    目的比较月经周期正常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及治疗前、后血清睾酮(TSTO)、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垂体泌乳素(PRL)、孕酮(PRGE)、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6III)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收集40例月经周期正常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未用药的检查结果,用药1月后测定结果及健康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PRL、E26III、PRGE组与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TO、FSH、LH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治疗前后比较,FSH、PRL、PRGE、E26III组与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TO、LH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血清PRL、PRGE、E26III含量检测对于女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疗效评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32-1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层医院48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史丽风;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48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病率为1.98%;不同分娩方式、不同胎次、不同体重胎儿与产后出血发生有显著差;异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和软产道损伤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剖宫产、多胎次、过重胎儿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34-1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层医院48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史丽风;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48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病率为1.98%;不同分娩方式、不同胎次、不同体重胎儿与产后出血发生有显著差;异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和软产道损伤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剖宫产、多胎次、过重胎儿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34-1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15例临床分析

    李晨波;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在产后大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Sledinger's技术行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插管,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明确出血部位,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 15例患者中14例经栓塞后出血立即明显减少,1例栓塞后盆腔内血肿继续增大而行剖腹血肿清除术,成功率93.3%。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均月经恢复正常。结论介入治疗包括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具有止血迅速,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保留子宫等优点。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36-1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15例临床分析

    李晨波;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在产后大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Sledinger's技术行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插管,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明确出血部位,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 15例患者中14例经栓塞后出血立即明显减少,1例栓塞后盆腔内血肿继续增大而行剖腹血肿清除术,成功率93.3%。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均月经恢复正常。结论介入治疗包括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具有止血迅速,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保留子宫等优点。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36-1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术优康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观察

    方子文;方万强;阮玲玲;

    目的观察医用术优康(羧氨基葡聚多糖钠生物胶)用于预防术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共123例行剖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2例)腹部手术后应用医用术优康,对照组(61例)术后应用生理盐水。结果观察组经随访无1例发生肠粘连;对照组出现12例肠粘连症状,其中5例严重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结论医用术优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术后肠粘连的生物材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38-1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术优康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观察

    方子文;方万强;阮玲玲;

    目的观察医用术优康(羧氨基葡聚多糖钠生物胶)用于预防术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共123例行剖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2例)腹部手术后应用医用术优康,对照组(61例)术后应用生理盐水。结果观察组经随访无1例发生肠粘连;对照组出现12例肠粘连症状,其中5例严重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结论医用术优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术后肠粘连的生物材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38-1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梁中敏;潘祖远;梁小泉;刘维奇;成伟;李青;王智勇;刘艳;

    目的探讨手术(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前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征(OSAS)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情况。方法 200例确诊为OSAS的患儿在清晨采静脉血测定GH及IGF-1,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2个月,200例患儿复查GH、IGF-1,并和正常儿童测定的GH、IGF-1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OSAS患儿术前GH、IGF-1值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经手术治疗后,GH、IGF-1值术后较术前明显上升,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结论 OSAS患儿由于睡眠缺氧,GH、IGF-1处于正常低值。手术解决上呼吸道梗阻后,GH、IGF-1水平升至正常高值。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40-1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梁中敏;潘祖远;梁小泉;刘维奇;成伟;李青;王智勇;刘艳;

    目的探讨手术(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前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征(OSAS)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情况。方法 200例确诊为OSAS的患儿在清晨采静脉血测定GH及IGF-1,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2个月,200例患儿复查GH、IGF-1,并和正常儿童测定的GH、IGF-1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OSAS患儿术前GH、IGF-1值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经手术治疗后,GH、IGF-1值术后较术前明显上升,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结论 OSAS患儿由于睡眠缺氧,GH、IGF-1处于正常低值。手术解决上呼吸道梗阻后,GH、IGF-1水平升至正常高值。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40-1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微型钛板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廖益辉;刘晓兵;李夏缨;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下颌骨骨折病例12例,应用小型钛板固定技术治疗,随访及评价伤口及骨折愈合情况、手术前后咬合关系及开口度的对比。结果术后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3~6个月。12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无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局部咬合关系不良者1例。术后3个月时仅1例患者张口受限。术后3个月时,X线复查未见骨愈合不良或假关节形成者。结论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疗效满意。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42-1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型钛板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廖益辉;刘晓兵;李夏缨;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下颌骨骨折病例12例,应用小型钛板固定技术治疗,随访及评价伤口及骨折愈合情况、手术前后咬合关系及开口度的对比。结果术后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3~6个月。12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无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局部咬合关系不良者1例。术后3个月时仅1例患者张口受限。术后3个月时,X线复查未见骨愈合不良或假关节形成者。结论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疗效满意。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42-1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球头硅胶管植入术及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比较

    姜杨;姜锐光;刘小环;

    目的比较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搜集2006年01月至2011年05月于我科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7例,75眼,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2组,A组37例40眼采用球头硅胶管植入术,B组30例35眼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以术后患眼流泪症状消失或改善,泪道冲洗通畅为有效指标。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 A、B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优于泪囊鼻腔吻合术。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43-1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球头硅胶管植入术及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比较

    姜杨;姜锐光;刘小环;

    目的比较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搜集2006年01月至2011年05月于我科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7例,75眼,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2组,A组37例40眼采用球头硅胶管植入术,B组30例35眼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以术后患眼流泪症状消失或改善,泪道冲洗通畅为有效指标。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 A、B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优于泪囊鼻腔吻合术。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43-1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佐辛减轻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作用观察

    吴志镇;陈志峰;蔡杰衡;

    目的观察地佐辛减轻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拟行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地佐辛组于术毕前约10分钟静注地佐辛5mg,对照组相应给予静注生理盐水1ml。记录术前基础值、拔管前5min、拔管时、拔管后10min的MAP、HR、SPO2;拔管后2h内躁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拔管时的MAP、HR变化明显小于C组(P<0.05),手术后A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小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毕前使用地佐辛可以有效减轻拔管时心率血压升高,并能减少术后躁动发生,没有明显副作用发生。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45-1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地佐辛减轻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作用观察

