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明;V.Ya.Fischenko;V.A.Vleschenko;Y.V.Fischenko;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患者间盘结构病理变化特点与病因学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年龄在13~15岁的KingII,III型脊柱侧凸患者22例,男3例,女19例。主弯和代偿弯的间盘214个标本,制作成1750份主弯和代偿弯顶点的超薄组织切片,采用光镜和电镜组织形态学观察法进行组织观察。结果光镜下,患儿的正常间盘组织少。主弯顶点凸侧间盘中没有发现绝对清晰的二次病理改变。所有患者的标本显示结缔组织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结构破坏特点,其中部分变化存在着共性特点。电镜下,脊柱侧凸患儿代偿弯间盘结构改变与正常儿童间盘组织结构差别甚少。纤维环中的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呈多样性,主要在间质带中分布。细胞变薄,呈被拉长状态,细胞的染色质部分呈致密样改变的肉芽肿,核内的物质呈浓缩状态,靠近核内膜。胞浆发育较弱。结论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期间,由于脊柱原基受到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胚胎软骨细胞形成自己结构特点时受损,出现临床间盘发育滞后期。也证实了,KingII型和III型脊柱侧凸患者顶点间盘(闭合软骨盘,髓核和纤维环)组织结构存在着具有继发破坏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2010年03期 v.17;No.13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陆明;V.Ya.Fischenko;V.A.Vleschenko;Y.V.Fischenko;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患者间盘结构病理变化特点与病因学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年龄在13~15岁的KingII,III型脊柱侧凸患者22例,男3例,女19例。主弯和代偿弯的间盘214个标本,制作成1750份主弯和代偿弯顶点的超薄组织切片,采用光镜和电镜组织形态学观察法进行组织观察。结果光镜下,患儿的正常间盘组织少。主弯顶点凸侧间盘中没有发现绝对清晰的二次病理改变。所有患者的标本显示结缔组织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结构破坏特点,其中部分变化存在着共性特点。电镜下,脊柱侧凸患儿代偿弯间盘结构改变与正常儿童间盘组织结构差别甚少。纤维环中的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呈多样性,主要在间质带中分布。细胞变薄,呈被拉长状态,细胞的染色质部分呈致密样改变的肉芽肿,核内的物质呈浓缩状态,靠近核内膜。胞浆发育较弱。结论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期间,由于脊柱原基受到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胚胎软骨细胞形成自己结构特点时受损,出现临床间盘发育滞后期。也证实了,KingII型和III型脊柱侧凸患者顶点间盘(闭合软骨盘,髓核和纤维环)组织结构存在着具有继发破坏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2010年03期 v.17;No.13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郑显辉;梁秋平;
目的建立自制板蓝根免煎颗粒中靛玉红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甲醇∶氯仿(85∶15)(加0.1%三乙氨,醋酸调至中性),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90nm,柱温:25℃。结果方法学考察合格,准确测定出自制板蓝根免煎颗粒中靛玉红含量。结论本法快速准确,可行性高。
2010年03期 v.17;No.133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显辉;梁秋平;
目的建立自制板蓝根免煎颗粒中靛玉红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甲醇∶氯仿(85∶15)(加0.1%三乙氨,醋酸调至中性),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90nm,柱温:25℃。结果方法学考察合格,准确测定出自制板蓝根免煎颗粒中靛玉红含量。结论本法快速准确,可行性高。
2010年03期 v.17;No.133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志东;熊亮;秦忠宗;龚瑾;邓博;郭瑛;
目的探讨胶质瘤树突状细胞(DC)的融合性混合体瘤苗的制备及其效果。方法经过LipofeetamineTM2000把rIL-12质粒转染给U251细胞、DC和CIK细胞共培养,完成上述两步后,再把U251复合体与DC复合体融合,经过上述过程制备成的胶质瘤DC的融合性混合体瘤苗,该瘤苗经过流式细胞仪OX62+阳性细胞的筛选和纯化,得到提纯的融合瘤苗后,经过体外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测试。结果融合细胞混合体培养72小时见贴壁生长的细胞呈宽大梭形,胞浆丰满,具有较为均一的U251细胞形态。DC复合体与U251复合体细胞按2∶1进行融合,流式细胞学检查见OX62+细胞约占55%,经流式细胞仪分选、OX62+细胞混合体培养72小时,瘤苗的融合效率约为14%。结论自制的DC融合性混合体瘤苗能被分离、存活,呈现出神经胶质瘤细胞形态,胶质瘤融合性瘤苗经Wistar大鼠脾脏来源的MLR反应更强,融合瘤苗活化的CTL对U251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单纯的DC/U251对活化的CTL对U251的杀伤率,具有更强的抗原特异性。
2010年03期 v.17;No.133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志东;熊亮;秦忠宗;龚瑾;邓博;郭瑛;
目的探讨胶质瘤树突状细胞(DC)的融合性混合体瘤苗的制备及其效果。方法经过LipofeetamineTM2000把rIL-12质粒转染给U251细胞、DC和CIK细胞共培养,完成上述两步后,再把U251复合体与DC复合体融合,经过上述过程制备成的胶质瘤DC的融合性混合体瘤苗,该瘤苗经过流式细胞仪OX62+阳性细胞的筛选和纯化,得到提纯的融合瘤苗后,经过体外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测试。结果融合细胞混合体培养72小时见贴壁生长的细胞呈宽大梭形,胞浆丰满,具有较为均一的U251细胞形态。DC复合体与U251复合体细胞按2∶1进行融合,流式细胞学检查见OX62+细胞约占55%,经流式细胞仪分选、OX62+细胞混合体培养72小时,瘤苗的融合效率约为14%。结论自制的DC融合性混合体瘤苗能被分离、存活,呈现出神经胶质瘤细胞形态,胶质瘤融合性瘤苗经Wistar大鼠脾脏来源的MLR反应更强,融合瘤苗活化的CTL对U251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单纯的DC/U251对活化的CTL对U251的杀伤率,具有更强的抗原特异性。
2010年03期 v.17;No.133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毅;赵新建;廖绪强;陈显辉;黄星球;吕超强;
目的探讨胸椎骨质疏松新鲜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在C型臂X线机监视引导下,对61例胸椎骨质疏松性新鲜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共对93个椎体(61例)进行了PVP手术。术后第1天、1周、一月、三月、半年对疼痛缓解进行随访和评价。结果各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剂量2.5~4ml,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者54例。VAS术前评分8.42±1.96,术后2.76±1.64。术前与术后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新鲜椎体压缩骨折缓解疼痛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也是一种相对高风险的手术。
2010年03期 v.17;No.133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毅;赵新建;廖绪强;陈显辉;黄星球;吕超强;
目的探讨胸椎骨质疏松新鲜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在C型臂X线机监视引导下,对61例胸椎骨质疏松性新鲜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共对93个椎体(61例)进行了PVP手术。术后第1天、1周、一月、三月、半年对疼痛缓解进行随访和评价。结果各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剂量2.5~4ml,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者54例。VAS术前评分8.42±1.96,术后2.76±1.64。术前与术后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新鲜椎体压缩骨折缓解疼痛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也是一种相对高风险的手术。
2010年03期 v.17;No.133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廖巍;林少华;黄汉添;胡子慧;林伟标;
目的探讨眶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环动脉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1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依据手术前诊断性影像资料,制定个体化手术计划;行眶颧入路开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夹闭动脉瘤。结果21例4种不同类型动脉瘤患者经该方法治愈,其中1例患者术中动脉瘤破裂,经阻断载瘤动脉10min,妥善分离动脉瘤后,在显微镜下准确夹闭瘤颈。出院时临床状况优良者16例,中残4例,重残1例。本组病例均未出现与手术入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采用眶颧入路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途径。
2010年03期 v.17;No.133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廖巍;林少华;黄汉添;胡子慧;林伟标;
目的探讨眶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环动脉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1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依据手术前诊断性影像资料,制定个体化手术计划;行眶颧入路开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夹闭动脉瘤。结果21例4种不同类型动脉瘤患者经该方法治愈,其中1例患者术中动脉瘤破裂,经阻断载瘤动脉10min,妥善分离动脉瘤后,在显微镜下准确夹闭瘤颈。出院时临床状况优良者16例,中残4例,重残1例。本组病例均未出现与手术入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采用眶颧入路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途径。
2010年03期 v.17;No.133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翟全科;曾良宏;钟小明;杨梅莲;梁洁玲;
目的采用莫沙比利联合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便秘,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均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莫沙比利5mg、3次/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岐杆菌活菌胶囊1~2粒,2次/日。结果治疗组50例,治疗有效45例、有效率90%;对照组50例,治疗有效36例,有效率72%。复发率:8周内,治疗组为26.7%,对照组为5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莫沙比利、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便秘,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2010年03期 v.17;No.133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翟全科;曾良宏;钟小明;杨梅莲;梁洁玲;
目的采用莫沙比利联合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便秘,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均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莫沙比利5mg、3次/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岐杆菌活菌胶囊1~2粒,2次/日。结果治疗组50例,治疗有效45例、有效率90%;对照组50例,治疗有效36例,有效率72%。复发率:8周内,治疗组为26.7%,对照组为5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莫沙比利、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便秘,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2010年03期 v.17;No.133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吕浩然;何二兴;郭剑鸿;
