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工程

Clinical Medicine & Engineering

论著

  • 经micro-dystrophin基因修饰后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mdx鼠的实验研究

    于美娟;张雅妮;冯善伟;王淑辉;熊符;张成;

    目的探讨携带micro-dystrophin基因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在移植鼠体内分化为有功能肌细胞的可能性。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micro-dystrophin基因转染mdx小鼠MSCs(mMSCs),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治疗mdx鼠,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点并检测血清激酶(CK)值,对腓肠肌进行HE染色、计数核中心移位纤维(CNF)比例,并用免疫荧光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检测测micro-dystrophin的表达。结果移植后各时间点血CK值下降,腓肠肌病理改变较对照组有所改善,CNF比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部分肌细胞膜能表达micro-dystrophin蛋白,并随移植时间延长micro-dys-trophin阳性肌纤维比例增加,分别达到1%(8周时)、7%(12周时)和15%(16周时)。RT-PCR和Westernblot也发现,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micro-dystrophin表达增加。结论自体mMSCs可携带外源性micro-dystrophin基因在受体鼠体内分化为micro-dystrophin阳性肌细胞。

    2010年01期 v.17;No.13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经micro-dystrophin基因修饰后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mdx鼠的实验研究

    于美娟;张雅妮;冯善伟;王淑辉;熊符;张成;

    目的探讨携带micro-dystrophin基因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在移植鼠体内分化为有功能肌细胞的可能性。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micro-dystrophin基因转染mdx小鼠MSCs(mMSCs),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治疗mdx鼠,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点并检测血清激酶(CK)值,对腓肠肌进行HE染色、计数核中心移位纤维(CNF)比例,并用免疫荧光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检测测micro-dystrophin的表达。结果移植后各时间点血CK值下降,腓肠肌病理改变较对照组有所改善,CNF比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部分肌细胞膜能表达micro-dystrophin蛋白,并随移植时间延长micro-dys-trophin阳性肌纤维比例增加,分别达到1%(8周时)、7%(12周时)和15%(16周时)。RT-PCR和Westernblot也发现,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micro-dystrophin表达增加。结论自体mMSCs可携带外源性micro-dystrophin基因在受体鼠体内分化为micro-dystrophin阳性肌细胞。

    2010年01期 v.17;No.13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海岛官兵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诊治分析

    寇乐乐;胡利发;陆向东;武斌;陈勇;

    目的分析海岛官兵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诊治。方法我科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60例,予以镇痛、抗感染、碱化尿液、解痉等处理,症状缓解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结石大小、部位后选择相应外科处理。结果结石自行排出17例,行ESWL28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或经皮肾镜取石13例,行开放手术取石2例。结论解痉治疗对缓解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绞痛具有重要作用,临床治疗需予以足够重视。

    2010年01期 v.17;No.131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海岛官兵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诊治分析

    寇乐乐;胡利发;陆向东;武斌;陈勇;

    目的分析海岛官兵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诊治。方法我科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60例,予以镇痛、抗感染、碱化尿液、解痉等处理,症状缓解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结石大小、部位后选择相应外科处理。结果结石自行排出17例,行ESWL28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或经皮肾镜取石13例,行开放手术取石2例。结论解痉治疗对缓解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绞痛具有重要作用,临床治疗需予以足够重视。

    2010年01期 v.17;No.131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在放射治疗计划中应用蒙特卡罗剂量计算方法研究

    金浩宇;周凌宏;陈超敏;

    目的验证蒙特卡罗剂量计算方法在放射治疗计划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针对一个临床食道肿瘤病例进行了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用蒙特卡罗虚拟源模型完成了各个射野的剂量计算。结果高剂量区与计划靶区保持了很好的适形,关键器官的照射量很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结论用蒙特卡罗虚拟源剂量计算模型生成的剂量分布符合临床放射治疗的实施原则,由于该模型的精确性,完全可以替代现有的解析型剂量计算模型。

    2010年01期 v.17;No.131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在放射治疗计划中应用蒙特卡罗剂量计算方法研究

    金浩宇;周凌宏;陈超敏;

    目的验证蒙特卡罗剂量计算方法在放射治疗计划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针对一个临床食道肿瘤病例进行了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用蒙特卡罗虚拟源模型完成了各个射野的剂量计算。结果高剂量区与计划靶区保持了很好的适形,关键器官的照射量很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结论用蒙特卡罗虚拟源剂量计算模型生成的剂量分布符合临床放射治疗的实施原则,由于该模型的精确性,完全可以替代现有的解析型剂量计算模型。

    2010年01期 v.17;No.131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远程胎儿监护系统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王幼萍;陆尧胜;

    本文设计的系统由中央监护站、胎儿监护仪和家庭胎儿监护仪联网组成。中央监护站安装于中心医院产科,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去除了电缆对孕产妇的束缚,实现对孕产妇在医院内的移动监护;基于Internet,实现社区医疗机构的胎儿监护仪与中心医院的中央站的远程连接,由中心医院对社区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基于公共电话网或Internet,实现家庭胎儿监护,为在家的孕妇提供远程诊断与指导。

    2010年01期 v.17;No.131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远程胎儿监护系统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王幼萍;陆尧胜;

    本文设计的系统由中央监护站、胎儿监护仪和家庭胎儿监护仪联网组成。中央监护站安装于中心医院产科,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去除了电缆对孕产妇的束缚,实现对孕产妇在医院内的移动监护;基于Internet,实现社区医疗机构的胎儿监护仪与中心医院的中央站的远程连接,由中心医院对社区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基于公共电话网或Internet,实现家庭胎儿监护,为在家的孕妇提供远程诊断与指导。

    2010年01期 v.17;No.131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健胃愈疡片对消化性溃疡作用机制的研究

    易宏辉;李富军;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片对消化性溃疡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健胃愈疡片治疗139例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观察其促溃疡愈合情况,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胃液内NO浓度变化情况。结果健胃愈疡片对消化性溃疡治疗总有效率为92.1%;治疗后,胃液内NO浓度较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健胃愈疡片对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疗效,其促溃疡愈合机制之一可能与其促进患者体内NO释放有关。

    2010年01期 v.17;No.131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健胃愈疡片对消化性溃疡作用机制的研究

    易宏辉;李富军;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片对消化性溃疡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健胃愈疡片治疗139例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观察其促溃疡愈合情况,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胃液内NO浓度变化情况。结果健胃愈疡片对消化性溃疡治疗总有效率为92.1%;治疗后,胃液内NO浓度较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健胃愈疡片对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疗效,其促溃疡愈合机制之一可能与其促进患者体内NO释放有关。

    2010年01期 v.17;No.131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应用St George's呼吸问卷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肺康复治疗效果的研究

    蔡鸣凡;陈艳;

    目的应用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社区康复治疗前后的效果。方法对40例COPD稳定期患者社区康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SGRQ评分及FEV1%和FEV1/FVC的测定。社区康复治疗前后SGRQ评分和FEV1%和FEV1/FVC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SGRQ对COPD患者疾病严重性的有效性。结果SGRQ各部分分值(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的影响)及总分值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P<0.01),FEV1%和FEV1/FVC均增高。SGRQ各能区分值及总分值与FEV1%的相关性较好。结论应用SGRQ评价COPD患者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是可行和有意义的。

    2010年01期 v.17;No.131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应用St George's呼吸问卷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肺康复治疗效果的研究

    蔡鸣凡;陈艳;

    目的应用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社区康复治疗前后的效果。方法对40例COPD稳定期患者社区康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SGRQ评分及FEV1%和FEV1/FVC的测定。社区康复治疗前后SGRQ评分和FEV1%和FEV1/FVC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SGRQ对COPD患者疾病严重性的有效性。结果SGRQ各部分分值(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的影响)及总分值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P<0.01),FEV1%和FEV1/FVC均增高。SGRQ各能区分值及总分值与FEV1%的相关性较好。结论应用SGRQ评价COPD患者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是可行和有意义的。

    2010年01期 v.17;No.131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康泰仙对小鼠肝脑组织SOD、GSH-Px、CAT、MDA影响的实验研究

    陈惠敏;程清洲;彭超华;徐静;王雪;

    目的通过测定小鼠肝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来研究康泰仙(KOTAIS)对小鼠抗衰老的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制作的衰老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给药灌胃60d后,检测肝脑组织中的SOD、GSH-Px、CAT、MDA指标。结果各剂量组能提高小鼠肝组织中SOD、GSH-Px、CAT的活性,并能降MDA的含量,以低、中剂量组尤其明显。结论康泰仙(KOTAIS)具有较好的消除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

    2010年01期 v.17;No.131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康泰仙对小鼠肝脑组织SOD、GSH-Px、CAT、MDA影响的实验研究

    陈惠敏;程清洲;彭超华;徐静;王雪;

    目的通过测定小鼠肝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来研究康泰仙(KOTAIS)对小鼠抗衰老的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制作的衰老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给药灌胃60d后,检测肝脑组织中的SOD、GSH-Px、CAT、MDA指标。结果各剂量组能提高小鼠肝组织中SOD、GSH-Px、CAT的活性,并能降MDA的含量,以低、中剂量组尤其明显。结论康泰仙(KOTAIS)具有较好的消除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

    2010年01期 v.17;No.131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脐血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扩增、分化比较

    田新;袁天柱;潘强;陈宏;

    目的比较人脐血、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扩增与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的方法与条件,比较相应实验的难易度。方法脐血采用沉降红细胞后密度梯度法及CD34+免疫磁珠负选法分离单个核细胞+10%胎牛血清或MesencultTM培养基培养传代,集落生长细胞向成骨、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脐带沿血管灌入胶原酶悬液,获取细胞培养、扩增,细胞呈集落生长后传代,定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结果脐血经沉降红细胞后分离的MNCs,使用MesencultTM培养基+10%胎牛血清培养成功率高,集落细胞能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脐带去除血管后灌注可获得贴壁生长的细胞,能扩增形成集落,并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定向分化。结论脐血中可分离出MSCs,并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及分化,但难度较大。脐带组织存在间充质干细胞,并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形成集落细胞传代,集落细胞能够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方法较脐血容易。