    吴志镇;陈志峰;蔡杰衡;

    目的观察地佐辛减轻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拟行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地佐辛组于术毕前约10分钟静注地佐辛5mg,对照组相应给予静注生理盐水1ml。记录术前基础值、拔管前5min、拔管时、拔管后10min的MAP、HR、SPO2;拔管后2h内躁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拔管时的MAP、HR变化明显小于C组(P<0.05),手术后A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小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毕前使用地佐辛可以有效减轻拔管时心率血压升高,并能减少术后躁动发生,没有明显副作用发生。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45-1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慢阻肺继发初治肺结核34例临床分析

    邱青;

    目的探讨慢阻肺继发初治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初次确诊慢阻肺继发肺结核患者3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治愈30例,治疗失败4例。结论慢阻肺继发初治肺结核临床症状、X线表现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治,重视痰检可及早确诊,正规抗结核可获良好疗效。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46-1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阻肺继发初治肺结核34例临床分析

    邱青;

    目的探讨慢阻肺继发初治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初次确诊慢阻肺继发肺结核患者3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治愈30例,治疗失败4例。结论慢阻肺继发初治肺结核临床症状、X线表现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治,重视痰检可及早确诊,正规抗结核可获良好疗效。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46-1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酯耐药变异的检测

    钱小玉;刘奇;王学才;周玉麟;丁伟良;

    目的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有病毒学和生化学突破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阿德福韦酯(ADV)耐药变异情况。方法选取ADV治疗出现病毒学和生化学突破的CHB患者,采用PCR产物焦磷酸测序法检测ADV耐药相关的rtA181V/T和rtN236T变异情况。结果 48例患者焦磷酸测序法检测共确认耐药变异患者14例,变异比例为29.2%(14/48)。ADV耐药变异患者中单独rtA181T/V、rtN236T变异的比例分别为64.3%(9/14)、21.4%(3/14);rtA181T/V、rtN236T混合变异比例为14.3%(2/14)。结论宜兴地区有病毒学和生化学突破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阿德福韦酯(ADV)耐药变异以rtA181T/V变异为主,部分为rtN236T变异和tA181T/V、rtN236T混合变异。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48-1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酯耐药变异的检测

    钱小玉;刘奇;王学才;周玉麟;丁伟良;

    目的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有病毒学和生化学突破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阿德福韦酯(ADV)耐药变异情况。方法选取ADV治疗出现病毒学和生化学突破的CHB患者,采用PCR产物焦磷酸测序法检测ADV耐药相关的rtA181V/T和rtN236T变异情况。结果 48例患者焦磷酸测序法检测共确认耐药变异患者14例,变异比例为29.2%(14/48)。ADV耐药变异患者中单独rtA181T/V、rtN236T变异的比例分别为64.3%(9/14)、21.4%(3/14);rtA181T/V、rtN236T混合变异比例为14.3%(2/14)。结论宜兴地区有病毒学和生化学突破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阿德福韦酯(ADV)耐药变异以rtA181T/V变异为主,部分为rtN236T变异和tA181T/V、rtN236T混合变异。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48-1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意义

    俞朝芳;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检测价值及意义。方法检测并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2例、健康体检者78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各类型超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较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有相关性,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检测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49-1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意义

    俞朝芳;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检测价值及意义。方法检测并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2例、健康体检者78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各类型超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较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有相关性,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检测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49-1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06例宫颈与盆腔支原体、衣原体培养结果分析

    赖俏红;黄惠芳;

    目的分析宫颈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患者盆腔中支原体、衣原体的检测结果,了解宫颈与盆腔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住院手术患者,术前行宫颈分泌物支原体或衣原体培养阳性患者106例,术中盆腔取材,检测支原体及衣原体,支原体采用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鉴定、半定量计数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法,衣原体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结果 60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中盆腔支原体培养结果为无生长,阳性率为零,13例衣原体检测结果有2例阳性,阳性率为7.69%。结论支原体并非导致盆腔器官粘连的主要病原体,衣原体的感染与盆腔粘连病变有一定关系。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51-1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106例宫颈与盆腔支原体、衣原体培养结果分析

    赖俏红;黄惠芳;

    目的分析宫颈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患者盆腔中支原体、衣原体的检测结果,了解宫颈与盆腔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住院手术患者,术前行宫颈分泌物支原体或衣原体培养阳性患者106例,术中盆腔取材,检测支原体及衣原体,支原体采用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鉴定、半定量计数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法,衣原体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结果 60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中盆腔支原体培养结果为无生长,阳性率为零,13例衣原体检测结果有2例阳性,阳性率为7.69%。结论支原体并非导致盆腔器官粘连的主要病原体,衣原体的感染与盆腔粘连病变有一定关系。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51-1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氯吡格雷治疗67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薛红霞;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脑细胞活化剂、钙拮抗剂、甘露醇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分别给予氯吡格雷50mg/d,肠溶阿司匹林100mg/d,疗程均为2周,所有患者均未行溶栓治疗。于入院时及用药2周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血浆GMP140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与阿司匹林相比可以更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变学,在脑梗死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52-1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氯吡格雷治疗67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薛红霞;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脑细胞活化剂、钙拮抗剂、甘露醇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分别给予氯吡格雷50mg/d,肠溶阿司匹林100mg/d,疗程均为2周,所有患者均未行溶栓治疗。于入院时及用药2周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血浆GMP140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与阿司匹林相比可以更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变学,在脑梗死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52-1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压力控制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治疗危重症哮喘并肺闭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江培猛;