目的通过人工股骨头置换翻修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术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骨质疏松病人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102例高龄老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后采用动力DHS的治疗方法,65例术后DHS内固定物松动再次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比较不同治疗方法髋部的功能评分丢失情况等方面存在的异同。结果DHS组有63.7%内固定穿出骨皮质现象,而人工股骨头翻修患者则无明显的假体松动依据,两组患者松动率比较有显著的不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DHS内固定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的转子间骨折患者,早期更多功能恢复及较少的术后松动等并发症发生。
2010年03期 v.17;No.133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浩然;何二兴;郭剑鸿;
目的通过人工股骨头置换翻修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术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骨质疏松病人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102例高龄老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后采用动力DHS的治疗方法,65例术后DHS内固定物松动再次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比较不同治疗方法髋部的功能评分丢失情况等方面存在的异同。结果DHS组有63.7%内固定穿出骨皮质现象,而人工股骨头翻修患者则无明显的假体松动依据,两组患者松动率比较有显著的不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DHS内固定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的转子间骨折患者,早期更多功能恢复及较少的术后松动等并发症发生。
2010年03期 v.17;No.133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春梅;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2005年8月~2008年6月对10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教育、药物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教育等健康指导。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能使高血压患者获益,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010年03期 v.17;No.133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春梅;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2005年8月~2008年6月对10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教育、药物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教育等健康指导。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能使高血压患者获益,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010年03期 v.17;No.133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易向民;郑敏;
目的探讨试剂间交叉污染对日立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汁酸的影响。方法取混合血清,根据交叉污染项目的筛选程序筛查出对总胆汁酸测定有干扰的项目;确定总胆固醇和糖化血清蛋白试剂对总胆汁酸测定有干扰影响。分析总胆固醇试剂对胆汁酸测定的干扰影响,采取先测定总胆固醇再连续测定三次总胆汁酸的顺序,并重复十次,以确定总胆固醇对总胆汁酸的影响程度,并观察总胆固醇试剂对不同浓度胆汁酸测定的影响程度。确定总胆固醇试剂的干扰因素。应用仪器的特殊清洗程序,观察仪器特殊清洗程序排除试剂间干扰的效果。结果与单独测定TBA的对照组比较,显示总胆固醇试剂对胆汁酸测定有明显的正干扰,总胆固醇试剂对低浓度总胆汁酸的干扰较高浓度的明显。引起总胆汁酸测定结果明显升高的主要干扰试剂为总胆固醇R1试剂,采用碱液加强清洗可明显减少两者间的交叉污染。结论总胆固醇试剂对总胆汁酸的测定具有明显的正干扰,在设定分析参数时,应注意两者的顺序,并在设计生化组合套餐时,应在两者中间间隔开几个项目,或者用碱液加强清洗吸样针,避免交叉污染的产生。
2010年03期 v.17;No.133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易向民;郑敏;
目的探讨试剂间交叉污染对日立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汁酸的影响。方法取混合血清,根据交叉污染项目的筛选程序筛查出对总胆汁酸测定有干扰的项目;确定总胆固醇和糖化血清蛋白试剂对总胆汁酸测定有干扰影响。分析总胆固醇试剂对胆汁酸测定的干扰影响,采取先测定总胆固醇再连续测定三次总胆汁酸的顺序,并重复十次,以确定总胆固醇对总胆汁酸的影响程度,并观察总胆固醇试剂对不同浓度胆汁酸测定的影响程度。确定总胆固醇试剂的干扰因素。应用仪器的特殊清洗程序,观察仪器特殊清洗程序排除试剂间干扰的效果。结果与单独测定TBA的对照组比较,显示总胆固醇试剂对胆汁酸测定有明显的正干扰,总胆固醇试剂对低浓度总胆汁酸的干扰较高浓度的明显。引起总胆汁酸测定结果明显升高的主要干扰试剂为总胆固醇R1试剂,采用碱液加强清洗可明显减少两者间的交叉污染。结论总胆固醇试剂对总胆汁酸的测定具有明显的正干扰,在设定分析参数时,应注意两者的顺序,并在设计生化组合套餐时,应在两者中间间隔开几个项目,或者用碱液加强清洗吸样针,避免交叉污染的产生。
2010年03期 v.17;No.133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雄梅;黄神姣;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0月~2007年2月的384例妇产科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2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最高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病率、术后切口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总药物费用。结果实验组术后病率、术后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总药物费用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并能为病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
2010年03期 v.17;No.133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吴雄梅;黄神姣;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0月~2007年2月的384例妇产科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2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最高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病率、术后切口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总药物费用。结果实验组术后病率、术后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总药物费用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并能为病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
2010年03期 v.17;No.133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芳;杨桂芳;邵剑波;姚兴凤;王竞春;
目的探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SCT表现与临床病理、Ki-67表达水平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搜集经术前CT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我院儿童肾母细胞瘤35例,分析其CT征象及特征,并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Ki-67标记肿瘤细胞的阳性率并研究SCT征象与Ki-67标记肿瘤细胞阳性率的关系。结果儿童肾母细胞瘤的部位、大小与Ki-67表达水平无关,肾母细胞瘤的病理级别、肿块密度均匀度、瘤旁浸润程度、增强程度及周围组织及远处器官浸润程度均与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儿童肾母细胞瘤的CT征象与Ki-67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SCT征象能够间接反映儿童肾母细胞瘤的增殖能力,可作为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2010年03期 v.17;No.133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芳;杨桂芳;邵剑波;姚兴凤;王竞春;
目的探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SCT表现与临床病理、Ki-67表达水平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搜集经术前CT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我院儿童肾母细胞瘤35例,分析其CT征象及特征,并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Ki-67标记肿瘤细胞的阳性率并研究SCT征象与Ki-67标记肿瘤细胞阳性率的关系。结果儿童肾母细胞瘤的部位、大小与Ki-67表达水平无关,肾母细胞瘤的病理级别、肿块密度均匀度、瘤旁浸润程度、增强程度及周围组织及远处器官浸润程度均与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儿童肾母细胞瘤的CT征象与Ki-67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SCT征象能够间接反映儿童肾母细胞瘤的增殖能力,可作为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2010年03期 v.17;No.133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小雄;林生贵;曾伟金;吴汉挠;李英;
目的探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鼻骨骨折进行螺旋CT扫描,重建并分析鼻骨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法(SSD)图像。结果10例X线片未发现骨折,66例在MPR均能发现骨折,8例在SSD未发现骨折,其中单侧鼻骨骨折42例,双侧鼻骨骨折24例,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9例,鼻中隔骨折8例,上颌窦骨折3例,筛纸板骨折4例。结论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的显示鼻骨骨折,在诊断鼻骨骨折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对临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2010年03期 v.17;No.133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小雄;林生贵;曾伟金;吴汉挠;李英;
目的探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鼻骨骨折进行螺旋CT扫描,重建并分析鼻骨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法(SSD)图像。结果10例X线片未发现骨折,66例在MPR均能发现骨折,8例在SSD未发现骨折,其中单侧鼻骨骨折42例,双侧鼻骨骨折24例,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9例,鼻中隔骨折8例,上颌窦骨折3例,筛纸板骨折4例。结论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的显示鼻骨骨折,在诊断鼻骨骨折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对临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2010年03期 v.17;No.133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星;
目的观察透痹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透痹丸组)28例与对照组(吲哚美辛肠溶片)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结合牵引、推拿等理疗,治疗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一个月的临床疗效,同时进行安全性检测。结果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治愈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疼痛积分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月两组症状体征及疼痛积分比较差异均有较显著意义(P<0.05)。结论透痹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在缓解患者症状体征的长期疗效方面较吲哚美辛肠溶片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中药疗法。
2010年03期 v.17;No.133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星;
目的观察透痹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透痹丸组)28例与对照组(吲哚美辛肠溶片)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结合牵引、推拿等理疗,治疗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一个月的临床疗效,同时进行安全性检测。结果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治愈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疼痛积分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月两组症状体征及疼痛积分比较差异均有较显著意义(P<0.05)。结论透痹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在缓解患者症状体征的长期疗效方面较吲哚美辛肠溶片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中药疗法。
