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穗智;吴伟康;卓潜潜;孙彬;刘素芳;欧顺云;邓卓燊;曾百乐;淦楚明;吴以岭;
目的对络气虚滞(过劳)型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中9个编号组即正常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单纯游泳(过劳)组、游泳加动脉粥样硬化组、辛伐他汀组(即辛伐他汀+过劳加动脉粥样硬化,下同)、通心络大剂量组、通心络小剂量组、薤白四味组、人参组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应用TOPSIS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密切值法、优序法对AngⅡ、PRA等15项指标作综合评价,并对评价排序结果采用KENDALL-W协和系数法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TOPSIS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密切值法和优序法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从优到劣排序:正常组>通心络大剂量组>单纯动脉粥样硬化组>通心络小剂量组>薤白四味组>单纯过劳组>辛伐他汀组>人参组>过劳加动脉粥样硬化组。结论通心络对过劳加动脉粥样硬化Wistar雄性大鼠的疗效优于辛伐他汀、薤白四味、人参。
2010年08期 v.17;No.13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穗智;吴伟康;卓潜潜;孙彬;刘素芳;欧顺云;邓卓燊;曾百乐;淦楚明;吴以岭;
目的对络气虚滞(过劳)型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中9个编号组即正常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单纯游泳(过劳)组、游泳加动脉粥样硬化组、辛伐他汀组(即辛伐他汀+过劳加动脉粥样硬化,下同)、通心络大剂量组、通心络小剂量组、薤白四味组、人参组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应用TOPSIS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密切值法、优序法对AngⅡ、PRA等15项指标作综合评价,并对评价排序结果采用KENDALL-W协和系数法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TOPSIS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密切值法和优序法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从优到劣排序:正常组>通心络大剂量组>单纯动脉粥样硬化组>通心络小剂量组>薤白四味组>单纯过劳组>辛伐他汀组>人参组>过劳加动脉粥样硬化组。结论通心络对过劳加动脉粥样硬化Wistar雄性大鼠的疗效优于辛伐他汀、薤白四味、人参。
2010年08期 v.17;No.13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晓芬;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联合西替利嗪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方法将入选的8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试验组:第一、二周早餐后咪唑斯汀10mg,睡前西替利嗪10mg。第三、四周第一天睡前咪唑斯汀10mg,第二天睡前西替利嗪10mg。第五、六周第一天睡前咪唑斯汀10mg,第二天停药,第三天睡前西替利嗪10mg。对照组:每日睡前服咪唑斯汀10mg,共6周。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6周结束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9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试验组(35%)明显低于对照组(50%)。结论咪唑斯汀联合西替利嗪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又能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2010年08期 v.17;No.138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晓芬;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联合西替利嗪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方法将入选的8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试验组:第一、二周早餐后咪唑斯汀10mg,睡前西替利嗪10mg。第三、四周第一天睡前咪唑斯汀10mg,第二天睡前西替利嗪10mg。第五、六周第一天睡前咪唑斯汀10mg,第二天停药,第三天睡前西替利嗪10mg。对照组:每日睡前服咪唑斯汀10mg,共6周。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6周结束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9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试验组(35%)明显低于对照组(50%)。结论咪唑斯汀联合西替利嗪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又能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2010年08期 v.17;No.138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勇;蒋小云;陈述枚;张巧玲;
目的了解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IgA1半乳糖水平。方法研究对象分成三组,分别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组(n=20),非IgA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组(n=18),正常对照组(n=18)。用蚕豆凝集素(vicia villosa lectin,VVL)亲和ELISA法测定IgA1与VVL的结合力,间接反映IgA1的半乳糖水平,结合力高提示IgA1半乳糖水平低。结果过敏性紫癜肾炎组患儿血清IgA1分子与VVL结合力[(0.34±0.09)U]高于正常对照组[(0.27±0.06)U]及非IgA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组[(0.28±0.08)U](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IgA1呈低半乳糖基化。
2010年08期 v.17;No.138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勇;蒋小云;陈述枚;张巧玲;
目的了解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IgA1半乳糖水平。方法研究对象分成三组,分别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组(n=20),非IgA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组(n=18),正常对照组(n=18)。用蚕豆凝集素(vicia villosa lectin,VVL)亲和ELISA法测定IgA1与VVL的结合力,间接反映IgA1的半乳糖水平,结合力高提示IgA1半乳糖水平低。结果过敏性紫癜肾炎组患儿血清IgA1分子与VVL结合力[(0.34±0.09)U]高于正常对照组[(0.27±0.06)U]及非IgA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组[(0.28±0.08)U](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IgA1呈低半乳糖基化。
2010年08期 v.17;No.138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维真;何国伟;罗辉;
目的评价CA125对月经性气胸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7例月经性气胸和10例非月经性的自发性气胸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进行比较并描绘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月经性气胸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为(75.99±44.85)U/ml,而非月经性的自发性气胸患者的CA125水平为(20.60±11.06)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31.64U/ml为诊断临界值时,CA125诊断月经性气胸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0%,ROC曲线下面积为0.943。结论血清CA125水平对月经性气胸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以31.64U/ml为诊断临界值较为合适。
2010年08期 v.17;No.138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维真;何国伟;罗辉;
目的评价CA125对月经性气胸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7例月经性气胸和10例非月经性的自发性气胸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进行比较并描绘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月经性气胸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为(75.99±44.85)U/ml,而非月经性的自发性气胸患者的CA125水平为(20.60±11.06)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31.64U/ml为诊断临界值时,CA125诊断月经性气胸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0%,ROC曲线下面积为0.943。结论血清CA125水平对月经性气胸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以31.64U/ml为诊断临界值较为合适。
2010年08期 v.17;No.138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燕萍;王玉静;李阳;李文斌;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特点,探讨其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2例CHD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24h心率变异性的时域、频域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HD组24hHRV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HD患者HRV降低提示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
2010年08期 v.17;No.138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何燕萍;王玉静;李阳;李文斌;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特点,探讨其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2例CHD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24h心率变异性的时域、频域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HD组24hHRV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HD患者HRV降低提示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
2010年08期 v.17;No.138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倪倩;龚剑;
针对图像形态学处理中高帽变换能有效提取图像中不均匀背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高帽变换和曲线演化模型的两阶段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有效的扩展了曲线演化模型的适用范围,即使对于背景不均匀的自然图像和医学图像也能有效的加以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既保留了原有曲线演化模型的优势,又能高效稳健、快速地完成曲线演化过程。
2010年08期 v.17;No.138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倪倩;龚剑;
针对图像形态学处理中高帽变换能有效提取图像中不均匀背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高帽变换和曲线演化模型的两阶段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有效的扩展了曲线演化模型的适用范围,即使对于背景不均匀的自然图像和医学图像也能有效的加以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既保留了原有曲线演化模型的优势,又能高效稳健、快速地完成曲线演化过程。
2010年08期 v.17;No.138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晓葵;彭光耀;聂绍良;杨娟;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42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选择每例患者入院后24h内心电图分析,异常心电图均于病情稳定后复查。结果 42例心电图检查,有34例出现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
2010年08期 v.17;No.138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晓葵;彭光耀;聂绍良;杨娟;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42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选择每例患者入院后24h内心电图分析,异常心电图均于病情稳定后复查。结果 42例心电图检查,有34例出现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
2010年08期 v.17;No.138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岩;鲍朗;李娅莎;
目的研究表达结核杆菌ESAT-6基因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在动物体内的免疫功能。方法用表达结核杆菌ESAT-6基因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免疫BALB/c小鼠,通过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的免疫原性,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在动物体内的毒力。结果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CD4+T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不会导致脏器的器质性病变。结论表达结核杆菌ESAT-6基因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免疫原性显著增强,且毒力无明显改变,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结核病疫苗。
2010年08期 v.17;No.138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岩;鲍朗;李娅莎;