    目的观察压力控制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应用于危重症哮喘并肺闭锁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2例危重症哮喘并肺闭锁综合征患者分别采取容量控制通气(VCV)与压力控制通气(PCV)联合呼气末正压进行通气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种通气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PCV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VCV组(P<0.05)。结论压力控制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可有效降低气道压力,预防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54-1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压力控制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治疗危重症哮喘并肺闭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江培猛;

    目的观察压力控制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应用于危重症哮喘并肺闭锁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2例危重症哮喘并肺闭锁综合征患者分别采取容量控制通气(VCV)与压力控制通气(PCV)联合呼气末正压进行通气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种通气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PCV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VCV组(P<0.05)。结论压力控制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可有效降低气道压力,预防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54-1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联用兰索拉唑与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43例临床疗效分析

    廖怀强;刘建坤;

    目的分析并评价联合使用铝碳酸镁以及兰索拉唑对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活动性胃溃疡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先实施幽门螺杆菌根除的三联疗法,给予60mg/d兰索拉唑+800mg/d甲硝唑+500mg/d克拉霉素。治疗二周后,观察组在给予40mg/d兰索拉唑的同时再给予铝碳酸镁;对照组仅给予40mg/d兰索拉唑,口服。全部病人均连续给药8周。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60.5%)高于对照组的痊愈率(30.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4%)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联合使用兰索拉唑与铝碳酸镁对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兰索拉唑,是一种治疗胃溃疡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55-1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联用兰索拉唑与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43例临床疗效分析

    廖怀强;刘建坤;

    目的分析并评价联合使用铝碳酸镁以及兰索拉唑对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活动性胃溃疡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先实施幽门螺杆菌根除的三联疗法,给予60mg/d兰索拉唑+800mg/d甲硝唑+500mg/d克拉霉素。治疗二周后,观察组在给予40mg/d兰索拉唑的同时再给予铝碳酸镁;对照组仅给予40mg/d兰索拉唑,口服。全部病人均连续给药8周。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60.5%)高于对照组的痊愈率(30.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4%)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联合使用兰索拉唑与铝碳酸镁对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兰索拉唑,是一种治疗胃溃疡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55-1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论著_中医中药

  •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洪笃云;马迪;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至2010年度本院上报的51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多与滴注速度过快、用药不当等因素相关。结论临床医师应合理辩证应用中药注射剂,并控制中药注射剂滴注速度。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57-1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洪笃云;马迪;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至2010年度本院上报的51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多与滴注速度过快、用药不当等因素相关。结论临床医师应合理辩证应用中药注射剂,并控制中药注射剂滴注速度。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57-1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结肠冗长症手术治疗及自拟爽府汤预防复发的疗效观察

    周朝明;林志超;林天;李汉权;

    目的探讨结肠冗长症手术治疗方法以及自拟爽府汤在其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结肠冗长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后联合自拟爽府汤联合西药治疗,随访评估两者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仍为100%,复发率为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复发率为31.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外科治疗结肠冗长症远期复发率高,联合自拟爽府汤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59-1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结肠冗长症手术治疗及自拟爽府汤预防复发的疗效观察

    周朝明;林志超;林天;李汉权;

    目的探讨结肠冗长症手术治疗方法以及自拟爽府汤在其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结肠冗长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后联合自拟爽府汤联合西药治疗,随访评估两者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仍为100%,复发率为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复发率为31.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外科治疗结肠冗长症远期复发率高,联合自拟爽府汤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59-1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8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临床疗效分析

    王金强;陈行琼;

    目的分析并评价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共治疗8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病人。结果本组80例病人全部治愈出院,实施一次切开手术者的治愈时间平均为7~15日;实施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手术者的治愈时间平均为19~35日。全部病人术后进行随访半年~2年,未见后遗症病例,无复发病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方面疗效理想,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安全、见效迅速、不易复发、无后遗症、疼痛较小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61-1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8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临床疗效分析

    王金强;陈行琼;

    目的分析并评价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共治疗8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病人。结果本组80例病人全部治愈出院,实施一次切开手术者的治愈时间平均为7~15日;实施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手术者的治愈时间平均为19~35日。全部病人术后进行随访半年~2年,未见后遗症病例,无复发病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方面疗效理想,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安全、见效迅速、不易复发、无后遗症、疼痛较小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61-1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道

  •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一例报告

    罗强;

    目的探讨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大体及显微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右侧睾丸进行性肿大3个月。组织学特征:肿瘤为圆形,表面灰红,似有包膜,切面灰红间灰黄,实性。镜下见成熟畸胎瘤的鳞状上皮及腺体,未成熟畸胎瘤有原始神经管和间叶组织。内胚窦瘤有网状结构,由疏松的空网状结构形成小囊,囊腔被覆扁平或立方上皮。内胚窦的结构中心为毛细血管,血管周围有疏松结缔组织,边缘区被覆低柱状胚胎性上皮细胞腺样结构,及泡形卵黄囊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AFP(+)、CK(上皮成分+)、CD117(-)、CEA(-)、CD30(-)、CD31(血管内皮+)、CD34(血管内皮+)、P63(-)、Ki-67(部分细胞+)、ER(-)、PR(-)、S-100(-)、NF(-)、PLAP(-)。结论本例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为成熟和未成熟的畸胎瘤与内胚窦瘤混合而成的睾丸恶性肿瘤,较为少见。在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中分别有未成熟畸胎瘤与精原细胞瘤,未成熟畸胎瘤与内胚窦瘤,胚胎性癌与精原细胞瘤两种成分混合,必须广泛取材加以鉴别。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62-1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一例报告

    罗强;