2010年03期 v.17;No.133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黄洁新;赵娴;沈嫱;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0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特征。结果二维图像特征主要是边界不清晰的低回声结节,结节内常含有特征性的沙砾样钙化灶,彩色多普勒一般以III型血流为主,频谱多普勒一般呈高速高阻型,阻力指数可达0.7以上。结论掌握甲状腺癌超声表现特征,可减少漏诊误诊,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010年03期 v.17;No.133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洁新;赵娴;沈嫱;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0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特征。结果二维图像特征主要是边界不清晰的低回声结节,结节内常含有特征性的沙砾样钙化灶,彩色多普勒一般以III型血流为主,频谱多普勒一般呈高速高阻型,阻力指数可达0.7以上。结论掌握甲状腺癌超声表现特征,可减少漏诊误诊,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010年03期 v.17;No.133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精平;董谢平;沈录峰;李振肃;
目的探讨AIRCAST冷加压冰囊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应用AIR-CAST冷加压冰囊治疗,持续24~48小时后改用U形石膏固定2~3周,B组于就诊当时即给予U形石膏固定2~3周。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平均2.5个月。两组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VAS评分优于B组(P<0.05)。结论以AIRCAST冷加压冰囊进行早期局部持续冷敷并固定制动是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2010年03期 v.17;No.133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郑精平;董谢平;沈录峰;李振肃;
目的探讨AIRCAST冷加压冰囊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应用AIR-CAST冷加压冰囊治疗,持续24~48小时后改用U形石膏固定2~3周,B组于就诊当时即给予U形石膏固定2~3周。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平均2.5个月。两组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VAS评分优于B组(P<0.05)。结论以AIRCAST冷加压冰囊进行早期局部持续冷敷并固定制动是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2010年03期 v.17;No.133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叶握球;郑建河;叶育鹏;陈勃华;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2009年42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AO分类,31-A2型23例,31-A3型19例。使用PFN-A治疗,统计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小于100ml,平均手术时间1h。术后随访6~24个月,全部骨折均愈合,除1例在术后2个月出现髓内钉远端的股骨干骨折,80%的患者在术后六个月恢复术前的患髋关节功能,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针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牢稳、微创、并发症少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是目前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合适的治疗方法。
2010年03期 v.17;No.133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叶握球;郑建河;叶育鹏;陈勃华;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2009年42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AO分类,31-A2型23例,31-A3型19例。使用PFN-A治疗,统计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小于100ml,平均手术时间1h。术后随访6~24个月,全部骨折均愈合,除1例在术后2个月出现髓内钉远端的股骨干骨折,80%的患者在术后六个月恢复术前的患髋关节功能,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针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牢稳、微创、并发症少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是目前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合适的治疗方法。
2010年03期 v.17;No.133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侯伟俊;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的67例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组)和同期67例非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两组的存活率、死亡原因和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年以上的存活率为77.61%,3年以上的存活率为65.67%;而对照组1年以上的存活率为91.04%,3年以上的存活率为82.09%,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存活率(P<0.01)。心血管病是老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感染;透析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感染、心力衰竭和心血管病等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老年尿毒症血透患者存活率的关键是控制心血管病和感染并发症。
2010年03期 v.17;No.133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侯伟俊;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的67例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组)和同期67例非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两组的存活率、死亡原因和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年以上的存活率为77.61%,3年以上的存活率为65.67%;而对照组1年以上的存活率为91.04%,3年以上的存活率为82.09%,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存活率(P<0.01)。心血管病是老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感染;透析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感染、心力衰竭和心血管病等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老年尿毒症血透患者存活率的关键是控制心血管病和感染并发症。
2010年03期 v.17;No.133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建雄;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的疗效及对患者个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3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神经节苷脂和纳洛酮。结果应用不同方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同对照组相比,MDA明显降低(p<0.05);GPx、AOA显著升高(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可使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降低,抗氧化水平回升,通过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控制病情,获得良好疗效。其可成为药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新机制之一。
2010年03期 v.17;No.133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建雄;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的疗效及对患者个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3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神经节苷脂和纳洛酮。结果应用不同方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同对照组相比,MDA明显降低(p<0.05);GPx、AOA显著升高(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可使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降低,抗氧化水平回升,通过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控制病情,获得良好疗效。其可成为药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新机制之一。
2010年03期 v.17;No.133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惠琼;区焕桃;
目的初步评价酮化氨基酸氧化酶法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的临床应用性能。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颁布的《定量临床检验方法的初步评价;批准指南(EP10-A)》提供的方法,按特定的顺序连续5天测定高、中、低浓度质控品中的GSP,对酮化氨基酸氧化酶法测定GSP的方法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当质控品中的GSP浓度分别为186.5μmol/L、388.5μmol/L、590.5μmol/L时,其测定的回归方程为y=1.01x-2.80,相关系数r2=0.9994;绝对偏差分别是-0.1μmol/L、-8.2μmol/L、8.8μmol/L,总不精密度分别是1.31%、1.35%、0.67%。结论酮化氨基酸氧化酶法测定糖化血清蛋白的检测性能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2010年03期 v.17;No.133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惠琼;区焕桃;
目的初步评价酮化氨基酸氧化酶法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的临床应用性能。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颁布的《定量临床检验方法的初步评价;批准指南(EP10-A)》提供的方法,按特定的顺序连续5天测定高、中、低浓度质控品中的GSP,对酮化氨基酸氧化酶法测定GSP的方法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当质控品中的GSP浓度分别为186.5μmol/L、388.5μmol/L、590.5μmol/L时,其测定的回归方程为y=1.01x-2.80,相关系数r2=0.9994;绝对偏差分别是-0.1μmol/L、-8.2μmol/L、8.8μmol/L,总不精密度分别是1.31%、1.35%、0.67%。结论酮化氨基酸氧化酶法测定糖化血清蛋白的检测性能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2010年03期 v.17;No.133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建迎;黄媛;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白细胞(WBC)数三项指标的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32例已明确诊断的细菌感染病例,20例体检健康人病例,共52例,收集这些病例CRP值、NAP积分、WBC数三项指标的资料,运用统计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病人的CRP值、NAP积分、WBC数三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结论WBC数是早期诊断细菌感染快速廉价的指标,NAP积分是早期诊断细菌感染准确稳定的指标,CRP值是细菌感染疾病早期诊断快捷敏感的诊断优选指标。
2010年03期 v.17;No.133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黄建迎;黄媛;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白细胞(WBC)数三项指标的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32例已明确诊断的细菌感染病例,20例体检健康人病例,共52例,收集这些病例CRP值、NAP积分、WBC数三项指标的资料,运用统计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病人的CRP值、NAP积分、WBC数三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结论WBC数是早期诊断细菌感染快速廉价的指标,NAP积分是早期诊断细菌感染准确稳定的指标,CRP值是细菌感染疾病早期诊断快捷敏感的诊断优选指标。