目的研究表达结核杆菌ESAT-6基因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在动物体内的免疫功能。方法用表达结核杆菌ESAT-6基因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免疫BALB/c小鼠,通过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的免疫原性,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在动物体内的毒力。结果重组耻垢分枝杆菌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CD4+T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不会导致脏器的器质性病变。结论表达结核杆菌ESAT-6基因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免疫原性显著增强,且毒力无明显改变,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结核病疫苗。
2010年08期 v.17;No.138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文合群;
目的探讨俯卧位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住的106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6例,采用俯卧头侧位,头部抬高15°;对照组50例,采用仰卧头侧位。观察呼吸暂停发生次数、经皮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观察组呼吸暂停发作次数、经皮血氧饱和度变化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俯卧位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优于仰卧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文合群;
目的探讨俯卧位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住的106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6例,采用俯卧头侧位,头部抬高15°;对照组50例,采用仰卧头侧位。观察呼吸暂停发生次数、经皮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观察组呼吸暂停发作次数、经皮血氧饱和度变化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俯卧位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优于仰卧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海科;谭峰;万赛英;王金良;黄涛;陈文霖;方美凤;丁德权;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患者证候分布、Frenchay评定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患者辨证分为5个组: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同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与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结果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患者风痰阻络占30.0%、气虚血瘀占25.0%,两者占的比例最多,其次为阴虚风动(16.7%)、肝阳暴亢(15.0%)和痰热腑实(13.3%);风痰阻络、气虚血瘀的轻度、中度、重度以上构音障碍的比例分别为25.0%、33.3%、41.7%和40.0%、33.3%、36.7%,与肝阳暴亢(50.0%、38.9%、11.1%)、痰热腑实(50.0%、37.5%、12.5%)、阴虚风动(60.0%、35.0%、5.0%)的分布频率明显不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痰热腑实型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重于其余各组,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患者以风痰阻络、气虚血瘀证型为主,而且两者出现中、重度构音障碍较多;而痰热腑实型以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
2010年08期 v.17;No.138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海科;谭峰;万赛英;王金良;黄涛;陈文霖;方美凤;丁德权;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患者证候分布、Frenchay评定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患者辨证分为5个组: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同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与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结果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患者风痰阻络占30.0%、气虚血瘀占25.0%,两者占的比例最多,其次为阴虚风动(16.7%)、肝阳暴亢(15.0%)和痰热腑实(13.3%);风痰阻络、气虚血瘀的轻度、中度、重度以上构音障碍的比例分别为25.0%、33.3%、41.7%和40.0%、33.3%、36.7%,与肝阳暴亢(50.0%、38.9%、11.1%)、痰热腑实(50.0%、37.5%、12.5%)、阴虚风动(60.0%、35.0%、5.0%)的分布频率明显不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痰热腑实型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重于其余各组,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构音障碍患者以风痰阻络、气虚血瘀证型为主,而且两者出现中、重度构音障碍较多;而痰热腑实型以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
2010年08期 v.17;No.138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绍东;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动脉灌注及栓塞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抗癌药物及栓塞术治疗,肝功能好、肿瘤血供丰富者加用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19例患者半年、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52.6%、21%,生存期3年、4年和5年各1例。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抗癌药物及栓塞术痛苦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可作为肝转移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2010年08期 v.17;No.138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绍东;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动脉灌注及栓塞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抗癌药物及栓塞术治疗,肝功能好、肿瘤血供丰富者加用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19例患者半年、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52.6%、21%,生存期3年、4年和5年各1例。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抗癌药物及栓塞术痛苦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可作为肝转移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2010年08期 v.17;No.138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亮科;关宏刚;曹正霖;肖隆艺;霍智铭;
目的探讨加味骨一方在预防脊柱骨折并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的确切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脊柱骨折并截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加味骨一方及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手术前后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改变,同时观测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四项指标变化。结果 60例患者中,共有5例发生DVT,总发生率8.30%,其中治疗组发生3例DVT,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发生2例DVT,发生率为6.66%,两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APTT和PT指标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术后14d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APTT和PT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血小板计数变化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自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4d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有7例于用药10d后身上出现散在出血点,而治疗组仅1例出现这种现象,两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骨一方具有明显的抗凝功能,能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粘度达到防治脊柱骨折截瘫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而且比低分子肝素钠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2010年08期 v.17;No.138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梁亮科;关宏刚;曹正霖;肖隆艺;霍智铭;
目的探讨加味骨一方在预防脊柱骨折并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的确切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脊柱骨折并截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加味骨一方及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手术前后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改变,同时观测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四项指标变化。结果 60例患者中,共有5例发生DVT,总发生率8.30%,其中治疗组发生3例DVT,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发生2例DVT,发生率为6.66%,两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APTT和PT指标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术后14d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APTT和PT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血小板计数变化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自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4d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有7例于用药10d后身上出现散在出血点,而治疗组仅1例出现这种现象,两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骨一方具有明显的抗凝功能,能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粘度达到防治脊柱骨折截瘫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而且比低分子肝素钠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2010年08期 v.17;No.138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冯疆勉;陈贵俦;苏鉴柠;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胆总管结石(或合并胆囊结石)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手术平均时间140min,出血约20~80ml。1例因胆漏次日行开放手术,21例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2010年08期 v.17;No.138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冯疆勉;陈贵俦;苏鉴柠;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胆总管结石(或合并胆囊结石)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手术平均时间140min,出血约20~80ml。1例因胆漏次日行开放手术,21例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2010年08期 v.17;No.138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璟棠;黄至斌;
目的探讨自发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心肌Kv4.2表达的动态演变规律。方法采用Western-Blot方法分别测定10、20和30周龄自发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Kv4.2,同时测定大鼠心脏质量指数和左心室质量指数,以10周龄Wistar-Kyoto大鼠为对照组。结果①自发高血压大鼠的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心脏质量指数明显大于Wistar-Kyoto大鼠(P<0.01);在自发高血压大鼠中,各组大鼠的心脏质量指数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具有明显差别(P<0.01)。②自发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心肌Kv4.2的表达明显低于Wistar-Kyoto大鼠(P<0.01);在自发高血压大鼠中,各组大鼠左室肥厚心肌Kv4.2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别(P<0.01)。③Kv4.2的表达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负相关关系(r=-0.99,P<0.01)。结论左心室肥厚越明显,心肌Kv4.2的表达越低。
2010年08期 v.17;No.138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璟棠;黄至斌;
目的探讨自发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心肌Kv4.2表达的动态演变规律。方法采用Western-Blot方法分别测定10、20和30周龄自发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Kv4.2,同时测定大鼠心脏质量指数和左心室质量指数,以10周龄Wistar-Kyoto大鼠为对照组。结果①自发高血压大鼠的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心脏质量指数明显大于Wistar-Kyoto大鼠(P<0.01);在自发高血压大鼠中,各组大鼠的心脏质量指数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具有明显差别(P<0.01)。②自发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心肌Kv4.2的表达明显低于Wistar-Kyoto大鼠(P<0.01);在自发高血压大鼠中,各组大鼠左室肥厚心肌Kv4.2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别(P<0.01)。③Kv4.2的表达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负相关关系(r=-0.99,P<0.01)。结论左心室肥厚越明显,心肌Kv4.2的表达越低。