    2010年01期 v.17;No.131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脐血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扩增、分化比较

    田新;袁天柱;潘强;陈宏;

    目的比较人脐血、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扩增与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的方法与条件,比较相应实验的难易度。方法脐血采用沉降红细胞后密度梯度法及CD34+免疫磁珠负选法分离单个核细胞+10%胎牛血清或MesencultTM培养基培养传代,集落生长细胞向成骨、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脐带沿血管灌入胶原酶悬液,获取细胞培养、扩增,细胞呈集落生长后传代,定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结果脐血经沉降红细胞后分离的MNCs,使用MesencultTM培养基+10%胎牛血清培养成功率高,集落细胞能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脐带去除血管后灌注可获得贴壁生长的细胞,能扩增形成集落,并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定向分化。结论脐血中可分离出MSCs,并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及分化,但难度较大。脐带组织存在间充质干细胞,并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形成集落细胞传代,集落细胞能够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方法较脐血容易。

    2010年01期 v.17;No.131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维重建胫骨近端模型及其角度参数

    曾纪洲;曲铁兵;石逸杰;于振山;张亚奎;潘江;张星火;陈学明;

    目的建立华北地区正常成人胫骨近端三维模型,获得胫骨近端角度参数。方法对62名志愿者115例正常膝关节进行MR矢状位扫描,胫骨近端三维重建后对胫骨内、外侧平台后倾角及胫骨角进行测量,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尸体胫骨扫描后对尸体胫骨进行测量,与三维重建的胫骨近端模型相应角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为11.19°±3.46°(范围:0°~19.31°),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为8.12°±3.08°(范围:0°~17.83°),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大小与性别、侧别、年龄、身高、体重无相关性,内侧平台后倾角大于外侧。胫骨角为95.82°±2.25°(范围:92.72°~99.13°),与性别、侧别、年龄、身高、体重无相关性,但随着年龄增大,胫骨角有增大的趋势。尸体胫骨上手工测量与三维重建胫骨近端模型上测量的角度参数的平均误差为0.753°。结论MRI三维重建的胫骨近端模型形态稍有偏差,但可以接受。胫骨近端角度参数个体差异性较大,与西方人比较存在差异性。

    2010年01期 v.17;No.131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三维重建胫骨近端模型及其角度参数

    曾纪洲;曲铁兵;石逸杰;于振山;张亚奎;潘江;张星火;陈学明;

    目的建立华北地区正常成人胫骨近端三维模型,获得胫骨近端角度参数。方法对62名志愿者115例正常膝关节进行MR矢状位扫描,胫骨近端三维重建后对胫骨内、外侧平台后倾角及胫骨角进行测量,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尸体胫骨扫描后对尸体胫骨进行测量,与三维重建的胫骨近端模型相应角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为11.19°±3.46°(范围:0°~19.31°),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为8.12°±3.08°(范围:0°~17.83°),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大小与性别、侧别、年龄、身高、体重无相关性,内侧平台后倾角大于外侧。胫骨角为95.82°±2.25°(范围:92.72°~99.13°),与性别、侧别、年龄、身高、体重无相关性,但随着年龄增大,胫骨角有增大的趋势。尸体胫骨上手工测量与三维重建胫骨近端模型上测量的角度参数的平均误差为0.753°。结论MRI三维重建的胫骨近端模型形态稍有偏差,但可以接受。胫骨近端角度参数个体差异性较大,与西方人比较存在差异性。

    2010年01期 v.17;No.131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胺碘酮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研究

    刘建修;李建平;廖远雄;胡刚;邹园枚;

    目的胺碘酮防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研究。方法8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A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B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成功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溶栓后A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B组低(27.5%vs47.5%,P<0.05)。结论应用胺碘酮有效减少AMI患者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2010年01期 v.17;No.131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胺碘酮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研究

    刘建修;李建平;廖远雄;胡刚;邹园枚;

    目的胺碘酮防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研究。方法8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A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B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成功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溶栓后A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B组低(27.5%vs47.5%,P<0.05)。结论应用胺碘酮有效减少AMI患者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2010年01期 v.17;No.131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转录因子Foxp3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京有;姜乃德;林乐胜;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转录因子Foxp3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肺癌肿瘤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检测手术前后、不同病理分期、不同组织类型肺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Foxp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Foxp3基因在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外周血(t=5.978,P<0.01),外周血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2.111,P<0.05);临床Ⅲ期患者的表达量较Ⅰ、Ⅱ期显著升高(t=2.437,P<0.05);手术后外周血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2.404,P<0.05)。结论Foxp3基因表达上调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手术切除肿瘤有利于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2010年01期 v.17;No.131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转录因子Foxp3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京有;姜乃德;林乐胜;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转录因子Foxp3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肺癌肿瘤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检测手术前后、不同病理分期、不同组织类型肺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Foxp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Foxp3基因在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外周血(t=5.978,P<0.01),外周血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2.111,P<0.05);临床Ⅲ期患者的表达量较Ⅰ、Ⅱ期显著升高(t=2.437,P<0.05);手术后外周血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2.404,P<0.05)。结论Foxp3基因表达上调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手术切除肿瘤有利于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2010年01期 v.17;No.131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介入灌注配合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周观明;刘效仿;张家雄;丁玲;叶家健;

    目的通过对本组病例治疗的总结,试图探究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之有效的保髋方法。方法对本组300例共500髋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全部应用介入灌注配合中药辩证施治的方案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全部经过3年以上随访,仅16例20髋因髋痛症状加重而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术,而其余患髋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总有效率大于90%。结论应用介入灌注配合中药辩证施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能有效促进骨坏死区域修复并能有效缓解髋部疼痛症状,延缓甚至阻断骨坏死的病理进程。

    2010年01期 v.17;No.131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介入灌注配合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周观明;刘效仿;张家雄;丁玲;叶家健;

    目的通过对本组病例治疗的总结,试图探究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之有效的保髋方法。方法对本组300例共500髋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全部应用介入灌注配合中药辩证施治的方案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全部经过3年以上随访,仅16例20髋因髋痛症状加重而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术,而其余患髋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总有效率大于90%。结论应用介入灌注配合中药辩证施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能有效促进骨坏死区域修复并能有效缓解髋部疼痛症状,延缓甚至阻断骨坏死的病理进程。

    2010年01期 v.17;No.131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两种不同溶血方法对Hb电泳分辨率的影响

    刘庆峰;何雅军;黎庆梅;江笑文;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溶血方法对Hb电泳分辨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的四氯化碳法(CCL4)和美国Helena公司提供的进口REP溶血试剂法制备Hb液,用Helena公司REP型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仪进行血红蛋白(Hb)电泳,比较两种溶血方法对Hb各区带分辨率的影响。结果检测临床标本189例,正常成人Hb电泳区带HbA2,REP法明显浅于四氯化碳法且区带扫描不清,定量不准;异常Hb区带如HbH,HbBat's,传统四氯化碳法区带清晰明显,REP法区带不明显。对HbH检出率四氯化碳法为90%,REP法为10%,经非参数检验中的麦克内马尔检验,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用四氯化碳法制备Hb,电泳后的区带分辨率明显优于REP溶血试剂法,对异常血红蛋白病,如α-地贫、β-地贫等,应使用四氯化碳法制备Hb液。

    2010年01期 v.17;No.131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两种不同溶血方法对Hb电泳分辨率的影响

    刘庆峰;何雅军;黎庆梅;江笑文;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溶血方法对Hb电泳分辨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的四氯化碳法(CCL4)和美国Helena公司提供的进口REP溶血试剂法制备Hb液,用Helena公司REP型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仪进行血红蛋白(Hb)电泳,比较两种溶血方法对Hb各区带分辨率的影响。结果检测临床标本189例,正常成人Hb电泳区带HbA2,REP法明显浅于四氯化碳法且区带扫描不清,定量不准;异常Hb区带如HbH,HbBat's,传统四氯化碳法区带清晰明显,REP法区带不明显。对HbH检出率四氯化碳法为90%,REP法为10%,经非参数检验中的麦克内马尔检验,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用四氯化碳法制备Hb,电泳后的区带分辨率明显优于REP溶血试剂法,对异常血红蛋白病,如α-地贫、β-地贫等,应使用四氯化碳法制备Hb液。

    2010年01期 v.17;No.131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儿泻速停颗粒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研究

    钟蓓;

    目的建立小儿泻速停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结果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检验小儿泻速停颗粒,人工加入5种菌液,试验组回收率均高于70%,细菌数测定、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均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检验。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2010年01期 v.17;No.131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儿泻速停颗粒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研究

    钟蓓;

    目的建立小儿泻速停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结果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检验小儿泻速停颗粒,人工加入5种菌液,试验组回收率均高于70%,细菌数测定、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均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检验。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2010年01期 v.17;No.131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SF-3000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复检规则的制定和应用

    薛春玲;黄东平;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显微镜复检规则的制定及应用,保证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根据仪器报警信息、"41条复检规则"、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复检规则,并通过对806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全血标本的结果分析,评估复检规则的可行性及原因分析。结果符合复检规则的标本21.3%,显微镜镜检结果异常标本占38.2%,共检出异型淋巴细胞5%以上的标本85例,幼稚细胞增多8例,假性血小板(PLT)减少16例,胞浆菌1例,给临床提供了有效的疾病依据;不需要复检的标本中有1.9%的结果异常(即假阴性标本)。结论任何先进的仪器仍无法代替显微镜涂片检查,制定适合自身的复检规则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保证血液细胞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疾病依据。

    2010年01期 v.17;No.131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SF-3000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复检规则的制定和应用