2010年03期 v.17;No.133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黄小英;李晶;关伟南;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喉慢性炎中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6例喉鳞状上皮病变(喉鳞状细胞癌16例,喉上皮不典型增生48例,喉慢性炎22例)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及统计学检验。结果16例喉鳞状细胞癌中,p16INK4a全部阳性表达;48例喉上皮内瘤变中,35例p16INK4a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2.92%,其中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p16INK4a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3.3%(4/12)、75%(15/20)、100%(16/16),且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2例喉慢性炎中,p16INK4a阳性表达6例,阳性表达率为27.27%(6/22)。p16INK4a阳性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喉慢性炎组织中表达水平依次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中p16INK4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喉慢性炎。p16INK4a在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中过表达,提示其在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010年03期 v.17;No.133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小英;李晶;关伟南;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喉慢性炎中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6例喉鳞状上皮病变(喉鳞状细胞癌16例,喉上皮不典型增生48例,喉慢性炎22例)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及统计学检验。结果16例喉鳞状细胞癌中,p16INK4a全部阳性表达;48例喉上皮内瘤变中,35例p16INK4a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2.92%,其中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p16INK4a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3.3%(4/12)、75%(15/20)、100%(16/16),且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2例喉慢性炎中,p16INK4a阳性表达6例,阳性表达率为27.27%(6/22)。p16INK4a阳性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喉慢性炎组织中表达水平依次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中p16INK4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喉慢性炎。p16INK4a在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中过表达,提示其在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010年03期 v.17;No.133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芳娴;孙康;罗书科;张活文;张继平;
目的探讨渐变多焦点镜对减缓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作用。方法临床确诊为近视患者204例,年龄10~18岁,经睫状肌麻痹验光配镜,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配戴单光镜,另一组配戴近附加+1.50D渐变多焦点镜。每半年同样方法验光一次,屈光度增加-0.50D者重新配镜,随访两年。结果戴镜两年后,单光镜组屈光度增加-1.61±0.73D,渐变镜组增加-1.31±0.6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87,P<0.001)。结论与单光镜相比,渐变多焦点镜可减缓青少年近视的发展。
2010年03期 v.17;No.133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芳娴;孙康;罗书科;张活文;张继平;
目的探讨渐变多焦点镜对减缓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作用。方法临床确诊为近视患者204例,年龄10~18岁,经睫状肌麻痹验光配镜,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配戴单光镜,另一组配戴近附加+1.50D渐变多焦点镜。每半年同样方法验光一次,屈光度增加-0.50D者重新配镜,随访两年。结果戴镜两年后,单光镜组屈光度增加-1.61±0.73D,渐变镜组增加-1.31±0.6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87,P<0.001)。结论与单光镜相比,渐变多焦点镜可减缓青少年近视的发展。
2010年03期 v.17;No.133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志军;庄县建;张方斌;
目的观察曲马多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探讨较合适的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三组病人于手术结束前30分钟分别给予静脉注射曲马多注射液1mg·kg-1(A组)、1.5mg·kg-1(B组)、2mg·kg-1(C组)。结果三组病人的躁动评分:A组病人躁动的发生率高于B、C组(P<0.05);三组病人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C组比A、B组延长(P<0.05),B组较A、C组苏醒质量好。结论曲马多可有效地预防全麻苏醒期兴奋躁动症的发生,剂量采用1.5mg·kg-1时苏醒质量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0年03期 v.17;No.133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贺志军;庄县建;张方斌;
目的观察曲马多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探讨较合适的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三组病人于手术结束前30分钟分别给予静脉注射曲马多注射液1mg·kg-1(A组)、1.5mg·kg-1(B组)、2mg·kg-1(C组)。结果三组病人的躁动评分:A组病人躁动的发生率高于B、C组(P<0.05);三组病人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C组比A、B组延长(P<0.05),B组较A、C组苏醒质量好。结论曲马多可有效地预防全麻苏醒期兴奋躁动症的发生,剂量采用1.5mg·kg-1时苏醒质量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0年03期 v.17;No.133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梁颖茵;何雅军;
目的探讨血清标本在4℃放置不同时间对化学发光检测血清胰岛素浓度的影响。方法用真空分离胶采血管抽取21例血标本,冷冻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即时检测胰岛素浓度,将标本于4℃分别放置1小时、3小时和24小时后重复检测,并与即时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标本采集后即时检测与4℃下放置1小时、3小时、24小时后检测胰岛素浓度分别为(6.88±4.38)mIU/L、(6.87±4.44)mIU/L、(7.05±4.68)mIU/L、(7.57±4.60)mIU/L,经配对t检验,血清标本在4℃放置1小时和3小时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而放置24小时后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09)。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胰岛素测定有影响,血清胰岛素在4℃条件下不能放置24小时以上。
2010年03期 v.17;No.133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颖茵;何雅军;
目的探讨血清标本在4℃放置不同时间对化学发光检测血清胰岛素浓度的影响。方法用真空分离胶采血管抽取21例血标本,冷冻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即时检测胰岛素浓度,将标本于4℃分别放置1小时、3小时和24小时后重复检测,并与即时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标本采集后即时检测与4℃下放置1小时、3小时、24小时后检测胰岛素浓度分别为(6.88±4.38)mIU/L、(6.87±4.44)mIU/L、(7.05±4.68)mIU/L、(7.57±4.60)mIU/L,经配对t检验,血清标本在4℃放置1小时和3小时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而放置24小时后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09)。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胰岛素测定有影响,血清胰岛素在4℃条件下不能放置24小时以上。
2010年03期 v.17;No.133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汉挠;林生贵;曾伟金;黄小雄;林锡洲;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造影及螺旋CT对结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结肠癌患者术前的结肠造影及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X线诊断符合率94%;螺旋CT诊断符合率100%,腔外侵犯符合率60%,淋巴结转移检出符合率69%,肝脏及肺部等远处转移符合率100%。结论气钡双重造影为结肠癌筛查中的首选方法。气钡双重造影、螺旋CT各有所长,相互补充,能为临床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判断预后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2010年03期 v.17;No.133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汉挠;林生贵;曾伟金;黄小雄;林锡洲;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造影及螺旋CT对结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结肠癌患者术前的结肠造影及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X线诊断符合率94%;螺旋CT诊断符合率100%,腔外侵犯符合率60%,淋巴结转移检出符合率69%,肝脏及肺部等远处转移符合率100%。结论气钡双重造影为结肠癌筛查中的首选方法。气钡双重造影、螺旋CT各有所长,相互补充,能为临床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判断预后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2010年03期 v.17;No.133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蒲光平;
目的探讨腹腔肾癌根治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们所做的共53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和42例开放肾癌根治术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53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成功51例,2例转开放手术。开放肾癌根治术组42例,术后并发症3例,发生率7.14%。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是肾癌根治切除的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镇痛剂使用少等优点。
2010年03期 v.17;No.133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蒲光平;
目的探讨腹腔肾癌根治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们所做的共53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和42例开放肾癌根治术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53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成功51例,2例转开放手术。开放肾癌根治术组42例,术后并发症3例,发生率7.14%。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是肾癌根治切除的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镇痛剂使用少等优点。