2010年08期 v.17;No.138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海武;郭海科;
目的了解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的角膜散光及非球面因子Q值的分布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眼科住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85例(101眼),术前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角膜曲率、散光度数、散光轴位及角膜Q值。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术前的平均角膜曲率为(44.71±2.1)D,呈正态分布趋势。②散光度数为(1.02±0.82)D,非正态分布,其中≥1.0D的有40眼,占40%;顺规散光30眼,约占30%;逆规散光53眼,占52%;斜轴散光18眼,占18%。③角膜Q值为(-0.10±0.27),呈正态分布趋势,角膜Q值与角膜曲率成负相关(r=-0.51,P=0.000);角膜Q值与散光度数无相关关系(r=-0.11,P=0.29)。结论①老年人的角膜散光大部分为逆规散光,大约40%的患者需矫正散光。②老年人的角膜Q值大多为负值,呈正态分布,与角膜曲率成负相关,与散光度数无相关关系。
2010年08期 v.17;No.13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海武;郭海科;
目的了解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的角膜散光及非球面因子Q值的分布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眼科住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85例(101眼),术前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角膜曲率、散光度数、散光轴位及角膜Q值。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术前的平均角膜曲率为(44.71±2.1)D,呈正态分布趋势。②散光度数为(1.02±0.82)D,非正态分布,其中≥1.0D的有40眼,占40%;顺规散光30眼,约占30%;逆规散光53眼,占52%;斜轴散光18眼,占18%。③角膜Q值为(-0.10±0.27),呈正态分布趋势,角膜Q值与角膜曲率成负相关(r=-0.51,P=0.000);角膜Q值与散光度数无相关关系(r=-0.11,P=0.29)。结论①老年人的角膜散光大部分为逆规散光,大约40%的患者需矫正散光。②老年人的角膜Q值大多为负值,呈正态分布,与角膜曲率成负相关,与散光度数无相关关系。
2010年08期 v.17;No.13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郑琳颖;刘广南;潘竞锵;邝少松;黄小琼;饶子亮;
目的比较益肾I方及其拆方分别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十一酸睾酮加绒促性素(HCG)建立PCOS大鼠模型,连续口服给予二甲双胍、益肾I方或其拆方6周,探讨大鼠血糖、胰岛素敏感性、促炎细胞因子、性激素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等方面的效应。结果二甲双胍和三个中药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COS大鼠上述病理改变(P<0.01;P<0.05),但二甲双胍及三个方剂间效应,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益肾I方及其拆方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IR)、血糖代谢异常、高雄激素血症以及氧化应激状态,且各药作用强度间差异未见显著性;PCOS大鼠模型及实验成功,但模型不能反映中药方剂的适应证。
2010年08期 v.17;No.138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郑琳颖;刘广南;潘竞锵;邝少松;黄小琼;饶子亮;
目的比较益肾I方及其拆方分别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十一酸睾酮加绒促性素(HCG)建立PCOS大鼠模型,连续口服给予二甲双胍、益肾I方或其拆方6周,探讨大鼠血糖、胰岛素敏感性、促炎细胞因子、性激素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等方面的效应。结果二甲双胍和三个中药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COS大鼠上述病理改变(P<0.01;P<0.05),但二甲双胍及三个方剂间效应,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益肾I方及其拆方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IR)、血糖代谢异常、高雄激素血症以及氧化应激状态,且各药作用强度间差异未见显著性;PCOS大鼠模型及实验成功,但模型不能反映中药方剂的适应证。
2010年08期 v.17;No.138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炳生;陈立安;陈健民;潘滔;
目的探讨髓内持骨加压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的疗效,与传统交锁髓内钉比较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7年12月至2009年9月番禺区中心医院骨科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骨科合作,共收集267例下肢骨干骨折采用髓内钉系统治疗,包括股骨骨干和胫骨骨干。病例其中男171例,女96例;年龄17~72岁,平均35.2岁。按AO分型均为A或B型。应用髓内持骨加压髓内钉组118例,其中A型85例,B型33例;传统交锁髓内钉组149例,其中A型108例,B型41例。结果髓内持骨加压髓内钉组获随访104例,传统交锁髓内钉组14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3个月,平均10.2个月。髓内持骨加压髓内钉组:按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优70例,良28例,中7例,差2例,优良率91.3%。传统交锁髓内钉组:按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优86例,良52例,中10例,差1例,优良率92.5%。结论髓内持骨加压髓内钉系统用于治疗下肢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锁钉容易及创伤小的特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必须严格控制适应证。
2010年08期 v.17;No.13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炳生;陈立安;陈健民;潘滔;
目的探讨髓内持骨加压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的疗效,与传统交锁髓内钉比较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7年12月至2009年9月番禺区中心医院骨科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骨科合作,共收集267例下肢骨干骨折采用髓内钉系统治疗,包括股骨骨干和胫骨骨干。病例其中男171例,女96例;年龄17~72岁,平均35.2岁。按AO分型均为A或B型。应用髓内持骨加压髓内钉组118例,其中A型85例,B型33例;传统交锁髓内钉组149例,其中A型108例,B型41例。结果髓内持骨加压髓内钉组获随访104例,传统交锁髓内钉组14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3个月,平均10.2个月。髓内持骨加压髓内钉组:按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优70例,良28例,中7例,差2例,优良率91.3%。传统交锁髓内钉组:按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优86例,良52例,中10例,差1例,优良率92.5%。结论髓内持骨加压髓内钉系统用于治疗下肢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锁钉容易及创伤小的特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必须严格控制适应证。
2010年08期 v.17;No.13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赖月容;孔秋焕;吕林华;
目的探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在肿瘤住院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住院肿瘤化疗病人在入院时、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有全程计划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有全程的计划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病人对化疗的认识及对化疗毒副反应的自我应对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住院肿瘤化疗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10年08期 v.17;No.138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赖月容;孔秋焕;吕林华;
目的探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在肿瘤住院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住院肿瘤化疗病人在入院时、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有全程计划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有全程的计划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病人对化疗的认识及对化疗毒副反应的自我应对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住院肿瘤化疗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10年08期 v.17;No.138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莫翠玲;黎娟;
目的研究复方口服避孕药物治疗原发性痛经导致疼痛和经期不适的疗效。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70)和对照组(n=60),实验组给予复方口服避孕药,对照组嘱其充分休息。分别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和经期不适问卷评估服药前和服药1、3、6个周期后疼痛及经期不适的程度。结果用药前两组的SF-MPQ、VAS、MD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用1个月经周期后,实验组的各项指标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周期后,实验组的SF-MPQ、VA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显著性差异(P<0.01),MDQ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周期后,实验组的SF-MPQ、VAS和MDQ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口服避孕药可有效缓解痛经带来的疼痛和不适。
2010年08期 v.17;No.138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莫翠玲;黎娟;
目的研究复方口服避孕药物治疗原发性痛经导致疼痛和经期不适的疗效。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70)和对照组(n=60),实验组给予复方口服避孕药,对照组嘱其充分休息。分别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和经期不适问卷评估服药前和服药1、3、6个周期后疼痛及经期不适的程度。结果用药前两组的SF-MPQ、VAS、MD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用1个月经周期后,实验组的各项指标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周期后,实验组的SF-MPQ、VA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显著性差异(P<0.01),MDQ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周期后,实验组的SF-MPQ、VAS和MDQ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口服避孕药可有效缓解痛经带来的疼痛和不适。
2010年08期 v.17;No.138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王芳;
目的探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分别在入院后2天、术后12天对患者收集资料。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心理-社会支持系统为基础的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术后12天)两组的不确定感程度均有改善,且实验组疾病不确定感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进行手术的胃癌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0年08期 v.17;No.138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芳;
目的探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分别在入院后2天、术后12天对患者收集资料。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心理-社会支持系统为基础的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术后12天)两组的不确定感程度均有改善,且实验组疾病不确定感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进行手术的胃癌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0年08期 v.17;No.138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伍勇;胡伟汉;刘国龙;刘四红;林焕新;毛平;高文超;谭嘉琦;陈耀铭;蔡修宇;王芳;葛楠;
目的测定鼻咽癌治疗后长期生存者的生存质量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1999年~2000年治疗后无瘤生存的90例鼻咽癌患者分别于2003年和2008年接受了生存质量的测定。测定量表包括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中文版和包含14个症状的自觉症状评价量表。比较患者两次生存质量的变化,并分析影响生存质量变化的因素。结果同2003年相比,2008年患者SF-36的生理机能领域生存质量变差,而生理职能和精力领域生存质量好转;口干和视力减退症状加重,而味觉减退症状减轻。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和经济情况是影响患者精力领域生存质量变化的独立因素,生存时间和化疗是影响患者口干症状变化的独立因素。结论鼻咽癌长期生存者的生存质量某些方面存在恶化或好转,但总的生存质量比较稳定,社会人口学和临床因素可能影响生存质量的变化。
2010年08期 v.17;No.138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伍勇;胡伟汉;刘国龙;刘四红;林焕新;毛平;高文超;谭嘉琦;陈耀铭;蔡修宇;王芳;葛楠;