    薛春玲;黄东平;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显微镜复检规则的制定及应用,保证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根据仪器报警信息、"41条复检规则"、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复检规则,并通过对806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全血标本的结果分析,评估复检规则的可行性及原因分析。结果符合复检规则的标本21.3%,显微镜镜检结果异常标本占38.2%,共检出异型淋巴细胞5%以上的标本85例,幼稚细胞增多8例,假性血小板(PLT)减少16例,胞浆菌1例,给临床提供了有效的疾病依据;不需要复检的标本中有1.9%的结果异常(即假阴性标本)。结论任何先进的仪器仍无法代替显微镜涂片检查,制定适合自身的复检规则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保证血液细胞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疾病依据。

    2010年01期 v.17;No.131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张卫军;魏兵华;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麻醉组(S组,n=25)和氯胺酮组(K组,n=25),于手术前、切皮时、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清醒时间和精神症状。结果切皮时两组的BP、HR有统计学差异,S组明显低于K组(P<0.05)。S组麻醉效果优于K组,其氯胺酮的用量也明显少于K组,且S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缩短,精神症状发生率少。结论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临床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2010年01期 v.17;No.131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张卫军;魏兵华;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麻醉组(S组,n=25)和氯胺酮组(K组,n=25),于手术前、切皮时、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清醒时间和精神症状。结果切皮时两组的BP、HR有统计学差异,S组明显低于K组(P<0.05)。S组麻醉效果优于K组,其氯胺酮的用量也明显少于K组,且S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缩短,精神症状发生率少。结论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临床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2010年01期 v.17;No.131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林婉媚;彭成丰;曾彩云;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AMI患者和60例CHF患者同时分别于4h、12h、24h、48h、第l0天采静脉血1次,立即进检,进行肌钙蛋白T(cTnT),心肌酶学的测定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CK。结果AMI组和CHF的cTnT检测阳性率的比较:AMI组80例患者中有76例cTnT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95.0%;CHF组60例患者中有15例阳性,阳性率为2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AMI组和CHF组各项指标阳性率的比较:在发病后24小时内检测cTnT、CK-MB和CK,结果80例AMI患者中,cTnT阳性60例,阳性率76%;CK-MB阳性34例,阳性率42%;CK阳性36例,阳性率45%。在60例CHF中,cTnT阳性5例,阳性率9%;CK-MB未检出阳性,阳性率0%;CK阳性1例,阳性率2%。结论肌钙蛋白T灵敏检测法可用定性的方法测抗凝血中cTnT的浓度变化,操作简单、快速,可及时获得结果,有利于AMI患者的早期诊断。

    2010年01期 v.17;No.131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林婉媚;彭成丰;曾彩云;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AMI患者和60例CHF患者同时分别于4h、12h、24h、48h、第l0天采静脉血1次,立即进检,进行肌钙蛋白T(cTnT),心肌酶学的测定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CK。结果AMI组和CHF的cTnT检测阳性率的比较:AMI组80例患者中有76例cTnT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95.0%;CHF组60例患者中有15例阳性,阳性率为2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AMI组和CHF组各项指标阳性率的比较:在发病后24小时内检测cTnT、CK-MB和CK,结果80例AMI患者中,cTnT阳性60例,阳性率76%;CK-MB阳性34例,阳性率42%;CK阳性36例,阳性率45%。在60例CHF中,cTnT阳性5例,阳性率9%;CK-MB未检出阳性,阳性率0%;CK阳性1例,阳性率2%。结论肌钙蛋白T灵敏检测法可用定性的方法测抗凝血中cTnT的浓度变化,操作简单、快速,可及时获得结果,有利于AMI患者的早期诊断。

    2010年01期 v.17;No.131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两种药物试敏皮内注射方法的效果评价

    黄冬云;

    目的探讨药物试敏皮内注射的最佳方法,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别采用直式法(在前臂掌侧下外1/3处与腕横纹皮肤垂直进针)和横式法(在前臂掌侧下外1/3处与腕横纹皮肤平行进针)两种注射法对248例门急诊患者进行皮内注射,观察受试对象的疼痛反应、试敏结果的变化。结果实验法与常规法相比疼痛程度、试敏结果阳性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在前臂掌侧下外1/3处与腕横纹皮肤平行进针法对皮肤的刺激小,可减轻患者疼痛,对皮肤组织的损伤小而减少假阳性率的发生。

    2010年01期 v.17;No.131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两种药物试敏皮内注射方法的效果评价

    黄冬云;

    目的探讨药物试敏皮内注射的最佳方法,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别采用直式法(在前臂掌侧下外1/3处与腕横纹皮肤垂直进针)和横式法(在前臂掌侧下外1/3处与腕横纹皮肤平行进针)两种注射法对248例门急诊患者进行皮内注射,观察受试对象的疼痛反应、试敏结果的变化。结果实验法与常规法相比疼痛程度、试敏结果阳性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在前臂掌侧下外1/3处与腕横纹皮肤平行进针法对皮肤的刺激小,可减轻患者疼痛,对皮肤组织的损伤小而减少假阳性率的发生。

    2010年01期 v.17;No.131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李华德;宁观林;李冬华;

    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H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H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综合基础治疗上加用纳络酮,对照组仅用综合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8.57%,对照组病死率14.2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57.1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清醒时间,提高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并能减少病死率。

    2010年01期 v.17;No.131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李华德;宁观林;李冬华;

    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H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H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综合基础治疗上加用纳络酮,对照组仅用综合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8.57%,对照组病死率14.2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57.1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清醒时间,提高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并能减少病死率。

    2010年01期 v.17;No.131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孕龄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母婴结局的观察

    钟兰;

    目的观察不同孕龄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不同孕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甲组:25~27+6周30例;乙组:发病孕龄为28~31+6周68例;丙组:发病孕龄为32~33+6周42例)。结果三组孕妇期待治疗时间、孕妇并发症、分娩方式、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最高,乙组期待治疗时间最长,母婴结局与丙组无差异(P>0.05)。结论对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处理应采取个体化原则,孕龄28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选择期待治疗,实施中应该注意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严密监测、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2010年01期 v.17;No.131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孕龄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母婴结局的观察

    钟兰;

    目的观察不同孕龄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不同孕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甲组:25~27+6周30例;乙组:发病孕龄为28~31+6周68例;丙组:发病孕龄为32~33+6周42例)。结果三组孕妇期待治疗时间、孕妇并发症、分娩方式、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最高,乙组期待治疗时间最长,母婴结局与丙组无差异(P>0.05)。结论对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处理应采取个体化原则,孕龄28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选择期待治疗,实施中应该注意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严密监测、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2010年01期 v.17;No.131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宫颈环扎术加球囊压迫宫腔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叶萍;郭炯光;潘红萍;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加球囊压迫宫腔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2月15日~2009年10月10日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处于休克状态不能控制出血时,按照止血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20例采用宫颈环扎术加球囊压迫宫腔的方法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对照组20例则行子宫切除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有效率等临床上止血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20例采用宫颈环扎术加球囊压迫宫腔止血方法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止血有效率为100%,术后子宫复旧好,保留了子宫及其生理功能,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性子宫切除术止血的有效率为100%。两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扎术加球囊压迫宫腔止血法简单易行,止血迅速可靠效果好,保留了患者子宫和生育功能,可替代子宫切除术,有显著的优点及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2010年01期 v.17;No.131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宫颈环扎术加球囊压迫宫腔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叶萍;郭炯光;潘红萍;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加球囊压迫宫腔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2月15日~2009年10月10日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处于休克状态不能控制出血时,按照止血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20例采用宫颈环扎术加球囊压迫宫腔的方法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对照组20例则行子宫切除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有效率等临床上止血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20例采用宫颈环扎术加球囊压迫宫腔止血方法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止血有效率为100%,术后子宫复旧好,保留了子宫及其生理功能,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性子宫切除术止血的有效率为100%。两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扎术加球囊压迫宫腔止血法简单易行,止血迅速可靠效果好,保留了患者子宫和生育功能,可替代子宫切除术,有显著的优点及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2010年01期 v.17;No.131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改良Martin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的临床分析

    黄文;王立勇;

    目的探讨改良Martin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实施方法、手术效果。方法对16例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先期行回肠造瘘术,14例半年后行根治术,全部治愈,2例放弃治疗。结论一期回肠造瘘是治疗小儿全结肠型巨结肠的关键,结肠化回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应作为首选术式。

    2010年01期 v.17;No.131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改良Martin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的临床分析

    黄文;王立勇;

    目的探讨改良Martin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实施方法、手术效果。方法对16例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先期行回肠造瘘术,14例半年后行根治术,全部治愈,2例放弃治疗。结论一期回肠造瘘是治疗小儿全结肠型巨结肠的关键,结肠化回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应作为首选术式。

    2010年01期 v.17;No.131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落葵薯化学成分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梁毅;陈君丽;吴思洋;陈永忠;

    本实验以落葵薯为材料,开展化学品质分析和急性毒性试验以对开发落葵薯做出研究检测其药用价值。采取大鼠经口灌胃方法及常规成分检测法,得LD50>6.45g/kg,落葵薯化学成分如下含粗蛋白1.46%,维生素C含592mg/kg,粗纤维0.7%;钾0.42%,钙1270mg/kg,铁24.2mg/kg,纳50mg/kg等;硝酸盐1449mg/kg,亚硝酸盐2.3mg/kg,重金属镉0.022mg/kg,铅0.17mg/kg。结果表明,落葵薯粗蛋白含量较低,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粗纤维,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落葵薯属于急性无毒药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2010年01期 v.17;No.131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落葵薯化学成分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梁毅;陈君丽;吴思洋;陈永忠;