2010年03期 v.17;No.133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卢红;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占总数的3.31%。产后出血单因素分析30多项观察因素中,有11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防治宫缩乏力,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降低产后出血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0年03期 v.17;No.133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卢红;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占总数的3.31%。产后出血单因素分析30多项观察因素中,有11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防治宫缩乏力,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降低产后出血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0年03期 v.17;No.133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龚又明;高妮;
目的研究提取牛蒡苷的可靠方法。方法考查乙醇提取和水提取的方法并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取药材粗粉,加1.5倍药材量的水浸泡8h,然后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h。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符合研究要求。
2010年03期 v.17;No.133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龚又明;高妮;
目的研究提取牛蒡苷的可靠方法。方法考查乙醇提取和水提取的方法并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取药材粗粉,加1.5倍药材量的水浸泡8h,然后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h。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符合研究要求。
2010年03期 v.17;No.133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洁瑜;梁煜霞;梁明钧;
目的建立三十二味午时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建立了岗梅、荷叶、青蒿等显微特征鉴别;采用薄层色谱建立了牡荆叶的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陈皮和枳壳中的橙皮苷的总含量。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性强;薄层色谱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操作简单,准确,橙皮苷在111.2~11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7%(n=5)。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三十二味午时茶的质量控制标准。
2010年03期 v.17;No.133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洁瑜;梁煜霞;梁明钧;
目的建立三十二味午时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建立了岗梅、荷叶、青蒿等显微特征鉴别;采用薄层色谱建立了牡荆叶的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陈皮和枳壳中的橙皮苷的总含量。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性强;薄层色谱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操作简单,准确,橙皮苷在111.2~11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7%(n=5)。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三十二味午时茶的质量控制标准。
2010年03期 v.17;No.133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志华;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挤压泵(IPC)护理较传统护理更有效地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方法选取研究对象40例,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血流动力学指标VP、Va、B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尤其以术后1~3天差值最大。结论IPC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效果稳定,IPC不会增加患肢出血的危险性。
2010年03期 v.17;No.133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志华;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挤压泵(IPC)护理较传统护理更有效地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方法选取研究对象40例,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血流动力学指标VP、Va、B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尤其以术后1~3天差值最大。结论IPC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效果稳定,IPC不会增加患肢出血的危险性。
2010年03期 v.17;No.133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光;邢昌赢;刘佳;毛慧娟;胡建明;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肾前性氮质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肾前性氮质血症患者8例,均给予CBP治疗,方案为日间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结果入选患者诱因包括肾病综合征、急性(或慢性基础急性加重)左心功能衰竭、营养不良性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失代偿期。经CBP治疗后除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外,其余7例患者肾功能改善,尿量恢复正常。心功能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尿量及肾功能无改善。结论CBP对肾病性低蛋白血症及心源性低灌注所致肾前性氮质血症可能具有较好的效果。
2010年03期 v.17;No.133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光;邢昌赢;刘佳;毛慧娟;胡建明;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肾前性氮质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肾前性氮质血症患者8例,均给予CBP治疗,方案为日间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结果入选患者诱因包括肾病综合征、急性(或慢性基础急性加重)左心功能衰竭、营养不良性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失代偿期。经CBP治疗后除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外,其余7例患者肾功能改善,尿量恢复正常。心功能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尿量及肾功能无改善。结论CBP对肾病性低蛋白血症及心源性低灌注所致肾前性氮质血症可能具有较好的效果。
2010年03期 v.17;No.133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稳深;邓剑;胡斌;
目的探讨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4~2009年腹腔镜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穿孔或内科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球部溃汤18例。结果随诊8月到5年,其中17例未见有溃疡复发,1例胃镜检查时有十二指肠球部炎症,Ⅰ度糜烂。结论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创伤少,病人恢复快,术后病人疗效理想。选择合适病例,正确的手术操作,是合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
2010年03期 v.17;No.133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徐稳深;邓剑;胡斌;
目的探讨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4~2009年腹腔镜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穿孔或内科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球部溃汤18例。结果随诊8月到5年,其中17例未见有溃疡复发,1例胃镜检查时有十二指肠球部炎症,Ⅰ度糜烂。结论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创伤少,病人恢复快,术后病人疗效理想。选择合适病例,正确的手术操作,是合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
2010年03期 v.17;No.133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伦志勇;梁景强;梁燕芳;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免疫状态。方法选择COPD合并真菌感染42例,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53例,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进行比较。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和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组CD3和CD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CD3和CD4明显低于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这样(P﹤0.05)。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和合并II型呼吸衰竭有关。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抗真菌,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治疗糖尿病、呼吸衰竭等基础疾病是降低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2010年03期 v.17;No.133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伦志勇;梁景强;梁燕芳;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免疫状态。方法选择COPD合并真菌感染42例,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53例,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进行比较。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和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组CD3和CD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CD3和CD4明显低于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这样(P﹤0.05)。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和合并II型呼吸衰竭有关。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抗真菌,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治疗糖尿病、呼吸衰竭等基础疾病是降低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2010年03期 v.17;No.133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窦晓军;
目的分析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医治的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内死亡。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改善患者术前肺功能状况,选择合理的手术范围及术式,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对于降低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
2010年03期 v.17;No.133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窦晓军;
目的分析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医治的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内死亡。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改善患者术前肺功能状况,选择合理的手术范围及术式,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对于降低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
