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工程

Clinical Medicine & Engineering

论著_实验研究

  • 基于超声与钼靶钙化特征的诊断模型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价值

    袁征;王华;任莎莎;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与钼靶检查中钙化特征构建的诊断模型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价值。方法 纳入226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病变患者,分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组(98例)、 IDC组(69例)和DCIS组(59例)。比较IDP组分别与IDC组和DCIS组对比时临床特征、超声特征及钼靶特征的差异,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主成分分析(PCA),构建联合诊断模型并评估其对IDC、 DCIS的诊断效能。结果 IDP组分别与IDC组和DCIS组在临床特征、超声特征、钼靶特征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IDP组分别与IDC组和DCIS组在钼靶的钙化位置、分布、形态以及超声钙化形态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CA筛选钙化特征及影像学特征为高载荷变量,构建两个联合诊断模型:Y1(IDP vs. IDC)和Y2(IDP vs. DCIS)。在Y1模型中,综合评分的截断值为-0.686 3时,诊断IDC的AUC为0.964、敏感度为100.000%、特异性为81.633%、准确度为89.222%。在Y2模型中,综合评分的截断值为0.267 8时,诊断DCIS的AUC为0.993、敏感度为98.305%、特异性为94.898%、准确度为96.178%。结论 基于超声及钼靶检查中钙化特征建立的诊断模型在鉴别IDP与IDC、 DCIS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025年05期 v.32;No.315 453-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一种基于CT定位图像下的心脏切割占比对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前心脏剂量的预测方法

    张校铭;付鑫;李军烽;钟美佐;陈俊;郑乐;刘礼东;彭美霞;周韦伦;秦勤;

    目的 基于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CT定位解剖图像,提出一个预测放射治疗前心脏平均剂量(MHD)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3年12月湘雅常德医院收治的120例行左侧乳腺癌保乳术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行自由呼吸(FB)放疗,60例行深吸气屏气技术(DIBH)放疗。FB和DIBH的病人根据3∶2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组(n=72)和测试组(n=48)。根据乳腺癌切线野辐射场的特点,建立一个预测MHD的心脏切割占比(PCH)方法,通过CT定位解剖图像统计心脏切割体积和心脏体积,并计算PCH值。采用Graphpad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探讨PCH值与MHD的关系。通过训练组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价MHD的预测能力,提出使用DIBH技术能够获益的PCH的预测阈值。基于测试组的数据验证PCH-MHD关系及PCH阈值的准确性。结果 PCH值与MHD存在显著性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18), PCH模型下训练组、测试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9 9和0.987 8, MHD为3.3 Gy的PCH模型的阈值(cut-off value)为0.019 3,该阈值具有很高的准确性。结论 PCH值与MHD呈显著性线性相关,基于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CT定位解剖图像预测左侧乳腺癌患者MHD的方法可以在放疗前预测病人的MHD,可为MHD较高(≥3.3 Gy)需要采用DIBH获益的患者提供一个准确的筛选。

    2025年05期 v.32;No.315 459-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论著_临床工程

  • 内镜下精准断流术与传统内镜下止血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对比

    覃冠;韦燕益;韦薇;卢森强;彭庆丰;胡燕荣;莫良英;郭先文;

    目的 对比分析内镜下精准断流术与传统内镜下止血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采取内镜下精准断流术治疗)和对照组(41例,采取传统内镜下止血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止血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内镜治疗时间、治疗期间失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静脉曲张消失率高于对照组,内镜治疗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初次治疗成功止血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的术后3个月再出血率(14.63%)与对照组(41.46%)相比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取内镜下精准断流术与传统内镜下止血治疗均能有效止血,且两种术式安全性相当;但相较于传统内镜下止血,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取内镜下精准断流术治疗的术后3个月再出血率更低,静脉曲张改善效果更佳,治疗次数更少,住院时间更短。

    2025年05期 v.32;No.315 465-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高位骶韧带悬吊术联合圆韧带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赵静;朱前勇;赵洪伟;

    目的 分析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LH)、阴道残端高位骶韧带悬吊术(HUS)联合圆韧带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子宫脱垂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n=50, LH+HUS)与研究组(n=56, LH+HUS联合圆韧带悬吊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盆腔功能、性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术后3个月、 6个月,研究组的性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盆腔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H+HUS联合圆韧带悬吊术治疗能够提高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其盆腔功能和性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2025年05期 v.32;No.315 469-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诊断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的价值分析

    李慧;刘春节;杨建涛;张植;