    目的探讨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大体及显微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右侧睾丸进行性肿大3个月。组织学特征:肿瘤为圆形,表面灰红,似有包膜,切面灰红间灰黄,实性。镜下见成熟畸胎瘤的鳞状上皮及腺体,未成熟畸胎瘤有原始神经管和间叶组织。内胚窦瘤有网状结构,由疏松的空网状结构形成小囊,囊腔被覆扁平或立方上皮。内胚窦的结构中心为毛细血管,血管周围有疏松结缔组织,边缘区被覆低柱状胚胎性上皮细胞腺样结构,及泡形卵黄囊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AFP(+)、CK(上皮成分+)、CD117(-)、CEA(-)、CD30(-)、CD31(血管内皮+)、CD34(血管内皮+)、P63(-)、Ki-67(部分细胞+)、ER(-)、PR(-)、S-100(-)、NF(-)、PLAP(-)。结论本例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为成熟和未成熟的畸胎瘤与内胚窦瘤混合而成的睾丸恶性肿瘤,较为少见。在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中分别有未成熟畸胎瘤与精原细胞瘤,未成熟畸胎瘤与内胚窦瘤,胚胎性癌与精原细胞瘤两种成分混合,必须广泛取材加以鉴别。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62-1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论著_护理研究

  • 深静脉注射高浓度氯化钾治疗心脏术后严重低钾血症患者的护理观察

    范柳萍;李俭欢;陈锦贤;

    目的探讨高浓度氯化钾溶液微泵深静脉注射治疗心脏术后严重低钾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高浓度微泵深静脉补钾方法,对85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严重低血钾症的患者,根据血清钾水平将10%氯化钾加等量0.9%NS在1~2h之内泵完,在补钾过程中严密进行心电图、血清钾、尿量及肾功能的监护。结果补钾前后血钾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血钾浓度的改变与补钾速度呈线性关系,补钾2~5h血钾回升到正常者82例(占96.5%),补钾后出现高钾血症者3例(占3.5%),补钾有效率达100%。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早期低血钾患者,采用高浓度微泵深静脉补钾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既可及时纠正术后低钾血症,而且还可满足心脏术后限制液体入量的要求,提高心脏手术的成功率。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64-1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深静脉注射高浓度氯化钾治疗心脏术后严重低钾血症患者的护理观察

    范柳萍;李俭欢;陈锦贤;

    目的探讨高浓度氯化钾溶液微泵深静脉注射治疗心脏术后严重低钾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高浓度微泵深静脉补钾方法,对85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严重低血钾症的患者,根据血清钾水平将10%氯化钾加等量0.9%NS在1~2h之内泵完,在补钾过程中严密进行心电图、血清钾、尿量及肾功能的监护。结果补钾前后血钾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血钾浓度的改变与补钾速度呈线性关系,补钾2~5h血钾回升到正常者82例(占96.5%),补钾后出现高钾血症者3例(占3.5%),补钾有效率达100%。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早期低血钾患者,采用高浓度微泵深静脉补钾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既可及时纠正术后低钾血症,而且还可满足心脏术后限制液体入量的要求,提高心脏手术的成功率。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64-1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急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陶琴;

    目的探讨如何避免急诊工作中的护理风险,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方法总结和分析急诊工作中存在护理风险的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认识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并加以防范有效地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维护病人权益意识,是减少护理纠纷的重要措施。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66-1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陶琴;

    目的探讨如何避免急诊工作中的护理风险,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方法总结和分析急诊工作中存在护理风险的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认识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并加以防范有效地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维护病人权益意识,是减少护理纠纷的重要措施。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66-1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特发性突聋患者焦虑情绪的心理护理

    刘雪莲;黎红珍;刘秀金;蔡克文;

    目的探讨特发性突聋患者焦虑情绪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56例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结果患者住院期间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治疗有效率96.8%,疗效满意。结论护士针对患者不同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避免焦虑情绪对疾病的不良影响,对疾病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68-1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特发性突聋患者焦虑情绪的心理护理

    刘雪莲;黎红珍;刘秀金;蔡克文;

    目的探讨特发性突聋患者焦虑情绪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56例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结果患者住院期间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治疗有效率96.8%,疗效满意。结论护士针对患者不同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避免焦虑情绪对疾病的不良影响,对疾病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68-1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用棉签轻抚进针下方皮肤对提高肌注时病人舒适感的研究

    游昙芳;邹一婵;李燕萍;刘映;

    目的探讨一种提高病人舒适感的肌注方法。方法将63例肌注同一种药物两天以上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第一天按操作规范的方法进行左侧臀大肌肌注,第二天按注药液同时用棉签轻抚进针下方皮肤的方法进行右侧臀大肌肌注,以疼痛数字量表评估每次肌注时疼痛的程度,以了解实验方法是否可以减轻疼痛,提高病人肌注时的舒适感。结果 63例参加研究的病人中,有54例病人认为按实验方法进行肌内注射舒适,6例病人认为按操作规范的肌内注射方法舒适,3例病人认为两种方法无区别。实验过程中两种方法疼痛一样的有27人;实验方法疼痛可减轻的有20人;常规组肌注方法疼痛减轻的有13人。结论注药时用棉签轻抚进针下方皮肤能提高肌注病人的舒适感。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70-1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棉签轻抚进针下方皮肤对提高肌注时病人舒适感的研究

    游昙芳;邹一婵;李燕萍;刘映;

    目的探讨一种提高病人舒适感的肌注方法。方法将63例肌注同一种药物两天以上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第一天按操作规范的方法进行左侧臀大肌肌注,第二天按注药液同时用棉签轻抚进针下方皮肤的方法进行右侧臀大肌肌注,以疼痛数字量表评估每次肌注时疼痛的程度,以了解实验方法是否可以减轻疼痛,提高病人肌注时的舒适感。结果 63例参加研究的病人中,有54例病人认为按实验方法进行肌内注射舒适,6例病人认为按操作规范的肌内注射方法舒适,3例病人认为两种方法无区别。实验过程中两种方法疼痛一样的有27人;实验方法疼痛可减轻的有20人;常规组肌注方法疼痛减轻的有13人。结论注药时用棉签轻抚进针下方皮肤能提高肌注病人的舒适感。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70-1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健康教育在降低患者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