2010年03期 v.17;No.133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远帆;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氟伏沙明治疗)42例,对照组(氯米帕明治疗)42例,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2、4、6、8周末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评价其疗效,治疗中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Y-BOC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治疗第2周末开始两组Y-BOCS评分均较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观察组有效率69.05%,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且轻。结论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短期治疗强迫症的理想药物。
2010年03期 v.17;No.133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蔡远帆;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氟伏沙明治疗)42例,对照组(氯米帕明治疗)42例,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2、4、6、8周末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评价其疗效,治疗中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Y-BOC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治疗第2周末开始两组Y-BOCS评分均较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观察组有效率69.05%,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且轻。结论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短期治疗强迫症的理想药物。
2010年03期 v.17;No.133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丽娟;张嘉佳;
目的探讨磨牙隐裂保存治疗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62例(65颗牙),经后牙带环粘固,常规根管治疗,15天~30天后,以烤瓷冠修复,随访5年,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上述方法治疗,效果优良者60颗牙,占92.3%,失败5颗牙,占7.7%。结论磨牙隐裂保存治疗效果好,在保持患者咀嚼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价值。
2010年03期 v.17;No.133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丽娟;张嘉佳;
目的探讨磨牙隐裂保存治疗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62例(65颗牙),经后牙带环粘固,常规根管治疗,15天~30天后,以烤瓷冠修复,随访5年,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上述方法治疗,效果优良者60颗牙,占92.3%,失败5颗牙,占7.7%。结论磨牙隐裂保存治疗效果好,在保持患者咀嚼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价值。
2010年03期 v.17;No.133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爱群;王萍;肖峰;李思萍;
目的探讨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5例根尖周病久治不愈的患者,应用Nd:YAG激光联合Vi-tapex糊剂进行根管消毒封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Nd:YAG激光联合Vitapex糊剂治疗后,显效13例,有效2例,有效率100%。结论Nd:YAG激光联合Vitapex糊剂进行根管消毒封药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2010年03期 v.17;No.133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安爱群;王萍;肖峰;李思萍;
目的探讨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5例根尖周病久治不愈的患者,应用Nd:YAG激光联合Vi-tapex糊剂进行根管消毒封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Nd:YAG激光联合Vitapex糊剂治疗后,显效13例,有效2例,有效率100%。结论Nd:YAG激光联合Vitapex糊剂进行根管消毒封药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2010年03期 v.17;No.133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文德;刘文军;
目的分析大面积烧伤并发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出血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9例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出血溃疡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例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术后再出血感染加重死亡,1例合并败血症死亡,其他全部痊愈,治愈率为86.2%。结论大面积烧伤后早期防治休克,控制感染,保护胃粘膜,平稳渡过休克期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关键。
2010年03期 v.17;No.133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曹文德;刘文军;
目的分析大面积烧伤并发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出血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9例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出血溃疡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例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术后再出血感染加重死亡,1例合并败血症死亡,其他全部痊愈,治愈率为86.2%。结论大面积烧伤后早期防治休克,控制感染,保护胃粘膜,平稳渡过休克期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关键。
2010年03期 v.17;No.133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志丹;吴春辉;肖彦燊;肖俊枫;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9例。治疗组采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术。术后予患者颈围外固定3~4个月。结果优秀率治疗组为68.54%,对照组为43.8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为94.38%,对照组为70.79%,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部不适、手部麻木、踩棉花感、颈肩疼痛、上肢放射痛、感觉障碍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神经功能恢复得好。
2010年03期 v.17;No.133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志丹;吴春辉;肖彦燊;肖俊枫;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9例。治疗组采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术。术后予患者颈围外固定3~4个月。结果优秀率治疗组为68.54%,对照组为43.8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为94.38%,对照组为70.79%,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部不适、手部麻木、踩棉花感、颈肩疼痛、上肢放射痛、感觉障碍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神经功能恢复得好。
2010年03期 v.17;No.133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堂河;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常见吻合口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按TME原则手术的120例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7例,占5.8%,吻合口出血8例,占6.7%,吻合口狭窄5例,占4.2%。结论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严格掌握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指征、充分的术前准备、保证吻合口的血供、正确选择和使用吻合器及引流管是降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对术后吻合口漏视具体病情采用个体化治疗。
2010年03期 v.17;No.133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杨堂河;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常见吻合口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按TME原则手术的120例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7例,占5.8%,吻合口出血8例,占6.7%,吻合口狭窄5例,占4.2%。结论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严格掌握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指征、充分的术前准备、保证吻合口的血供、正确选择和使用吻合器及引流管是降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对术后吻合口漏视具体病情采用个体化治疗。
2010年03期 v.17;No.133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邢发枢;张涛;郑哲明;
目的探讨低压灌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的可行性,分析其疗效和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的224例患者随机分为低压灌注组和高压灌注组,分别在低压灌注和高压灌注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疗效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低压灌注组和高压灌注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低压灌注组结石上移肾盂的发生率以及术后肾区严重疼痛、一过性肾功能减退、菌血症等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高压灌注组。结论低压灌注下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在临床上是可行的。避免高压灌注可减少结石上移至肾盂的机会,有效预防术后早期并发症。
2010年03期 v.17;No.133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邢发枢;张涛;郑哲明;
目的探讨低压灌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的可行性,分析其疗效和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的224例患者随机分为低压灌注组和高压灌注组,分别在低压灌注和高压灌注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疗效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低压灌注组和高压灌注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低压灌注组结石上移肾盂的发生率以及术后肾区严重疼痛、一过性肾功能减退、菌血症等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高压灌注组。结论低压灌注下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在临床上是可行的。避免高压灌注可减少结石上移至肾盂的机会,有效预防术后早期并发症。
2010年03期 v.17;No.133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谭金惠;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的手术难易程度及盆腔粘连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50例为观察组,首次行传统剖宫产再次剖宫产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再次剖宫产进腹时间、取出胎儿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腹壁及腹腔粘连程度。结果观察组进腹时间、取出胎儿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多(P<0.05),两组产妇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观察组发生率高(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腹壁及腹腔粘连程度严重,增加手术难度,因此选择该术式时应充分考虑其远期效果。