目的测定鼻咽癌治疗后长期生存者的生存质量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1999年~2000年治疗后无瘤生存的90例鼻咽癌患者分别于2003年和2008年接受了生存质量的测定。测定量表包括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中文版和包含14个症状的自觉症状评价量表。比较患者两次生存质量的变化,并分析影响生存质量变化的因素。结果同2003年相比,2008年患者SF-36的生理机能领域生存质量变差,而生理职能和精力领域生存质量好转;口干和视力减退症状加重,而味觉减退症状减轻。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和经济情况是影响患者精力领域生存质量变化的独立因素,生存时间和化疗是影响患者口干症状变化的独立因素。结论鼻咽癌长期生存者的生存质量某些方面存在恶化或好转,但总的生存质量比较稳定,社会人口学和临床因素可能影响生存质量的变化。
2010年08期 v.17;No.138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涂泽松;吴峰;邱华耀;
目的报告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开放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39例,其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18~50岁,平均37岁。骨折按Schatzker分型法,Ⅳ型14例,Ⅴ型19例,Ⅵ型6例。术后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Rasmussen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术后12个月按Rasmussen膝关节评分标准,优26例,良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4.6%。发生人工骨反应1例,皮瓣坏死1例,开放性骨折感染1例。无螺丝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发生。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创伤较少,具有疗效佳、康复快、功能好等优点,是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之一。
2010年08期 v.17;No.138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涂泽松;吴峰;邱华耀;
目的报告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开放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39例,其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18~50岁,平均37岁。骨折按Schatzker分型法,Ⅳ型14例,Ⅴ型19例,Ⅵ型6例。术后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Rasmussen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术后12个月按Rasmussen膝关节评分标准,优26例,良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4.6%。发生人工骨反应1例,皮瓣坏死1例,开放性骨折感染1例。无螺丝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发生。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创伤较少,具有疗效佳、康复快、功能好等优点,是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之一。
2010年08期 v.17;No.138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丘敏梅;易石坚;陈锦隆;
目的观察不同仰卧角度下、腹部加压动作前后斜疝患者腹内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及其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腹股沟斜疝患者与因其他病住院、手术停留尿管患者各30例,均为男性,分别为实验(斜疝)组及对照组。通过测量膀胱内压力,测量并比较不同仰卧角度(0°、15°、30°、45°、60°、75°及站立)时患者与对照组在静息状态及做腹内加压动作时腹腔内压力。结果随着仰卧角度的增大及站立,实验组及对照组中静息、加压两种情况下,腹内压值均随之升高,各角度间的平均值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实验组中加压前后的腹内压差平均值也随着仰卧角度的增大而增加,且较正常对照组的增加更加明显,各角度间的平均值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斜疝患者的IAP随着仰卧角度增加较正常人更易升高,是斜疝的形成原因之一。
2010年08期 v.17;No.138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丘敏梅;易石坚;陈锦隆;
目的观察不同仰卧角度下、腹部加压动作前后斜疝患者腹内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及其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腹股沟斜疝患者与因其他病住院、手术停留尿管患者各30例,均为男性,分别为实验(斜疝)组及对照组。通过测量膀胱内压力,测量并比较不同仰卧角度(0°、15°、30°、45°、60°、75°及站立)时患者与对照组在静息状态及做腹内加压动作时腹腔内压力。结果随着仰卧角度的增大及站立,实验组及对照组中静息、加压两种情况下,腹内压值均随之升高,各角度间的平均值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实验组中加压前后的腹内压差平均值也随着仰卧角度的增大而增加,且较正常对照组的增加更加明显,各角度间的平均值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斜疝患者的IAP随着仰卧角度增加较正常人更易升高,是斜疝的形成原因之一。
2010年08期 v.17;No.138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邹琳;吴科锋;张颖;李英勇;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孕妇血浆、胎盘、羊水中SP1与胎盘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胎儿生长受限组与正常对照组孕妇血浆、分娩后胎盘以及羊水采取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其SP1含量。结果胎儿生长受限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SP1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动态观察血清SP1含量变化可作为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监测胎盘功能以及胎儿宫内安危的重要指标之一。
2010年08期 v.17;No.138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邹琳;吴科锋;张颖;李英勇;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孕妇血浆、胎盘、羊水中SP1与胎盘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胎儿生长受限组与正常对照组孕妇血浆、分娩后胎盘以及羊水采取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其SP1含量。结果胎儿生长受限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SP1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动态观察血清SP1含量变化可作为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监测胎盘功能以及胎儿宫内安危的重要指标之一。
2010年08期 v.17;No.138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石玉萍;李志玲;苏晋琼;
目的分析新生儿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NICU2006年1月~2010年2月确诊的38例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为发热、吃奶差、皮肤苍白花纹、不哭不动、黄疸、呻吟、呼吸暂停等。37例为单一菌种生长。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1株(55.26%),鲍曼不动杆菌6株(15.78%),大肠埃希氏菌5株(13.15%)。先期使用3代头孢菌素36例、早产儿22例、动脉留置22例、鼻饲喂养21例、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14例。38例中28例为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杆菌21例(75%)、鲍曼不动杆菌6例(21.42%)。肺炎克雷伯杆菌17例(80.95%)为产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对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100%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6.47%敏感,对2、3代头孢类100%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及头孢吡肟敏感率33.3%,对青霉素及2、3代头孢类100%耐药。结论新生儿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是病情凶险,易并发严重并发症,主要病原菌是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大肠杆菌,而且多为院内感染(73.68%),与早产、侵入性操作、先期使用3代头孢关系密切,耐药性强,碳青霉烯类是首选药物。
2010年08期 v.17;No.138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石玉萍;李志玲;苏晋琼;
目的分析新生儿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NICU2006年1月~2010年2月确诊的38例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为发热、吃奶差、皮肤苍白花纹、不哭不动、黄疸、呻吟、呼吸暂停等。37例为单一菌种生长。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1株(55.26%),鲍曼不动杆菌6株(15.78%),大肠埃希氏菌5株(13.15%)。先期使用3代头孢菌素36例、早产儿22例、动脉留置22例、鼻饲喂养21例、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14例。38例中28例为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杆菌21例(75%)、鲍曼不动杆菌6例(21.42%)。肺炎克雷伯杆菌17例(80.95%)为产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对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100%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6.47%敏感,对2、3代头孢类100%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及头孢吡肟敏感率33.3%,对青霉素及2、3代头孢类100%耐药。结论新生儿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是病情凶险,易并发严重并发症,主要病原菌是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大肠杆菌,而且多为院内感染(73.68%),与早产、侵入性操作、先期使用3代头孢关系密切,耐药性强,碳青霉烯类是首选药物。
2010年08期 v.17;No.138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燕;杨伟峰;田伟;
目的探讨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不能耐受患者应用坎地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安全性与逆转高血压心肌肥厚和改善心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6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氨氯地平组(A组)和氨氯地平+卡维地洛组(B组),观察血压、不良反应,并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①两组治疗12个月后,24小时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是两组治疗后24小时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A组治疗12个月后,左室重量指数下降显著(P<0.01);而在B组治疗12个月后左室重量指数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12个月后,A组左室重量指数较B组下降明显(P<0.01)。③A组患者治疗后的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的比值均不同程度得到明显改善(P<0.01),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坎地沙坦加氨氯地平治疗12个月后,可使其左室肥厚显著逆转及左室功能显著改善。
2010年08期 v.17;No.138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燕;杨伟峰;田伟;
目的探讨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不能耐受患者应用坎地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安全性与逆转高血压心肌肥厚和改善心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6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氨氯地平组(A组)和氨氯地平+卡维地洛组(B组),观察血压、不良反应,并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①两组治疗12个月后,24小时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是两组治疗后24小时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A组治疗12个月后,左室重量指数下降显著(P<0.01);而在B组治疗12个月后左室重量指数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12个月后,A组左室重量指数较B组下降明显(P<0.01)。③A组患者治疗后的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的比值均不同程度得到明显改善(P<0.01),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坎地沙坦加氨氯地平治疗12个月后,可使其左室肥厚显著逆转及左室功能显著改善。
2010年08期 v.17;No.138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叶丽芬;梁丽琼;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整体性健康指导。方法采用交谈和板报、宣传小册方式,根据不同病例,对48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结果 48例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面对疾病,并能主动了解血液透析方面的知识。结论通过对患者的整体性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治病信心,使其能自我调整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有效促进疾病康复。