    霍建珊;黄宝琴;罗婷;张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降低患者再次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方法选取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个性化、集中式、随机性及出院后随访教育,对患者、家属及照顾者进行疾病常识教育,指导正确的卧姿、坐姿、站姿、腰椎运动及腰腹部肌肉训练。结果本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达到98.6%,VAS疼痛指数平均降低66.8%,各项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疾病复发率4.1%。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降低VAS疼痛指数、减少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72-1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健康教育在降低患者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

    霍建珊;黄宝琴;罗婷;张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降低患者再次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方法选取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个性化、集中式、随机性及出院后随访教育,对患者、家属及照顾者进行疾病常识教育,指导正确的卧姿、坐姿、站姿、腰椎运动及腰腹部肌肉训练。结果本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达到98.6%,VAS疼痛指数平均降低66.8%,各项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疾病复发率4.1%。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降低VAS疼痛指数、减少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72-1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护理美学在护理工作的应用

    钟演珠;

    目的探讨护理美学在护理工作的意义及对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院内环境,病房的温馨设计,护士语言美,操作美,诚信美,形象美等护理美的研究,探讨护理人员与病人以及社会人群三者之间的审美关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护理审美意识、审美评价以及审美教育。结果护理美学对护理工作有重要意义,以及对病人的康复有很大促进作用。结论护理美学是美学与科学相互结合的新科学,应用护理美学原理和护理程序的科学管理方法,达到病区管理的最优化,使病人得到最优质的服务,提高患者康复的速度,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达到最终治疗的目的。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74-1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护理美学在护理工作的应用

    钟演珠;

    目的探讨护理美学在护理工作的意义及对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院内环境,病房的温馨设计,护士语言美,操作美,诚信美,形象美等护理美的研究,探讨护理人员与病人以及社会人群三者之间的审美关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护理审美意识、审美评价以及审美教育。结果护理美学对护理工作有重要意义,以及对病人的康复有很大促进作用。结论护理美学是美学与科学相互结合的新科学,应用护理美学原理和护理程序的科学管理方法,达到病区管理的最优化,使病人得到最优质的服务,提高患者康复的速度,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达到最终治疗的目的。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74-1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的护理

    林紫云;

    目的总结分析26例冠心病并发心源性休克以及顽固性心力衰竭等患者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治疗效果和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接受IABP后的临床资料,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在IABP循环支持治疗后,改善了患者的心肌供血、供氧以及减轻心脏负担。结论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患者实行正确的体位、心理护理、管道护理、皮肤的护理、足背动脉搏动的观察、反搏压的观察及处理等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76-1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的护理

    林紫云;

    目的总结分析26例冠心病并发心源性休克以及顽固性心力衰竭等患者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治疗效果和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接受IABP后的临床资料,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在IABP循环支持治疗后,改善了患者的心肌供血、供氧以及减轻心脏负担。结论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患者实行正确的体位、心理护理、管道护理、皮肤的护理、足背动脉搏动的观察、反搏压的观察及处理等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76-1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早产儿出院指导中的应用

    成艳玲;张婉玲;

    目的掌握早产儿出院后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护理信息支持,提高早产儿的家庭护理质量。方法为出院早产儿建立健康档案,在出院后第7及第14天对158名出院早产儿家长进行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对2次回访中的护理问题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第7天的回访中,存在喂养问题48.15%,皮肤问题为15.74%,脐部问题为7.41%,排便异常为19.91%;在第14天的回访中,喂养问题仅为28.70%,皮肤问题为6.94%,脐部问题为1.85%,排便异常为6.48%,两次回访护理问题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可帮助家长及时解决出院后早产儿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了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78-1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早产儿出院指导中的应用

    成艳玲;张婉玲;

    目的掌握早产儿出院后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护理信息支持,提高早产儿的家庭护理质量。方法为出院早产儿建立健康档案,在出院后第7及第14天对158名出院早产儿家长进行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对2次回访中的护理问题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第7天的回访中,存在喂养问题48.15%,皮肤问题为15.74%,脐部问题为7.41%,排便异常为19.91%;在第14天的回访中,喂养问题仅为28.70%,皮肤问题为6.94%,脐部问题为1.85%,排便异常为6.48%,两次回访护理问题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可帮助家长及时解决出院后早产儿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了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78-1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瑞芬太尼在全麻拔管期的观察及护理

    刘光娥;徐燕娇;赖宇芬;

    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期持续泵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对患者拔管期的影响及护理。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年龄31~58岁,择期行肝胆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术毕继续泵注0.05μg·kg-1·min-1瑞芬太尼至拔管,B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至拔管。观察两组患者意识恢复的时间、气道反应、血流动力学变化、吞咽能力恢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拔管时、拔管后3min、5min心率、血压值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呛咳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患者术毕至呼唤睁眼时间、拔管的时间及OAAS评分达5分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苏醒期泵注瑞芬太尼可抑制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减少呛咳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为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80-1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瑞芬太尼在全麻拔管期的观察及护理

    刘光娥;徐燕娇;赖宇芬;

    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期持续泵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对患者拔管期的影响及护理。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年龄31~58岁,择期行肝胆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术毕继续泵注0.05μg·kg-1·min-1瑞芬太尼至拔管,B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至拔管。观察两组患者意识恢复的时间、气道反应、血流动力学变化、吞咽能力恢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拔管时、拔管后3min、5min心率、血压值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呛咳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患者术毕至呼唤睁眼时间、拔管的时间及OAAS评分达5分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苏醒期泵注瑞芬太尼可抑制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减少呛咳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为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80-1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麻醉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探索

    陈信芝;姚晓璇;钟莉华;

    目的探讨我院麻醉科自2010年上半年以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新举措。方法通过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营造了人文关怀,转变了工作模式,创造了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密切了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上升。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消除疾病痛苦、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满足患者需求的新的服务理念。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81-1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麻醉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探索

    陈信芝;姚晓璇;钟莉华;