2010年03期 v.17;No.133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谭金惠;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的手术难易程度及盆腔粘连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50例为观察组,首次行传统剖宫产再次剖宫产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再次剖宫产进腹时间、取出胎儿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腹壁及腹腔粘连程度。结果观察组进腹时间、取出胎儿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多(P<0.05),两组产妇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观察组发生率高(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腹壁及腹腔粘连程度严重,增加手术难度,因此选择该术式时应充分考虑其远期效果。
2010年03期 v.17;No.133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侯超颖;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用宫外孕I号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成功成功率为88.9%,失败率为11.1%,对照组成功率为71.1%,失败率为2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对照组患者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7/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较轻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3期 v.17;No.133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侯超颖;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用宫外孕I号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成功成功率为88.9%,失败率为11.1%,对照组成功率为71.1%,失败率为2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对照组患者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7/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较轻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3期 v.17;No.133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韦燕;黄店;唐顶华;
目的观察乳腺托架在乳腺癌放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7例,应用乳腺托架进行定位及放疗。结果一次摆位成功率达到85.6%,二次摆位成功率为14.4%,摆位总成功率为100%。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放疗时使用乳腺托架,使用方便,能明显提高患者摆位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减少摆位误差。
2010年03期 v.17;No.133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韦燕;黄店;唐顶华;
目的观察乳腺托架在乳腺癌放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7例,应用乳腺托架进行定位及放疗。结果一次摆位成功率达到85.6%,二次摆位成功率为14.4%,摆位总成功率为100%。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放疗时使用乳腺托架,使用方便,能明显提高患者摆位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减少摆位误差。
2010年03期 v.17;No.133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肖可明;杨匡洋;周观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2008年3月~2009年6月对12例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用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12例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术后随访6~12个月,X片提示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方法简单、可靠,创伤小,可避免再次手术。
2010年03期 v.17;No.133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肖可明;杨匡洋;周观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2008年3月~2009年6月对12例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用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12例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术后随访6~12个月,X片提示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方法简单、可靠,创伤小,可避免再次手术。
2010年03期 v.17;No.133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赵雄;刘波;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静脉内径、管壁情况、栓塞程度,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全组病例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明显高于右下肢。治疗前后静脉的超声表现各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早期、无创、准确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能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无创性检查的首选方法。
2010年03期 v.17;No.133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雄;刘波;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静脉内径、管壁情况、栓塞程度,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全组病例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明显高于右下肢。治疗前后静脉的超声表现各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早期、无创、准确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能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无创性检查的首选方法。
2010年03期 v.17;No.133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和云;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4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配合法莫替丁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好,值得推广。
2010年03期 v.17;No.133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和云;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4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配合法莫替丁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好,值得推广。
2010年03期 v.17;No.133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芳;刘雪喻;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自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62例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实施的护理。结果62例机械通气患者均顺利完成床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肺部情况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监护,术后的严密观察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
2010年03期 v.17;No.133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徐芳;刘雪喻;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自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62例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实施的护理。结果62例机械通气患者均顺利完成床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肺部情况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监护,术后的严密观察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
2010年03期 v.17;No.133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薛惠;古海荣;周英华;
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1例多系统萎缩患者护理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总结了其应用经验及体会。
2010年03期 v.17;No.133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薛惠;古海荣;周英华;
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1例多系统萎缩患者护理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总结了其应用经验及体会。
2010年03期 v.17;No.133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一玲;王晓莉;龙艳波;
中晚期鼻咽癌在同期放化疗治疗期间常见的毒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口咽粘膜及唾液腺的反应、张口困难、放射野皮肤的反应、白细胞计数减少等。合理的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减少或减轻毒副反应的严重程度,提高病人的耐受力,减轻患者痛苦。
2010年03期 v.17;No.133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一玲;王晓莉;龙艳波;
中晚期鼻咽癌在同期放化疗治疗期间常见的毒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口咽粘膜及唾液腺的反应、张口困难、放射野皮肤的反应、白细胞计数减少等。合理的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减少或减轻毒副反应的严重程度,提高病人的耐受力,减轻患者痛苦。
2010年03期 v.17;No.133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玉凤;
急诊科就诊人数多,急救病种杂,造成急诊护士劳动强度大,精神压力重,护理风险高。为了使患者顺利就诊,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发生医护患冲突和医疗纠纷,提高急诊护理安全,保护好医护人员人身安全,正确分析急诊护理风险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与防范措施,不仅必要,而且对于实现更快、更有效、更舒适、更人性化的现代急诊服务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0年03期 v.17;No.133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玉凤;
急诊科就诊人数多,急救病种杂,造成急诊护士劳动强度大,精神压力重,护理风险高。为了使患者顺利就诊,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发生医护患冲突和医疗纠纷,提高急诊护理安全,保护好医护人员人身安全,正确分析急诊护理风险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与防范措施,不仅必要,而且对于实现更快、更有效、更舒适、更人性化的现代急诊服务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0年03期 v.17;No.133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丽霞;
目的探讨自体引流血回输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对8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进行自体血回输,回输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心理和常规护理。结果80例患者中平均回输368ml,无一例出现输血反应和其他并发症。结论自体引流血回输能够有效补充手术造成的血容量不足,加强术后早期护理,能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010年03期 v.17;No.133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丽霞;
目的探讨自体引流血回输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对8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进行自体血回输,回输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心理和常规护理。结果80例患者中平均回输368ml,无一例出现输血反应和其他并发症。结论自体引流血回输能够有效补充手术造成的血容量不足,加强术后早期护理,能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010年03期 v.17;No.133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献珍;