    目的 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c-TCD)对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PFO-RL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疑似PFO-RL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TE、 c-TCD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记录c-TTE、 c-TCD及二者联合的诊断结果;以TEE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c-TTE、 c-TCD及二者联合对PFO-RLS的诊断效能。结果 200例患者中,TEE检查出99例(49.50%)PFO-RLS阳性。以TEE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c-TTE检查出75例PFO-RLS阳性,检出率为37.50%(75/200),假阳性3例,假阴性27例;c-TCD检查出114例PFO-RLS阳性,检出率为57.00%(114/200),假阳性22例,假阴性7例。与c-TTE比较,c-TCD诊断PFO-RLS的敏感度较高,特异度较低(均P<0.001);二者与TEE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6)。c-TTE联合c-TCD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均高于c-TTE单独诊断,特异度高于c-TCD单独诊断(均P<0.05); c-TTE联合c-TCD诊断与TEE结果的一致性高于c-TTE、 c-TCD单独诊断(P均<0.001)。结论 c-TTE联合c-TCD诊断PFO-RLS的效能显著,其诊断结果与TEE结果高度一致。

    2025年05期 v.32;No.315 473-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对比

    刘晓梅;邢春杰;李琳;

    目的 对比分析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38例)和研究组(38例)。参照组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炎性因子、肺功能、氧化应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8.42%(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aCO_2明显低于参照组,SaO_2及PaO_2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L-8、 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EV_1、 FVC及FEV_1/FVC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OD、 GSH-Px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1.58%(P<0.05)。结论 与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相比,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更有效地改善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能力,提高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抑制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2025年05期 v.32;No.315 47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DCG联合冠状动脉CT-FFR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肖战丽;毛瑞;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联合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DCG、冠状动脉CT-FFR、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患者根据CAG结果分为阳性组(n=67)和阴性组(n=33),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以CAG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DCG、冠状动脉CT-FFR以及二者联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结果 阳性组和阴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AG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DCG检出阳性63例,阴性37例;冠状动脉CT-FFR检出阳性63例,阴性37例;二者联合检出阳性66例,阴性34例。DCG联合冠状动脉CT-FFR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52%、 93.94%、 95.00%、 91.18%、 96.97%,均高于DCG、冠状动脉CT-FFR单独诊断;ROC曲线显示,DCG联合冠状动脉CT-FFR检测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AUC值高于单独检测(Z=4.598, 3.949, P<0.05)。结论 DCG联合冠状动脉CT-FFR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能较高,有助于临床更好地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疾病进行诊断。

    2025年05期 v.32;No.315 482-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B超引导下经皮介入瘤体注射治疗小儿淋巴管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张景岚;王菲;胡靖;刘景;时胜利;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介入瘤体注射治疗小儿淋巴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淋巴管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B超引导下经皮介入瘤体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及角色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介入瘤体注射治疗小儿淋巴管瘤可以取得与手术治疗相当的近期疗效,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32;No.315 487-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血管内超声用于复杂高危患者冠脉介入诊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何晓胜;沈佳佳;王顺利;许振;刘淼;

    目的 研究血管内超声(IVUS)用于复杂高危患者冠脉介入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2月于我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89例复杂高危冠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式分为IVUS组(n=45)和CAG组(n=44)。对比两组的手术用时、血运重建率、病变血管开通率、支架置入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1年的再住院率和支架内再狭窄率。结果 两组的手术用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VUS组的血运重建率为84.44%、病变血管开通率为97.78%,与CAG组的79.55%、 93.1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AG组比较,IVUS组的置入支架直径、置入支架长度均明显较长,扩张球囊直径明显较短(P<0.05)。IVUS组的冠脉闭塞、冠脉夹层、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2%、 2.22%、 2.22%,与CAG组的4.55%、 6.82%、 6.8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IVUS组的支架内再狭窄率为4.44%,与CAG组的9.0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VUS组的再住院率为2.22%,明显低于CAG组的18.18%(P<0.05)。结论 IVUS用于复杂高危患者的冠脉介入诊疗中,可在血运重建率和病变血管开通率方面取得与CAG检查相似的效果,且不会影响手术用时和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但与CAG相比,IVUS能改善支架置入情况,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2025年05期 v.32;No.315 491-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重症超声联合泵控逆流试验用于VA-ECMO撤机的临床研究

    王武豪;王文龙;丁莹;柳彦涛;