    本实验以落葵薯为材料,开展化学品质分析和急性毒性试验以对开发落葵薯做出研究检测其药用价值。采取大鼠经口灌胃方法及常规成分检测法,得LD50>6.45g/kg,落葵薯化学成分如下含粗蛋白1.46%,维生素C含592mg/kg,粗纤维0.7%;钾0.42%,钙1270mg/kg,铁24.2mg/kg,纳50mg/kg等;硝酸盐1449mg/kg,亚硝酸盐2.3mg/kg,重金属镉0.022mg/kg,铅0.17mg/kg。结果表明,落葵薯粗蛋白含量较低,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粗纤维,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落葵薯属于急性无毒药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2010年01期 v.17;No.131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两种方法的比较

    陈溢玲;

    目的为减少患者的皮肤损害,缩短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操作时间,研究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法(温水湿透胶带,缓慢揭起)和改良法(温水湿透胶带,揭起时加用75%酒精纱布边擦边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操作时间和患者的皮肤损害程度均少于对照组。结论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采用改良法优于常规法。

    2010年01期 v.17;No.131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两种方法的比较

    陈溢玲;

    目的为减少患者的皮肤损害,缩短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操作时间,研究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法(温水湿透胶带,缓慢揭起)和改良法(温水湿透胶带,揭起时加用75%酒精纱布边擦边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操作时间和患者的皮肤损害程度均少于对照组。结论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采用改良法优于常规法。

    2010年01期 v.17;No.131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与诊断符合率的探讨

    刘美金;王玉柱;尹艳丹;

    目的通过对实际工作中颈椎侧位片的分析,评价不同年龄段颈椎曲度变化与颈椎病诊断的符合率。方法从我院体检病人中随机选取200病例,通过Borden氏测量法检测其生理曲度,并对不同年龄段的病人将其与临床诊断相比较。结果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发生呈现年轻化,20~30岁颈椎曲度异常发生率较高。结论青壮年生理曲度的变化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较低,提示对于青壮年来说,在诊断颈椎病方面,对于日趋年轻化的早期颈椎病的发现更具有隐匿性。

    2010年01期 v.17;No.131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与诊断符合率的探讨

    刘美金;王玉柱;尹艳丹;

    目的通过对实际工作中颈椎侧位片的分析,评价不同年龄段颈椎曲度变化与颈椎病诊断的符合率。方法从我院体检病人中随机选取200病例,通过Borden氏测量法检测其生理曲度,并对不同年龄段的病人将其与临床诊断相比较。结果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发生呈现年轻化,20~30岁颈椎曲度异常发生率较高。结论青壮年生理曲度的变化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较低,提示对于青壮年来说,在诊断颈椎病方面,对于日趋年轻化的早期颈椎病的发现更具有隐匿性。

    2010年01期 v.17;No.131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整体护理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应用

    谢董悦;梁小琼;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整体护理,评估患者,针对知识缺乏、精神困扰、舒适的改变、潜在并发症四个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1例穿刺成功率为100%,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整体护理对提高肺穿刺活检的成功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2010年01期 v.17;No.131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整体护理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应用

    谢董悦;梁小琼;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整体护理,评估患者,针对知识缺乏、精神困扰、舒适的改变、潜在并发症四个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1例穿刺成功率为100%,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整体护理对提高肺穿刺活检的成功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2010年01期 v.17;No.131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19例临床分析

    刘政;林金生;朱焰;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临床表现,实验检查,影像学表现和治疗预后,以探讨CM的治疗方法和进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9例经临床确诊的CM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总死亡率为36.8%,全为腰穿压力大于400毫米汞柱患者,腰穿压力>400mmH2O及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引流并脑室内注药脑疝发生率降低。结论保守治疗首选氟康唑,联合应用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颅内压>400mmH2O或有脑积水患者应及早行侧脑室引流。

    2010年01期 v.17;No.131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19例临床分析

    刘政;林金生;朱焰;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临床表现,实验检查,影像学表现和治疗预后,以探讨CM的治疗方法和进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9例经临床确诊的CM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总死亡率为36.8%,全为腰穿压力大于400毫米汞柱患者,腰穿压力>400mmH2O及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引流并脑室内注药脑疝发生率降低。结论保守治疗首选氟康唑,联合应用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颅内压>400mmH2O或有脑积水患者应及早行侧脑室引流。

    2010年01期 v.17;No.131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55例异位妊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

    姚绿娟;侯常;

    目的对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性总结和探讨。方法通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方法对55例异位妊娠患者作出早期诊断,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结论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损害小,降低了患者的手术风险,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愈后。

    2010年01期 v.17;No.131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55例异位妊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

    姚绿娟;侯常;

    目的对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性总结和探讨。方法通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方法对55例异位妊娠患者作出早期诊断,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结论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损害小,降低了患者的手术风险,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愈后。

    2010年01期 v.17;No.131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钟清泉;潘小惠;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经病史询问、妇科检查、B超、血β-HCG及后穹窿穿刺检查高度疑似异位妊娠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4例、传统开腹手术组64例。比较两组手术术中出血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在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结论异位妊娠患者选用腹腔镜手术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但传统开腹手术亦不能完全被取代,技术要求不高、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

    2010年01期 v.17;No.131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钟清泉;潘小惠;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经病史询问、妇科检查、B超、血β-HCG及后穹窿穿刺检查高度疑似异位妊娠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4例、传统开腹手术组64例。比较两组手术术中出血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在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结论异位妊娠患者选用腹腔镜手术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但传统开腹手术亦不能完全被取代,技术要求不高、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

    2010年01期 v.17;No.131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倍他乐克、通心络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疗效观察

    蔡木泾;陈秀娟;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他汀类调脂药及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88.0%;对照组的分别为64.0%、7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1期 v.17;No.131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倍他乐克、通心络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疗效观察

    蔡木泾;陈秀娟;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他汀类调脂药及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88.0%;对照组的分别为64.0%、7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1期 v.17;No.131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

    廖巍;林少华;黄汉添;胡子慧;李亮明;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辅助下的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与传统的V-P分流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脑积水患者,其中腹腔镜治疗组19例,常规手术组20例。结果均行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行头颅CT检查。腹腔镜治疗组19例,脑室缩小至正常17例,1例好转,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引流管均在肝隔面,1例分流管调整,无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常规手术组20例,脑室缩小至正常10例,2例好转,4例分流管堵塞,经调整后情况恢复,4例有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需更换分流管。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的侧脑室-肝隔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与传统的常规V-P分流术比较,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2010年01期 v.17;No.131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

    廖巍;林少华;黄汉添;胡子慧;李亮明;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辅助下的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与传统的V-P分流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脑积水患者,其中腹腔镜治疗组19例,常规手术组20例。结果均行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行头颅CT检查。腹腔镜治疗组19例,脑室缩小至正常17例,1例好转,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引流管均在肝隔面,1例分流管调整,无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常规手术组20例,脑室缩小至正常10例,2例好转,4例分流管堵塞,经调整后情况恢复,4例有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需更换分流管。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的侧脑室-肝隔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与传统的常规V-P分流术比较,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2010年01期 v.17;No.131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胃癌术后胆囊结石的成因探讨及处理

    殷军锋;倪庆;沈亚东;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2003至2007年间胃癌手术病例628例中,术后定期随访的180例中有34例(18.9%)发现胆囊结石,分析与胆囊结石发生有关的因素。结果全胃切除术、食物不通过十二指肠的重建术、联合脏器切除的病人胆囊结石发生率显著增高。多因素分析,相关性最大者为全胃切除、食物不通过十二指肠的重建术。结论全胃切除术、食物不通过十二指肠的重建、联合脏器切除是术后胆石形成的可能因素,对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患者可有选择地行胆囊切除术。

    2010年01期 v.17;No.131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胃癌术后胆囊结石的成因探讨及处理

    殷军锋;倪庆;沈亚东;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2003至2007年间胃癌手术病例628例中,术后定期随访的180例中有34例(18.9%)发现胆囊结石,分析与胆囊结石发生有关的因素。结果全胃切除术、食物不通过十二指肠的重建术、联合脏器切除的病人胆囊结石发生率显著增高。多因素分析,相关性最大者为全胃切除、食物不通过十二指肠的重建术。结论全胃切除术、食物不通过十二指肠的重建、联合脏器切除是术后胆石形成的可能因素,对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患者可有选择地行胆囊切除术。

    2010年01期 v.17;No.131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应用

    李海峰;邓统生;李舸;

    目的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漂移的细节及波动趋势,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160例T2DM患者进行连续72h的血糖监测。结果CGMS所测的血糖与血浆血糖值及指端血糖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0.90,r=0.89,P值均<0.01)。24小时平均血糖值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r=0.87,P<0.01)。患者1天中血糖较高的时间段为早、中、晚餐后1~2h,尤其是早餐后2h最高。上午6时~11时是血糖高峰最集中(64.5%)的时间段,而在凌晨1时~6时出现血糖低谷值占59.5%,尤其是凌晨3时最低。空腹血糖>7.8mmol/L及餐后血糖>11.1mmol/L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60(18~100)%和92(38~100)%。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对拟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2010年01期 v.17;No.131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应用

    李海峰;邓统生;李舸;

    目的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漂移的细节及波动趋势,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160例T2DM患者进行连续72h的血糖监测。结果CGMS所测的血糖与血浆血糖值及指端血糖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0.90,r=0.89,P值均<0.01)。24小时平均血糖值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r=0.87,P<0.01)。患者1天中血糖较高的时间段为早、中、晚餐后1~2h,尤其是早餐后2h最高。上午6时~11时是血糖高峰最集中(64.5%)的时间段,而在凌晨1时~6时出现血糖低谷值占59.5%,尤其是凌晨3时最低。空腹血糖>7.8mmol/L及餐后血糖>11.1mmol/L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60(18~100)%和92(38~100)%。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对拟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2010年01期 v.17;No.131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超声介入治疗盆腹腔囊性肿块896例临床分析