目的通过给患者拍摄标准、规格化的口内、颜面像,准确记录患者在矫正前牙牙合面的原始状况、矫正中、矫正后的效果变化,为医生初始设计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参考,并提供医生直观地了解牙齿移动的情况及前后对比,在动态观察中改进治疗方案;也让患者在动态观察变化中增强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方法采用一套规范化摄影技巧和围摄影期运用整体护理观适时实施恰当的护理,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加强其舒适度和配合程度。结果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愉悦地配合完成每一个阶段的摄影工作,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口腔正畸临床摄影是正畸治疗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参考资料。高质量的护理为临床摄影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为临床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提供宝贵资料,同时有效地减少医疗纠纷。
2010年03期 v.17;No.133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献珍;
目的通过给患者拍摄标准、规格化的口内、颜面像,准确记录患者在矫正前牙牙合面的原始状况、矫正中、矫正后的效果变化,为医生初始设计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参考,并提供医生直观地了解牙齿移动的情况及前后对比,在动态观察中改进治疗方案;也让患者在动态观察变化中增强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方法采用一套规范化摄影技巧和围摄影期运用整体护理观适时实施恰当的护理,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加强其舒适度和配合程度。结果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愉悦地配合完成每一个阶段的摄影工作,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口腔正畸临床摄影是正畸治疗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参考资料。高质量的护理为临床摄影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为临床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提供宝贵资料,同时有效地减少医疗纠纷。
2010年03期 v.17;No.133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束云梅;
目的观察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不舒适的症状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0例住院肝癌患者介入术后的护理工作。结果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采取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舒适程度。
2010年03期 v.17;No.133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束云梅;
目的观察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不舒适的症状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0例住院肝癌患者介入术后的护理工作。结果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采取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舒适程度。
2010年03期 v.17;No.133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宇飞;陈慈玉;肖小玉;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III~IV期压疮治疗和护理中的运用。方法18例全身多处III~IV期褥疮患者,经封闭负压引流及综合治疗和护理。结果18例进行封闭负压引流后的患者均形成健康新鲜的肉芽组织,伤口再上皮化和肉芽生长的速度明显快于以往常规换药的患者。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III~IV期压疮的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可行、效果显著、费用低,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2010年03期 v.17;No.133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刘宇飞;陈慈玉;肖小玉;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III~IV期压疮治疗和护理中的运用。方法18例全身多处III~IV期褥疮患者,经封闭负压引流及综合治疗和护理。结果18例进行封闭负压引流后的患者均形成健康新鲜的肉芽组织,伤口再上皮化和肉芽生长的速度明显快于以往常规换药的患者。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III~IV期压疮的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可行、效果显著、费用低,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2010年03期 v.17;No.133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李晓琴;
目的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探析。方法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护理人员的合理调配,是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基础;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是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基本前提;为患者营造舒适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环境;注重细节服务;加强护患沟通;重视健康教育。结论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切实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体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护士的人生价值。
2010年03期 v.17;No.133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晓琴;
目的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探析。方法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护理人员的合理调配,是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基础;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是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基本前提;为患者营造舒适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环境;注重细节服务;加强护患沟通;重视健康教育。结论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切实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体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护士的人生价值。
2010年03期 v.17;No.133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詹江红;
目的探讨和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0例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经验。结果40例直肠癌病人口服和爽溶液后的肠道清洁总有效率为97.5%,显效2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结论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清洁肠道的方法,简便有效,护理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2010年03期 v.17;No.133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詹江红;
目的探讨和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0例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经验。结果40例直肠癌病人口服和爽溶液后的肠道清洁总有效率为97.5%,显效2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结论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清洁肠道的方法,简便有效,护理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2010年03期 v.17;No.133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晴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消渴患者睡眠状况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治疗组采取醋调吴茱萸肉桂粉敷贴涌泉穴,对照组采取常规睡眠的舒适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醋调吴茱萸肉桂粉敷贴涌泉穴治疗消渴患者不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3期 v.17;No.133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黄晴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消渴患者睡眠状况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治疗组采取醋调吴茱萸肉桂粉敷贴涌泉穴,对照组采取常规睡眠的舒适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醋调吴茱萸肉桂粉敷贴涌泉穴治疗消渴患者不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3期 v.17;No.133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黎莉;曾丽雯;魏富鑫;曾翠琼;李小心;谭艳;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通过护理措施的实施,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术后的疼痛及下床的时间。结果止痛时间术后2~24h,短时间内(12h~3d)病人可以下床活动。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有效的护理方法能促使病人早下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010年03期 v.17;No.133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黎莉;曾丽雯;魏富鑫;曾翠琼;李小心;谭艳;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通过护理措施的实施,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术后的疼痛及下床的时间。结果止痛时间术后2~24h,短时间内(12h~3d)病人可以下床活动。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有效的护理方法能促使病人早下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010年03期 v.17;No.133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圣红;梁志娴;
目的探讨后装治疗宫颈癌的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子宫颈癌病人做好治疗前充分的准备,治疗过程中娴熟的配合,治疗后副反应的预防及有效处理。结果90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了治疗,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适当的心理护理,后装治疗中的配合及治疗后护理,有效地减轻了后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0年03期 v.17;No.133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邱圣红;梁志娴;
目的探讨后装治疗宫颈癌的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子宫颈癌病人做好治疗前充分的准备,治疗过程中娴熟的配合,治疗后副反应的预防及有效处理。结果90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了治疗,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适当的心理护理,后装治疗中的配合及治疗后护理,有效地减轻了后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0年03期 v.17;No.133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