    目的探讨我院麻醉科自2010年上半年以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新举措。方法通过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营造了人文关怀,转变了工作模式,创造了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密切了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上升。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消除疾病痛苦、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满足患者需求的新的服务理念。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81-1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鳃裂囊肿及鳃裂瘘管的围手术期护理

    姚雪芬;龚未池;曾清平;

    目的探讨鳃裂囊肿及鳃裂瘘管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鳃裂囊肿及鳃裂瘘管30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辅导、健康宣教和局部皮肤护理;术后做好对症护理、并发症观察及伤口护理、出院指导。结果 30例有2例发生伤口感染,经伤口换药后痊愈,30例无出现咽瘘、面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严密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促进鳃裂囊肿及鳃裂瘘管患者的康复。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83-1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鳃裂囊肿及鳃裂瘘管的围手术期护理

    姚雪芬;龚未池;曾清平;

    目的探讨鳃裂囊肿及鳃裂瘘管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鳃裂囊肿及鳃裂瘘管30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辅导、健康宣教和局部皮肤护理;术后做好对症护理、并发症观察及伤口护理、出院指导。结果 30例有2例发生伤口感染,经伤口换药后痊愈,30例无出现咽瘘、面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严密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促进鳃裂囊肿及鳃裂瘘管患者的康复。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83-1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46例耐多药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陆秀琴;周文健;潘洪秋;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我院结核科46例耐多药结核住院患者入院后即实施心理护理,定期分析,评估耐多药结核患者恐惧,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和遵医行为。结果心理护理改善、甚至避免耐多药结核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耐多药结核患者护理效果,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84-1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46例耐多药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陆秀琴;周文健;潘洪秋;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我院结核科46例耐多药结核住院患者入院后即实施心理护理,定期分析,评估耐多药结核患者恐惧,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和遵医行为。结果心理护理改善、甚至避免耐多药结核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耐多药结核患者护理效果,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84-1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食道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及疗效

    邱倩玲;叶有嫦;

    目的探讨食道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测定46例食道癌病人术后在第1和第7天的血清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RF)水平。结果食道癌病人术后肠内营养第7天的PA和TRF水平比第1天明显升高(P<0.05)。结论食道癌病人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对术后机体正常代谢、恢复功能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86-1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食道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及疗效

    邱倩玲;叶有嫦;

    目的探讨食道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测定46例食道癌病人术后在第1和第7天的血清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RF)水平。结果食道癌病人术后肠内营养第7天的PA和TRF水平比第1天明显升高(P<0.05)。结论食道癌病人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对术后机体正常代谢、恢复功能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86-1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刘光娥;江进华;

    目的分析及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手术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性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和术后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的指标做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87-1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刘光娥;江进华;

    目的分析及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手术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性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和术后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的指标做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87-1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管床责任制在卧床患者的皮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吴媛;陈树娣;梁腊梅;

    目的通过管床责任制护理,改变以往卧床患者皮肤管理的难题。方法通过系统化培训和专科指引的制定,统一落实降低或杜绝院内压疮的发生率。结果利用皮肤评估工具统一管理,对2008年至2010年间住院的患者进行筛选,经诺顿评分,确定有发生压疮高危的患者113人,通过责任制管床方法,严格执行皮肤管理制度,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结论管床责任制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从而提高了压疮患者的治愈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提升了护士的核心竞争力。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89-1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管床责任制在卧床患者的皮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吴媛;陈树娣;梁腊梅;

    目的通过管床责任制护理,改变以往卧床患者皮肤管理的难题。方法通过系统化培训和专科指引的制定,统一落实降低或杜绝院内压疮的发生率。结果利用皮肤评估工具统一管理,对2008年至2010年间住院的患者进行筛选,经诺顿评分,确定有发生压疮高危的患者113人,通过责任制管床方法,严格执行皮肤管理制度,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结论管床责任制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从而提高了压疮患者的治愈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提升了护士的核心竞争力。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89-1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变频工作制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林嘉敏;

    为平衡护士的工作量,充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我院门诊护士排班使用变频工作制管理,根据错峰期调整和变换护士岗位角色,根据规律性来安排上班人数。有效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护士高峰期工作压力,充分合理利用了人力资源。因此,门诊护士排班使用变频工作制管理能更好地利用护理人力资源。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90-1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变频工作制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林嘉敏;

    为平衡护士的工作量,充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我院门诊护士排班使用变频工作制管理,根据错峰期调整和变换护士岗位角色,根据规律性来安排上班人数。有效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护士高峰期工作压力,充分合理利用了人力资源。因此,门诊护士排班使用变频工作制管理能更好地利用护理人力资源。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90-1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康复新液治疗外科感染伤口的临床观察

    张伟兰;钟小晶;霍景山;陈丽芳;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外科感染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外科感染伤口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时对照组,观察组用康复新液加藻酸盐敷料换药,对照组用藻酸盐敷料换药。结果观察组治愈19例,好转11例,伤口愈合时间为28.16d±5.82d;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17例,伤口愈合时间为33.04d±11.8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康复新液治疗感染伤口,病人满意、疗效显著,如肉芽生长快、结痂早、愈合快、疗程短,可优先选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92-1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康复新液治疗外科感染伤口的临床观察

    张伟兰;钟小晶;霍景山;陈丽芳;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外科感染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外科感染伤口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时对照组,观察组用康复新液加藻酸盐敷料换药,对照组用藻酸盐敷料换药。结果观察组治愈19例,好转11例,伤口愈合时间为28.16d±5.82d;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17例,伤口愈合时间为33.04d±11.8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康复新液治疗感染伤口,病人满意、疗效显著,如肉芽生长快、结痂早、愈合快、疗程短,可优先选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92-1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何荣琴;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及护理疗效。方法对2008年至2011年收治的2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及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的2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均痊愈,术后视力达到0.5~0.7的患者有128例,占53.3%;处于0.8~1.0之间的患者有91例,占37.9%;达到1.1以上的有21例,占8.8%。结论积极做好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有利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的成功及康复。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93-1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何荣琴;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及护理疗效。方法对2008年至2011年收治的2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及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的2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均痊愈,术后视力达到0.5~0.7的患者有128例,占53.3%;处于0.8~1.0之间的患者有91例,占37.9%;达到1.1以上的有21例,占8.8%。结论积极做好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有利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的成功及康复。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93-1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论著_调查统计