    目的 研究重症超声联合泵控逆流试验(PCRTO)用于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撤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我院使用VA-ECMO支持的42例ICU患者,随机分为PCRTO组(重症超声联合PCR-TO)和传统组(传统撤机试验)。对比两组撤机试验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循环灌注指标、心脏超声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撤机试验后,PCRTO组的HR明显低于传统组,MAP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撤机试验后,两组的ScvO_2、 PaCO_2、PaO_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试验后,PCRTO组的LVEDD明显低于传统组,VTI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重症超声联合PCRTO用于VA-ECMO撤机中能动态显示心脏功能储备,实时评估器官灌注状态,有利于维持患者血压和心率稳定,优化VA-ECMO撤机决策流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5年05期 v.32;No.315 495-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心电散点图分析法在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熊宇;张在勇;李景隆;童裕维;

    目的 探讨心电散点图分析法在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620例疑似心律失常患者,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A组(窦性心律,n=150)、 B组(心房颤动,n=120)、 C组(室性早搏,n=140)、 D组(心房扑动,n=100)、 E组(室上性早搏,n=110)。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心电散点图的诊断准确性及斜率。结果 心电散点图对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心房扑动、室上性早搏的检出率分别为99.33%、 99.16%、 99.28%、 99.00%、 99.09%,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斜率明显低于B组、 D组、 E组,E组的斜率明显高于B组、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与D组的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散点图分析法诊断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理想,且能够通过计算不同疾病类型的斜率明确疾病的实际情况。

    2025年05期 v.32;No.315 499-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输卵管积水性不孕患者的超声定量参数分析

    范晶晶;张琍钧;姚冠颖;侯小漫;胡旭;

    目的 分析输卵管积水性不孕患者的超声检查相关定量参数。方法 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于2023年2月至2025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积水性不孕患者88例,纳入患者组。选取同期在南阳市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女性88例,纳入健康组。两组均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卵巢容积、窦卵泡数、内膜厚度、卵巢动脉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比较单侧积水与双侧积水患者,以及卵巢功能下降与卵巢功能正常患者的超声检查相关定量参数。结果 患者组的卵巢容积、窦卵泡数、内膜厚度、卵巢动脉PSV均低于健康组,卵巢动脉RI、 PI均高于健康组(P<0.05)。双侧积水患者的卵巢动脉RI、 PI高于单侧积水,PSV低于单侧积水患者(P<0.05)。卵巢功能下降患者的卵巢容积、窦卵泡数、内膜厚度、卵巢动脉PSV均低于卵巢功能正常患者,卵巢动脉RI、 PI均高于卵巢功能正常患者(P<0.05)。结论 超声检查相关定量参数可用于诊断鉴别输卵管积水性不孕患者,也可观察不同积水情况患者的卵巢血流供应,对于评估此类患者的卵巢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5期 v.32;No.315 503-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DSA指导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早期骨水泥推注速度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肺部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及疗效比较

    李伟;赵中廷;

    目的 探讨DSA指导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早期骨水泥注入速度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肺部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4年9月于我院行DSA指导下PKP的80例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根据术中早期骨水泥注入速度分为A组(2分钟内注入骨水泥3~4 m L)与B组(2分钟内注入骨水泥1.5~2.5 m L),各40例。两组在手术结束时的骨水泥注入总量均为5 m L。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VAS评分)、伤椎Cobb角以及术后肺部血管渗漏率、伤椎骨水泥弥散满意率。结果 两组术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中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1 d及术后3个月的伤椎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肺部血管渗漏率及伤椎骨水泥弥散满意率分别为25.0%、95.0%,均明显高于B组的5.0%、77.5%(P<0.05)。结论 DSA指导下PKP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恢复椎体高度。在骨水泥调配好后早期快速注入有利于骨水泥在伤椎中充分弥散,但会增加患者术中疼痛程度及术后肺部血管渗漏率。

    2025年05期 v.32;No.315 507-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拨针联合刺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贾汝栋;常万基;辛世丽;陈含;

    目的 探讨拨针联合刺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拨针联合刺骨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VAS评分)、炎性因子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WOMAC评分、 VAS评分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拨针联合刺骨术治疗KOA可减轻患者疼痛,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

    2025年05期 v.32;No.315 511-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肢CTA在股骨颈骨折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高汉斌;刘海涛;郭鑫亮;刘苏华;钟淑华;