    臧晓华;周承莹;张静;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囊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的盆腹腔囊性肿块患者896例,在超声引导下定位、穿刺,注入硬化剂冲洗硬化,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囊性肿块穿刺成功率100%,除二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未见明显缩小行二次治疗后消失外,余均在1~3月内吸收消失,无并发症发。结论超声介入治疗盆腹腔囊性肿块是一种微创及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2010年01期 v.17;No.131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超声介入治疗盆腹腔囊性肿块896例临床分析

    臧晓华;周承莹;张静;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囊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的盆腹腔囊性肿块患者896例,在超声引导下定位、穿刺,注入硬化剂冲洗硬化,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囊性肿块穿刺成功率100%,除二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未见明显缩小行二次治疗后消失外,余均在1~3月内吸收消失,无并发症发。结论超声介入治疗盆腹腔囊性肿块是一种微创及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2010年01期 v.17;No.131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附210例报告)

    温子仪;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行结节摘除术、甲状腺部分切除、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均术程顺利,未发生伤口感染、出血,术后无声嘶及呼吸困难等,未出现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和喉头水肿等并发症。治愈153例(72.86%),好转44例(20.95%),总有效率为93.81%。随访130例,复发4例(3.08%)。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有效手段,适当的术式选择是减少复发的关键。

    2010年01期 v.17;No.131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附210例报告)

    温子仪;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行结节摘除术、甲状腺部分切除、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均术程顺利,未发生伤口感染、出血,术后无声嘶及呼吸困难等,未出现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和喉头水肿等并发症。治愈153例(72.86%),好转44例(20.95%),总有效率为93.81%。随访130例,复发4例(3.08%)。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有效手段,适当的术式选择是减少复发的关键。

    2010年01期 v.17;No.131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50例DR茎突摄影体位的探讨

    梁瑞冰;唐博;刘庆威;李欣;

    目的探讨茎突的最佳摄影体位,减小重照率。方法抽查50例DR茎突双侧摄影,传统的茎突侧位摄影法21例;茎突颈椎斜位摄影法29例。结果传统的茎突侧位摄影法成功率为59.5%,其中双侧为38.10%,单侧为42.8%;站立颈椎斜位摄影法成功率为79.3%,其中双侧为62.0%;单侧为34.4%。结论站立颈椎斜位摄影法优于传统的茎突侧位摄影法,一次成功率高且简便易掌握,便于临床诊断茎突过长及测量其长度。DR摄影技术的曝光宽容度大、图像分辨率高,可有效减小的照射量,降低对患者的辐射危害。

    2010年01期 v.17;No.131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50例DR茎突摄影体位的探讨

    梁瑞冰;唐博;刘庆威;李欣;

    目的探讨茎突的最佳摄影体位,减小重照率。方法抽查50例DR茎突双侧摄影,传统的茎突侧位摄影法21例;茎突颈椎斜位摄影法29例。结果传统的茎突侧位摄影法成功率为59.5%,其中双侧为38.10%,单侧为42.8%;站立颈椎斜位摄影法成功率为79.3%,其中双侧为62.0%;单侧为34.4%。结论站立颈椎斜位摄影法优于传统的茎突侧位摄影法,一次成功率高且简便易掌握,便于临床诊断茎突过长及测量其长度。DR摄影技术的曝光宽容度大、图像分辨率高,可有效减小的照射量,降低对患者的辐射危害。

    2010年01期 v.17;No.131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特点及手术技巧

    汤万荣;叶林;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特点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为53例有不同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的病例。结果53例中52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7min。1例因腹腔粘连严重中转开腹,全部病例均治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掌握对于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的手术特点及手术技巧,有腹部手术史的LC是安全可行的。

    2010年01期 v.17;No.131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特点及手术技巧

    汤万荣;叶林;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特点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为53例有不同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的病例。结果53例中52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7min。1例因腹腔粘连严重中转开腹,全部病例均治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掌握对于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的手术特点及手术技巧,有腹部手术史的LC是安全可行的。

    2010年01期 v.17;No.131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重症胰腺炎临床表现及治疗

    杜荣国;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8年我科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患者的治疗资料。结果21例中治愈18例,死亡3例,病死率14.2%。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与胰腺炎的严重性有显著相关性,应根据病情而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时机是重要影响因素。

    2010年01期 v.17;No.131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重症胰腺炎临床表现及治疗

    杜荣国;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8年我科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患者的治疗资料。结果21例中治愈18例,死亡3例,病死率14.2%。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与胰腺炎的严重性有显著相关性,应根据病情而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时机是重要影响因素。

    2010年01期 v.17;No.131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52例临床分析

    郭芸;涂序嫣;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来的5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期待治疗时间、母儿结局。结果期待治疗平均延长妊娠期14天,娩出新生儿平均体重1760克,孕32周后娩出的30例新生儿均存活,胎龄<32周与≥32周比较,新生儿死亡率有显著差异;孕34周后孕妇并发症发病率随孕周增长而下降。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龄<32周与围产死亡率相关,延长孕周至32周以后,新生儿死亡率降低。

    2010年01期 v.17;No.131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52例临床分析

    郭芸;涂序嫣;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来的5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期待治疗时间、母儿结局。结果期待治疗平均延长妊娠期14天,娩出新生儿平均体重1760克,孕32周后娩出的30例新生儿均存活,胎龄<32周与≥32周比较,新生儿死亡率有显著差异;孕34周后孕妇并发症发病率随孕周增长而下降。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龄<32周与围产死亡率相关,延长孕周至32周以后,新生儿死亡率降低。

    2010年01期 v.17;No.131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主动靶向叶酸葡聚糖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

    王建萍;

    目的制备能主动靶向肿瘤组织的叶酸-葡聚糖纳米给药系统。方法通过叶酸上的羧基与DEX上的羟基反应,制得FA-DEX,以DOX为抗肿瘤模型药物制得FA-DEX纳米给药系统。结果电镜显示FA-DEX空白纳米粒和载药纳米粒皆形态圆整,表面光滑,粒径大小约为100~200nm。包裹DOX的纳米粒包裹率达到70%以上,载药率达到10%左右。结论得到的4种FA-DEX载药纳米粒,形态圆整,载药率包裹率高,短时间内药物释放率均达90%以上。

    2010年01期 v.17;No.131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主动靶向叶酸葡聚糖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

    王建萍;

    目的制备能主动靶向肿瘤组织的叶酸-葡聚糖纳米给药系统。方法通过叶酸上的羧基与DEX上的羟基反应,制得FA-DEX,以DOX为抗肿瘤模型药物制得FA-DEX纳米给药系统。结果电镜显示FA-DEX空白纳米粒和载药纳米粒皆形态圆整,表面光滑,粒径大小约为100~200nm。包裹DOX的纳米粒包裹率达到70%以上,载药率达到10%左右。结论得到的4种FA-DEX载药纳米粒,形态圆整,载药率包裹率高,短时间内药物释放率均达90%以上。

    2010年01期 v.17;No.131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穴注配合刺血治疗面神经炎46例临床探讨

    郑爱茹;

    目的观察穴注配合刺血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在患侧翳风穴处用甲钴胺配合口腔颊部粘膜浅静脉刺血。结果46例全部治愈。结论穴注配合刺血治疗面神经炎方法简便,无不良反应,疗程缩短,疗效确切,易于推广应用。

    2010年01期 v.17;No.131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穴注配合刺血治疗面神经炎46例临床探讨

    郑爱茹;

    目的观察穴注配合刺血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在患侧翳风穴处用甲钴胺配合口腔颊部粘膜浅静脉刺血。结果46例全部治愈。结论穴注配合刺血治疗面神经炎方法简便,无不良反应,疗程缩短,疗效确切,易于推广应用。

    2010年01期 v.17;No.131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护理研究

  • 量化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苏丽华;邵霞;

    目的探讨量化考核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病区护理人员特点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制定量化考核标准,通过护士长、质量管理小组长、科室护士的三级考核结构每月进行考核、汇总。结果2008年与2007年相比较,护理绩效考核评分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病区实施量化考核管理后比实施前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均有提高。结论通过在病区实施量化考核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并在护理队伍中形成了勤于学习、努力进取的良好风气。

    2010年01期 v.17;No.131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量化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苏丽华;邵霞;

    目的探讨量化考核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病区护理人员特点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制定量化考核标准,通过护士长、质量管理小组长、科室护士的三级考核结构每月进行考核、汇总。结果2008年与2007年相比较,护理绩效考核评分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病区实施量化考核管理后比实施前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均有提高。结论通过在病区实施量化考核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并在护理队伍中形成了勤于学习、努力进取的良好风气。

    2010年01期 v.17;No.131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脑疝重症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及护理

    褚晓蕾;卢昆;张晓琳;

    神经外科急重症患者多,病情发展迅速易危及生命。脑疝是神经外科致死的最重要病因之一,从颅压升高发展到脑疝的过程往往进展迅速。因此如何观察脑疝重症患者的病情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5例病例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2010年01期 v.17;No.131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脑疝重症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及护理

    褚晓蕾;卢昆;张晓琳;

    神经外科急重症患者多,病情发展迅速易危及生命。脑疝是神经外科致死的最重要病因之一,从颅压升高发展到脑疝的过程往往进展迅速。因此如何观察脑疝重症患者的病情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5例病例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2010年01期 v.17;No.131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研究

    殷丽萍;彭晓欣;黄飞;黄凤珠;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36例PS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情绪状况。结果干预前卒中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80.56%,干预后发病率27.78%,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干预后第3周、干预后第6周与干预前比较,HAMD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有P<0.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

    2010年01期 v.17;No.131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研究

    殷丽萍;彭晓欣;黄飞;黄凤珠;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36例PS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情绪状况。结果干预前卒中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80.56%,干预后发病率27.78%,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干预后第3周、干预后第6周与干预前比较,HAMD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有P<0.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

    2010年01期 v.17;No.131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患者深静脉透析导管感染的治疗及护理