  • 广州市白云区学龄前儿童伤害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研究

    査达永;雷马香;闵闽;杨林;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预防儿童伤害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广州市白云区托幼机构的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和家长进行预防儿童伤害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期为一年,通过对干预前后进行伤害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干预前后儿童伤害发生率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各类伤害发生率均有下降。经统计学检验,跌伤、道路交通伤、烧烫伤及异物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伤害教育干预,能有效预防儿童伤害的发生。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95-1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广州市白云区学龄前儿童伤害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研究

    査达永;雷马香;闵闽;杨林;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预防儿童伤害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广州市白云区托幼机构的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和家长进行预防儿童伤害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期为一年,通过对干预前后进行伤害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干预前后儿童伤害发生率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各类伤害发生率均有下降。经统计学检验,跌伤、道路交通伤、烧烫伤及异物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伤害教育干预,能有效预防儿童伤害的发生。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95-1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某院老干部2010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分析

    白发丽;朱晓岚;蔡林;

    目的了解我院老干部2010年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计算机系统2010年干部病房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记录为原始资料,对应用品种数,用药频度(DDDs)及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干部病房临床应用的口服高血压药共六大类15个品种,其中用药频度最高的是依那普利片,销售金额最高的是左旋氨氯地平片。结论 DDDs排序体现了我院干部病房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与发展趋势,说明我院干部病房2010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基本合理。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97-1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院老干部2010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分析

    白发丽;朱晓岚;蔡林;

    目的了解我院老干部2010年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计算机系统2010年干部病房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记录为原始资料,对应用品种数,用药频度(DDDs)及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干部病房临床应用的口服高血压药共六大类15个品种,其中用药频度最高的是依那普利片,销售金额最高的是左旋氨氯地平片。结论 DDDs排序体现了我院干部病房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与发展趋势,说明我院干部病房2010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基本合理。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97-1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347份药品说明书中孕期妇女用药的调查分析

    甘剑虹;彭穗英;

    目的调查孕期妇女的用药情况,提高孕期妇女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347份药品说明书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分析孕期妇女用法用量标示和安全性标示,以及标示的明确性。结果外用制剂中标示了孕期妇女用法用量(33.3%)及用药安全性(48.7%),其比例明显低于注射剂(68.0%,91.6%)及口服制剂(80.4%,77.4%)。结论医师、药师在给孕期妇女用药时应掌握药理及相关知识,科学合理地用药。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99-1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347份药品说明书中孕期妇女用药的调查分析

    甘剑虹;彭穗英;

    目的调查孕期妇女的用药情况,提高孕期妇女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347份药品说明书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分析孕期妇女用法用量标示和安全性标示,以及标示的明确性。结果外用制剂中标示了孕期妇女用法用量(33.3%)及用药安全性(48.7%),其比例明显低于注射剂(68.0%,91.6%)及口服制剂(80.4%,77.4%)。结论医师、药师在给孕期妇女用药时应掌握药理及相关知识,科学合理地用药。

    2011年11期 v.18;No.153 1799-1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术前咨询对妇女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

    袁琼;

    目的探讨并评价术前咨询对妇女宫内节育器使用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我院对自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采用宫内节育器实施避孕且没有其他禁忌症的1128例育龄妇女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得到较好咨询服务妇女共701例,占62.14%,得到一般咨询服务妇女共427例,占37.86%。两组妇女在育龄、受教育程度、孕产次数、使用IUD类别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得到较好咨询服务的妇女的可接受性比得到一般咨询服务的妇女明显要高,但其意外妊娠率以及因症取出率均低于得到一般咨询的妇女,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移位脱落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育龄妇女规范的、有效的术前咨询服务,能够使其了解并掌握IUD避孕的基础知识,减少宫内节育器引发的不良反应,有利于妇女身心健康,并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00-18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术前咨询对妇女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

    袁琼;

    目的探讨并评价术前咨询对妇女宫内节育器使用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我院对自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采用宫内节育器实施避孕且没有其他禁忌症的1128例育龄妇女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得到较好咨询服务妇女共701例,占62.14%,得到一般咨询服务妇女共427例,占37.86%。两组妇女在育龄、受教育程度、孕产次数、使用IUD类别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得到较好咨询服务的妇女的可接受性比得到一般咨询服务的妇女明显要高,但其意外妊娠率以及因症取出率均低于得到一般咨询的妇女,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移位脱落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育龄妇女规范的、有效的术前咨询服务,能够使其了解并掌握IUD避孕的基础知识,减少宫内节育器引发的不良反应,有利于妇女身心健康,并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00-18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论著_卫生管理

  • 关于地市级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工作的探讨

    叶昌印;徐晓峰;

    地市级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即可规范购销秩序、降低成本,又能满足各级医疗机构临床需求。本文阐述此项工作的开展要素和管理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对以往"重招标环节,轻采购执行;重形式要求,轻日常管理"等现象给予建议。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02-18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地市级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工作的探讨

    叶昌印;徐晓峰;

    地市级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即可规范购销秩序、降低成本,又能满足各级医疗机构临床需求。本文阐述此项工作的开展要素和管理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对以往"重招标环节,轻采购执行;重形式要求,轻日常管理"等现象给予建议。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02-18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某三甲综合医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改革探索

    李忆秋;肖江卫;