2010年08期 v.17;No.138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丽芬;梁丽琼;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整体性健康指导。方法采用交谈和板报、宣传小册方式,根据不同病例,对48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结果 48例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面对疾病,并能主动了解血液透析方面的知识。结论通过对患者的整体性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治病信心,使其能自我调整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有效促进疾病康复。
2010年08期 v.17;No.138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山;曽明;莫贤臻;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O2及P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O2及PCO2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两种方案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效果等同,值得应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山;曽明;莫贤臻;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O2及P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O2及PCO2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两种方案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效果等同,值得应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章汉洲;
目的对地氟烷和七氟烷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作用效果以及可能的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入我院住院患者54名,分为地氟烷以及七氟烷组。对两组患者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地氟烷组及七氟烷组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②术后发现七氟烷组的意识恢复[(21.2±3.6)min]要高于地氟烷组[(14.2±3.3)min],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③地氟烷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七氟烷组。结论作为老年患者麻醉用药选择,地氟烷要优于七氟烷。
2010年08期 v.17;No.138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章汉洲;
目的对地氟烷和七氟烷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作用效果以及可能的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入我院住院患者54名,分为地氟烷以及七氟烷组。对两组患者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地氟烷组及七氟烷组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②术后发现七氟烷组的意识恢复[(21.2±3.6)min]要高于地氟烷组[(14.2±3.3)min],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③地氟烷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七氟烷组。结论作为老年患者麻醉用药选择,地氟烷要优于七氟烷。
2010年08期 v.17;No.138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梁毅;陈彬;李书渊;
目的通过对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和日本药局方(第15改正版)所载植物类生药来源进行比较,有利于中日双方进行生药方面的交流。方法通过查阅中国药典和日本药局方,比较生药来源。结果整理出中日药典生药来源的异同。结论中日药典所载生药多数来源相同,存在差异的情况包括同名异物,药用部位差异等。
2010年08期 v.17;No.138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梁毅;陈彬;李书渊;
目的通过对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和日本药局方(第15改正版)所载植物类生药来源进行比较,有利于中日双方进行生药方面的交流。方法通过查阅中国药典和日本药局方,比较生药来源。结果整理出中日药典生药来源的异同。结论中日药典所载生药多数来源相同,存在差异的情况包括同名异物,药用部位差异等。
2010年08期 v.17;No.138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建生;邝思驰;郭宁;王亮;徐川;
目的评价320排容积CT在冠脉成像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断为冠心病的120例患者,进行宽探测器平台下动态容积扫描,将其分为常规组(A组)和低剂量组(P组),每组60例。A组采用CTA/CFA扫描方法,P组采用前瞻性冠脉扫描方法,对A组和P组图像质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 Ivol)和有效剂量(ED)进行评估。结果 A组和P组冠脉成像的图像质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P组的CTDIvol分别为(36.3±3.48)mGy/cm和(17.4±1.67)mGy/cm,ED分别为(9.87±0.96)mSv和(4.73±0.43)mSv,P组的CTD Ivol和ED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低剂量扫描方法能明显降低受检者的射线剂量,又能达到诊断要求,值得推广。
2010年08期 v.17;No.138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建生;邝思驰;郭宁;王亮;徐川;
目的评价320排容积CT在冠脉成像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断为冠心病的120例患者,进行宽探测器平台下动态容积扫描,将其分为常规组(A组)和低剂量组(P组),每组60例。A组采用CTA/CFA扫描方法,P组采用前瞻性冠脉扫描方法,对A组和P组图像质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 Ivol)和有效剂量(ED)进行评估。结果 A组和P组冠脉成像的图像质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P组的CTDIvol分别为(36.3±3.48)mGy/cm和(17.4±1.67)mGy/cm,ED分别为(9.87±0.96)mSv和(4.73±0.43)mSv,P组的CTD Ivol和ED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低剂量扫描方法能明显降低受检者的射线剂量,又能达到诊断要求,值得推广。
2010年08期 v.17;No.138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黎庆卫;陈凯;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中医饮食疗法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配合中医饮食疗法,对照组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按常规饮食,观察两组间总体疗效及骨折处骨密度改善情况、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干预组骨折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配合中医饮食疗法可以促进骨骼生长,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2010年08期 v.17;No.138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黎庆卫;陈凯;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中医饮食疗法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配合中医饮食疗法,对照组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按常规饮食,观察两组间总体疗效及骨折处骨密度改善情况、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干预组骨折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配合中医饮食疗法可以促进骨骼生长,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2010年08期 v.17;No.138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继红;李介民;党西强;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正常儿童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各50例进行血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锌、钙、铁、铅测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常规24h尿蛋白定量和血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检查,分析微量元素与24h尿蛋白、血清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肾病综合征(PNS)组与正常儿童血微量元素锌、钙、铁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铅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NS组血矿物质钙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相平行,呈显著正相关;与血红蛋白呈显著负相关;与24h尿蛋白量呈显著负相关;铁与总蛋白,白蛋白分别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血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锌、钙、铁较正常儿童含量低,肾病综合征患儿24h尿蛋白排泄量的增加与钙、镁降低密切相关,锌结合蛋白从尿中丢失是血锌降低的主要原因,提示肾病综合征儿童定期检测微量元素锌、铁、钙;适当补充锌、铁、钙剂对疾病的转归起着积极的作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继红;李介民;党西强;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正常儿童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各50例进行血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锌、钙、铁、铅测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常规24h尿蛋白定量和血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检查,分析微量元素与24h尿蛋白、血清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肾病综合征(PNS)组与正常儿童血微量元素锌、钙、铁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铅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NS组血矿物质钙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相平行,呈显著正相关;与血红蛋白呈显著负相关;与24h尿蛋白量呈显著负相关;铁与总蛋白,白蛋白分别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血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锌、钙、铁较正常儿童含量低,肾病综合征患儿24h尿蛋白排泄量的增加与钙、镁降低密切相关,锌结合蛋白从尿中丢失是血锌降低的主要原因,提示肾病综合征儿童定期检测微量元素锌、铁、钙;适当补充锌、铁、钙剂对疾病的转归起着积极的作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廖成全;姜月平;黄淼龙;陈翀;
目的比较自体心包条三尖瓣成形与人工瓣环三尖瓣成形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中期疗效。方法我科2005年至2008年间76例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46)以人工瓣环行三尖瓣成形,B组(n=30)以自体心包条环缩三尖瓣环行三尖瓣成形,分别于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对两组患者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三尖瓣反流程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术后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提高Ⅰ~Ⅱ级;术后两组患者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三尖瓣反流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体心包三尖瓣环成形术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有效方法,其中期疗效与人工瓣环三尖瓣成形术相似,但治疗费用明显降低。
2010年08期 v.17;No.138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廖成全;姜月平;黄淼龙;陈翀;
目的比较自体心包条三尖瓣成形与人工瓣环三尖瓣成形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中期疗效。方法我科2005年至2008年间76例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46)以人工瓣环行三尖瓣成形,B组(n=30)以自体心包条环缩三尖瓣环行三尖瓣成形,分别于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对两组患者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三尖瓣反流程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术后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提高Ⅰ~Ⅱ级;术后两组患者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三尖瓣反流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体心包三尖瓣环成形术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有效方法,其中期疗效与人工瓣环三尖瓣成形术相似,但治疗费用明显降低。
2010年08期 v.17;No.138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温建强;张宏宁;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实用的中厚大块皮片移植术治疗创伤后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2004年5月~2007年7月收治各种创伤导致皮肤缺损患者33例,最大创面面积为25.0cm×15.0cm,最小为3.0cm×5.0cm大小;术中将刺有小口的自体中厚皮片直接覆盖于准备好的创面上,予以适当加压包扎并换药治疗。结果 33例患者均在2周后拆除敷料,观察显示25例患者皮片全部成活,3例皮片局部出现水疱、5例患者渗液较多,皮片呈暗紫色,经过换药皮片均在3周内成活。其中28例患者得到了3~14个月随访,术后皮片质地、色泽、弹性良好,无一例出现瘢痕挛缩导致功能障碍。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温建强;张宏宁;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实用的中厚大块皮片移植术治疗创伤后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2004年5月~2007年7月收治各种创伤导致皮肤缺损患者33例,最大创面面积为25.0cm×15.0cm,最小为3.0cm×5.0cm大小;术中将刺有小口的自体中厚皮片直接覆盖于准备好的创面上,予以适当加压包扎并换药治疗。结果 33例患者均在2周后拆除敷料,观察显示25例患者皮片全部成活,3例皮片局部出现水疱、5例患者渗液较多,皮片呈暗紫色,经过换药皮片均在3周内成活。其中28例患者得到了3~14个月随访,术后皮片质地、色泽、弹性良好,无一例出现瘢痕挛缩导致功能障碍。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志荣;连俊峰;杨乐;