    李红熳;黄莹;肖龙;古英明;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讨论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2008年4月~2009年7月193例次深静脉置管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置管类型、部位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系,局部用药及管内使用抗生素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193例次深静脉置管患者中,长期留置管感染发生率为1~1.5例次/1000导管日,颈内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3例次/1000导管日,股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5.7例次/1000导管日。感染人数中,6例经抗生素局部用药及封管治疗好转;2例出现血培养(+),予管内及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血培养(-),症状好转,导管继续使用;1例血培养为铜绿假单胞感染,经14天管内及全身抗生素治疗无效,予以拔管。结论严格无菌操作,加强个人卫生宣教及心理辅导可防止和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早期发现导管感染及时有效使用抗生素治疗,能明显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

    2010年01期 v.17;No.131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患者深静脉透析导管感染的治疗及护理

    李红熳;黄莹;肖龙;古英明;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讨论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2008年4月~2009年7月193例次深静脉置管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置管类型、部位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系,局部用药及管内使用抗生素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193例次深静脉置管患者中,长期留置管感染发生率为1~1.5例次/1000导管日,颈内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3例次/1000导管日,股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5.7例次/1000导管日。感染人数中,6例经抗生素局部用药及封管治疗好转;2例出现血培养(+),予管内及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血培养(-),症状好转,导管继续使用;1例血培养为铜绿假单胞感染,经14天管内及全身抗生素治疗无效,予以拔管。结论严格无菌操作,加强个人卫生宣教及心理辅导可防止和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早期发现导管感染及时有效使用抗生素治疗,能明显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

    2010年01期 v.17;No.131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从护理伦理学的角度关爱骨科梅毒病人

    周小红;

    目的目前许多髋部疾病患者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但有一部分病人合并梅毒感染,应从伦理学的角度关心梅毒病人,促进梅毒病人早日出院。方法回顾分析16例梅毒病人临床资料,在护理过程中对梅毒病人所产生的工作和伦理冲突进行的护理措施。结果16例患者均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住院期间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功能恢复顺利。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规范消毒隔离可以防止疾病的传播,从护理伦理学的角度来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能够提高骨科梅毒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水平。

    2010年01期 v.17;No.131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护理伦理学的角度关爱骨科梅毒病人

    周小红;

    目的目前许多髋部疾病患者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但有一部分病人合并梅毒感染,应从伦理学的角度关心梅毒病人,促进梅毒病人早日出院。方法回顾分析16例梅毒病人临床资料,在护理过程中对梅毒病人所产生的工作和伦理冲突进行的护理措施。结果16例患者均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住院期间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功能恢复顺利。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规范消毒隔离可以防止疾病的传播,从护理伦理学的角度来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能够提高骨科梅毒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水平。

    2010年01期 v.17;No.131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昏迷患者应用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护理体会

    黎银崧;

    目的经口咽通气管建立起来的人工气道吸痰法,克服影响经鼻吸痰效果的因素,解决经鼻吸痰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清除昏迷病人气道分泌物。方法对13例昏迷患者采用了经口咽通气管辅助吸痰护理。结果13例昏迷患者均未因痰液堵塞而发生窒息,呼吸道梗阻症状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由原来的90%以下上升到95%以上。结论昏迷患者口腔放置口咽通气管辅助吸痰,操作方法简便、易于掌握,它是一种能够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通气的方法,不仅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降低脑损害,还可以避免舌后坠,减轻脑水肿,避免脑损害的发生。此方法是清除痰液潴留,改善通气功能,控制肺部感染的一项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2010年01期 v.17;No.131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昏迷患者应用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护理体会

    黎银崧;

    目的经口咽通气管建立起来的人工气道吸痰法,克服影响经鼻吸痰效果的因素,解决经鼻吸痰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清除昏迷病人气道分泌物。方法对13例昏迷患者采用了经口咽通气管辅助吸痰护理。结果13例昏迷患者均未因痰液堵塞而发生窒息,呼吸道梗阻症状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由原来的90%以下上升到95%以上。结论昏迷患者口腔放置口咽通气管辅助吸痰,操作方法简便、易于掌握,它是一种能够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通气的方法,不仅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降低脑损害,还可以避免舌后坠,减轻脑水肿,避免脑损害的发生。此方法是清除痰液潴留,改善通气功能,控制肺部感染的一项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2010年01期 v.17;No.131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先天性心脏病病人介入治疗的配合与护理

    温利平;

    本文总结了26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介入治疗的配合与护理体会。为了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有效预防和(或)及时发现各种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术前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要注意做好常规监护、饮食、心理护理,尤其是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护理;针对性的出院指导,则有助于巩固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010年01期 v.17;No.131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先天性心脏病病人介入治疗的配合与护理

    温利平;

    本文总结了26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介入治疗的配合与护理体会。为了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有效预防和(或)及时发现各种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术前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要注意做好常规监护、饮食、心理护理,尤其是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护理;针对性的出院指导,则有助于巩固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010年01期 v.17;No.131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四川汶川地震伤员心理干预护理体会

    陈春媚;

    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死伤无数,灾区人员心理状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及干扰,灾难的阴影在他们心里久久不能消散,因震后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及自己身体受伤产生的恐惧感、无助感等一系列心理障碍却日益增加。针对上述情况采取心理干预手段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帮助伤员顺利走出灾难的阴影,使其从悲痛、恐惧中解脱出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01期 v.17;No.131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四川汶川地震伤员心理干预护理体会

    陈春媚;

    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死伤无数,灾区人员心理状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及干扰,灾难的阴影在他们心里久久不能消散,因震后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及自己身体受伤产生的恐惧感、无助感等一系列心理障碍却日益增加。针对上述情况采取心理干预手段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帮助伤员顺利走出灾难的阴影,使其从悲痛、恐惧中解脱出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01期 v.17;No.131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肺性脑病的观察及护理

    陈桂珍;梁凤仪;

    本文总结了38例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监测和护理效果。及时发现肺性脑病的早期征兆,熟练掌握肺性脑病的护理要点,可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2010年01期 v.17;No.131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性脑病的观察及护理

    陈桂珍;梁凤仪;

    本文总结了38例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监测和护理效果。及时发现肺性脑病的早期征兆,熟练掌握肺性脑病的护理要点,可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2010年01期 v.17;No.131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健康教育对蓝光照射治疗中患儿家长的作用

    曾育葵;

    对蓝光照射治疗黄疸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工作实践,证实了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选择适宜的教育时期,提高了家属对黄疸患儿蓝光照射治疗意义的认识,促进护患家属间的交流,获得患儿及家属最大程度的配合与支持,有效地预防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

    2010年01期 v.17;No.131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健康教育对蓝光照射治疗中患儿家长的作用

    曾育葵;

    对蓝光照射治疗黄疸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工作实践,证实了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选择适宜的教育时期,提高了家属对黄疸患儿蓝光照射治疗意义的认识,促进护患家属间的交流,获得患儿及家属最大程度的配合与支持,有效地预防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

    2010年01期 v.17;No.131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的护理体会

    江海玲;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根据病情,每次选择6~8个穴位,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结果经过2~6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达到97%。结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安全、速效、面广、副作用小等特点,病人易于接受,是临床上广泛开展的治疗项目。

    2010年01期 v.17;No.131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的护理体会

    江海玲;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根据病情,每次选择6~8个穴位,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结果经过2~6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达到97%。结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安全、速效、面广、副作用小等特点,病人易于接受,是临床上广泛开展的治疗项目。

    2010年01期 v.17;No.131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期护理体会

    张琴;

    目的总结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三年来收治繁荣10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进入康复期时间为23~46天,平均31天,经过康复期的护理治疗,均取得明显效果。结论烧伤康复不是靠"替代"解决,而是指导患者在功能障碍状态下如何进行自我护理。为患者制定良好的康复计划,使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和管理,不仅减轻了家庭经济及生活负担,而且训练了患者的职业能力,为其重新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2010年01期 v.17;No.131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期护理体会

    张琴;

    目的总结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三年来收治繁荣10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进入康复期时间为23~46天,平均31天,经过康复期的护理治疗,均取得明显效果。结论烧伤康复不是靠"替代"解决,而是指导患者在功能障碍状态下如何进行自我护理。为患者制定良好的康复计划,使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和管理,不仅减轻了家庭经济及生活负担,而且训练了患者的职业能力,为其重新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2010年01期 v.17;No.131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热患儿绿色通道”在门急诊中的应用体会

    赵霞;曹美嫦;张意萍;李彩虹;郭汝珠;

    目的探讨儿童医院启用"高热患儿绿色通道"服务的效果。方法为214名高热患儿实行"高热患儿绿色通道"服务。结果杜绝了门诊护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服务质量;患儿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度、满意度增加。结论设立科学的、规范化的"高热患儿绿色通道"不仅是患儿的需要,也是急诊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展"高热患儿绿色通道"活动有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2010年01期 v.17;No.131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热患儿绿色通道”在门急诊中的应用体会

    赵霞;曹美嫦;张意萍;李彩虹;郭汝珠;

    目的探讨儿童医院启用"高热患儿绿色通道"服务的效果。方法为214名高热患儿实行"高热患儿绿色通道"服务。结果杜绝了门诊护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服务质量;患儿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度、满意度增加。结论设立科学的、规范化的"高热患儿绿色通道"不仅是患儿的需要,也是急诊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展"高热患儿绿色通道"活动有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2010年01期 v.17;No.131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小儿输液厅实行“预约输液”服务实践的探讨

    郭汝珠;曹美嫦;李彩虹;赵霞;

    目的探讨能解决小儿输液厅输液高峰期排队等候的有效方法。方法设立"预约输液"服务,为需要连续几天输液治疗的五岁以下患儿提供方便并观察其效果。结果实行"预约输液"服务,能有效地缩短预约患儿等待输液的时间,避免了输液高峰期,同时也间接减轻了护士的压力,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预约输液"服务是护理服务领域的一大创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1期 v.17;No.131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对小儿输液厅实行“预约输液”服务实践的探讨