    目的 探讨下肢CTA在股骨颈骨折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进行下肢CTA检查,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CTA结果,分析下肢CTA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骨折未愈合、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前的CTA供血动脉损伤占比分别高于骨折愈合、无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治疗后CTA供血动脉血流通畅占比及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分别低于骨折愈合、无股骨头坏死的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CTA供血动脉损伤、治疗后CTA供血动脉变化、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与股骨颈骨折未愈合、股骨头坏死均有关(P<0.05)。ROC曲线显示,治疗前CTA供血动脉损伤、治疗后CTA供血动脉血流通畅、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评估股骨颈骨折未愈合、股骨头坏死的AUC值均高于0.7,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结论 CTA评估治疗前供血动脉损伤情况及监测治疗后血流情况,能够有效预测股骨颈骨折未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2025年05期 v.32;No.315 515-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张永欣;徐毅;张九菊;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90例T2DM患者作为病例组,9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DTI检查,比较两组的不同脑区脑白质FA值、 MD值以及MoCA评分,分析MoCA评分与FA值、 MD值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各脑区的脑白质FA值均低于对照组,M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视觉空间与执行、语言、延迟回忆、定向维度评分以及MoC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不同脑区的脑白质FA值与MoCA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 > 0, P<0.05), MD值与MoCA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 P<0.05)。结论 DTI显示T2DM患者的脑白质微结构明显改变,各脑区的FA值降低、 MD值升高,脑白质微结构改变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2025年05期 v.32;No.315 519-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杂合式肾脏替代疗法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宁小元;徐家云;

    目的 探讨杂合式肾脏替代疗法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净化,研究组采用杂合式肾脏替代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肾功能指标、骨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85.45%(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cr、 BUN、 β2-MG均低于对照组,Cc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a、 BMP-7均高于对照组,P、 FGF-23、 Mg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 杂合式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老年尿毒症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调节骨代谢指标水平,并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2025年05期 v.32;No.315 523-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联合炎性因子水平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评估价值

    贾茂林;梁启龙;魏进旺;何家骥;杨君;贾创创;张弘;杨海承;金鑫;王慧;

    目的 分析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炎性因子水平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均行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MRI检查和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水平检测。以脑血管造影术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率MRI、炎性因子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分型(颈动脉斑块合并脑卒中、颈动脉斑块及无颈动脉斑块脑卒中)患者的MRI影像学参数(MTT、 TTP、 CBF、 CBV)以及hs-CRP、 BN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MRI联合炎性因子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结果 脑血管造影术共检出缺血性脑卒中阳性59例、阴性39例;高分辨率MRI联合hs-CRP、BNP检出缺血性脑卒中阳性60例(含真阳性58例)、阴性38例(含真阴性37例),其准确度(96.94%)、灵敏度(98.31%)均较单一指标高(P<0.05)。颈动脉斑块合并脑卒中患者的MTT、 TTP、 hs-CRP、 BNP水平均高于无颈动脉斑块脑卒中、颈动脉斑块患者,CBF、 CBV均低于无颈动脉斑块脑卒中、颈动脉斑块患者(P<0.05);无颈动脉斑块脑卒中患者与颈动脉斑块患者的MRI影像学参数、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预测模型的最佳临界值为0.89,高分辨率MRI联合炎性因子水平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其AUC为0.931,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MRI联合炎性因子水平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可更为灵敏、准确地诊断出疾病分型情况,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5期 v.32;No.315 527-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DCE-MRI定量参数对肝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的预测价值

    张育娟;刘昌华;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预测肝癌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 选取91例肝癌患者,均进行DCE-MRI检查。比较不同临床分期患者术前Ktrans、 Kep、 Ve值,分析各参数预测肝癌临床分期的价值。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早期组43例,中晚期组48例。中晚期组的Ktrans、 Kep值均高于早期组,Ve值低于早期组(P<0.05)。Ktrans、 Kep、Ve单独及联合预测肝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的AUC值均> 0.71,均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Ktrans、 Kep、 Ve对肝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肝癌临床分期的预测效能。

    2025年05期 v.32;No.315 53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人体成分分析仪结合量表评估策略用于低血压透析患者干体重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陈雯琳;

    目的 分析人体成分分析仪结合量表评估策略用于低血压透析患者干体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低血压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量表评估策略评估其干体重;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低血压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结合量表评估策略评估其干体重。比较两组的超滤量、血压达标率、血压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调整后,观察组的预计超滤量与实际超滤量的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体成分分析仪结合量表评估策略用于低血压透析患者干体重的评估,具有更为精确的调节效果,对设定超滤量更有指导作用。

    2025年05期 v.32;No.315 535-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金属钛夹放置联合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结直肠息肉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

    赵琪;陈家藩;刘星宇;

    目的 探讨金属钛夹放置联合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对结直肠息肉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金属钛夹放置联合EMR治疗,对照组采用EMR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指标、血红蛋白(Hb)水平、术后出血量、 DPPB发生率、需内镜下止血率以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术后Hb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PPB发生率及需内镜下止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金属钛夹放置联合EMR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能够有效地减少DPPB的发生,降低术后出血量和需内镜下止血率。

    2025年05期 v.32;No.315 539-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自体牙骨移植材料结合引导骨再生术修复牙槽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虞伟;江思;