目的探讨下肢严重创伤患者TNF-α及IL-6血清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下肢严重创伤患者伤情判断的意义。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下肢严重创伤患者31例,按下肢创伤严重度评分(mangled extremity severity score,MESS)为(6.24±1.45)分,MESS<7分26例,MESS≥7分5例。在伤后第6h及入院后第1、3、5、7、10、14和21d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应用ELISA法测定31例下肢严重创伤患者伤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变化,并与20例健康对照比较,以判断PCT水平变化与下肢严重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TNF-α及IL-6血清浓度在下肢严重创伤后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TNF-α于2周后恢复正常,而IL-6增高持续至2周后。各下肢创伤严重度评分(MESS)分值区段内的创伤患者TNF-α及IL-6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动态检测下肢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TNF-α和IL-6的水平变化可有助于病情的评估及预后判断。
2010年08期 v.17;No.138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邓志荣;连俊峰;杨乐;
目的探讨下肢严重创伤患者TNF-α及IL-6血清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下肢严重创伤患者伤情判断的意义。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下肢严重创伤患者31例,按下肢创伤严重度评分(mangled extremity severity score,MESS)为(6.24±1.45)分,MESS<7分26例,MESS≥7分5例。在伤后第6h及入院后第1、3、5、7、10、14和21d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应用ELISA法测定31例下肢严重创伤患者伤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变化,并与20例健康对照比较,以判断PCT水平变化与下肢严重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TNF-α及IL-6血清浓度在下肢严重创伤后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TNF-α于2周后恢复正常,而IL-6增高持续至2周后。各下肢创伤严重度评分(MESS)分值区段内的创伤患者TNF-α及IL-6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动态检测下肢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TNF-α和IL-6的水平变化可有助于病情的评估及预后判断。
2010年08期 v.17;No.138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凌云;李华;冯春颜;林连成;刘敏;朱彩云;
目的评价蛋白芯片法诊断致畸病原体弓形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将蛋白芯片法与ELISA试剂对230份被检标本作平行检测;②用蛋白芯片法对卫生部室间质评的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蛋白芯片法与ELISA法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弓形虫的阴性、阳性符合率均为100%;而对室间质评样本的检测结果则与卫生部所公布结果完全一致。结论蛋白芯片法检测弓形虫-IgM抗体,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较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是临床优生优育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凌云;李华;冯春颜;林连成;刘敏;朱彩云;
目的评价蛋白芯片法诊断致畸病原体弓形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将蛋白芯片法与ELISA试剂对230份被检标本作平行检测;②用蛋白芯片法对卫生部室间质评的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蛋白芯片法与ELISA法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弓形虫的阴性、阳性符合率均为100%;而对室间质评样本的检测结果则与卫生部所公布结果完全一致。结论蛋白芯片法检测弓形虫-IgM抗体,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较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是临床优生优育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关卓辉;何秀琴;
目的探讨总胆红素干扰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的剂量响应曲线。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制定的评价方案EP7-A2文件,应用冻干粉型总胆红素标准品作为干扰物添加于混合血清,配制成不同浓度总胆红素混合血清,用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结果随着混合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的增加,血清肌酐测定值随之降低,其剂量响应曲线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Scr)=-0.088x(TBil)+74.224,r=0.994,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胆红素对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有负干扰。
2010年08期 v.17;No.138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卓辉;何秀琴;
目的探讨总胆红素干扰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的剂量响应曲线。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制定的评价方案EP7-A2文件,应用冻干粉型总胆红素标准品作为干扰物添加于混合血清,配制成不同浓度总胆红素混合血清,用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结果随着混合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的增加,血清肌酐测定值随之降低,其剂量响应曲线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Scr)=-0.088x(TBil)+74.224,r=0.994,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胆红素对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有负干扰。
2010年08期 v.17;No.138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凌晓芳;倪穗琴;
目的观察国产氨酚曲马多片治疗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骨科手术后需口服镇痛药的病例6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A组)给予国产氨酚曲马多片每次2片,每8小时1次,口服。对照组(B组)给予合资厂生产的同类产品及通安片每次2片,每8小时1次,口服。疗程为4天。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首次用药后起效时间分别为(31.08±23.29)min和(31.13±23.56)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4天与治疗前的疼痛强度差(PID)分别为(5.80±0.92)和(5.43±1.0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止痛总有效率和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率均为100%。结论国产氨酚曲马多片用于治疗骨科术后疼痛,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起效时间短,安全性好。
2010年08期 v.17;No.138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凌晓芳;倪穗琴;
目的观察国产氨酚曲马多片治疗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骨科手术后需口服镇痛药的病例6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A组)给予国产氨酚曲马多片每次2片,每8小时1次,口服。对照组(B组)给予合资厂生产的同类产品及通安片每次2片,每8小时1次,口服。疗程为4天。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首次用药后起效时间分别为(31.08±23.29)min和(31.13±23.56)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4天与治疗前的疼痛强度差(PID)分别为(5.80±0.92)和(5.43±1.0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止痛总有效率和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率均为100%。结论国产氨酚曲马多片用于治疗骨科术后疼痛,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起效时间短,安全性好。
2010年08期 v.17;No.138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瑞霞;赵莉娜;
目的探讨内脂素、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Fins)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5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研究组)和35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孕28~34周外周血中内脂素、LDL、Fins表达水平。结果妊娠28~34周时研究组血清内脂素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DL、Fins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visfatin=5.00,P<0.05;χ2LDL=5.03,P<0.05;χ2HOMA-IR=5.30,P<0.05),内酯素分别与LDL和HOMA-IR呈明显负相关(rLDL=-0.264,P=0.010;rHOMA-IR=-0.253,P=0.001)。结论内脂素可能通过参与胰岛素抵抗,影响糖脂代谢,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瑞霞;赵莉娜;
目的探讨内脂素、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Fins)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5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研究组)和35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孕28~34周外周血中内脂素、LDL、Fins表达水平。结果妊娠28~34周时研究组血清内脂素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DL、Fins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visfatin=5.00,P<0.05;χ2LDL=5.03,P<0.05;χ2HOMA-IR=5.30,P<0.05),内酯素分别与LDL和HOMA-IR呈明显负相关(rLDL=-0.264,P=0.010;rHOMA-IR=-0.253,P=0.001)。结论内脂素可能通过参与胰岛素抵抗,影响糖脂代谢,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曾周景;罗剑;叶建华;唐桂阳;赖泽新;谭通;
目的探讨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不完全性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4月至2010年3月,采用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15例,观察术前、术后随访的X线及CT片,比较伤椎的Cobb角、椎体高度和神经损伤的变化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获12~48个月(平均26.5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4个月(平均9.5个月)。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l例,均经处理后痊愈,无内固定失效发生。术前和术后在伤椎的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损伤按照ASIA分级:B级2例改善为C级,1例改善为D级;C级5例改善为D级,2例改善为E级;D级3例均改善为E级,无加重患者。结论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不完全性损伤采用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把握手术时机以及术中仔细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2010年08期 v.17;No.138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曾周景;罗剑;叶建华;唐桂阳;赖泽新;谭通;
目的探讨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不完全性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4月至2010年3月,采用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15例,观察术前、术后随访的X线及CT片,比较伤椎的Cobb角、椎体高度和神经损伤的变化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获12~48个月(平均26.5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4个月(平均9.5个月)。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l例,均经处理后痊愈,无内固定失效发生。术前和术后在伤椎的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损伤按照ASIA分级:B级2例改善为C级,1例改善为D级;C级5例改善为D级,2例改善为E级;D级3例均改善为E级,无加重患者。结论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不完全性损伤采用后路减压植骨融合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把握手术时机以及术中仔细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2010年08期 v.17;No.138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冯琼华;梁益;杨艳萍;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增效作用。方法随机选取72例癫痫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合并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卡马西平治疗,6个月后对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控制5例、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加重1例,有效率88.24%,对照组分别为2例、6例、15例、8例、2例,69.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具有临床增效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冯琼华;梁益;杨艳萍;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增效作用。方法随机选取72例癫痫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合并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卡马西平治疗,6个月后对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控制5例、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加重1例,有效率88.24%,对照组分别为2例、6例、15例、8例、2例,69.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具有临床增效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夏华安;黄美凌;涂红梅;梁丽霞;丘平;