    郭汝珠;曹美嫦;李彩虹;赵霞;

    目的探讨能解决小儿输液厅输液高峰期排队等候的有效方法。方法设立"预约输液"服务,为需要连续几天输液治疗的五岁以下患儿提供方便并观察其效果。结果实行"预约输液"服务,能有效地缩短预约患儿等待输液的时间,避免了输液高峰期,同时也间接减轻了护士的压力,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预约输液"服务是护理服务领域的一大创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1期 v.17;No.131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巫爱桃;黄莹;古英明;

    目的观察涤纶环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情况及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65例涤纶环深静脉置管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置管的适应证、置管方法、留置时间、正确使用导管的方法、各种导致导管使用不当的因素及常见并发症,并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本组发生导管感染8例,感染率3.2次/1000导管日;血流不通畅或导管内血栓形成6例28次。结论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是不适合行内瘘术者的最佳替代方法之一,注重健康教育,重视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尿激酶管内溶栓治疗可以有效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效率。

    2010年01期 v.17;No.131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巫爱桃;黄莹;古英明;

    目的观察涤纶环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情况及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65例涤纶环深静脉置管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置管的适应证、置管方法、留置时间、正确使用导管的方法、各种导致导管使用不当的因素及常见并发症,并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本组发生导管感染8例,感染率3.2次/1000导管日;血流不通畅或导管内血栓形成6例28次。结论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是不适合行内瘘术者的最佳替代方法之一,注重健康教育,重视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尿激酶管内溶栓治疗可以有效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效率。

    2010年01期 v.17;No.131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罗凤碧;欧阳培转;郑惠红;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的护理经验。结果4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中,36例行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其中30例复位成功;12例手术治疗,术后死亡2例。结论做好早期护理观察可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愈率。

    2010年01期 v.17;No.131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罗凤碧;欧阳培转;郑惠红;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的护理经验。结果4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中,36例行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其中30例复位成功;12例手术治疗,术后死亡2例。结论做好早期护理观察可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愈率。

    2010年01期 v.17;No.131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医学工程

  • 一种用于布朗氏架的程控气垫式膝关节功能锻炼仪的研制

    罗燕伟;陈志维;李逸群;

    本文研制的锻炼仪,主要由气垫、改良的布朗氏架、主机三部分组成。阐述了仪器的设计背景、原理及主要部件的设计与制作,目的用于解决布朗氏架牵引病人膝关节僵硬问题。

    2010年01期 v.17;No.131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种用于布朗氏架的程控气垫式膝关节功能锻炼仪的研制

    罗燕伟;陈志维;李逸群;

    本文研制的锻炼仪,主要由气垫、改良的布朗氏架、主机三部分组成。阐述了仪器的设计背景、原理及主要部件的设计与制作,目的用于解决布朗氏架牵引病人膝关节僵硬问题。

    2010年01期 v.17;No.131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弱电设备的雷击分析与防护设计

    关青彦;

    雷电是自然界中极为壮观和重要的大气现象,伴随有声、光、电等多种的物理现象,它能给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很大影响。建筑的不断兴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应用,各种先进的电子信息设备正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现代建筑中。这些电子信息设备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能力差、对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因此极易遭受雷电过电压及其它操作过电压、电涌的损害。本文对弱电设备的防雷措施从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进行了阐述,并重点对内部防护做出了具体的方案。

    2010年01期 v.17;No.131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弱电设备的雷击分析与防护设计

    关青彦;

    雷电是自然界中极为壮观和重要的大气现象,伴随有声、光、电等多种的物理现象,它能给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很大影响。建筑的不断兴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应用,各种先进的电子信息设备正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现代建筑中。这些电子信息设备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能力差、对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因此极易遭受雷电过电压及其它操作过电压、电涌的损害。本文对弱电设备的防雷措施从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进行了阐述,并重点对内部防护做出了具体的方案。

    2010年01期 v.17;No.131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调查统计

  • 2001年~2008年宜兴地区冬季征兵体检检验结果分析

    邵建伟;吴黎明;李亚明;

    目的分析本地区应征青年体检检验情况,为部队征召优质兵源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防部征兵办所颁检验规程,对2001年至2008年江苏宜兴地区冬季征兵体检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不合格率逐渐下降,尿液毒品初筛阳性率有一定比例。结论应征青年入伍体检时要做好必要的干扰检验结果相关知识宣教,确保优秀青年入伍。

    2010年01期 v.17;No.131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01年~2008年宜兴地区冬季征兵体检检验结果分析

    邵建伟;吴黎明;李亚明;

    目的分析本地区应征青年体检检验情况,为部队征召优质兵源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防部征兵办所颁检验规程,对2001年至2008年江苏宜兴地区冬季征兵体检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不合格率逐渐下降,尿液毒品初筛阳性率有一定比例。结论应征青年入伍体检时要做好必要的干扰检验结果相关知识宣教,确保优秀青年入伍。

    2010年01期 v.17;No.131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974例住院离退休干部疾病调查分析

    李静;李道帆;黎小红;

    目的了解住院离退休干部患病情况,掌握老年疾病发展规律,探讨老年疾病医疗护理干预措施,为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干部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我科1998年8月至2009年3月的住院患者病案资料,采用ICD-10编码为标准进行分类,对年龄≥60岁的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74例住院离退休干部平均年龄74岁,男653例,女321例,罹患14大类254种疾病,同时患2种及以上疾病占80.08%;患病率居前5位的疾病大类为循环系统疾病(62.73%)、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29.36%)、呼吸系统疾病(29.06%)、肿瘤(27.00%)、神经系统疾病(24.23%)。结论离退休干部罹患的疾病类别多、病种多,合并症多,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高,须引起更多关注,以便实施有针对性的医疗护理干预措施。

    2010年01期 v.17;No.131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974例住院离退休干部疾病调查分析

    李静;李道帆;黎小红;

    目的了解住院离退休干部患病情况,掌握老年疾病发展规律,探讨老年疾病医疗护理干预措施,为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干部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我科1998年8月至2009年3月的住院患者病案资料,采用ICD-10编码为标准进行分类,对年龄≥60岁的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74例住院离退休干部平均年龄74岁,男653例,女321例,罹患14大类254种疾病,同时患2种及以上疾病占80.08%;患病率居前5位的疾病大类为循环系统疾病(62.73%)、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29.36%)、呼吸系统疾病(29.06%)、肿瘤(27.00%)、神经系统疾病(24.23%)。结论离退休干部罹患的疾病类别多、病种多,合并症多,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高,须引起更多关注,以便实施有针对性的医疗护理干预措施。

    2010年01期 v.17;No.131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湖州城区中老年居民及其配偶退休前职业状况比较分析

    王小梅;王珍;徐春茹;戚蓓;赵赞亚;张红;

    目的为了解城市社区中老年居民及其配偶退休前职业状况。方法根据自制《本市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我市三个街道的3000多名城市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本次共调查:男性居民1175名(37.15%),女性居民1982名(62.66%)(p=0.000);(2)被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男性,(66.33±8.83)岁,女性,(64.06±9.25)岁(p=0.238);(3)各街道研究对象退休前职业状态情况分析,其中工人和干部占66.7%,不同街道存在统计学显著性(p=0.000);(4)各街道研究对象配偶退休前职业状态情况分析,其中工人和干部占64.7%,不同街道存在统计学显著性(p=0.000),与研究对象退休前职业状态情况分析呈现出一致的趋势。结论该调查结果将为了解湖州城市中老年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生命质量提供依据。

    2010年01期 v.17;No.131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湖州城区中老年居民及其配偶退休前职业状况比较分析

    王小梅;王珍;徐春茹;戚蓓;赵赞亚;张红;

    目的为了解城市社区中老年居民及其配偶退休前职业状况。方法根据自制《本市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我市三个街道的3000多名城市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本次共调查:男性居民1175名(37.15%),女性居民1982名(62.66%)(p=0.000);(2)被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男性,(66.33±8.83)岁,女性,(64.06±9.25)岁(p=0.238);(3)各街道研究对象退休前职业状态情况分析,其中工人和干部占66.7%,不同街道存在统计学显著性(p=0.000);(4)各街道研究对象配偶退休前职业状态情况分析,其中工人和干部占64.7%,不同街道存在统计学显著性(p=0.000),与研究对象退休前职业状态情况分析呈现出一致的趋势。结论该调查结果将为了解湖州城市中老年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生命质量提供依据。

    2010年01期 v.17;No.131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区综合防治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的影响

    陈伟;何小镜;王武义;

    目的评价社区综合防治方法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参与实验的确诊为高尿酸血症患者136名进行社区健康教育、饮食、服药综合指导,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高尿酸血症认知、血压、BMI、血尿酸、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对高尿酸血症认识明显提高,血尿酸、血脂、BMI明显下降。结论社区综合防治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改善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

    2010年01期 v.17;No.131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社区综合防治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的影响

    陈伟;何小镜;王武义;

    目的评价社区综合防治方法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参与实验的确诊为高尿酸血症患者136名进行社区健康教育、饮食、服药综合指导,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高尿酸血症认知、血压、BMI、血尿酸、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对高尿酸血症认识明显提高,血尿酸、血脂、BMI明显下降。结论社区综合防治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改善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

    2010年01期 v.17;No.131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教学研究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卜晓东;陈平圣;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本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点,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对该专业的病理学教学改革与探索进行了讨论,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医学基础。

    2010年01期 v.17;No.131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卜晓东;陈平圣;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本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点,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对该专业的病理学教学改革与探索进行了讨论,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医学基础。

    2010年01期 v.17;No.131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浅谈临床医学教学资源不足的解决方法