    目的 探讨自体牙骨移植材料结合引导骨再生术(GBR)修复牙槽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牙槽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Bio-Oss~R骨粉结合GBR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自体牙骨移植材料结合GBR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种植成功率、美学效果(PES评分)、种植体稳定性(ISQ)、颊舌侧骨板宽度、牙槽骨高度及密度、并发症。结果 两组的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PES评分及ISQ均高于对照组,颊舌侧骨板宽度、牙槽骨高度及密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io-Oss~?骨粉与自体牙骨移植材料结合GBR修复牙槽骨缺损的种植成功率相当,但自体牙骨移植材料结合GBR修复牙槽骨缺损可增加患者的牙槽骨高度、密度及颊舌侧骨板宽度,提高种植体稳定性及美学效果。

    2025年05期 v.32;No.315 543-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CT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郑义;陈文锦;王惠;

    目的 探讨CT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腔隙性脑梗死(L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LI患者的病历资料,均行CT与DWI检查。比较CT与DWI对不同直径和部位病灶的检出率。结果 DWI的LI检出率、直径≤5mm病灶检出率,以及小脑、额叶、丘脑病灶检出率均高于CT,直径6~10 mm与直径>10 mm病灶检出率、内囊病灶检出率均低于CT(P<0.05)。结论 DWI能够有效提升LI病灶检出率,明确病灶位置,在微小病灶检出中具有重要作用。

    2025年05期 v.32;No.315 547-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不同时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双源CT参数特征及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分析

    吴端艺;詹朝土;林再生;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双源CT参数特征及红细胞沉降率水平。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9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期组、间歇期组和慢性期组。比较三组的双源CT特征征象和参数特征,以及红细胞沉降率水平。结果 三组的尿酸盐沉积、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破坏、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占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的关节腔积液体积高于间歇期组与慢性期组,慢性期组的沉积体积、平均CT值均高于急性期组与间歇期组(P<0.05)。急性期组的红细胞沉降率水平高于间歇期组与慢性期组(P<0.05)。结论 不同时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双源CT参数特征与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临床可依据双源CT参数特征与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对病情进行判定。

    2025年05期 v.32;No.315 550-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无创呼吸机通气配合多索茶碱治疗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吴东浴;张长久;黄财富;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通气配合多索茶碱治疗对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A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索茶碱。对比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炎症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PaCO_2、 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aO_2、 PaO_2、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通气配合多索茶碱治疗ARF患者可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2025年05期 v.32;No.315 553-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吴以恒;周武汉;陈威杰;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4例ACC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LC治疗。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的IL-6、 IL-8、 CRP、TNF-α、 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3~+、 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LC治疗ACC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炎性反应、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2025年05期 v.32;No.315 556-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论著_调查统计

  • MSCT及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胰腺囊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张彬;张尧;孔世杰;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与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胰腺囊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SCT及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MSCT、 MRI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时间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00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中非肿瘤性囊肿患者占35.00%,囊性肿瘤患者占65.00%;其中非肿瘤性囊肿假性囊肿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囊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囊性肿瘤黏液性囊性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MSCT检查的灵敏度为87.69%(57/65)、特异度为80.00%(28/35)、准确度为85.00%(85/100), MRI检查的灵敏度为80.00%(52/65)、特异度为97.14%(34/35)、准确度为86.00%(86/100)。MSCT的检查时间明显比MRI短(P<0.05)。MSCT与MRI检查在囊变分房、钙化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SCT及MRI动态增强扫描均能较为准确地诊断胰腺囊性病变,MSCT检查时间更短,而MRI特异性更强。

    2025年05期 v.32;No.315 559-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颈动脉超声结合心脏超声检查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张扬;

    目的 分析颈动脉超声结合心脏超声检查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6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存在不良心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0例)、预后不良组(26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颈动脉超声、心脏超声检查,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指标,并对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A峰峰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颈动脉-中膜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组的A峰峰速、 LVEF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颈动脉-中膜厚度、 LVEDd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预后与颈动脉病变和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相关(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病变、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结合心脏超声检查诊断冠心病有助于检出心功能、颈动脉情况,不同预后患者的超声指标具有明显差异,其中颈动脉病变、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为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患者状况调整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2025年05期 v.32;No.315 564-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综述

  • 尿液检测技术进展

    刘伟强;张亚东;

    尿液检测作为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手段,在健康评估和疾病识别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尿液检测技术经历了从传统目视观察到现代自动化、高精度检测的转变。本文总结尿液检测技术的应用历程,展望尿液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期望未来通过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增加尿液检测的特异性与时效性,提高检测的精准度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

    2025年05期 v.32;No.315 568-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下载本期数据