目的分析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的认知差异。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临床医护人员,内容包括专科护士的一般情况、临床、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各方面的能力。结果护士对专科护士的学历、职称、计算机、英语、专科工作年限、人员分配方面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高于医生,而在协调医护患关系、护理质量管理、研究本专科课题方面的要求低于医生(P<0.05)。结论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的认知存在差异,应有的放矢地培养专科护士,加强医护合作,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010年08期 v.17;No.138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夏华安;黄美凌;涂红梅;梁丽霞;丘平;
目的分析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的认知差异。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临床医护人员,内容包括专科护士的一般情况、临床、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各方面的能力。结果护士对专科护士的学历、职称、计算机、英语、专科工作年限、人员分配方面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高于医生,而在协调医护患关系、护理质量管理、研究本专科课题方面的要求低于医生(P<0.05)。结论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的认知存在差异,应有的放矢地培养专科护士,加强医护合作,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010年08期 v.17;No.138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军;谢诗涓;
目的探讨手外伤的早期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200例手外伤患者,在伤后0.5~12h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康复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经康复治疗后,6个月后复诊,手的总主动活动度及皮肤感觉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1。结论对开放性手外伤患者应根据伤情选择手术方法,早期正确处理,并配合术后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改善和保留手的功能。
2010年08期 v.17;No.138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军;谢诗涓;
目的探讨手外伤的早期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200例手外伤患者,在伤后0.5~12h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康复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经康复治疗后,6个月后复诊,手的总主动活动度及皮肤感觉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1。结论对开放性手外伤患者应根据伤情选择手术方法,早期正确处理,并配合术后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改善和保留手的功能。
2010年08期 v.17;No.138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磊;倪月婷;高颖;
目的观察Colgate专效脱敏牙膏用于社区患者抗牙本质过敏作用的疗效。方法对50例社区牙本质过敏患者进行脱敏治疗,记录脱敏后即刻、4、8周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平均值为从基线的1.87±0.41分别下降为0.57±0.14、0.60±0.16和0.58±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5.5%和9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lgate专效脱敏牙膏抗牙本质过敏即刻和近期的疗效显著,结合正确刷牙方法的宣传在社区口腔卫生工作中推广。
2010年08期 v.17;No.138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磊;倪月婷;高颖;
目的观察Colgate专效脱敏牙膏用于社区患者抗牙本质过敏作用的疗效。方法对50例社区牙本质过敏患者进行脱敏治疗,记录脱敏后即刻、4、8周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平均值为从基线的1.87±0.41分别下降为0.57±0.14、0.60±0.16和0.58±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5.5%和9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lgate专效脱敏牙膏抗牙本质过敏即刻和近期的疗效显著,结合正确刷牙方法的宣传在社区口腔卫生工作中推广。
2010年08期 v.17;No.138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卫红;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探讨年轻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年6月~2009年6月诊治的32例(年龄<40岁)子宫内膜癌患者(研究组)和47例(年龄≥60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仅占6.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异常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为28.1%,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I期)病例较多,占84.4%,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93.8%),非子宫内膜样腺癌少见,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学分级为高中分化者占93.8%,高于对照组(P<0.05)。浸润肌层深度<1/2或局限于内膜内者占71.9%,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转移率低。结论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临床分期早,预后好,多数患者能够长期生存,治疗应遵循个体化、人性化的原则,保留其生育功能的手术可以尝试。
2010年08期 v.17;No.138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左卫红;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探讨年轻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年6月~2009年6月诊治的32例(年龄<40岁)子宫内膜癌患者(研究组)和47例(年龄≥60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仅占6.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异常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为28.1%,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I期)病例较多,占84.4%,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93.8%),非子宫内膜样腺癌少见,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学分级为高中分化者占93.8%,高于对照组(P<0.05)。浸润肌层深度<1/2或局限于内膜内者占71.9%,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转移率低。结论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临床分期早,预后好,多数患者能够长期生存,治疗应遵循个体化、人性化的原则,保留其生育功能的手术可以尝试。
2010年08期 v.17;No.138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少颜;
目的观察石英纤维桩修复磨牙残冠的疗效。方法对28例31颗磨牙残冠,根管治疗后采用Bisco公司石英纤维桩固位再全冠修复磨牙。结果经过半年至两年的随访观察,31颗牙中有1例于修复后1年时出现纤维桩的松动,脱落;无根折,桩折现象发生。结论石英纤维桩修复磨牙残冠是快捷,稳固,符合牙体生物性能有效的修复方法。
2010年08期 v.17;No.138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少颜;
目的观察石英纤维桩修复磨牙残冠的疗效。方法对28例31颗磨牙残冠,根管治疗后采用Bisco公司石英纤维桩固位再全冠修复磨牙。结果经过半年至两年的随访观察,31颗牙中有1例于修复后1年时出现纤维桩的松动,脱落;无根折,桩折现象发生。结论石英纤维桩修复磨牙残冠是快捷,稳固,符合牙体生物性能有效的修复方法。
2010年08期 v.17;No.138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源斌;王文祥;陆妹;王爱平;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治疗效果。方法 35例确诊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应用米力农以0.5μg·kg-1·min-1速度持续静脉滴注在治疗中根据血压变化适当增加或减少米力农输入速度,连用3天,于治疗前、治疗后动态监测患儿血压、肺动脉收缩压(PASP)、经皮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PaO2等变化。结果应用米力农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动脉收缩压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明显升高,差异有显着性(P<0.01),35例接受米力农治疗的PPHN患儿治愈22例,好转8例,无效5例,有效率85.7%。结论米力农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具有良好治疗效应,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临床症状。
2010年08期 v.17;No.138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源斌;王文祥;陆妹;王爱平;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治疗效果。方法 35例确诊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应用米力农以0.5μg·kg-1·min-1速度持续静脉滴注在治疗中根据血压变化适当增加或减少米力农输入速度,连用3天,于治疗前、治疗后动态监测患儿血压、肺动脉收缩压(PASP)、经皮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PaO2等变化。结果应用米力农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动脉收缩压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明显升高,差异有显着性(P<0.01),35例接受米力农治疗的PPHN患儿治愈22例,好转8例,无效5例,有效率85.7%。结论米力农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具有良好治疗效应,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临床症状。
2010年08期 v.17;No.138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雷朝晖;林争;谭国钳;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并通过网篮套石、机械性碎石网篮取石,球囊套石等方法排除胆总管结石。结果其中29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成功施行EST,289例完全排除结石,通过胆汁查到109例华支睾虫卵确诊并治愈,同时并发的急性胆管炎或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也得到治愈。随诊5年,复发胆管结石67例,其中并华支睾虫感染者胆道结石29例复发,再次或多次内镜治疗成功。结论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能有效治疗胆总管结石及其并发症,且创伤轻微,并发症少。华支睾虫感染是结石成因之一,内镜通过查胆汁易于发现,治疗及预防华支睾虫感染可减低胆石复发。
2010年08期 v.17;No.138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雷朝晖;林争;谭国钳;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并通过网篮套石、机械性碎石网篮取石,球囊套石等方法排除胆总管结石。结果其中29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成功施行EST,289例完全排除结石,通过胆汁查到109例华支睾虫卵确诊并治愈,同时并发的急性胆管炎或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也得到治愈。随诊5年,复发胆管结石67例,其中并华支睾虫感染者胆道结石29例复发,再次或多次内镜治疗成功。结论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能有效治疗胆总管结石及其并发症,且创伤轻微,并发症少。华支睾虫感染是结石成因之一,内镜通过查胆汁易于发现,治疗及预防华支睾虫感染可减低胆石复发。
2010年08期 v.17;No.138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金伟;
目的探讨耳内镜在经耳道鼓膜成形术中的手术方法、技巧及疗效。方法搜集本院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鼓膜穿孔患者28例,采用耳内镜下经耳道行鼓膜成形术,术中注意鼓膜穿孔面积大小及边缘有无残余鼓膜,术后分析耳内镜在鼓膜成形术中的价值。结果 28例患者术后均一次性成功修补鼓膜,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28例37耳中有26例34耳鼓膜穿孔愈合,1例1耳有小穿孔,1例2耳移植物不成活,共治愈34耳,总治愈率为91.89%。结论耳内镜使用方便、分辨率高、图像清晰,并且不需要做辅助切口,在鼓膜成形术中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金伟;