    李乾;彭道地;周顶;周巧玲;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学要求的病人越来越多,教学任务加重,教学病人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我们在教学课程及教学理念的改革基础上,尝试了多种教学模式:通过建立标准化病人(SP)库,建立教学真实病人病例库和建立教学多媒体病例库来增加教学资源;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医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对医学生临床学习进行分流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因此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与临床教学资源的相对减少之间的矛盾。

    2010年01期 v.17;No.131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临床医学教学资源不足的解决方法

    李乾;彭道地;周顶;周巧玲;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学要求的病人越来越多,教学任务加重,教学病人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我们在教学课程及教学理念的改革基础上,尝试了多种教学模式:通过建立标准化病人(SP)库,建立教学真实病人病例库和建立教学多媒体病例库来增加教学资源;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医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对医学生临床学习进行分流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因此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与临床教学资源的相对减少之间的矛盾。

    2010年01期 v.17;No.131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医学美学教育

    管霞;管剑龙;

    医学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给医学领域增添了美学的新内容。本文简要介绍了医学美学的教学意义、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及在临床中的实践运用,帮助医学生了解美学常识,增加审美意识,培养美学素质,以期加强医学美学教育,把医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2010年01期 v.17;No.131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医学美学教育

    管霞;管剑龙;

    医学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给医学领域增添了美学的新内容。本文简要介绍了医学美学的教学意义、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及在临床中的实践运用,帮助医学生了解美学常识,增加审美意识,培养美学素质,以期加强医学美学教育,把医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2010年01期 v.17;No.131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潘琼;薛敏;曾飞;程春霞;周玉华;

    妇产科学以其特殊性、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及个人隐私的保护,使妇产科临床见习面临着很大阻力及困难。我们启用标准化病人投入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工作中,摸索一种新的医学实习生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期达到有效培养合格临床医学生的目的。

    2010年01期 v.17;No.131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潘琼;薛敏;曾飞;程春霞;周玉华;

    妇产科学以其特殊性、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及个人隐私的保护,使妇产科临床见习面临着很大阻力及困难。我们启用标准化病人投入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工作中,摸索一种新的医学实习生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期达到有效培养合格临床医学生的目的。

    2010年01期 v.17;No.131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离子通道调整与新药研制——胃肠离子通道病研究最新进展

    欧阳守;黄伟锋;张慧;

    本文概述近年来尤其是最近5年,胃肠平滑肌和肠神经细胞离子通道及其与消化道疾病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可能用于新疗法、新药研制的新靶点,提出离子通道调整及修饰,应是今后与离子通道特性改变密切相关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诊治的方向。

    2010年01期 v.17;No.131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离子通道调整与新药研制——胃肠离子通道病研究最新进展

    欧阳守;黄伟锋;张慧;

    本文概述近年来尤其是最近5年,胃肠平滑肌和肠神经细胞离子通道及其与消化道疾病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可能用于新疗法、新药研制的新靶点,提出离子通道调整及修饰,应是今后与离子通道特性改变密切相关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诊治的方向。

    2010年01期 v.17;No.131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Ghrelin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宋鹤兰;曾慧韵;

    Ghrel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具有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促进摄食、参与能量代谢等多种作用。新近研究发现,Ghrelin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过程密切相关,对Ghrelin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2010年01期 v.17;No.131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Ghrelin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宋鹤兰;曾慧韵;

    Ghrel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具有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促进摄食、参与能量代谢等多种作用。新近研究发现,Ghrelin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过程密切相关,对Ghrelin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2010年01期 v.17;No.131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piRNA在生殖系统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张燕;樊伯珍;童晓文;

    piRNA(Piwi-interacting RNA)是2006年发现的一种新的小RNA,长度约24到30个核苷酸,其作用与Dicer酶无关,与Piwi蛋白家族成员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目前研究piRNA的功能都基本限定在生殖细胞中,近来研究表明piRNA对于生殖细胞功能的很多环节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对生殖支持细胞的影响的研究也有了进展。本文就piRNA在生殖系统中的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0年01期 v.17;No.131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8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piRNA在生殖系统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张燕;樊伯珍;童晓文;

    piRNA(Piwi-interacting RNA)是2006年发现的一种新的小RNA,长度约24到30个核苷酸,其作用与Dicer酶无关,与Piwi蛋白家族成员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目前研究piRNA的功能都基本限定在生殖细胞中,近来研究表明piRNA对于生殖细胞功能的很多环节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对生殖支持细胞的影响的研究也有了进展。本文就piRNA在生殖系统中的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0年01期 v.17;No.131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8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脂肪因子与餐后高血糖的研究进展

    郑郑;张在勇;李自成;

    近年研究发现,脂肪组织是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它分泌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抵抗素、内脂素等脂肪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可能通过参与炎性反应与物质能量的代谢过程,影响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影响餐后血糖水平。本文就近年来一些较多关注的脂肪因子与餐后高血糖关系作一综述,为临床控制餐后高血糖,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预防代谢综合征提供依据。

    2010年01期 v.17;No.131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脂肪因子与餐后高血糖的研究进展

    郑郑;张在勇;李自成;

    近年研究发现,脂肪组织是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它分泌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抵抗素、内脂素等脂肪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可能通过参与炎性反应与物质能量的代谢过程,影响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影响餐后血糖水平。本文就近年来一些较多关注的脂肪因子与餐后高血糖关系作一综述,为临床控制餐后高血糖,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预防代谢综合征提供依据。

    2010年01期 v.17;No.131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与应用

    杨国雷;

    血小板活化形成的血小板血栓是动脉血栓形成的始动环节。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参与血小板活化,GPⅡb/Ⅲa作为纤维蛋白原受体,介导血小板聚集的最终途径,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GPIIb/IIIa受体拮抗剂目前已成为一类新型、强效、合理的抗血小板药物。本文就GPIIb/III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2010年01期 v.17;No.131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与应用

    杨国雷;

    血小板活化形成的血小板血栓是动脉血栓形成的始动环节。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参与血小板活化,GPⅡb/Ⅲa作为纤维蛋白原受体,介导血小板聚集的最终途径,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GPIIb/IIIa受体拮抗剂目前已成为一类新型、强效、合理的抗血小板药物。本文就GPIIb/III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2010年01期 v.17;No.131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锌及ZIP家族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王芝千;陈卫民;

    锌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人体前列腺上皮细胞具有聚集高浓度锌离子的功能,锌在维持正常前列腺功能和前列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前列腺癌组织中锌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前列腺,但其锌减低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前列腺上皮细胞锌铁调控蛋白(ZRT,IRT-like protein,ZIP)家族低表达密切相关。本文就锌及ZIP家族与前列腺癌关系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2010年01期 v.17;No.131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锌及ZIP家族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王芝千;陈卫民;

    锌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人体前列腺上皮细胞具有聚集高浓度锌离子的功能,锌在维持正常前列腺功能和前列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前列腺癌组织中锌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前列腺,但其锌减低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前列腺上皮细胞锌铁调控蛋白(ZRT,IRT-like protein,ZIP)家族低表达密切相关。本文就锌及ZIP家族与前列腺癌关系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2010年01期 v.17;No.131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呼吸系统损伤的院前急救现状

    覃海森;叶泽兵;

    呼吸系统损伤是院前急救的常见、多发病种,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不同损伤因素导致的呼吸系统损伤,其病理基础、临床特点、院前急救重点存在差异。针对性地正确运用各种院前急救方法是提高呼吸系统损伤院前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对改善生存率有深远意义。

    2010年01期 v.17;No.131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呼吸系统损伤的院前急救现状

    覃海森;叶泽兵;

    呼吸系统损伤是院前急救的常见、多发病种,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不同损伤因素导致的呼吸系统损伤,其病理基础、临床特点、院前急救重点存在差异。针对性地正确运用各种院前急救方法是提高呼吸系统损伤院前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对改善生存率有深远意义。

    2010年01期 v.17;No.131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个案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急性溶血的临床观察1例

    刘仕兰;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急性溶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09年6月临床收治的1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急性溶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该例患者经保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纠正患者的低血压、低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碱化尿液等对症支持治疗12小时后症状开始减轻;3天后,患者的全身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尿量增加,溶血症状改善,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24天后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象、血糖、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1个月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急性溶血病情凶险,应积极早期诊断和治疗。

    2010年01期 v.17;No.131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急性溶血的临床观察1例

    刘仕兰;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急性溶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09年6月临床收治的1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急性溶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该例患者经保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纠正患者的低血压、低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碱化尿液等对症支持治疗12小时后症状开始减轻;3天后,患者的全身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尿量增加,溶血症状改善,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24天后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象、血糖、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1个月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急性溶血病情凶险,应积极早期诊断和治疗。

    2010年01期 v.17;No.131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肾病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

    陈勇;尹良红;

    <正>患者:男,53岁。乏力,纳差3个月,加重一周,来院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诱因下自感乏力,纳差。于当地医院住院,曾出现肉眼血尿,查肾功能血肌酐和尿素正常,当时查泌尿系统B超提示:双肾盂积液,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予静脉肾盂造影(IVP)提示:双侧输尿管下段扩张。曾自服中药治疗,症状稍缓解。一周前乏力纳差症状加重,再次入当地医院查血肌酐480μmol/L,一天后复查576μmol/L,遂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时患者小便尿量约2000ml。查体T:38.4°C,R:20次/

    2010年01期 v.17;No.131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肾病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

    陈勇;尹良红;

    <正>患者:男,53岁。乏力,纳差3个月,加重一周,来院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诱因下自感乏力,纳差。于当地医院住院,曾出现肉眼血尿,查肾功能血肌酐和尿素正常,当时查泌尿系统B超提示:双肾盂积液,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予静脉肾盂造影(IVP)提示:双侧输尿管下段扩张。曾自服中药治疗,症状稍缓解。一周前乏力纳差症状加重,再次入当地医院查血肌酐480μmol/L,一天后复查576μmol/L,遂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时患者小便尿量约2000ml。查体T:38.4°C,R:20次/

    2010年01期 v.17;No.131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