    卫生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采取公开招聘、考核招聘,是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等程序,可以全面测试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遵纪守法情况、专业和技能水平、工作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素质,公正选拔人才。公开招聘也扩宽了招聘渠道和范围,促进了全社会各类人才的良性流动。以某三甲综合医院为例,通过工作回顾,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05-1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某三甲综合医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改革探索

    李忆秋;肖江卫;

    卫生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采取公开招聘、考核招聘,是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等程序,可以全面测试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遵纪守法情况、专业和技能水平、工作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素质,公正选拔人才。公开招聘也扩宽了招聘渠道和范围,促进了全社会各类人才的良性流动。以某三甲综合医院为例,通过工作回顾,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05-1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教学研究

  • 诊断学教学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能力的培养

    孟红旗;朱凡特;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三站,第一站:病史采集和病历分析,第二站:体格检查与基本操作技能,第三站:听诊、心电图、X线及CT等。这三站均与诊断学的教学密切相关。诊断学教学在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全面临床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适合各专业的合格临床医师。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07-18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诊断学教学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能力的培养

    孟红旗;朱凡特;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三站,第一站:病史采集和病历分析,第二站:体格检查与基本操作技能,第三站:听诊、心电图、X线及CT等。这三站均与诊断学的教学密切相关。诊断学教学在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全面临床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适合各专业的合格临床医师。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07-18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提高医学影像学专业神经病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李现亮;高聪;张斌;高庆春;

    神经病学是医学影像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教师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采用医学模拟教学模式,运用神经病学、医学影像学和解剖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注重见习教学,在教学中突出医学影像专业特色,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医学影像专业神经病学教学质量。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09-1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提高医学影像学专业神经病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李现亮;高聪;张斌;高庆春;

    神经病学是医学影像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教师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采用医学模拟教学模式,运用神经病学、医学影像学和解剖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注重见习教学,在教学中突出医学影像专业特色,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医学影像专业神经病学教学质量。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09-1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神经外科新入职护士的持续性培养与管理

    彭美荣;黄敏;邓莉;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新入职护士培养的方法与管理,使新入职护士的综合应用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方法对神经外科32名新入职护士在培训、考核、及管理等方面结合专科特点采取了集中式的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早交班短时间培训和提问、多媒体教学、护理查房灵活、系统、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结果新入职护士各项能力在短时间内均得到明显提高,达到胜任临床工作的水平。结论持续性进行灵活、形式多样化的培训,激发新入职护士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护士临床思维能力、急救水平和综合能力,加速了新入职护士的成长和胜任。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11-1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神经外科新入职护士的持续性培养与管理

    彭美荣;黄敏;邓莉;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新入职护士培养的方法与管理,使新入职护士的综合应用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方法对神经外科32名新入职护士在培训、考核、及管理等方面结合专科特点采取了集中式的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早交班短时间培训和提问、多媒体教学、护理查房灵活、系统、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结果新入职护士各项能力在短时间内均得到明显提高,达到胜任临床工作的水平。结论持续性进行灵活、形式多样化的培训,激发新入职护士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护士临床思维能力、急救水平和综合能力,加速了新入职护士的成长和胜任。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11-1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对医学教育的再思考

    胡小萍;马玲;陈冬英;赵丽华;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是考查考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临床思辨能力,以确保医学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质量,使从事卫生行业的专职人员既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同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13-1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从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对医学教育的再思考

    胡小萍;马玲;陈冬英;赵丽华;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是考查考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临床思辨能力,以确保医学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质量,使从事卫生行业的专职人员既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同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13-1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结合内科学教学实际,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周燕斌;

    本文根据内科学的教学现状及教学特点,探讨如何在临床教学中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模式转变及医疗工作的实际需要。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15-1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结合内科学教学实际,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周燕斌;

    本文根据内科学的教学现状及教学特点,探讨如何在临床教学中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模式转变及医疗工作的实际需要。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15-1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教师积极心理暗示在学生学习疲劳调节方面的应用

    覃娴;万亚军;

    学生学习疲劳调节问题一直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教师的积极心理暗示与学生学习疲劳的关系探讨研究。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教师如何运用积极心理暗示调节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16-1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教师积极心理暗示在学生学习疲劳调节方面的应用

    覃娴;万亚军;

    学生学习疲劳调节问题一直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教师的积极心理暗示与学生学习疲劳的关系探讨研究。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教师如何运用积极心理暗示调节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16-1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标志物诊断进展

    赛航;俞锐敏;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等一系列连续的心血管事件。目前主流的理论是将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以及伴随的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作为其病理生理基础。本文总结了一些关于ACS血清标志物作为辅助诊断的一些进展。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18-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标志物诊断进展

    赛航;俞锐敏;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等一系列连续的心血管事件。目前主流的理论是将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以及伴随的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作为其病理生理基础。本文总结了一些关于ACS血清标志物作为辅助诊断的一些进展。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18-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影响部分脾栓塞技术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

    陈志富;

    目前部分性脾栓塞术(PSE)疗效肯定,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作为脾切除的替代疗法用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疾患,而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却受很多因素的制约。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分析总结了临床上部分性脾栓塞术的手术经验和注意事项,以期这一新技术更好地为临床所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21-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影响部分脾栓塞技术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

    陈志富;

    目前部分性脾栓塞术(PSE)疗效肯定,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作为脾切除的替代疗法用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疾患,而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却受很多因素的制约。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分析总结了临床上部分性脾栓塞术的手术经验和注意事项,以期这一新技术更好地为临床所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21-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盆腔炎家庭护理研究进展

    乔湍;邱红海;王丽蓉;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常反复发作。由于病程长、恢复慢以及经济方面等因素,家庭护理在盆腔炎的彻底治愈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23-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盆腔炎家庭护理研究进展

    乔湍;邱红海;王丽蓉;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常反复发作。由于病程长、恢复慢以及经济方面等因素,家庭护理在盆腔炎的彻底治愈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011年11期 v.18;No.153 1823-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