目的探讨耳内镜在经耳道鼓膜成形术中的手术方法、技巧及疗效。方法搜集本院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鼓膜穿孔患者28例,采用耳内镜下经耳道行鼓膜成形术,术中注意鼓膜穿孔面积大小及边缘有无残余鼓膜,术后分析耳内镜在鼓膜成形术中的价值。结果 28例患者术后均一次性成功修补鼓膜,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28例37耳中有26例34耳鼓膜穿孔愈合,1例1耳有小穿孔,1例2耳移植物不成活,共治愈34耳,总治愈率为91.89%。结论耳内镜使用方便、分辨率高、图像清晰,并且不需要做辅助切口,在鼓膜成形术中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卫忠;梁元;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外伤的抢救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结果 105例患者痊愈96例(91.4%),死亡9例,死亡率为8.6%。结论对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抢救,应准确判断病情,及时处理创伤,严密监测,给予有效的后期护理。
2010年08期 v.17;No.138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卫忠;梁元;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外伤的抢救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结果 105例患者痊愈96例(91.4%),死亡9例,死亡率为8.6%。结论对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抢救,应准确判断病情,及时处理创伤,严密监测,给予有效的后期护理。
2010年08期 v.17;No.138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素英;张保锋;江沁;徐智勤;张豪杰;郑琨;
目的观察体位排痰结合超短波治疗对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使用超短波治疗,B组则用体位排痰加超短波;治疗结束时评估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和疗效。结果入选时两组的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的临床症状都得到改善,B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上较A组短(P<0.01),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体位排痰结合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婴幼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症状的改善。
2010年08期 v.17;No.138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素英;张保锋;江沁;徐智勤;张豪杰;郑琨;
目的观察体位排痰结合超短波治疗对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使用超短波治疗,B组则用体位排痰加超短波;治疗结束时评估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和疗效。结果入选时两组的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的临床症状都得到改善,B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上较A组短(P<0.01),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体位排痰结合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婴幼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症状的改善。
2010年08期 v.17;No.138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记平;潘碧霞;袁飞;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得宝松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对20例RA共26个膝关节进行关节腔注射得宝松,每次1ml,每个关节1~3次,注射间隔至少一个月。对照组10个膝关节不注射。两组均接受口服甲氨喋呤(MTX)、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及每天10mg的强的松治疗。注射前及注射后第4周、12周、24周观察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在关节腔注射后4周、12周、24周,治疗组在关节周经、VAS评分、ESR、CRP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也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组在注射后4周在各观察指标方面均较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在12周、24周治疗组在关节周经、VAS评分方面较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而在ESR、CRP方面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得宝松可以明显控制关节临床症状,而长期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全身治疗。
2010年08期 v.17;No.138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记平;潘碧霞;袁飞;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得宝松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对20例RA共26个膝关节进行关节腔注射得宝松,每次1ml,每个关节1~3次,注射间隔至少一个月。对照组10个膝关节不注射。两组均接受口服甲氨喋呤(MTX)、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及每天10mg的强的松治疗。注射前及注射后第4周、12周、24周观察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在关节腔注射后4周、12周、24周,治疗组在关节周经、VAS评分、ESR、CRP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也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组在注射后4周在各观察指标方面均较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在12周、24周治疗组在关节周经、VAS评分方面较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而在ESR、CRP方面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得宝松可以明显控制关节临床症状,而长期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全身治疗。
2010年08期 v.17;No.138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晓阳;简仁杰;郑森;郑伟军;
目的探讨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EASI评分及瘙痒程度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ASI评分及瘙痒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6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治疗副反应。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晓阳;简仁杰;郑森;郑伟军;
目的探讨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EASI评分及瘙痒程度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ASI评分及瘙痒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6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治疗副反应。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红飞;龙伟东;宁观林;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DS、NIHSS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NR、FIB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B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红飞;龙伟东;宁观林;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DS、NIHSS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NR、FIB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B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2010年08期 v.17;No.138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东胜;
目的探讨关节内低龄低位伸直型髁上骨折经皮穿针加矫形托外固定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本组23例此种特殊类型低位髁上骨折,描述经皮克氏针加矫形托外固定治疗特殊类型低龄低位伸直型髁上骨折复位、进针方法以及外固定的方法。结果本组23例病例随访3个月至1年,骨折全部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3周,无并发症。结论经皮穿针加矫形托外固定治疗关节内低龄低位伸直型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减少手法及切开手术对局部骨骺、Ranvier区损伤机率,减轻肱骨内外侧骨骺的不平衡发育,减少肘内翻畸形发生的优点。
2010年08期 v.17;No.138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东胜;
目的探讨关节内低龄低位伸直型髁上骨折经皮穿针加矫形托外固定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本组23例此种特殊类型低位髁上骨折,描述经皮克氏针加矫形托外固定治疗特殊类型低龄低位伸直型髁上骨折复位、进针方法以及外固定的方法。结果本组23例病例随访3个月至1年,骨折全部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3周,无并发症。结论经皮穿针加矫形托外固定治疗关节内低龄低位伸直型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减少手法及切开手术对局部骨骺、Ranvier区损伤机率,减轻肱骨内外侧骨骺的不平衡发育,减少肘内翻畸形发生的优点。
2010年08期 v.17;No.138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见玲;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6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心肌损害无明显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增高,治疗后心电图复查均无异常。结论腮腺炎病毒感染常合并心肌损害,应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心肌损害的早检查、早发现,早期合理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引起的不良后果。
2010年08期 v.17;No.138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邓见玲;
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6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心肌损害无明显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增高,治疗后心电图复查均无异常。结论腮腺炎病毒感染常合并心肌损害,应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心肌损害的早检查、早发现,早期合理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引起的不良后果。
2010年08期 v.17;No.138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瑞晓;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颅脑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烧伤合并颅脑损伤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40例,治愈30例,好转4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结论烧伤合并颅脑损伤抗休克治疗时不能限制补液量,但需增加胶体液比例;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预防应激性溃疡、积极处理烧伤创面、必要时需行紧急颅脑手术。
2010年08期 v.17;No.138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瑞晓;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颅脑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烧伤合并颅脑损伤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40例,治愈30例,好转4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结论烧伤合并颅脑损伤抗休克治疗时不能限制补液量,但需增加胶体液比例;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预防应激性溃疡、积极处理烧伤创面、必要时需行紧急颅脑手术。
2010年08期 v.17;No.138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邹小燕;
目的探讨三维彩超对胎儿畸形产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10年3月应用彩超进行产前检查的2967例12~40周孕期的超声影像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967例孕妇中,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各种畸形31例,彩超筛查诊断胎儿畸形29例,漏诊2例。结论三维彩超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提高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8期 v.17;No.138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邹小燕;
目的探讨三维彩超对胎儿畸形产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10年3月应用彩超进行产前检查的2967例12~40周孕期的超声影像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967例孕妇中,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各种畸形31例,彩超筛查诊断胎儿畸形29例,漏诊2例。结论三维彩超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提高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8期 v.17;No.138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